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温庭筠《商山早行》阅读题
范文

温庭筠《商山早行》阅读题

引导语: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这首诗是温庭筠的名作。下面我们来做一下这首诗的阅读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阅读训练】

1、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2、说说这首诗的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体会期中的羁旅乡情”

3、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4、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5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

6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7颔联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分)

8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4分)

9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10、 赏析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表达效果。

11、客行悲故乡”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那一句/

12、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中的照”字,很多版本写作明”字,你觉得哪个更好些?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13.本诗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早行情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14.人言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绝佳,其写景有何特点?试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

2、目前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人迹板桥,微霜初度,斛叶山路,枳花驿墙

言外之意:道路辛苦,羁旅愁思。

3、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4、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

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5、①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②由名词连缀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

6、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深切的'思念。

7、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每句有三个名词组成,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早春图”;通过景物,含蓄地表示道理辛苦,羁愁旅思”。(任一点即可)

8、作者通过想象写成群的凫雁在水中嬉戏,表现欢乐的气氛,从而反衬旅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悲。

9、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意对即可)

10、这句话罗列了很多早晨所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形神兼备的渲染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晨景图。

11、思念故乡;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2、照”字比较好,既暗示了在早晨枳花”颜色的雪白,也富有动感的传达了这种白色的枳花”将在晨光中还显得黑暗的驿墙都照亮了。

13、本诗描绘了羁旅之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14、这两句诗写景,纯用名词(或运用列锦”的手法),连缀成一个意象组合体。在这个意象组合体中,有声音,有形体;有人物,有动物;有仰望之景,有俯视之景。描绘出生动的视觉形象,营造出凄清冷寂的意境。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7: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