标题 |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
范文 |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本节所要观察的是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在第一册学过“位置与顺序”,已经知道长方体有前后、上下、左右6个面;在第二册的“观察物体”中,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不一样”也有所体验。在这个认知基础上,本节课要在观察长方体的活动中,体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个面,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会辨认长方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为今后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打基础。 〖课堂实录〗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 (有的学生说电视机,有的学生说房子,还有一位学生说外星人。全班同学笑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师: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请大家观察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能看到什么? 片段二 师: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 (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这个小组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观察,为其他小组的观察活动起示范作用。) 第三小组上来观察时,班上最调皮的阳志江同学绕过桌子的侧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讲台下层的格栏里躺下了。 师:你在干什么呀? 阳:老师您瞧,我在观察讲台桌的下面。我躺在里面,只看见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见了。 (我赞许地对他点点头,学生观察的兴致更高了。)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先汇报?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 (孩子们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站在这里看(他指了指讲台桌的左侧,一位同学插嘴说:这是旁边。另一位学生又说:这是侧面。) 师: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 生1:我认为左侧面好,因为桌子有两个侧面。站在讲台桌的左侧,我看到了讲台桌的左侧面和上面,桌子的上面有粉笔盒。 师:喔,看到了两个面。 生2:我们组的同学站在讲台桌的前面,也看到了讲桌的两个面:上面和前面。 生3:站在讲台桌的一角观察,可以看到三个面:上面、侧面和前面。我们组的结论是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讲台桌的形状也就不一样。 师: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 生4:我们组看到的讲台桌的形状和生1是一样的,不过,我站在这边, (指了指讲台的右侧,又想了想。)就是右侧面。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 生2:我们组有的同学是蹲着看的,蹲在前面就看到前面一个面,蹲在侧面就看到侧面一个面。我们的结论是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讲台桌的面的个数也不一样。 生3:我们组的同学还趴在桌上,只看到上面一个面。我们觉得最少可以看到一个面,最多看到三个面。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2一、复习 ⒈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分别将它拼摆成以下形状。 请同学们分别说说它们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分 别看到了什么形状? ⒉指出:刚才的形状分别是由4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拼成成的,但由于拼摆的方法,观察的位置不同,我们在各个面看到的形状也不太相同,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物手中的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摆,进一步学会如何观察物体。 二、教学新课 ⒈刚才我拉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了这个形状。 ⑴想一想,此时从正面看,你看到什么? ⑵提问:如果此时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放在什么位置不影响正面看到的形状? 你想怎么摆? ⑶指名汇报,并分别演示,启发学生再想一想还有些什么其他摆法。 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想一想,这几种办法摆放后,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正方体摆放时有什么规律? 指出: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一个都可以。 ⑸请学生们仔细从上面侧面观察, 提问:这时看到的形状与刚才一开始的形状一样吗? 小结: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是不一定相同的;在同一方位观察不同的形状,却是可能相同的。 ⒉教学试一试: 先还原成以上形状。 ⑴现在这里的.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从上面看一看,你看到什么形状? 组织讨论:如果从上面看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可以摆在哪儿? 学生们分组讨论并操作。 指名汇报,交流想法并摆一摆。 提问:此时再分别从正面、侧面观察,你们看到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 ⑵还原之后,让学生从侧面看一年,记住你所看到的。 提问思考:如果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再添一个可以摆在哪儿? 学生分组讨论并操作。 指名交流汇报并摆一摆 提问:相怀想,如果此时你从其它几个方面去观察,看到的形状会一样吗?为什么? ⑶小结: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个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视图可能有不同的摆法,而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有相同的视图,但也可能不同。 三、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⑴出示图并说明要求 ⑵学生独立完成,如学生有困难可让学生先摆一摆 ⑶集体订正。 ⒉“想想做做”第2题右边两题。 ⑴按要求请同学们先照着样子摆一摆。 ⑵请学生们依次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 ⑶再请同学们同时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让学生们比一比在同一个方位看到的形状是不是一样的。 ⑷小结:同样的物品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在同一位置看到的相同的形状,但它们摆法却不一定一样。 ⒊“想想做做”第3题。 ⑴独立完成 ⑵分组汇报。 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交流,如果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四、布置作业。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结合具体事物辩认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和合作意识,培养初步的辩证唯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事物辩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学准备 课件配图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形状的物体。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一、情景创设 1.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讲台。