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6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设计方案 篇1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教学要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成诵,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共、同等八个生字,会写土、云、大、禾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在学习中体会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 重点: 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是体会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及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有什么。 2、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边看边想:白云和蓝天,禾苗和土地,小鸟和树林,鱼儿和大海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和地球有什么联系? 二、揭示课题 三、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拼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读,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检查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1)愿当小老师的学生带领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字词。 (2)开火车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再评出读得好和有进步的同学。 自由朗读,读后想想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向大家请教。 3、小组互相交流,讨论你要请教的问题。 4、再现插图,想想: (1)蓝天是谁的家?土地是谁的家? 树林是谁的家?大海是谁的家? (2)它们爱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5、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怎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 四、练习背诵,积累词语 1、听课文录音,跟随课文录音朗读课文。 2、同桌互相背诵,看谁背得好。(不丢字、不添字、背诵流利.) 3、会背诵了,就把课后题中的小鸟涂上颜色。 五、练习,拓展思维 1、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第二题,让学生读读,想想,再填空。 2、小组交流,检查订正。 3、你还知道有什么是谁的家?(如:天空是星星的家,大地是庄稼的家) 六、指导书写 指导写云字时,要告诉学生:云字的第三笔是撇折,这是新学习的笔画。 七、扩词,积累运用 土:泥土土地沙土土壤 大:大方大人大小大家 云:白云乌云云雾云海 (2)认读词语花篮里的词。 (3)你从这课里还学会了哪些新词?填在花篮里。 (4)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教学设计方案 篇2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把说理、举例、设喻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说明事理的方法。(二)重点掌握实词表中“上”、“法”等10个实词和“而”、“所以”等虚词的用法。(三)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规律,懂得人的认识也应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道理。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重点词义析疑(包括实词和虚词) 法先王之法:效法、取法;法令制度。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人或益之:有的、有的人。代词。人或益之,意思是说,人们有的益补它。 虽人弗损益:虚词“虽”有虽然、即使两种解释,根据上下句关系选择恰当的解释。这里的“虽”应讲成即使,有假设存在某种情况的意思。 凡先王之法:凡是,表示概括。 先王之成法:已成的。成法,已成的法令制度。 察己、察今:明察。 古今一也:一致,一样。 以近知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近处的、远处的。 以所见知所不见:“所+动词”的固定结构,相当于名词,即见到的,没有见到的。 堂下之阴:阴影,影子。指日月的影子。 日月之行:运行。 先表澭水:标志,标准,名词作动词,设标志。 循表而夜涉:标志,标准,名词。 千有余人:相当于“又”。 益多矣:增加。益多,指河水涨了许多。和“益之”、“暴益”不同。 所以也:……原因。所以败,失败的原因。 有似于此:类似,像。似于此,像这种情况,或,和这种情况相类似。 守法而弗变:遵守、遵循,这里有贬义,即墨守、保守。 向之寿民:先前;长寿者。即本来可以长寿的人。 因时而化:根据、依照;变化。即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是故:因此。 非务相反:要求得到、追求。务相反,一定要有所不同。 时势异也:时代,形势。时势异,时代和形势不同了。 以故法:用;旧。用旧有的法令制度。 为其国:治理。 时已徙:变迁。 人问其故:原因,缘故。 其父虽善游:虽然。 (二)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本文的题目揭示了中心论点。“察今”,即明察当今实际情况。本文针对当时有些人鼓吹效法先王反对变革的错误思想,提出了应当随着时代的改变来制定法令制度的主张,即“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三)本文的基本观点就是制定法令制度应当从当今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这一观点我们应当怎样评价? 分析:这一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因为作者反对的是“法先王之法”的顽固守旧的思想,提倡的是变法革新从实际出发的主张,这对于推动时代、社会的向前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作者说“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主张以人为依据,从人出发,来制定法令制度,这就掩盖了统治阶级制定法令制度的阶级实质。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法令制度都是为一定阶级服务,不可能有,也从未有过为所有“人”服务的法令制度。这是作者认识上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四)文章的层次怎样划分? 分析:总的说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2段)提出“察今”的论点,即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当今的实际。