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范文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3篇)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1

学习《醉翁亭记》,有三处讨论很出彩。

一. 醉翁眼中之人。对文本第三自然段的讨论很深入灵动。很难忘记陈西蕾一语中的:这些快乐出游的人都是老百姓哟!

二.对于三十九岁的欧阳修为什么自命为“翁”的讨论。极有意思。见下文。参与讨论的同学有:周峰立、吴语寒、冉雪立、黎建志、杨珮璇、王垚……

三.总结阶段关于欧阳修、范仲淹、陶渊明、刘禹锡、李白、杜甫、龚自珍的比较阅读。在谈到欧阳修“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时,顺便就把30课《诗五首》中的四首诗都拿出来做了一个总体的比较。确实,陶渊明、李白、杜甫、龚自珍和欧阳修,可比之处太多了啊!课堂最后十分钟,容量很大,效益可观。

总之,《醉翁亭记》的教学,总体构架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但细节上,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片段。

【课堂实录片段】

师:欧阳修被贬滁州时,其实只有39岁,他为什么居然自称“翁”,还把自己描写成“苍颜白发”呢?先在课文中找找理由。

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师:哦,在他们喝酒的客人朋友中,他的年龄最大。这是表层原因。请继续思考。

生:“翁”给人感觉是很受人尊重的。

师:一般的老头子文言文中叫啥?

生:叟。

师:哈哈,就是,《愚公移山》中,那个被批判被讽刺的老头子就叫“智叟”。

生:欧阳修自称为翁,表达出一种自得的心境,滁州的老百姓都很敬重他。

生:欧阳修是滁州的长官,他在心理上有一种优势。

师:有道理。你看王老师,还不算老。但在学校校龄算长的,资历算深的,所以,很多年轻老师就叫我“老王”,我一点儿都不生气,还高兴得很呢。(众笑)

师:中国是有老人崇拜的心理的。你看中国神话中很多重要的神仙都是老人,比如玉皇大帝,龙王等等。《愚公移山》中开篇就是: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你看,把愚公写得这么老,一方面是主题的需要,一方面呢,中国人就是非常尊重老人的。人的年龄越大,好像智慧就越多。比如孔子在《论语》中怎么描写人的一生的变化的——

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师:人到了七十岁以后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了,年龄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学识、风度的象征。

生:老人已经经历了生命的各个阶段,对世事理解很深,能够做到与世无争了,无功利之心了。所以,欧阳修自称为“翁”,想表达自己的追求是没有功利的。

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一份纯粹的爱国爱民之心,并不在意自己的得失。这对于洞穿世事的老人,更真实吧。这王老师很能理解。一般来说,越年轻就越注重名利。比如说王老师,十年前要是评我一个优秀教师,我会很激动。但是现在评我一个优秀教师,我还是很幸福,但不会太激动了。(众笑)

生:我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欧阳修纵情山水,早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在沧桑的大自然中,他忘记了时间,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把自己看作了经过长期的岁月的打磨而富有智慧的人。

师:这个感悟很独到。人在自然中,受到大自然的宏伟、高深、神秘的熏陶,于是觉得自己和自然一样悠久一样丰富。

生:我想欧阳修肯定有点儿少年老成。

师:少年老成!应该有道理。但凡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的人都少年老成的。

生:在中国古代,战乱繁多,人的生命本来就短暂得多。很多人五十来岁就死去了。欧阳修39了,在当时看来,他确实也走到人生的秋天了。

师:有道理。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不像现在,男人四十岁,还是半成品,五十岁以前,都还是青年呢。(众笑)好像欧阳修活到69岁,在当时看来,也算长寿了。活到40岁了,确实已经到人生的后半段了。

生:我觉得主要还是老人受的约束相对较少,所以更能放浪形骸,更能够随心所欲。于是欧阳修就把自己想像成为一个老人了。

师:从这个“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受人尊重的欧阳修,一个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欧阳修,一个充满智慧和悟性的欧阳修,一个爱国爱民无功利心的欧阳修,一个随心所欲纵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欧阳修……

【自评:这个教学片段有意思,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他们居然能够从很多角度去参悟欧阳修自命为“翁”的原因,有理有据,层层深入。二班的孩子,真是很有思想啊!】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2

一、课堂导入

师:“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因为他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推行“庆历新政”。这次改革失败,受贬谪的不止滕子京一个人,范仲淹本人在庆历五年也被贬到邓州。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在同一年被贬谪到滁州。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同一年,欧阳修也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文,看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怀呢?