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个位置来观察这张讲台,然后互相说说观察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交换位置观察、交流。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讲台。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讲台是什么样子的? 2.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发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二、问题探究 1.讲解每个面的名称 2.板书:正面、侧面、上面 3.拿出物体变换摆放,指出不同的面 4.组织学生互相摆放,指出不同的面 三、体验感悟 1.学生试说,老师纠正强调 2.学生齐读每个面的名称 3.学生按照老师摆放说出不同的面 4.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 1.第一题 2.口算 3.连一连 4.观察一个物体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的《资源与评价》 板书设计 看一看(一) 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 站在一个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3个面 正面、侧面、上面 教后随记 这是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延伸和发展,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空间经验和空间观念。知识不那么厚重,却简单易懂,同学们就在这样的一节课中掌握了知识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4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今天周老师和我们三(3)班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年的时候我们已经接触过观察物体了,今天的观察物体咱们就从这个图书柜开始。 二、多重观察,丰富认识。 (一)初次观察,认识三个面。 1、观察图书柜,认识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1)出示图书箱,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这个图书柜的正面、上面和侧面。(2-3人) (2)小测试,看谁反应快,老师指图书箱的一个面,学生快速抢答。 (3)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①(出示洗衣机的正面、侧面、上面三张照片)想象一下这个家用电器原来的样子,说说它是个什么家用电器?(出示洗衣机整体图,验证学生的想法。)这三张照片分别是洗衣机的那三个面? ②(出示电冰箱):如果也给电冰箱的三个面分别拍三张照片?也请你们想象一下分别是什么样的呢?(课件逐一展示三张照片,点名学生逐个回答。) 总结:其实像图书柜、洗衣机、电冰箱这样的物体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一般情况下把有门的一面称为它的正面,与门左右相邻的两个面是它的侧面,顶上面是它的上面。 2、观察长方体,对比发现如何确定物体的正面。 (1)观察长方体,说说长方体的正面是什么颜色?(老师转动三次,请学生说说三次看到的正面的颜色) 小结:只要正对着我们的面就是它的正面。 (2)小组活动,长方体摆在中间不动,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头放低一点,说一说你看到的正面是什么颜色的?(2-3分钟) 选择两组交流后思考:“为什么长方体摆在中间不动,你们却看到了三个不同颜色的正面。” 交流得出结论:像长方体这样的立体图形,不管坐在哪,只要是正对着我们的面就是它的正面。而像图书柜这种生活中的物体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有门的一面定为正面。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是有一定的了解和生活经验的,因而选择学生熟悉的图书柜,从适合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合理地组织学习材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地从数学的角度认知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同时,通过生活中有门的物体和没有门的立体图形的对比观察,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认识怎样来确定物体的正面。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迁移。】 (二)二次观察,体会观察位置不同,观察结果不同。 (1)学生观察图书柜 (事先在图书柜两侧写四(6)班和向阳小店,坐在两侧位置的同学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个信息)。 有针对性地提问:①这个图书箱从哪个班借来的? ②这个图书箱是哪里买来的? ③坐在中间的同学没举手,难道我们观察得不仔细吗? 交流得出结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面也就不同。 (2)老师观察图书柜 有针对性地提问:①想一想老师看到了几个面? ②比你们多看到了一个什么面? ③为什么会比你们多看到一个上面? ④你们也想看吗?可以怎么办? 交流得出结论:观察物体时还受到了高度的限制。 (3)小小设计师 小组合作设计:老师应该站在哪里? (3-4分钟) ① 只能看到正面。(交流时相机教学观察方法,不仅要正对着门而且视线要低于上面。) ② 既能看到正面,又能看到右侧面。 ③ 既能看到正面,又能看到左侧面,还能看到上面。 【设计意图:“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认识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即使相同的学习内容、一样的学习过程、同样的学习环境,其学习的感受、体验是不一样的。在这里还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就有所差异,适时提出三个巧妙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通过不同体验的交互与碰撞体会到观察的角度不同,也就是观察者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面也就不同。这时,教师也加入观察的行列,和学生共同探究发现,观察的高度不同,看到的面也有可能不同。小小设计师的活动,巩固了学生前两次的观察所得。三个环节递进展开,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使学生的认知从对具体事物的外在观察上升到超越事物本身的内在的理性认识,这样的观察不仅是有趣、有序的,而且是有效、深刻的。】 (三)三次观察,体会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谈话:观察物体是有学问的,有时我们能看到一个面,有时我们能看到两个面,站在一个合适的角度,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三个面,那么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呢? 1、活动探索:变换位置观察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 出示活动要求:(1)把长方体放在桌子上固定不动。 (2)先选一个位置看一下,能看到几个面? (3)站起来换一个位置再看一下,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2、交流观察活动体会。 每组请代表交流小组内的观察结果,视频展示,再次验证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设计意图:观察长方体物体时,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当学生意见不一时,如何消除学生之间的纷争?教师权威的武断的裁决不是明智的举措,那样不会让学生口服心服。这里,借助提前录好的视频,让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亲自观察,通过大屏幕能够看到观察的结果,人人担当裁判的角色,真可谓“眼见为实”,棘手的问题在事实面前顿时化为乌有。】 (四)观察正方体,不断重组,消除疑点。 1、观察一个正方体: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出它们的形状。 2、观察两个正方体(横着拼):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分别观察出的是哪幅图。 3、观察两个正方体(竖着拼):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分别观察出的是哪幅图。 4、小游戏,搭一搭。 