第二部分(3~6段)进一步论证论点,提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主张。 第一部分。 开头用设问句提出了先王之法不可效法的观点。为什么先王之法不可法呢?两个原因。一是“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在漫长的年代里,“人或益之,人或损之”,已非本来面貌,所以不可效法。二是“先王之法,有要于时”,既“有要于时”,那么,“时不与法俱在”,就要随着时代的变化来制定适应现实的法令制度了,而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分析了这两个原因之后,作者提出了“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的主张,以“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为依据,提出了“察今”的中心论点,就是说,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当今的实际。 第二部分。 以“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为核心,从多方面论证中心论点。这一部分里,作者讲寓言故事、打比方,反复强调先王之法与现实情况已经不适应了,墨守先王之成法是行不通的,要治理好国家,就要改变先王之成法;“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就进一步证明,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法令制度对治国是十分重要的。 (五)文中举了什么例子,论证了什么问题? 分析:第2段提出了“察今”的观点,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易懂的三个例子:“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这几个例子说明了“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的道理,从而论证了“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的观点,治理国家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而应当在“察今”上下功夫。 (六)文中什么地方用了这种方法?论证了什么道理? 分析:第4段在提出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之后,以良医治病为喻进行论证。由“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讲到治国的道理:“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因时而化”就是要察今、变法,从而论证中心论点。 (七)本文讲了哪几个寓言?各说明了什么道理?各包含怎样的寓义?根据这三个故事可以推断出怎样的结论? 分析:本文讲了三则寓言,各有不同的寓意。荆人袭宋夜渡澭故事,讽刺了不顾时间条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时间不同了,条件就应有所变化,做事就应从具体的时间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楚人刻舟求剑的故事,讽刺了不顾地点条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地点不同了,条件就应有变化,做事就应当从具体的地点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引婴儿欲投江中的故事,讽刺了不顾人的条件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人不同了,条件就应有变化,做事就应当从具体的人的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这三则寓言是从时、地、人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察今”的重要性,“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八)上面研究了比喻论证和用寓言故事论证这两种方法,运用这两种方法论证事理有什么作用? 分析:主要作用是把比较抽象、复杂的道理讲得形象具体、浅显易懂。同时,也能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多采,更吸引读者。 (九)请说出课文中有关说理、举例、设喻的段落,并谈谈这三者较完美地结合的好处? 分析:第一部分(1~3段),重在说理,兼有设喻、举例;第二部分(4~6段),重在设喻、举例。这三者很好地结合,使文章的论据充足有力,深刻透彻。特别是文中的精譬设喻和寓言故事,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量。这种写作方法是值得学习的。 (十)本文的基本观点寓含着什么哲理? 分析:本文的基本观点“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寓含着这样的哲理:世界上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应随着事物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更新。这种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在秦国行将统一中国的时代,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在今天,这种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加快四化建设步伐,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板书课题:察今《吕氏春秋》 (二)解题。 察今,篇名,是《吕氏春秋·慎大览》中的第八篇。《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的门客集体编撰的。今本分12纪、8览、6论,共26卷,约20万言。(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二节:“《吕氏春秋》160篇,……所以它是一部研究先秦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课文节选了《察今》的一部分,主要阐明了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客观形势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制订法令制度必须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三节:“文章……关系弄清楚。”) (三)写作背景、《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简介。 1.《吕氏春秋》是在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期间编写的。吕不韦开始任丞相是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罢相在始皇十年(前237),正是秦统一全国的前夕。当时秦的变法已有百年历史,但六国中反对变法的大有人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焚书”,就是由齐人淳于越提出“师古”引起的。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师古”的主张写的。 2.《吕氏春秋》是杂家代表著作,其编写经过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目的是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 (四)分析文章结构。 