师:这是一篇篇著名的山水游记《醉翁亭记》,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的欧阳修。

生: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生: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师: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欧阳修称得上是饱学之士。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调外任。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地表示。本文与作者同一时期写的另一篇文章《丰乐亭记》是姊妹篇。

“记”是古文中一种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体裁,多用来描写作者的旅行见闻。它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类似的文章有:《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桃花源记》等;类似的古文文体还有:“铭”(《陋室铭》)和“说”(《马说》、《爱莲说》)。

  二、走进课文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欣赏——(播放一段古典乐曲,同时展示一幅醉翁亭的风景风俗画)这段优美的乐曲,就像一条时空隧道,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古代,在那里,我们有幸和宋代文学大家欧阳修交个手,聆听醉翁的心声。请听《醉翁亭记》的朗读录音。

(欣赏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

师:(朗读毕)是啊,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听着优美的散文,我们是否已陶醉其中了,下面播放一组图片,请大家在欣赏的同时领悟其意境,并借用文中与之意境相近的话说说。(播放图片)

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生:峰生: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生:日出而林霏开

生:云归而岩穴暝

生:野芳发而幽香

生:佳木秀而繁阴

生:风霜高洁

生:水落而石出者

生: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师:以上展示给大家的是课文的一景————

生:山水之乐。

师:本文像这样有声有色的画面比比皆是,如宴酣之乐,禽鸟之乐,太守之乐。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让大家欣赏一部分,其余部分请大家课后尝试着把它画出来。一幅幅画面看似零散,但仔细一看,它们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你们能说说体现全文的文眼是什么吗?

生:乐。

师:文中写出了谁“乐”?(生思考,师稍提示)

生: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师: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生:太守享受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最重要的是与民同乐;众宾是从太守游而乐

师: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师:请大家用笔圈出主要的动词,并想想这些动词展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又在我眼前掠过。(全班异口同声背出)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师:滁人乐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写百姓之乐有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生: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

生:我补充一下,生活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欧阳修被贬滁州,虽然经历坎坷,但他能做到“在其位谋其职”,不计个人得失,励精图治,因而使原本贫穷的滁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师:我觉得几位同学说得很好,对欧阳修的为人心境作了很好的剖析,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更进一步了。每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书,我们读着别人的书,也在被人读着,当我们翻阅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时候,我们的一些体验会被它激发,我们的一些想法会随着文字显现出来,请大家选择其中一个画面或者一合适的角度,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赏析。首先老师给大家示范。(过渡,进入第三部分)

教师示例:读着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我仿佛身临其境。一幅山水画卷在我脑海里铺开了。当我闭上眼睛的时候,耳边似乎传来了啾啾的鸟鸣和潺潺的流水声,闻见了空气中酝酿的野花的.芳香,眼前仿佛也出现了早晚变化不同的四季景色。我真想说: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是的,只有你真正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中,你才会有幸感受到那仙境般的美景,而此时生活中的一切不平静都将抛在脑后。

生:从《醉翁亭记》中,我仿佛看到了亭子的坐落,周围的环境,它的建造及命名,它的晨昏及四时景色,那花的春天,浓绿的夏天,清爽的秋,以及雪白的冬。游人的熙攘,野宴的欢乐,太守醉后的神态……那是一幅多么美丽、温馨的画面,让我流连忘返。

生:看了这段文章,仿佛陷入其中。

生:虽然在宴会上没有丝竹音乐的助兴,但是流水的声音,风吹竹叶动的声音,却汇成了美丽的旋律,使宴会不但没有因为缺少丝竹而失趣,反而增添了几分色彩,衬托出了宴会的

高雅品味,使人感觉到太守的乐民之乐,如桃花源般的生活。不同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腐败生活,让人感觉到太守亲近于民的和蔼态度。

三、课堂反馈

 学习《醉翁亭记》后,请与《岳阳楼记》对比,谈谈作者各抒发了什么感情?他们在抒发感情的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谈看法,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生:两篇文章的作者经历相似,范仲淹与欧阳修都是被贬而不消沉。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整理课堂笔记;将文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一段所写的“朝暮”、“四时”的景物特点用现代汉语加以具体描写,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五、下课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3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两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簸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他们把簸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老师要送给同学们的一句话:把封闭的心门敞开,阳光就能驱散阴暗,光明就能消化忧郁。

现在我们开始上新课——《醉翁亭记》,大家想听老师朗读课文还是背诵课文呢?