用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一摆: (1)从正面看到的是 (2)从正面看到的是 (3)再添加一个,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一摆,从正面看到的还是 【设计意图:观察正方体是从一个到两个,两个再到三个。从观察一个正方体这个具体实物到观察两个正方体的实物找出相应的面,再到根据相应的视图摆出三个正方体拼搭的实物。这一过程,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而给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和成功的机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引导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方向。】 三、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呢?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对应图形。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老师以前给你们照过好多可爱又有趣的照片吧?现在老师想请你们也为老师照几张照片,可以吗?”学生为老师照相,当老师站在学生当中时叫停,请坐在老师不同方向的学生说说照出的相片是什么样子的。 师:“为什么他们给老师照出的照片不一样呢?” 学生回答,教师不做评判。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小组观察活动 教师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第一次观察活动:观察玩具 教师巡视,了解各组活动情况。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汇报。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观察到的都一样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回忆自己小组同学汇报的情况,用一句话说一说?” 让各个小组汇报情况。 师“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各个小组同学的观察结果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指名回答。 (2)第二次观察活动:观察带把的水杯 请一个小组的学生汇报观察情况。 各个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组观察的结果。 2.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然后教师课件出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问题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再次探讨课前相片为什么照出来是不一样的问题。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课件出示练习题。 1.智慧之旅第一站: 帮助小霞和小宇解决问题。 2.智慧之旅第二站: 男孩和女孩看到的是汽车的哪个面? 3.智慧之旅第三站: 教科书19页“练一练”的1、2题。 4.智慧之旅第四站: 教科书19页“练一练”的4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做一做,有困难的可以和组内的同伴讨论。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数学交流和数学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 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小药箱、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圆锥体和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小药箱、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圆锥体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板书课题。 (课件2-5出示教学楼的四张图片。)这是哪里?(4人回答)为什么不一样?(1-2人回答) 同学们说对了,因为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观察物体,相信同学们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板书:观察物体) 二、观察物体探究新知 (一):观察小药箱(教师及学生拿出教具和学具。) 1、请大家拿出小药箱,和老师一样摆放。请你说一说这个药箱有几个面?分别都是哪些面?(指名回答)(1人回答) 前面又叫做什么面?其他的面怎么称呼呢?(3人回答) (教师相机板书:正面、左面、上面) 2、现在请大家任意选一个角度观察小药箱,说说你能看到哪几个面?(3-5人回答) 学生自由观察,汇报交流。(三种可能性,3-5人回答。能不能看到4个面,5个面呢?大约2人回答。) 3、我这里有一则案例,请你当一次福尔摩斯,判断一下谁说了谎?(出示课件6,1-2人回答。)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说出结论,再出示课件中的内容) 小结:(课件7展示)不管站在哪一个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4、大家从各个面观察小药箱,看一看能观察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并且把自己观察到的图形画在草稿纸上。注意:视线要垂直于观察的那一面。(课前要求小组内学生分工,一个同学画一个面,以节省时间。看星期二的试上结果。) 学生自由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5、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换各自的作品,互相评价一下画得对不对? 学生汇报、交流。(大约5-6人回答) 谁画出了小药箱的正面? 谁画出了小药箱的左面? 谁画出了小药箱的上面? 谁画出了小药箱的右面? 谁画出了小药箱的后面? 6、(课件8出示第38页下图)请你判断这三幅图分别是小女孩从小药箱的哪面看到的。(板书“例1”) 7、我这里有小药箱的三个面,哪位同学帮我贴在黑板对应的位置上?(2人上黑板,先差后优)。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展示课件9的前半部分。)请大家把第38页例1下面的两个括号填好。 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所站的位置,那么我们观察到的各个面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2人回答) 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如果观察者的位置发生变化,各个面也会发生变化。(展示课件9的后半部分。) 8、请同学们翻到第40页,我们来看一看练习八的第1题,这也是个长方体请大家连一连。(教师巡视指导)(2人回答,先差后优。再课件展示) 谁来连一连? 谁再来连一连? 我们一起来连一连。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7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三)》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第一单元内容,在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几何组合体,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将进一步学习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即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包括从给出的一个或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观察、试验、收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形成经验。