说明:这里只要求作粗略的分析,目的是便于诵读分段。在学生基本上达于成诵后,再作比较详细的解释。 1.先划出各段的关键语句。(用讨论方式进行) 第1段:“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第2段:“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第3段:“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法之”,“岂不悲哉”。 第4段:“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第5段:“时已徙矣,而法不徙”,则难治。 第6段:“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2.提出下列问题,要求学生简答: ①作者对“先王之法”是否持绝对否定的态度?(不是,他认为不能照搬“先王之法”,但要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 ②文题是“察今”,这跟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有什么关系?(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就是从当时人们的实际状况出发的,学先王就要学习这一点,所以必须察今。) 据此可见,第1、2段为第一部分,论述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道理,提出“为法”必须“察今”的观点。 ③第3~6段大部分是设喻——分别以人、事、物设喻,这些设喻的共同点是什么? 由此可见,这四段可合并为一个部分,大意是:嘲笑不知察今者的迂阔悖谬。(要指出各个设喻的角度不同,喻意也有细微差别,要放到下面去分析。) (五)诵读第1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注意对设问的回答:前一答形式上是否定句,实质上是解释;后一答“为其不可得而法”是正意所在,二答顺序不能颠倒。 ②“损”“益”是固定的反义词,类似的有“徐疾”“优劣”“虚实”“浮沉”等。 ③既有“损益”,自非原法,故“不可得而法”。 ④“虽”,这里表示假定,相当于“即使”。这是退一步的说法。为什么“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呢?这要留待下文作解释。 (以上内容也可以采用提问形式使学生了解。) 2.学生自读三四遍后进行检查。 (六)诵读第2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也可采用提问形式,下同) ①“要”,求也,引申为需要。“有要于时”就是时代的需要,这是推论的前提。 ②“凡先王之法……犹若不可法”是解释上段末句的,“法虽今而在”呼应上文“虽人弗损益”。 ③由“不可法”引出新命题:“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即不学条文学精神之意,已伏“察今”二字。 ④为了突出先王为法的精神,用设问方式,又重复了“问点”(即“先王之所以为法者”)。 ⑤“故察己……人与我同耳。”水到渠成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古今一也”应读为“古今/一也”,意思是,古今的道理是一样的,指法令的制定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 ⑥“贵”,这里是“以……为贵”的意思。这句话也可以写成“贵乎以近知远……”,可译为“贵在……”。 ⑦“日月之行”“天下之寒”“鱼鳖之藏”的“之”,都是助词,只有调整音节的作用。 2.学生分层练习诵读。 第一层:‘凡先王之法……而己亦人也。” 第二层:“故察己则可以知人……一鼎之调。” 3.检查背诵。 重点是第二层。如果学生背不好,可以这样提示他们:本层有三组排比句,第一组采用“察……则可以知……”句型,是总提;第二组采用“以……知……”句型,是分提;第三组采用“……而知……”句型,是举例。 (七)诵读第3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孔疏:“袭者,重衣之名。倍道轻行,掩其不备,忽然而至,若披衣然。” ②“水已变”:指水位变化。下文“益”,仍用本义。“益多”,就是上涨了许多。 ③“此其所以败也”:判断句,代词作主语,其后不加逗号。意思是“这就是它失败的原因”。 ④“亏”:历来有多种解释(如“亏”通“诡”,“诡”训“异”)。课本注释用的是引申法,“亏”则不合,训“不适应”是正确的。 ⑤“以此为治”的“治”:指治国,不指治军。 2.学生讨论本段行文层次。 步骤是:①齐读这一段;②复述“循表夜涉”的故事;③分析这个故事,指出荆人失败的原因(不顾情况变化,仍按早先划好的路线行军);④这件事对治国有怎样的启示(不能用老一套的法令来对付新的情况)。最后划层次如下: ①叙述故事 ②分析故事 ③推及“先王之法” 表之时可导 (要于时) 变益多则不可导 其时已亏,不可法之 3.逐层练习背诵。 4.归纳本段大意。 问:“循表夜涉”的荆人和“法先王之法”的当代国君的共同点是什么?(泥古不变,不察今。) 指出大意:不察今,泥古不变,其结果是可悲的。这是从反面论证“察今”的必要性。 (八)讲析课文4~6段。 1.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4~6段。 明确: 第4段:“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治国。”这一句的第一个字“故”,连词,作“所以”讲,表明这是紧承上节而来的推论。“则”,连词,表示两事时间相承,作“就”讲。“不可以”的“可”,作“可以”讲,“以”,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譬之若良医”的“譬”,作“比喻”讲。“之”,代词,代“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这是一个复句。主语“良剑”出现在第一分句,两个分句都是主谓谓语句。主谓词组的主语“人”因泛指而省略。“期”的宾语是省去主语(其)的主谓词组。“乎”,义同“于”。这句也可以这样写:“良剑(人)期(其)乎断,不期(其)乎镆铘。” 第5段:“楚人有涉江者”的“者”,是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其结构是:“中心词+定语+者”。翻译时应将定语挪前而译成:有涉江的楚人。“是吾剑之所从坠”的“所”,附在介词“从”的前面,和介词连同介词后面的动词“坠”组成“所”字结构,指代介词所介绍之处所。全句意思是: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之”,结构助词,表示它前面的词(词组)是定语。“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的“所”,连同附在它后面的动词“契”组成“所”字结构,指代行为对象,“所契”即“刻记号的地方”,后加“者”构成“所……者”结构,这就更明确了这个“所”字结构的名词性。“之”,代词,代“剑”。 第6段:“有过于江上者”的“上”,按《辞海》解释:指处所。按于在春说:“上”按古义为“侧畔”。今暂从于说。“者”,用于动词性词组后面,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前一个“其”,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后一个“其”,代词,代婴儿。“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吕览纂》:“荆国”作“乱国”。“为”,动词,这里作“治理”讲。“于”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4~6自然段的逻辑结构: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4段提出了什么论点? 