生(齐):背诵!

师(微笑):那老师开始背诵了,同学们认真看课文,看老师有没有背错的地方好吗?

(背诵略)

(掌声)

师:同学们发现老师背错的地方了吗?

生:老师,您漏掉了“觥筹交错”这个词。

师:发现的好,可能老师喝酒的时候没有“觥筹交错”,所以漏掉了,大家要记住这个词语的意思。今天老师上课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朗读与背诵,能解意与领情,能比较与运用。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怎样。

(生读课文略)

师: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文中有两个虚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知道吗?

生:“也”和“而”。

师:是的,“也”字出现了21次,“而”字出现了25次, “也”字是一个语气词,具有表示判断和舒缓语气的作用,在课文中大致可以读出三种语气,用于描述景物时应读出陈述的语气,用于介绍人名时应读出肯定的语气,用于直抒胸臆时应读出感叹语气,同学们按照老师的分类试着揣摩一下。

生:“环滁皆山也”应读出陈述语气。

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应读出肯定语气。

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应该读出感叹语气。

师:不错的 ,聪明的你们!“而”字在句中作连词用,一般表示并列、修饰、承接和转折的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留心,文章用了“而”字主要是将诗一样的句子断开,使之带有散文的韵味,真正是“骈散相间”。下面我们一起再来读课文,要读出味道来。

(生朗读略)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其中有几个成语和词语沿用至今,知道吗?

生:“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觥筹交错”

师:大家可以造句吗?

生:我遇到了一个难题,经过苦思冥想,终于峰回路转,想出来了。

生:他说要到网上查资料,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游戏也!

生:这个棘手的案件经过警方的努力终于水落石出了。

生:等到我们考上一中的时候,大家一起来觥筹交错!

师:怎一个好字了得!注意有些词语经过发展有了新的内涵。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一段,老师读同学们翻译。

(翻译及指导略)

师:有一些重点字词老师要强调一下,“山行六七里”的“山”应译成“沿着山路行走”,后文中“杂然而前陈者”的“前”同理应译成“在前面”,“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中的“名”要译成“取名”,“饮少辄醉”的“辄”与我们之前学过的《五柳先生传》中的“造饮辄尽”中的“辄”意思一样,相当于“就”,还有一些一词多义的现象,“太守自谓也。”中的“谓”意思是“命名”,第四段中的“太守谓谁?”中的“谓”意思是“为、是”,“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中的“于”意思是“从”,“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中的“于”意思是“在”,“太守与客来饮于此”中的“于”意思是“到”。

下面我们来研读课文,课文用“环滁皆山也”开篇,这种写法称做“总写一笔”,是全景。“琅琊也”这一句我们称为远景,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来呢?

生:“望”!

师:“酿泉也”这是近景,又可以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呢?

生:“渐闻”!

师:“醉翁亭也”这是特写,看来,欧阳修不愧是一个摄影大师,本段采用从远到近的顺序层层推进。到这里主要介绍醉翁亭周围的环境,下面的层次主要介绍了醉翁亭的由来,在句式上首尾接应前后接龙,类似于我们说的“顶真”,大家读读看,然否?

(生读略)

师:课文第二段描述了滁洲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我们首先分组读分组译,注意重要的字词。

(译读略)

师:老师要提示的重点字词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中的“开”意思是“散开”,我们之前学过《岳阳楼记》“连月不开”的“开”是“放晴”的意思,其中的“若夫”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岳阳楼记》中也有“若夫淫雨霏霏”用法相同,后文的“至于”和“已而”也有相同的作用。“云归而岩穴暝”中的“暝”与《岳阳楼记》中“薄暮冥冥”的“冥”虽然字形不同,但是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昏暗”的意思。

同学们看看本段写景有什么特点呢?

