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微信的网络传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
范文 | 微信的网络传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微信的教学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网络传播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微信的网络传播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同时以“搜索引擎传播”内容为例,阐述了基于微信的网络传播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方案及实施过程。 关键词:微信;教学改革;网络传播 根据我国互联网统计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7.51亿,其中手机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7.24亿,占全体网民数量的96.3%,移动互联网的主导地位仍在持续加强。同时,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产品在互联网用户中的渗透率超过九成,明显领先于其他手机应用。而根据企鹅智酷发布的2016版《微信数据化报告》显示,在微信用户的职业分布中,学生群体占比14.4%,有超过九成的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半数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微信的即时通信功能、支付功能等各项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当代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几乎成为当前学生群体中影响力最大,粘性最强的媒介形式。因此,将微信应用于高校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微信的主要功能 1.信息群发推送通过微信群或微信公众账号可以向目标学生群发消息,推送课程内容。信息形式多样化,包括文字、图片或视频等。2.根据关键字自动回复在微信公众账号中,学生通过回复关键字的方式,可以搜索与关键字相关的信息,及时获得与课程相关的重点概念及内容。3.点对点交流微信群及微信公众账号均支持点对点交流,在通过群组讨论的方式解决共性问题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一对一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部分学生的个性化问题。4.数据统计功能微信公众平台能够记录学生使用平台资源的各项数据,其数据统计功能大致可以分为用户分析、图文分析和消息分析三类。其中的图文分析可以记录教师群发信息的送达人数、信息阅读人数、分享转发人数等各项情况。消息分析则可以查看针对学生发送的信息的统计情况,包括信息的发送人数、次数等等。通过对这一系列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准确并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学习疑点难点等。 二、当前网络传播课程存在的问题 1.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课堂讲授效果不佳网络传播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与网络传播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及主流网络应用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理论及网页制作、网络新闻制作与编辑、数据新闻的采写等业务能力。其中实践部分的内容往往需要学生的亲手实践与反复演练,有限的课堂容量导致网络传播课程的实践部分教学效果不好。2.课本案例内容陈旧,落后于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类网络事件层出不穷,由于出版周期的限制,网络传播教材很难紧跟当前网络媒体的发展,尤其是使用的案例,虽然具有典型性,但缺乏新鲜感,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基于微信的网络传播课程教学模式 1.基于微信群组的网络传播课程教学模式微信群组主要用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根据不同的任务性质,将微信群组分为分享组、答疑组、实践竞赛组。分享组主要用于学生间分享新鲜的网络资讯及网络实践技巧等。对网络事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群组中发布新鲜的网络事件进展并和其他同学分享讨论,有考研意愿的同学可以在群组中发布与考研相关的信息及备考内容等,热衷实践的同学可以在群组中分享网页制作技巧等实践心得体会。通过学生间的互相分享,一方面能够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答疑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将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发布到答疑组并@教师,教师会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其他同学也可以进行补充或发表不同看法。答疑组能够有效的弥补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通过随时随地的线上答疑,为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实践竞赛组由学生代表主导,根据不同的竞赛主题与内容,学生个人或自由组成团队参与竞赛。实践竞赛组主要用来方便教师发布与竞赛相关的各项信息,同时方便参与竞赛的学生就比赛的各项事宜进行及时沟通并达成一致。2.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网络传播课程教学模式微信公众平台主要用于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将微信公众平台的界面设计为课前预习、课堂测试、课后复习、业界动态、作业展示等五个区域。课前预习区主要用于教师发布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学生通过对教师发布的课程内容的阅读和学习,形成疑问,然后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听课,提高学习效率。预习内容的设计应紧密结合新鲜的案例,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课堂测试区采用在线测试的形式,教师根据教学单元设计题库,在教学单元讲授完成后及时进行测试,每单元不超过十题,题目难度不能太大,要一目了然,测试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发现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测试一般在课堂的最后十到十五分钟进行,便于教师在学生测试完成后,针对学生测试中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反馈。课后复习区主要用于发布和本门课程相关的一系列课程资源,包括教案、课件及相关的音视频资源等,便于学生在课下进行内容的检索与复习。同时针对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教师可以将其录制成音频或视频内容,便于学生反复观看。尤其是与实践相关的内容,学生在课堂中无法完全消化和演练,在课下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内容并练习直至掌握。行业动态区主要用于发布与网络传播课程相关的新鲜的网络资讯及案例,便于学生及时掌握网络媒体的发展动态及前沿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自信。行业动态区的信息发布应紧密结合课堂内容,作为课堂内容的延伸阅读,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链。作业展示区主要用来展示学生的优秀课程作品。首先鼓励学生结合课堂知识制作作品,并将作品上传至微信朋友圈进行展示,“晒作品”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自觉提高作品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结合微信朋友圈点赞情况,教师评价、同学互评等各项指标的基础上,选出若干优秀作品在作业展示区进行展示,激励学生不断参与实践并努力完善自我。 四、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网络传播教学设计实施案例 案例选取《网络传播》第七章《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中第五节《搜索引擎传播》的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网站传播、即时通信传播等传播形式。搜索引擎传播共2学时,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包括搜索引擎传播的概念、发展现状、特点和价值。1.课前预习教师将“搜索引擎传播”的教学目标、教学要点等编辑成图文信息发布到课前预习区,并通过群发消息的方式将预习任务群发给学生。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前对当前的搜索引擎市场进行调研并搜集资料,了解并掌握搜索引擎传播发展的现状。其次,要求学生使用“魏则西事件”作为关键词在不同的搜索引擎中进行搜索,一方面了解“魏则西事件”,另一方面了解不同搜索引擎之间的共性与区别。预习任务需提前至少两周时间发布,教师授课前,需要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的图文数据统计,全面分析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预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确保课堂教学效果。2.课堂测试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线上测试,学生登录手机微信,在微信公众平台的“课堂测试”区中进行答题。3.课后复习首先,教师将本节课的教案和课件等相关资料发布到课后复习区,供学生随时查阅。搜索引擎的特点等单元重点内容要单独整理。其次,让学生通过进一步查找“魏则西事件”的相关信息来深入体会搜索引擎的特点。第三,将搜索引擎的数据挖掘价值等录制成视频资源,供学生反复观看查阅。4.行业动态首先,为学生提供我国搜索引擎发展现状的相关资料,尤其是百度搜索引擎的发展历程,文化理念,主要业务和企业事件等。其次,为学生提供搜索引擎未来发展的相关资料,包括多媒体搜索、情景搜索等,帮助学生掌握业界发展动态及前沿知识。5.作业展示作业要求学生设计搜索引擎的搜索界面,鼓励学生将设计好的作品上传到朋友圈进行交流,最后结合教师评价和同学评价的结果评选出优秀作品放在作品展示区进行展示。 五、基于微信的网络传播课程改革效果评价 1.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提高采用微信进行网络传播课程改革的班级期末考试成绩相较于历届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有明显提高,及格率可达100%,平均成绩可以达到良好水平。尤其是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等主观性较强,需要结合案例进行论述的题目,相较于往届学生,答题水平有非常明显的提高。2.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高采用微信进行网络传播课程改革的班级,学生参与各项竞赛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参赛作品的质量及获奖比率明显提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的获奖比例较往届提高74%。3.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专业自信明显增强在对学生进行的教学满意度调查中,分别围绕线上学习方式、延伸阅读材料选用、课堂知识掌握效果、教师授课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满意度均超过98%。4.学生的团队意识明显增强通过线上线下,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与交流,班级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学习气氛浓厚,通过集体参与各项实践及竞赛,学生间的团队协作意识及协作能力有显著提升。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