明确:作者在课文第4段提出的论点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提问:这个论点与课文前三段的论述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1~3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当今的法令制度应当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如果墨守成规,拘泥于古法,必将失败。显然,第4段所提出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论点,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推论的结果。这是课文的基本观点,也是课文的中心论点。 提问:作者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除1~3段的论述外,作者首先用了三个事例作为比喻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 (1)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2)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3)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总的说来,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讲究实效。这就清楚地说明了:法令制度必须随着世易时移有所改变。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5段讲的“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刻舟求剑”为喻,从反面论证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中心论点。如果时徙而法不徙,是糊涂迂阔的表现。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6段又讲了“引婴儿投江”的寓言故事,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引婴儿投江”的寓言故事为喻,说明不能因为先王之法令好就生搬硬套。嘲笑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这是进一步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4~6段主要说明时代改变,法令制度就应该随之改变。如果时代已改变,而仍搬用古代的法令制度,就不会取得积极而良好的效果。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通过逐层深入推理而得出的结论。为了把道理说得更充分,更晓畅,使人易于接受,本文大量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证。说理、举例、设喻三者结合得很自然,颇有说服力。三个故事的写法,都是先叙述故事本身,再对故事加以评论,最后就故事引出本意,说明道理,使故事成为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本文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能从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有一定的进步性。 3.指名学生朗读全文。 (九)总结全文。 (见“难点、重点分析”) 课堂教学设计Ⅱ 一、教学目标 (见“课堂教学设计Ⅰ”) 二、难点、重点分析 (见“课堂教学设计Ⅰ”)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讲评《梦溪笔谈》作业,强调认真预习、积极思考对学好文言文的重要作用。 (二)解题(作品介绍)。 1.指名朗读课文注释①和“预习提示”第2段。 2.教师补充讲解:从课文注释及“预习提示”的说明我们可知,《吕氏春秋》是一部由秦相吕不韦集合其门客集体编撰的秦代以前各派学说的论著汇编。全书由12纪、8览、6论三个部分组成,共26卷,约20万字。当时秦国行将统一中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渐告结束,思想界也需要总结百家争鸣的成果。《吕氏春秋》便是适应这一时代需要,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而产生的。 《吕氏春秋》作为诸子散文,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各篇往往以议论发端,然后举例说理,设喻为证,最后回复到原来的立论,首尾呼应,条理分明,语言简练,富于形象,有较强的说服力。这是我们学习课文时应细加品味的。 (三)检查预习情况。 1.通假字。 “脟”通“脔” 释义:切成块状的肉。 “益”通“溢” 释义:涨水。 “有”通“又” 释义: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 “亏”通“诡” 释义:差异,不适应。 “契”通“锲” 释义:刻。 2.指名口述三则故事。(故事内容见课文3、5、6段)要求讲述之后,口译作者议论的句子。(请三位同学分别讲述,教师补正。) (四)词句讲解。 1.第1、2段中,“法”出现15次之多,其义项有:A.动词,取法,沿用;B.名词,法令、制度;C.动词,照旧沿用。 将两节中15个“法”字标上序号,答案由学生选择,教师明确: A.①(12) B.②④⑦⑧⑨(11)(13)(14)(15) C.③⑤⑥⑩ 2.教师讲解“所以”等词句。 “所以”是由代词“所”和介词“以”组成。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以”后面的词、词组(短语)、句子看作介词宾语,那么,其结构就是“代词‘所’+介宾词组(短语)”,介词“以”可以表示原因、凭借、目的、方式等内容。译为现代汉语,可以理解为:“……的原因(缘故、根据、凭借、方法等)”;“用来……的”等等。 “虽……犹若……”为转折复句,意为“即使……也还是……” “……者……也”判断句式。 (五)请三名同学口译1、2、4段,师生共同补正。 (六)讨论“预习思考题”④,引起学生对本文“中心论点”的争辩。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当点拨。 在学生充分讨论、争辩的基础上,教师谈自己的观点: 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同学们谈了各自的观点,摆出了充足的理由,都有一定的道理。在这里,不强求统一,允许有不同的意见。我的看法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其理由是:前面三小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理、设喻、举例,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需要的这一论点。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这是课文的基本观点,也是课文的中心论点。 (七)讲析课文第1~3段。 1.教师领读课文第1~3段。 2.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第1、2段。 明确: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这是一句并列复句。先否定,再肯定,目的是加强肯定。第一分句的主语是“先王之法”,承前省。“其”,代词,代“上”(国君)。“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法”字后面省略了代“先王之法”的宾语“之”。