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数学教案:数据的波动 |
范文 | 数学教案:数据的波动 数据的波动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过程 2、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标准差和方差,能借助计算器求出相应的数值。 教学重点:会计算某些数据的极差、标准差和方差。 教学难点:理解数据离散程度与三个差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计算器,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投影课本P138引例。 (通过对问题串的解决,使学生直观地估计从甲、乙两厂抽取的20只鸡腿的平均质量,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平均水平相近时,两者的离散程度未必相同,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入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量度极差) 2、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极差是用来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二、活动与探究 如果丙厂也参加了竞争,从该厂抽样调查了20只鸡腿,数据如图(投影课本159页图) 问题:1、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的平均数和极差是多少? 2、如何刻画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与其平均数的差距?分别求出甲、丙两厂的20只鸡腿质量与对应平均数的差距。 3、在甲、丙两厂中,你认为哪个厂鸡腿质量更符合要求?为什么? (在上面的情境中,学生很容易比较甲、乙两厂被抽取鸡腿质量的'极差,即可得出结论。这里增加一个丙厂,其平均质量和极差与甲厂相同,此时导致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矛盾,为引出另两个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量度标准差和方差作铺垫。 三、讲解概念: 方差: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记作s2 设有一组数据:x1, x2, x3,,xn,其平均数为 则s2= , 而s= 称为该数据的标准差(既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从上面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四、做一做 你能用计算器计算上述甲、丙两厂分别抽取的20只鸡腿质量的方差和标准差吗?你认为选哪个厂的鸡腿规格更好一些?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通过对此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回顾了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步骤,并自由探索求方差的详细步骤) 五、巩固练习:课本第172页随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1、怎样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2、怎样求方差和标准差? 七、布置作业:习题5.5第1、2题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