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概括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类似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洋葱微课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学生观看洋葱微课视频《看图猜物》 师:看完视频我们发现,只凭一张图片是无法判断这个物体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观看洋葱微课视频《根据正面摆小方块》 1、学生探究 一共有4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是三个横着的小正方体,可以先一行摆3个小正方体,剩下的1个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有如下几种情况: (1)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 (2)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 (3)还可以这样摆 师: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从正面观察时,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还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吗? 2、学生思考,动手实验 大家在拼搭的过程中要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结论。 师:如果再增加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也就是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的形状不变,应该怎样拼搭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既可避免重复也可避免遗漏 3、汇报自己拼搭的图形 (1)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后面 (2)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前面 (3)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 (4)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 (5)可以把1个摆在后面,1个摆在前面 教师分别对各个学生所拼搭的图形点评,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 4、播放洋葱微课视频《摆小方块时的特殊情况》 师:大家现在想到的是不是一个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一下: 师:像这样拿掉一个和两个小正方体,再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一下也是四个小正方形的样子。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练习一第3题:呈现了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并交流拼搭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有步骤、简洁地进行操作。 2.教材练习一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 对于第(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 3.教材练习一第5题:可以让学生先直接作出判断,再组织交流。 4.教材练习一第6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需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5.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题意要求动手摆一摆,以此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3页练习一的第3题:自己动手摆一摆 五、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时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本节课让学生观看洋葱微课视频,直观感受物体从各个面观察的效果。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的方法。这几个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民主作风,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间。本节课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要求学生把从正面,侧面,上面所看到的形状画下来时有的学生感到很难。细思原因,原来学生是站在正面去看侧面的,我想如果在课前复习时,先让学生体验前后左右方向,我想学生就不会出现以上问题了。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8【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77页“搭一搭” 【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学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具准备】小立方体(学生用),大立方体(教师用),比赛记录纸(每小组一张)。 教学前准备:(学生每四人一组)。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 一、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立体 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 1、创设“比赛”情景一开展比赛,激发学生 (1)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学习兴趣。 (规则,无遮挡) (2)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側面、从比较简单的'无遮挡实 上面看呢?又是什么形状?物入手,发现实物与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画一画 (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 和想象的立体图形)创设生与生交流环境 (4)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再到师与生交流环境 录纸项目一。最终实现交流互动。 (5)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 (6)师:你们画出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充分体现学生个性, 与看到的立体图形符合吗?说说理由。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生: (7)师:这个立体图形是个长方体,从正面看和 从上面看或从側面看都没有被遮挡小立方体,所以 就比较直观,容易观察和想象其不同方向的形状。 2、创设“比赛”情景二 (1)变换成以下的形状,从不同方向再观察, 想象它的形状,并画出来。 (2)画一画从比较简单的无遮挡实 (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物观察进入到有遮挡的 和想象的立体图形)实物观察,培养学生空 (3)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间想象能力。由浅及深 录纸项目二由直观到抽象,很符合 (4)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学生的认知规律。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实物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观察。 重难点: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实物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一个长方体纸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你们喜欢动物吗?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 生:小猫,小狗… 师:淘气,笑笑也喜欢动物,今年暑假他俩带着机灵狗去动物园玩了,在动物园见过这样一头大象。(课件出示)淘气说:“大象长着长长的鼻子,两只耳朵像蒲扇”。笑笑说:“大象是两根柱子顶个门,门上有条摆来摆去的长鞭”。机灵狗说:“大象是四根柱子上有一座墙壁”。(课件演示他们看到的图像) 师提问:他们看到的是同一头大象,为什么他们的说法却不一样呢? 预设学生可能说到: 生1:因为观察时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看到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生2:因为他们站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就不同。 生3:因为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师:你们真是会观察的孩子,同一头大象,由于他们站的位置不同,出现了看到的样子不一样的这种情况。 提出疑问: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都不一样吗?