“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是让步转折复句,修辞作用是欲擒先纵,纵是为了更好地擒。“虽……犹若……”是“即使……还是……”的意思。“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是设问句。“之”,结构助词,嵌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所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应特别注意。①“所以……”等于“……的原因”、“……的缘故”等;②“所以……”等于“……的东西”、“……的根据”、“……的方法”、“用来……的”等。这里作“……的根据”讲。“察己则可以知人”的“则”,连词,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相承,相当于“就”。“可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可”是“可以”的意思。“以”,介词,相当于“凭借”,后省略代词“之”。“人与我同耳”的“耳”,助词,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 3.引导学生分析1、2段的逻辑结构。 明确: 文章一开头,通过设问设答,提出论点: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论据是什么?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论据之一)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原因在于它有所损益。 那么,如果先王之法未经损益,是否可以取法? 文章接着指出: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这是为什么? 文章说: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论据之二)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显然,这第二个论据比第一个论据更为重要。因为它揭示了“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根本原因。 于是得出结论: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接着,作者通过设问设答,阐明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意思是说,先王制定法令制度主要是从当时的人出发,为当时的人着想。 那么,今天制定法令制度的人,要效法先王的做法,毫无疑义,就得从当今的人出发,为当今的人着想。由此可见,明察当今的人是制定法令制度的前提,这很重要。 文章接着说,“而己亦人也”,“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为什么?“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以上是从正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制定的。古今时代不同,所以制定法令制度应该详细了解当今的实际情况,以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而不应该墨守成规,拘泥地效法古人之成法。 4.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课文第3段。 明确: “溺死者千有余人”的“有”(音y^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的“向”,时间词,跟“今”构成一对反义词。句中的“也”,语气助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尚犹”,同义副词复用,起强调作用。“此”,是主语,复指它前面的转折复句。“所以”,这里作“……的缘故”讲。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 5.提问学生这一段所讲的“荆人袭宋”的寓言故事有什么寓义?它与第一段提出的论点是什么关系? 明确:“荆人袭宋”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包括制定国家法令制度在内,都需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简言之,必须察今,不能泥古。这是作者从反面形象地论证了第一段中所提出的论点。 (八)诵读第4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1)“故治国无法则乱,……悖乱不可以持国”:先分说“乱”和“悖”,而后总说“悖乱”。“悖”,又同“背”,“背”则不可行,是再引申。重点是“守法而弗变则悖”一句,承“循表夜涉”故事而来。 (2)“病变而药不变”一句是针对庸医而言,要注意上句“药亦万变”的句号。这前后两句是从正反两面设喻。 (3)“凡举事必循法以动”承段首“治国无法则乱”,可见“举事”是指处理国家大事,不是泛指。句中的“以”,用法同“而”(跟“因时而动”的“而”相对应,可证)。 (4)“变法者因时而化”承上文“守法而弗变则悖”。“因”,与“循”同义(“因时而化”跟“循法而动”相对应,所谓互文见义是也)。“因时而化”,即随着时代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之意。以上两句,重点是这一句。“变法者”是泛指,包括所有能据当前客观情况制定新法令的人,由此引出下文“七十一圣”。 (5)“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时势异也”:这是用事实来论证“变法者因时而化”这一论断的。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变法”的一条重要原则:“变法”不能出自人的主观愿望,不是刻意求新(“非务相反”),而是时代变化的要求(“时势异也”)。 (6)“故曰……此先王之千里也”:这句说“变法”的目的在于取得实际效果。“功名”,功业和名声,功业是造福于众的,名声则是个人的收获,指实际效果而言。这句话课本注释中是这样解说的:“那所谓‘成功名’,是古代国君所追求的目标,是他的‘千里马’。”笔者认为,“是他的‘千里马’”一句应删。“千里马”是手段,不是目标。作者说“此先王之千里也”,指上文“良马期乎千里”中的“千里”,是千里行程的意思,不是“千里马”的省称。说“成功名”是先王的“千里马”,就把目标和手段混为一谈了。 2.划层次,分层练习背诵。 第一层(段首至“今为殇子矣”)说明时代在变化,法令制度也要跟着变化。 第二层(“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至段末)说明变法的目标是实际效果。 (九)诵读第5段。 1.提示: ①也分三小层:叙事、评事、引申到治国。 ②这个设喻跟“循表夜涉”有相似之处,但前者说的是自然条件的变化(水位上升),这个设喻说的是地点的变化(舟行而剑不行)。 ③“时已徙矣”承上文“舟已行矣”,“而法不徙”承上文“而剑不行”。 2.诵读练习与检查。 (十)诵读第6段。 1.提示: ①也可分为叙事、评事、引申说理三小层; ②评事只有一句话:“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其事荒谬,不言而喻。 2.诵读练习与检查。 (十一)总结全课。 1.关于逐层论证的方法。 步骤:先提出问题进行讨论:①细读第1、2段,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证“察今”这个中心论点的。②说说第3、4段跟这一论点有什么关系。③最后两个寓言故事在论证中有什么作用?用这两个寓言结束全文的用意是什么?然后做小结。 小结要点如下: ①首先提出“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论断,理由有二:其一、“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已有损益;其二、“先王之法,有要于时”,而“时不与法俱在”。