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
范文 |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认识分数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分数单位是1/2 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3/7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4、4米的1/5和1米的4/5同样长。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6、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 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 9、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4/3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1/3合成的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1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13、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14、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15、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 16、大于7(3)而小于7(5)的分数有无数个;分数单位是7(1)只有7(4)一个。 17、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 18、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 24时计时法 1、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把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互化。 如: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上午9时→9时;晚上9时→21时(9+12=21)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 2、【计算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①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经过10小时30分钟),但这里不要写成(10:30)。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②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③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3、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 运算符号 如加号(+),减号(—),乘号(×或·),除号(÷或/),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根号(√ ̄),对数(log,lg,ln,lb,lim),比(:),绝对值符号||,微分(d),积分(∫),闭合曲面(曲线)积分(∮)等。 数学重要知识点 1、圆的轴对称性 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2、圆的中心对称性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2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 2、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因数中间有0,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上要用0来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③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笔算时,可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那个数字对齐,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公式:速度×时间=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5、(关于“大约)应用题: 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估算时要用≈) 例:387×5≈ 把387看作390(个位是7,四舍五入,7大于5所以进1,看作390)再算390×5=1950。 所以:387×5≈1950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如:23+34=57与34+23=57) 2、加法结合律:(a+b)+c=a+(b+c)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a×b=b×a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a×b)×c=a×(b×c)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a+b)×c=a×c+b×c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他们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数学三角形体积知识点 三角形是二维图形,二维图形没有体积公式。一维空间物件(如线)及二维空间物件(如正方形)在三维空间中都是零体积的。 体积,几何学专业术语,是物件占有多少空间的量。体积的国际单位制是立方米。一件固体物件的体积是一个数值用以形容该物件在三维空间所占有的空间。一维空间物件(如线)及二维空间物件(如正方形)在三维空间中都是零体积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3第一单元混合计算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计算连加式题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连减 786-284-249=253 计算连减式题时,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786-(284+249)=253 加减混合 259+148-342=65 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里程表中的.问题 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 里程数=终点数-起点数 第四单元乘与除 2.月: 小月:4、6、9、11月 平月(二月):平年28天 闰年29天 3.日历:学会看日历,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 4.钟表:24时记时法12时记时法 4.公式: 1时= 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30分=半时 第八单元可能性 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 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花可能是香的;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 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空中不可能盖楼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4《四边形》 1、知识点:认识四边形的特征,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①能正确辨认四边形。 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注: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长、正方形的对比中找出图形边和角的特征。 2、知识点: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3、知识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①能正确辨认平行四边形。 ②能感悟到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③能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行四边形。 注:学生寻找平行四边形时,要注意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别,逐步让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4、知识点:周长的含义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含义。 5、知识点: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①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 ②能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知识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 在估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养成估计的意识和习惯。 注:应注重引导学生说出估计相应长度的依据,逐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 《测量》 1、知识点: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及1毫米、1分米、1千米 ①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 ②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 2、知识点:单位间的进率 ①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公里)=1000米。 ②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知识点:估计、测量物体的长度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选择不同的方式准确测量给定物体的长度。 4、知识点:质量单位吨及1吨 ①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②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5、知识点:1吨=1000千克 知道1吨=1000千克,并会进行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5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的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变式:①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②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变式: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数学圆的周长知识点 环绕有限面积的区域边缘的长度积分,叫做周长,也就是图形一周的长度。