今天就用你们的火眼晶晶来“观察物体”板书。验证一下你们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师:首先来观察桌子上的长方体,请看观察的要求: (1)坐姿要端正,眼睛只能直直的看。 (2)不能乱动长方体。 (3)观察完后和你组内的小朋友说说你看到长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 (4)说完后心里记住你刚才看到的形状。 小组同学观察长方体,师行间巡视。 师:现在咱们换个位置来观察,每个人按顺时针方向移动一个位置,还是按上面的要求继续观察。 师引导以以小组做示范怎样移动位置,然后其他小组在移动。 生观察 师提问:哪个同学来说说你两次观察到的面分别是什么形状? 生1、两次都是长方形。 生2、一次看到是长方形,一次看到是正方形。 师:大家观察到形状出现了这样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两次观察的结果一样,一种是不一样。也可以说可能是相同的,可能是不同的。 师:现在咱们再换个位置来观察,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生汇报:也是出现了两种情况。 继续体验: 师:大家观察长方体,观察到的结果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现在咱们来观察讲桌。是不是还是出现这样的两种情况呢?找同学上台观察,并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结果。 师:在不同位置上观察物体,结果会出现什么情况?小组讨论讨论 小组汇报:可能这样说: 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师:有时相同,有时不同,用数学语言可以说成是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课件出示: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师:现在来判断,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个结论正确吗? 生:不正确,应该说成是可能是不同的。 过渡:刚才大家通过亲自观察、讨论,得出了这样有价值的结论,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2、体验在同一个位置,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师:现在大家来猜一猜,在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几个面? 生猜:可能出现1个,2个、3个、4个… 接下来继续用你们的火眼晶晶观察眼前的长方体,验证一下谁的猜测是正确的?请看这次观察的要求: (1)坐姿要端正,眼睛只能直直的看。 (2)把你看到不同颜色的面记在心里。 找同学汇报: 生:1个。 生:2个。 如果学生看不到三个面, 让学生站在桌子的四个角处观察。然后让学生坐会原位。 通过大家亲眼观察,证实了猜几个面是正确的。 生:猜3个面得正确。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又能得出怎样一个结论呢? 生:在同一个位置观察,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过渡:老师把你们最多能看到的三个面画在了大屏幕上,大家试着给这三个面取个名字。 3、认一认,正面、侧面、和上面 生尝试取名。可能取为:前面、左面、右面、上面。 师:前面也可以教正面,左面和右面用数学语言归纳为侧面。 4、指一指,正面、侧面、和上面。 师谁来上台指一指手指一指讲桌的正面、侧面、上面。 让学生换不同的位置指一指。 师提问:为什么同样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侧面一会在这一会在那? 生:因为观察时站的位置不一样。 师:看来正面,侧面,上面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是根据观察人的位置而定,观察者的前面是正面,左右两边是侧面。 (三)应用新知 师:这节课大家学得这么好,小淘气也非常感兴趣,想和大家一起学习,想出题考考你们,你们愿不愿意接受这个考验呢? 生:愿意。 课件出示: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物体的形状可能不同。 生:在同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3个面。 生:我认识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0【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77页“搭一搭” 【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和实际操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体验。(4)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体验空间与图形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克服操作中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具准备】小立方体(学生用),大立方体(教师用),比赛记录纸(每小组一张)。 教学前准备:(学生每四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活动中,我们常常要对一些物体进行观察和分析。比如在语文课本里就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古诗人苏轼有这样一首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谁来说说前两句?生:---- 师: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处、低处各不相同,这就说明了观察位置不同所看到的形状也怎样?(不同) 师:以前我们学习了观察由三个或四个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由五个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 板书:观察物体----搭一搭 搭建一个由四个立方体组成的图形 师:以前我们学习了观察这个立体图形从哪几个方向来观察它?生-------师板书:观察物体:正面、上面、侧面。 师: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我们怎么看才准确?生---- 师:------注意位置和视线 师:一起观察大屏幕看看从三个方向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分析) 二|探索新知 师:现在我们来观察由五个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我们分组进行比赛看看那个小组的同学能最快完成任务好不好?现在我们进行第一项比赛:请搞清楚要求后再动手!看大屏幕。师在讲台上搭出图形。强调学生先搭图形在画出平面图形。 板书:观察物体画出平面图形(正面是、上面、左面) (1)变换成以下的形状,从不同方向再观察,想象它的形状,并画出来。 画一画: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 交流: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录 展示作品: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 (2)观察幻灯提问并小结:师: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为什么只看到3个正方形或4个正方形?你想过为什么吗?这个物体不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吗?应该看到5个才对呀,还有一个到哪去了呢?生:(很容易地指出来)被遮挡住了。师:虽然看不见,但它仍然是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一部分。请分别指出从从三个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看不见的是哪一个? (让生上台指出是哪一个) 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项比赛:请你们从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搭建出立体图形。出示课件并强调要求。 板书:从两个方向的平面图形搭建立体图形 (1)屏幕出示,课本上从正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 (上面)(正面) (2)师:这是一个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和正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根据上面两图形搭出立体图形) (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 (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也可以根据上面的形状,知道有一块是隐藏的,再根据正面的形状确定隐藏在哪一块下面。 