由此再推出第二个论断:“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然后指出,从人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是先王为法的基本原则。最后自然得出“察己”“察今”的论点——“察己”为宾,“察今”为主。 ②“循表夜涉”一事,要害在于不“察今”(不知“澭水暴益”)而“师古”(依先“表”而涉),这是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由此得出又一个论断:“守法而弗变则悖”。再加以引申,又得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论断,并以良医用药为喻,以七十一圣法皆不同为证,突出地说明了变法的必要性,唯有变法才能成就功名。 “变法”,是“察今”的结果,“察今”而后知“势异”于前,知“势异”则必“变法”。 ③前4段是论证作者的基本观点的,最后两段则带有嘲讽性,以“刻舟求剑”和“引婴投江”两件事辛辣地讥讽那些只知死守先王之法而不察今的治国者。这是政论作品常有的特色。 2.关于设喻的方法。 步骤:教师解说;讨论;小结。 解说要点:①设喻就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在先秦论著中用得很普遍。②有些比喻带有说明事理的性质,应列入设喻范围;但描写性的比喻是一种辞格,不算设喻。 讨论问题:①本文中有哪些设喻?哪些是简单设喻?哪些是复杂设喻?②这些设喻各说明了什么?③运用设喻应当注意什么? 小结要点:①设喻的方式很多,人、事、物都可以用于设喻。②简单设喻用于说明单一的事理,如“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说明能“察”则能“以此知彼”,“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说明能“察”则能从部分了解全部,“病万变,药亦万变”说明法令制度要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③复杂设喻用于说明复杂的事理,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三个故事,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将当前泥古不化的治国者的心态、愚蠢而荒谬的做法及其后果维妙维肖地刻画了出来。这便是所谓寓言了(我国古代没有专业的寓言作家,所有寓言都是因说明事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与印度的《百喻经》相仿)。④运用简单设喻,必须注明本意,如良医一喻之前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句话就是作者本意;运用复杂设喻一般都要就其内容做分析评论(这是它跟寓言用简明话语点明寓意的方式的不同之所在)。 (十二)背诵全文。(齐背) (十三)整理词语、句式。 1.整理词语。 先整理练习题中的词语。 [上]①呈递。例:题干、C。②国君、皇上。例:A。③时间在前的。例:B。④位置较高的。例:D(按“江上”指江岸)。 [法]①法令。例:题干、C。②取法、效法。例:A。③方法。例:B。④法则。例:D。 [成]①成就(动词)。例:题干。②现成的`。例:A。③成为。例:B。④成功、胜利。例:C。⑤形成。例:D。(按:此题A、B、C、D四句中的“成”都跟题干中的“成”含义不同,但《教学参考书》认为D与题干同。) [反]①返回。例:题干、D。②颠倒。例:A。③反叛、背叛。例:B。④反倒。例:C。 再补充一些词语(例句课后补写): [益]①水外流。例:澭水暴益。②增加。例:虽人弗损益。③更加。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④好处:例:有所广益。 [要(y1o)]①邀请。例:便要还家。②要求。例:有要于时。 [表]①文体名,臣子给君主的呈文。例:《出师表》。②作标记。例:使人先表澭水。 [向]①从前。例:寻向所志。②朝……走。例:闻操已向荆州。 [亏]缺损,引申为不合、不适宜。例: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悖]背谬。例:守法而弗变则悖。 [任]①任务、使命。例: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信任。例:王甚任之。③担负、承任,引申为处理。例:以此任物。 2.整理句式。(例句课后补写) ①[……所以……]两种基本用法:一种是表示行为的原因,如“此其所以败也”;一种是表示行为的工具、方法,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岂不……哉]表示感叹和反问,如“岂不悲哉”。 ③[非……也,……也]否定和肯定相结合的表述方式,强调也只有一个答案,如“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 ④[虽……,(犹若)不……]退一步作假定的表示方式。如“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⑤[……A,……B,AB……]先分后总的表述方式,如“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练习第四题答案: 1.(制定法令的)依据或精神。2.同1。3.(失败的)原因。4.同3。5.的缘故。6.靠他来。7.用来……的方法。8.的原因。 教学设计方案 篇3一、评选目的 实验教学是高中理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为鼓励教师合理开发实验教学资源,优化实验设计和实验教学设计,提升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发挥实验在高中理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特举办本次活动。 二、评选范围 按照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等三个组别分别进行评选。 三、评选内容 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现行相关学科教材,参评教师自行选取一个课题(或知识点)设计实验教学方案,要求: (一)选题立意体现新课程理念,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依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类型(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探究活动等),通过实验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二)鼓励在实验设计上的创新,不局限于传统的实验方案,仪器和器材的选用可以是常规的实验仪器、日常生活物品、自制仪器,也可以是常规的实验仪器与数字化实验仪器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 (三)鼓励在实验教学设计上的创新,结构上突出实验教学主线,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实验活动,在学生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科学素养养成、学科兴趣培养等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效率。 (四)参加评选的实验教学设计为包含有实验教学的一个教学片断,应包括以下项目: 1.课题名称。 2.实验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有针对性,忌空话套话。 3.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器材、装置(附照片或图片),主要实验材料的准备。 