多边形的周长的长度也相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圆的周长=πd=2πr(d为直径,r为半径,π),扇形的周长=2R+nπR÷180?(n=圆心角角度)=2R+kR(k=弧度)。 推导圆周长最简洁的办法是用积分。在平面直角坐标下圆的方程是这可以写成参数方程:于是圆周长就是结果自然就是(注:三角函数一般的定义是依赖于圆的周长或面积的,为了避免逻辑上的循环论证,可以把三角函数按收敛的幂级数或积分来定义而不依赖于几何,此时圆周率就不是由圆定义的常数,而是由三角函数周期性得到的常数)。如果不需要更多的理论讨论,上面的做法就足够了。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知识点 1、连加的简便计算: 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2、连减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如:106—26—74=106—(26+74) ②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如:106—(26+74)=106—26—74 3、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例如:123+38—23=123—23+38146—78+54=146+54—78 4、连乘的简便计算: 使用乘法结合律:把常见的数结合在一起25与4;125与8;125与80等看见25就去找4,看见125就去找8; 5、连除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②除以几个数的积就等于连续除以这几个数。 6、乘、除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因数、除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乘,也可以先除)例如:27×13÷9=27÷9×137。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①类型一:(a+b)×c(a—b)×c=a×c+b×c=a×c—b×c ②类型二:a×c+b×ca×c—b×c=(a+b)×c=(a—b)×c ③类型三:a×99+aa×b—a=a×(99+1)=a×(b—1) ④类型四:a×99a×102=a×(100—1)=a×(100+2)=a×100—a×1=a×100+a×2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6(一)面积和面积单位: 1、要弄清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2、要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后再做。 (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正方形:(A)周长=边长×4——使用长度单位 (B)面积=边长×边长——使用面积单位 2、长方形:(A)周长=(长+宽)×2——使用长度单位 (B)面积=长×宽——使用面积单位 (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进率是10;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2、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进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 3、“公顷”(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和“平方千米”(测量城市土地面积)是用来测量土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 4、质量单位:克(g)、千克(kg,也叫公斤)、吨(t)。1000克=1千克,1000千克=1吨。 5、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河流等比较长的物体时,一般用千米(km)作单位,又叫公里。(四)各图形的特点: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是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基础的,清晰了解所学知识对于孩子来说十分关键,而这就要求对所学的知识要及时做一些归纳与总结,小学数学错题集的归纳和整理,学习好的学生一般都会有自己的错题集,错题集非常的重要,学习过程当中,自己容易做错的题目完全可以抄写在数学错题集上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能够查漏补缺,数学学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知识点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7(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 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关于0的一些规定: (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数学进位加法的简单计算方法 不管多大的数相加其最基本的原则都是20以内的加法原则,20以内进位加法的速算口诀为:几加九进十减一、几加八进十减二、几加七进十减三、几加六进十减四。由于加法具有交换律,所以我们只需要记住这几句就可以了,在100以内的加法中,先观察两个各位数字,找出他们中间较大的数,按口诀进行计算可以很快的算出答案。 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1、小数加法、减法: (1)把数位(小数点)对齐。 (2)加减和整数的加减一样。 2、小数加法、减法的简便计算: (1)可使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3)加法、减法混合在一起时,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看先干什么更简单。例如: (1)5.6+2.7+4.4 (2)9.14+1.43+4.57=(5.6+4.4)+2.7=9.14+(1.43+4.57) (3)51.27—8.66—1.34 (4)4.02—3.5+0.98=51.27—(8.66+1.34)=4.02+0.98—3.5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8面积和面积单位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4.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背熟: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面积单位进率和土地面积单位: 1.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有(公顷)和(平方千米)。 ★“公顷”→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建筑面积 ★“平方千米”→测量城市土地面积、国家面积 1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公顷。 1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2.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①进率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②进率10000: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③进率1000000: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④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背熟公式 1、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周长÷2-宽 或者:(周长-长×2)÷2=宽 宽=周长÷2-长 或者:(周长-宽×2)÷2=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2、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开平方 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4 A、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上面的4个计算公式求周长和面积。 归类: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裁手帕的等等) B、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 C、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用大面积-小面积。 熟练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换算的方法。 1、低级单位——高级单位:数量÷它们间的进率 如:零钱换大钱,张数减少;300平方分米=3平方米 1、高级单位——低级单位:数量×们间的进率 如:大钱换零钱,张数增多;5平方千米=500公顷 注意: (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3)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4)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 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这个数。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数学复习重点归纳 相遇问题公式 1.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2.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3.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几何知识点 1.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联系是三者都是直的,区别是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直线没有端点,两端都可以无限延长。射线和直线是无限长的。 2.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角的大小:角的大小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4.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5.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画图说明) 6.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