三反馈练习,深化体会认识。 1从二个方向观察,能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 1)出示课本78页试一试第一题图 (正面)(左面) (2)师:请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3)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4)师:注意到各组搭出的立体图形,形状都不一样,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为 什么搭的不一样吗?(让生认识到根据从二个方向看到的平面 图形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立体形状) 师:板书不能确定立体形状 接下来再看: 2二个方向观察可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 (1)出示试一试第二题图 (2)师:引导生先从上面看,哪个位置有正方体,哪个位置没有正方体。再从左面看哪一排最多有几个?最少有几个?进行充分想象。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摆放实物搭出这样的立体图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体会从二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虽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立体图形,但可以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的认识。 2、进一步让学生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图像。 3、切实让学生掌握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技能。 4、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并整理成简单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切实让学生掌握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并整理成简单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难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观察物体和对称: 打开书本67面第五单元,看看我们在这个单元里学习了那些知识。 1、观察物体;对称; 【设计意图】通过看书回顾,让引导学生回忆有关观察物体和对称的知识。 2、对于观察物体,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想说的? 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画面有可能不一样;要想知道从一个面可以看到什么画面,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那个面,再去想象自己看到的画面。 3、练习:连一连,大家分别看到哪个画面。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连。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加深对观察物体方法的理解,再次明确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画面有可能不一样的道理,结合具体的观察场景,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4、课本68页的对称和69页的对称有什么不一样? 68页的对称是沿着一条线对折,两边重合,这条线叫对称轴,我们把好像这样的对称现象叫轴对称。69页的对称是相对于镜子或水面的对称,是镜面对称。 5、练习: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画出它的对称轴。 5、和同学做镜面对称的游戏:一个同学做动作,另一个同学做出这个同学在镜子里的动作。说说镜子里面的影像和镜子外面的`特点。 【设计意图】轴对称和镜面对称学生是很难准确区分的,只要学生有区分的意识就可以了,并不是要求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允许学生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的理解。通过学生具体的描述,加深学生关于对称轴和两种对称现象的感知;设计两个练习,目的是训练进一步掌握对称轴的画法,加深学生对镜面对称时镜里的影像和镜外的物体特点的认知。 二、复习统计; 1、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统计的知识? (1)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2个单位。 (2)统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统计一下我们班参加各项兴趣活动的人数,并做成条形统计图。 二( )班学生参加兴趣活动的人数统计表 兴趣小组音乐美术书法其他 参加人数 (2)看上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表示出每个兴趣小组参加的人数。 单位:人 二( )班学生参加兴趣活动的人数统计图 音乐 美术 书法 其他 (3) 1.参加( )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 2.参加( )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少。 3.一格代表( )人。 4.看着统计表,提出一些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主动回顾有关统计的知识,加深理解。结合具体的统计实例,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并整理成简单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二、完成书本109页练习。 【设计意图】数学广角不做单独一节课的复习内容,通过具体的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 板书设计: 复习观察物体、对称 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个物体, 轴对称 对称轴 看到的画面有可能不一样 对称 镜面对称(镜面、水面…) 统计: 一格表示2个单位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2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初步渗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大屏播放《盲人摸象》的动画故事。 2、为什么这几个盲人回答的不同呢? 师:生活中,我们在观察一个物体时,可能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也就是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怎样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师:今天老师给每组都请来了一位好朋友。 师:这个好朋友就是今天我们要观察的物体。你坐在物体的哪一面?坐在你的位置上,你观察到了物体的哪些特征? 学生独立观察,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行间巡视。 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汇报。 师:不过老师有点儿纳闷了,为什么每组的同学观察的是同样的物体,可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归纳: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板书:从不同的位置→形状不一样。) 2.换位观察 师:前面大家不仅观察得十分认真,而且还特别用心听别人的回答,你们可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同学们想不想观察一下物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交流观察方法:小组内交换观察位置;把观察的物体在小组内转圈。 师:我觉得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最后我们找到了两种观察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合适呢?用你喜欢的方法再次观察物体。 师:大家再次观察后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再次体会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不一样) 师:如果是一些较大的物体,大家想一想,那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观察方法。) 