4.实验教学设计思路。包括教学重点、难点,实验对达成教学目标所起的作用,主要教学策略,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 5.实验教学过程。应详实、具体,不仅有教学和实验程序的叙述,更要有对实验过程和学生学习情况的预测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6.说明。包括所选实验和实验教学的特色及创新之处,以及对学生学习所起的积极意义。 四、评选方式 评选活动采取网络和现场评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参加评选的教师自行在z实验教学研究网(z)上注册报名,并上传参评作品,每人限报1个作品,每个作品署名限1人。 (二)评选分初评和复评两轮进行。 1.初评 (1)各市、区教育装备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负责对辖区内教师的上传作品进行初评,推荐一定数量的作品参加复评,具体名额分配根据各市、区上传作品数量按比例确定。 (2)各市推荐参加复评的作品上报前可进行修改,但不得改变选题。 2.复评 (1)z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负责对各市、区推荐的教师作品进行复评。 (2)复评分书面评审和说课两个环节进行:书面评审环节由评委对参评作品评分,说课环节由作者对参评实验教学设计进行说明、展示主要实验操作过程并回答评委提问,每件作品限时15分钟。 五、奖项设立 (一)个人奖:依据两个环节得分的总和排序,设个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根据省文件精神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省级比赛。 (二)团体奖:根据各市、区上传作品数和获奖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分,分别设立团体奖和优秀组织奖若干名,具体评选方案另行制定。 六、时间安排 (一)20xx年11月1日-12月31日为注册报名和作品上传时间,12月31日18:00停止作品上传。 (二)20xx年2月28日前各市、区完成初评。 (三)20xx年3月31日前完成复评,具体时间另行确定。 教学设计方案 篇4一、复习词语。 二、听录音,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乌鸦站在树上的插图,听课文录音。 2、听了故事以后,你觉得图中还缺什么?(缺一片肉) 3、乌鸦得到肉后,心里怎样?(高兴) 4、用高兴的语气读读第二小节。(朗读指导)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正当乌鸦高兴的时候,狐狸也出来了,同学们读读第三小节,圈出表示狐狸动作的词。 2、根据狐狸的动作给狐狸摆位置。 3、教师在狐狸嘴边画一两滴口水,问:这样是直流口水吗?(学生:应把口水画得多一些) 4、把狐狸馋的样子读出来。 四、学习47小节。 1、这时狐狸想出了什么办法? 2、读课文,想想狐狸对乌鸦说了几句话?读狐狸的话。 3、学习第一次对话。 (1)出示狐狸和乌鸦的话。 (2)假如你是狐狸,你是怎样说的? (3)狐狸说这句话时表情是怎样的?(朗读指导) (4)这么亲切,乌鸦为什么不作声? 狐狸又想出了一句话,我们来看看狐狸怎么说。乌鸦怎么做? 4、学习第二次对话。 (1)出示狐狸的话和乌鸦表现的句子。 (2)读狐狸的话。(朗读指导,读出亲切) (3)师:前一次,狐狸是问候乌鸦,这一次是问候乌鸦的孩子,前一次乌鸦不作声,这次为什么是看了一眼? (4)狐狸两次问候行不通,这时狐狸心里是怎样想? 5、学习第三次对话。 (1)出示狐狸的话。 (2)哪个地方,你觉得乌鸦听了很舒服? (3)这句话该怎样读呢,同学们先练一练。 (4)指名朗读,指导。 6、学生分别当狐狸和乌鸦分角色朗读。 7、谁来当大法官,说说狐狸的话是不是真的? 五、想象说话。 1、这时乌鸦心里是怎么想的? 2、听录音(乌鸦心里说的话)。 教学设计方案 篇5【学习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字。 2、重点学习第1~3自然段。理解这部分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语感,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3、充分利用教材,拓展教材的内涵。有机地结合练习说话,积累“圆圆的”这类结构的词,想象角色间的对话,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揭题,学习第一段 1、课件出示: 荷叶圆圆 学习“荷”字,学生说说认字方法。 组词:荷花。 2、课件出示: 荷叶 荷叶除了圆圆的,还是怎么样的? 3、课件出示: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指名学生朗读这句话。 齐读。 4、拓展练习: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的, 的。 (大大的、美美的、青青的、凉凉的、鲜鲜的、嫩嫩的) 5、荷叶美吗?还有什么也美? (荷花) 出示荷花图。 引:荷叶美,荷花也美,写荷叶的课文更美,想读课文吗? 二、初读全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学习生字。 2、生字检查与巩固: 课件出示。 学生自由读。 指导读: 开火车(有拼音时一半,去掉拼音另一半同学)。 你读这些生字时,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分析字: 哪些字难读、难写、难记。 要点: 珠──组词: 珠子、珍珠、弹珠、眼珠。 摇──做动作: 摇手、头、身。 晶──星星、亮晶晶,月亮亮晶晶,玻璃亮晶晶。 透明──课件出示透明的翅膀。还有玻璃、水是透明的。 3、小朋友,你们刚才读课文时遇到荷叶的哪些朋友? 课件2出示: 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他们都是荷叶的小朋友。 请学生跟这些朋友打招呼。用不同的语句。 一齐逐个向动物打招呼,同时点击动物。动画演示。 4、选读课文: 这些新朋友,你们喜欢哪个?就选择哪一段话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朗读课文。 指名选一段喜欢朗读展示。 按课文顺序,选择同一角色的起立齐读。 三、学习第二段 荷叶太美了,所以小伙伴们纷纷跑来,最先跑来的是谁呀? 1、课件出示: 小水珠与荷叶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问:摇篮是什么?躺在摇篮里是什么感觉? 指导朗读。 动作表演。 2、你们想一想: 水珠在荷叶这个摇篮上可以做什么? 出示: 小水珠说:“我可以在荷叶上 。” (睡觉、唱歌、听青蛙唱歌、看星星、看月亮、休息、跳舞、打滚) 3、荷叶会对小水珠怎样说? 荷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角色对话,随机动作表演。 四、学习第三段 1、学生读课文,问: 有什么问题吗? 理解“停机坪”。 2、朗读练习: “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3、拓展: 这句话好像少了一句,谁知道? 导:如果小蜻蜓是一条小船,那么停机坪对它有作用吗? 出示: 小蜻蜓说:“我是 ,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怎样的飞机?你们说小蜻蜓像飞机吗? 看课件演示。 荷叶是小蜻蜓怎样的停机坪? 出示:小蜻蜓说:“荷叶是我 的停机坪。” (安全、美丽、漂亮、好看、温暖、绿色) 4、连起来齐读1~3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 延引: 荷叶给了小水珠和小蜻蜓无比的快乐。还有小青蛙和小鱼儿也在荷叶这里过着快乐的日子。这些我们就下节课学习。 