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范文 | 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并掌握一些初步的学习方法; 3、侧重在朗读中感悟,除读出情感外,还要求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 【重点难点】 1、强调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领会内容,深入体悟词语的表现力为重点; 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 (多媒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倘佯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吴均的《与朱元诗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读 1、听读:明确读音和句读: (多媒体)欣赏:课文录音及画面,要求仔细听,并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2、朗读:学生齐读和个人读相结合(注意字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 三、学 1、自由朗读,对照课本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句,并相互讨论。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理解(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四、析 1、三读:理清课文结构: 朗读:采用个别朗读方法,其他同学考虑: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请1~2个学生谈看法,要求:自圆其说,语言完整)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就围绕这两句来写) 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奇”和“异”的? (请2~3个学生谈看法,要求:利用屏幕上的关键词句,语言流畅) 小结: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屏幕,明确── 奇山:“看” (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景 “听” (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异水:“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四读:明辨课文的主旨: 全体朗读课文,可利用屏幕内容尝试背诵。 讨论: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 (放开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练的词、短语概括。)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作者所选之景、绘景语言等内容后明确: 作者以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出山水之美,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备用:关于吴均的生平介绍: 吴均:(496~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史书称他好学有俊才。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个性。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体,谓之曰:“吴均体”。其诗多为与友人的赠答应酬,诗风以清秀为主。《梁书》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被人称为“吴均体”,其文传世的大多是短小书信,如《与顾章书》、《与施从书》和本篇。总之,从生平可见:虽想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五、结 1、(多媒体)五读:借助下列画面,发挥想象,再现作者所绘美景。 提问: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一段话表明自己的感受吗? (师)《与朱元思书》一文所绘景色真是美极了!读着吴均的文章,就如同和作者一起游历富春江一样。读到“风烟俱静,天山共色”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象到眼前广阔的视野、明净如洗的天空,感受到作者阔大的胸襟以及从容出游的舒畅心情。 (生)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 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因为它既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与朱元思书》一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及心灵的愉悦。 六读:全体朗读、尝试背诵 2、小结: 本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段分别从“异水” 和“奇山”两方面,围绕独绝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在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而且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得当。 六、练 1、(多媒体)请欣赏历代文人墨客对富春江美景的赞美。 唐朝韦庄称富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元代吴桓赞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可见,富春江的确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请结合课文及上面的内容,并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关于富春江的游记。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