师:是啊!对于一些较大的、不能动的物体,我们就要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观察方法! 3、全面观察 师:今天小朋友们观察得认真又仔细,谁愿意和大家说说你们组的好朋友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玩具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师:原来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也不同。 (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 师:我们要想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结论。 (引导学生知道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 三、教学例 1、教学例 大家带了自己的.礼物来,小亮和小红他们也带了礼物(课件出示): 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 学生回答:第一幅图是小明看到的,因为小明在恐龙的旁边,看到恐龙的整个身体;第二幅图是…… 学生书上连线 2.课件出示: 师:这两位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看到的车的样子都是怎样的呢? 生:(充分讨论交流后)连线。 师: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老师这里有几本书,根据你看到的画面,你能知道老师拿的是什么书吗? 师:观察物体要全面,要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位置去观察,不然就会闹出“盲人摸象”的笑话。 四、巩固练习 (1)连线游戏。 教科书第70页第一题,请学生仔细观察从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车形状。 (2)出示淘气系列题 观察大熊猫,茶壶,汽车图,让学生判断淘气看到的是哪一幅图。 (3)找朋友。请小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数学书合在一起,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个同学从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绍看到书的形状。完成连线。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六、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过程与方法 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教学准备 课件、正方体模型、摄像头、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一片好评,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 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 预设: 生:方便全面观察。 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预设: 生:从前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教师板书:从前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地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名同学进行了观察: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预设: 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前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①分别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4)学生活动,师巡视。 (5)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 (6)集体反馈。 问: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看看,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 (7)小结:我们分别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 生: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观察不同立体图形。 (1)师: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老师搭成的立体图形,搭建的方法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2)某学生任意将四个小正方体拼摆成下列几何图体。(教师黑板上贴出学生对应作品) 预设: (3)师:请你先想象一下,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几何体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4)学生动手操作。 (5)反馈交流,展示作品。 3.确定方法。 (1)师:我们已经观察了两个不同的几何体,结果和大家想象的相同吗?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应该如何想象呢?有什么方法吗?同桌讨论一下。 (2)集体交流。 (3)方法提炼。 先确定几何体的长、宽、高, 从前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 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 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 三、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4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41,观察物体 (二)。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两个简单物体组合,能辨认正面、侧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形状。 (2)能根据观察两个简单物体组合看到的某个面的形状,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相应的两个简单物体组合,体会物体与它相对应的平面视图的转换与联系,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和空间位置的关系,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观察几何体的兴趣,愿意对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不同角观察观察、分析多个物体的组合体,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难点: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四、教具准备:农远设备、光盘、正方体、正方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爱心箱,提问:同学们认识它吗?(认识,是捐款箱) 师:对,这是捐款箱,去年5月12日,汶川地区发生了特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同学们曾通过这个爱心箱,为四川同胞伸出了援助之手,献出了一份爱心。 要求:请同学们观察这个“爱心箱”,并请你告诉我,在你的位置看到的是它的哪一面或哪几个面?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呢?观察后指名回答。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是的,我们最多能看到这个物体的三个面。同学们知道,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形状不同,要想看清物体的'形状,必须从各个角度观察。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教师板书 二、新授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先向同学们介绍一位新老师和几位新同学,你们想认识他们吗”?①(播放光盘)在“指一指,谁是它的正面、上面、侧面”?处暂停。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谁是它的正面、上面、侧面?”(教师强调:我们这里说的正面、侧面、上面指的都是从垂直的角度看的。)指名回答。好,我们看电视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②(播放光盘)在问题:“你知道它是那个立体图形吗?”