生:一天之景和四季之景,高度概括。

师:这种艺术效果老师给其取名叫做“剪接”,象摄影师剪辑出“特色”画面,这种写法我们称为“以点带面”。每一时每一季可写之景很多,欧阳修却技高一筹的浓缩景色的精华,可谓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大家试着用这样的分析背诵一下。

(生背略)

师:课文第三段介绍了滁洲的风情,男生读女生译。

(译读略)

师:老师要提示的重点字词是“伛偻提携”这里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意思是“老老小小的行人”,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岳阳楼记》中“锦鳞游泳”中的“鳞”用法一样,还有《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用法也是这样的。“临溪而渔”中的“渔”意思是“钓鱼”。

大家读文段看一共描述了几幅画面。

生:四幅,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师:是的,如果我们把这看成是一部电影的话,“滁人游”就是演员,“太守宴”就是舞台,“众宾欢”则是节目,“太守醉”无疑就是主角了。这一段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呢?

生:从路上写到醉翁亭里

师:是的,老师称为“从外到里”。本段的写法就称为“动画”,你们看,整个画面是不是很有生机和活力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吟诵略)

师:课文第四段主要写“日暮醉归”,女生读男生译。

(译读略)

师:老师要提示的重点字词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中的“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与《岳阳楼记》中的“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退”用法相同,指“做官和贬职”。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一个“乐”字是“以……为乐”,后一个“乐”字是“乐趣”

同学们找一找文段中的三种乐趣,看出来了吗?

生: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师:是的,文中反复出现了一个“乐”字,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复叠”。那么同学们看看文段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呢?

生:从禽鸟到人

师:是的,换句话说就是:从物到人。作者在塑造了一场“与民同乐”的欢乐场景之后,来了一句“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前文九次提到“太守”,直到此时此刻才见“庐山真面目”,可谓是总结一笔,画龙点睛!那么前文也多次提到了“乐”,大家找一找,读一读。

生:第一段中的“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生:第二段中的“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生:第三段中的“宴酣之乐。”

师:同学们找的很完整,老师不禁要问:醉其醉,乐其乐,谁解其中味呢?我要说:真的只有“乐乎”?!我看不尽然,娱情山水并不消磨政治理想,醉乐之中难免派遣抑郁之情。本文写于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虽然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的表示,所以我们也要看到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淡淡的苦愁和丝丝的忧郁。

我们再来重读课文,要读出作者的情感,作者的苦乐。

(吟诵略)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到课后练习题第三题:比较黄庭坚的《瑞鹤仙》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看你更喜欢哪一篇?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更喜欢黄庭坚的《瑞鹤仙》,因为该词浓缩了原文的精华。

师:老师概括一下,就是:有提炼。

生:我更喜欢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因为原文内容丰富,更有意境。

师:有意境,说的好

生:我也喜欢《醉翁亭记》,因为文中的结尾才告诉我们“太守”是谁,可谓是:有悬念。

师:是的,有悬念。

生:我也喜欢《醉翁亭记》,因为虽然黄庭坚的词基本用原句连缀,但只沿用了“也”,没有“而”文章少了“骈散相间”的韵味。

师:有韵味。我已经喜欢上你们了,看来同学们的认识很有价值,下去之后可以写成文章,象老师这样,今天老师送给同学们一篇自己写的文章《一篇绝妙的广告词》。

(分发资料)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读书卡片。第一,常识一点,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同属于“唐宋八大家”的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都出自他的门下。

第二,词汇一组,1、写景的词:林壑尤美,蔚然深秀,水声潺潺,峰回路转,翼然,晦明变化,野芳幽香,佳木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树林阴翳,鸣声上下。2、写人的词:伛偻提携,往来不绝,起坐喧哗,苍颜白发,颓然其间,3、写物的词:溪深鱼肥,泉香酒洌,杂然前陈,山肴野蔌。4、成语: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觥筹交错。5、发语词:若夫,至于,已而。

希望同学们记住老师上课之前给同学们讲的那个故事的深刻寓意。一起大声说一遍吧!

生:把封闭的心门敞开,阳光就能驱散阴暗,光明就能消化忧郁!

师:谢谢大家

(掌声)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