五、抄写生字 1、指名学生说说这几个字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2、学生练习抄写生字: 写在书上。 挑三个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具准备】 一棵大苹果树(能贴在黑板上);用吹塑纸做成的写有生字的10个大苹果(课文中要求认的10个字); 小黑板;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卡12个。 【教学目标】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了解一些地质勘探知识,增强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写好笔画“竖撇”;有感情地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揭示课题(2分钟) 小朋友,我们都读过书,从书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请小朋友们看老师板书。 2.板书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 提出问题:“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开展活动,读文识字 (18分钟) 读书展示会 是啊,“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小朋友,你想知道这本“书”的奥秘吗?那就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吧,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个学习伙伴,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给对方听,互相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最善于合作。 现在我们来评选最佳“读书小组”。哪个小组想读就举手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们最喜欢的一个部分。 4.小朋友,你们的最佳“读书小组”选出来了吗?请你们跟我们这儿的读书小组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棒,好吗? 结苹果、摘苹果 黑板上贴出一棵苹果树,出示写有生字的大苹果。 同学们,你能读出这些苹果中的生字吗?你读准一个字,老师就挂上一个苹果。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同学结出的苹果最多。 你们看,苹果树上已经结满了苹果。现在我想请小朋友来摘苹果,请不摘果的小朋友负责评一评谁摘得又快又好。 送生字回家 1.小黑板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a.一位地( )( )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b.( )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本( )( )的书吗? c.雨点留下的脚( ),叫雨( )。 d.把岩石书读懂,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 )藏。 2.小朋友,你能把苹果树上的生字送回到句子家中去吗? 3.生字回到了家,多高兴呀。我们来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吧。 4.出示本课要写的字(二、三排),认读,组词。 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四)现在,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吧。 自由朗读课文。 自由选择学习伙伴组成小组互读互查。 小组自由展示读课文。 指名展示读课文。 认读生字。 根据老师说出的某个字的特征找出这个字并读出字音,如果正确就将苹果摘下。如: 力气很大──勘 山下有石──岩 厂里过日子──厚 包旁一把刀──刨 家里一块玉──宝 练习填字。 练读句子。(指名读,集体读) “印、陆”单耳旁和双耳旁的不同; “刨”左宽右窄,“包”的最后一笔不能拖得太宽,不能超过竖中线; “埋”左边是提土旁,不能写成“理”字。 齐读课文。 朗读感悟(10分钟) 第二课时: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写了几个字,还朗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一场朗读竞赛,看看谁是今天的朗读小明星。今天的朗读竞赛,我们要评选出“最佳川川”和“最佳叔叔”。请小朋友先自己读读课文,用“──”画出川川说的话,用“~~~”画出叔叔说的话。再练习读一读。 听你们读的这么有意思,老师也想来读一读。示范朗读。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要开始朗读竞赛了。你们谁愿意做勤学好问的小川川呢?请上台来参加竞赛。(其他同学当叔叔,评选最佳川川) 面对小川川的提问,谁愿意当知识丰富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为川川做出解答呢?也请你来参加竞赛吧。(其他同学当川川,评选最佳叔叔。) 现在,请我们的最佳组合来为我们做朗读展示。 6.采访评选出来的“朗读明星”: 请问川川:“书”到底指的是什么呀?你现在知道书字上面为什么要加上引号了吗?(电视机前的同学们,川川已经弄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通过读这本“书”,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请问川川: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呢?你准备怎样去读懂这本最大的“书”呀? 请问地质勘探员叔叔,你还能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岩石书”的知识吗? (大家快找一找,看看谁最先找到。) 大家读读我知道中的知识,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读通顺、读懂。 指名两个读。 自由读课文。 练读人物对话。 听老师读。 展示朗读“川川”的话。 展示朗读“叔叔”的话。 生:当然可以。不过我告诉你们,不如你们自己从书中去找答案。 我找到了。就在课后的我知道里。 7.自由读我知道。 指 导写 字(10分钟) (出示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字卡)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把哪些生字放在一起呢?请你摆一摆字卡,再说说你的想法。 请小朋友再看看这些生字,同桌互相讨论讨论,这些字的哪些笔画容易写错。 我们不但要把字写正确,还要把字写得漂亮。你们发现了吗?今天要写的很多字当中,都出现了一个笔画“竖撇”。(边讲边范写,让学生观察由“竖”到“撇”的演变过程。) 小朋友,你能把带有这个笔画的字写好吗?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一练。 5.(把学生写得好的或是存在共性问题的字拿到黑板上)谁愿意做“小医生”,给这些字来看看病。 做课后“我会填”中的练习。(先写再说) 说清楚要求。 摆字卡并说明理由: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 “厚”字和“底”字都是半包围结构,但“厚”字上下都没有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练习书写。 当小医生,判断哪些字写得好,哪些字写得不够好。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