处暂停。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样认为的呢?指名回答。“恩,‘可能’这个词用的真好”。是啊,这个物体可能是长方体,也可能是正方体,还可能是别的物体下面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物体”。③(播放光盘)到“通过这个游戏,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停。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我觉得只看到物体的一个面,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我们来看电视机里的同学们是怎么回答的。④(播放光盘)到“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你们也摆一摆吧。” 2、教学例题: 师:“同学们,你们听清楚电视里老师的要求了吗?”拿出你们手中的正方体摆一摆,并且从不同角度观察观察。(同学们可以下位观察) 学生观察后,教师出示下图并提问:同学们,观察好了吗?(观察好了。) 提问:“上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同桌先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我们看电视机里的同学是怎么回答的。⑤(播放光盘)到“通过上面的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呢?谁来说一说?” 师:“通过上面的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呢?谁来说一说?”(观察物体,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我们看电视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⑥(播放光盘)到“电视前面的同学们,你们也一起来摆一摆吧。好,开始吧。”处停下。 师:“同学们,我们也动手摆一摆吧。用4个正方体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好,同学们已经摆好了,哪位同学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摆的呢?”指名说说。多请几位同学说说,最好是不同的。提醒学生注意语言的组织。师:“同学们摆的都不错”。“我们看看电视里的同学们是怎样摆的,又是怎样说的。和我们摆的一样吗”?⑥(播放光盘)到“用老师给的正方形摆出你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处停止。让班里的同学先用手中的正方形摆一摆。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正面的物体的形状是怎样的?并用我们手中的正方形摆出正面看到的图形。 “好。同学们摆好了吗?谁给大家展示一下!”请两位同学说一说。 师:“我们看电视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⑦(播放光盘)到“你知道这三幅图分别是他从什么位置看到的吗?”停。师:“小强是这样摆的,和我们摆得有什么不同?” 师“这几幅图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呢?”指名回答。 我们再看电视机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⑧(播放光盘)到“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你们也试一试吧?”停。 3、课堂巩固练习: 师:我们也来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摆法?不做评说,然后和电视中的小朋友对照一下,看是不是都摆对了。“好,我们来看电视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⑨(播放光盘)到“赵晶的回答,可以这样一直摆下去。”停。师:“同学们,你们看赵晶同学多爱思考,你们有没有想到?好,请同学们接着看电视。” ⑩(播放光盘)到“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也请你们动动脑筋。” 师:“如果只用4个小正方体,可以有多少种摆法呢?”指名回答。好,我们再来看电视。⑾(播放光盘)到“你有什么感受呢?”停。 三、总结:师:“是啊,你们有没有什么感受?或者说有什么收获呢?” 四、思考: 请同学们先猜想一下:下面物体从各个方向观察,你会看到什么?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选定一个角度观察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本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1、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本节课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比较突出。比如,观察捐款箱、电视柜的活动中,不是让学生单纯地坐在位置上看一看、说一说,而是设计了离开位置观察、拍照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2、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文具盒、小正方体等实物,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体正面、上面和侧面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观察物体,把所看到的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捐款箱的哪几个面,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这几个操作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民主作风,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间。 不过,本节课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1、学生对于面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在最初观察时,有的孩子竟然说自己能看见四个面,甚至更多。细思原因,原来学生把看到的一条边当成了一个面,我想如果在课前复习时,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我想学生就不会出现以上问题了。 2、本节课学生动了起来,思维也活跃起来了,不过学生活动的有些没有章法,我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在新课改实验中,教学既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学的"活而不乱"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5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64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2、 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教学重点: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 教学准备:一个圆柱体的茶叶盒或者饼干筒。 教学过程: 一、准备铺垫 1、 教师将一个圆柱体的饼干筒放在讲桌上,让学生分别蹲着看、站在讲台下看、站在讲台上看。 2、 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样子,再让看过的学生谈一谈看到的情况。 3、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由低到高看物体,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一)由低到高观察物体(第63页) 1、 在讲桌上照书上的图摆好教具,让学生由下到上进行观察,说出感觉有什么不同。 2、 让学生看书,并模拟书上的情景观察讲桌上的物体,体会由低到高不同的画面。 3、 标出观察顺序。 4、 师: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说一说。 (二)由远到近观察物体(第64页) 1、 模拟情景,在讲桌上摆一个房子模型,房子后面摆几个高一点的长方体当作小树。 2、 让4、5个学生在教室最后观察,然后向前走到讲桌近处观察。 3、 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两次看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4、 让观察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三、尝试练习 1、独立解决书上“说一说”。 2、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