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西瓜里的娃娃》含反思 |
范文 |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西瓜里的娃娃》含反思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西瓜里的娃娃》含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西瓜里的娃娃》含反思1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瓶盖的作用。 2.体验故事情境,萌发故事创作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瓶盖,知道瓶盖的作用。 难点:尝试用简短的语言表达盖盖超人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不同型号的盖盖及相匹配的瓶身若干,打散后放在桌子上;幼儿用书第四册第10到13页;挂图《盖盖超人》;语言CD《盖盖超人》 活动过程: 一、盖盖超人会变身。 1.出示挂图,猜盖盖超人的本领:这是一位神奇的朋友,它的名字叫“盖盖超人”猜猜它有什么本领;盖盖超人会变身,你们猜猜它会变成什么样的盖盖。 2.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盖盖超人都帮助了谁?它是怎么帮助他们的? 3.挑选相应的盖子,匹配瓶罐:请你帮盖盖超人快快找到它的家吧! 4.再次倾听故事,体验情境:我们再来听一听有趣的故事,边听边想如何像盖盖超人一样神奇大变身。 二、盖盖超人本领大。 1.进一步了解各种盖盖的作用:我们再来看看图片,各种不同的盖盖都有哪些作用? 2.想想各种瓶盖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生活中还有哪些瓶罐会遇到困难,盖盖超人怎样摇身一变帮助它们? 3.相互交流自己最喜欢的盖盖超人:你最喜欢哪个盖盖超人?它有什么本领?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西瓜里的娃娃》含反思2【活动目标】 1、要做诚实的孩子。 2、学习“可惜”、“回答”等词。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一个大西瓜和吃西瓜的用具。 【活动过程】 1、老师问: (1)谁吃过西瓜呀?西瓜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的? (2)谁吃过不甜的西瓜?不甜的西瓜是什么样儿的? 告诉幼儿生的西瓜不甜,瓤不太红,不好吃。要挑熟的西瓜吃。可是,怎么挑呢?别着急,学习了这首儿歌,幼儿就会知道了。因为“西瓜里有个娃娃”。 2、老师朗诵儿歌。 3、问:爸爸用手一拍,西瓜怎么回答呀?——嘭嘭嘭或者叭叭叭。 4、请幼儿来拍一拍老师的西瓜,听一听西瓜娃娃是怎么回答的。达成共识:嘭嘭嘭,熟啦熟啦。 5、师:“你们想见西瓜娃娃吗?我们打开西瓜,找一找西瓜娃娃吧。”打开,“真的是熟了,西瓜娃娃是诚实的好娃娃。可惜,打开瓜门儿找不到他。”强调“没有找到西瓜娃娃,真可惜。”但是,要学习西瓜娃娃说真话,做诚实的人。 6、请幼儿吃瓜。 附:西瓜里的娃娃 西瓜里,有个诚实的娃娃。 爸爸用手一拍, 他就大声回答: 嘭嘭嘭! 叭叭叭! 生的就说生的, 熟啦就说熟啦。 我真想见这个娃娃, 可惜,打开门门儿找不着他, 哦, 他又钻到别的瓜里去啦! 买瓜的叔叔阿姨, 都在听他回答…… 活动反思: 让孩子完整的欣赏故事,从中强化和深入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好孩子要诚实,不说谎。这个环节中有个细节以后要多多注意,在今后的故事视频教学中,应该在旁边静静观察每个幼儿,从中找出幼儿是否理解故事或者发掘他们脑袋里疑惑并及时解决。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西瓜里的娃娃》含反思3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体会老爷爷的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 3.感受家乡民间故事的神奇魅力。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54和60-55)、磁带/CD。 活动过程: 1.全体幼儿玩游戏“请你猜一猜”。 我们来玩猜谜的游戏,猜一猜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呢?(一个尖尖嘴,两个小小翅膀,飞到东来飞到西,叽叽喳喳叫不停。) 2.学习故事《黄金鸟》。 (1) 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小鸟呢?老师这里有个关于鸟的故事,名字叫做黄金鸟。为什么叫黄金鸟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 结合挂图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谁呢?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故事里的老爷爷在采药时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救小鸟的? 金黄色的小鸟回来以后,他们不停地叫着什么呢?小鸟们把老爷爷带去了哪里?山洞里有什么?老爷爷拿金子了吗?他拿了几个?老爷爷用金元宝做了什么?谁知道了洞里有黄金的消息,他是怎么做的呢?最后他有没有取走黄金呢?为什么? 故事里的鸟为什么叫黄金鸟? (3)讲述故事,幼儿看幼儿用书,再次巩固理解故事的内容。 小百科:鸟,又称作鸟儿。定义: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西瓜里的娃娃》含反思4教案预期效果: 1. 知道遇事多为别人着想,能根据别人的需要调节自己的行为。 2、学习儿歌《轻轻地……》,能理解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小桌子、小椅子、请班上一名幼儿练习情景表演。 活动与指导: l、教师轻轻地走到幼儿前,静静地看幼儿一会。然后,一名幼儿轻轻地把小椅子从桌子上放下、轻轻地坐到桌子旁、轻轻地把椅子翻扣在桌子上、轻轻地和老师说一句话、轻轻地走回到座位上。 提问幼儿看到了什么?这位小朋友是怎样做事的?大声地还是轻轻地? 2、请那名幼儿重复一次以上的动作。 教师提问:这位小朋友是怎样做事的?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引出儿歌。 教师朗诵儿歌,再次提出上述问题,请幼儿回答。 3、学习儿歌《轻轻地…》。 4、教师帮助幼儿明白,儿歌中小朋友轻轻地做事是因为宝宝睡觉了。 提问:小宝宝睡觉了,我们做事要轻轻地,还有什么时候,我们也要轻轻地做事呢? 5、:以后,我们做事的时候要想一想有没有影响别人。如果做的一件事情会影响别人,就要想想怎样才会不影响别人,试一试换一个方式去做这件事。 附: 轻轻把……我们走路轻轻,说话轻轻,挪动椅子轻轻……因为,宝宝睡觉了,她还没有睡醒……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西瓜里的娃娃》含反思5活动目标: 1.在阅读活动中,认识几种常见的车。 2.愿意模仿车发出的声音,知道简单的交通规则。 3 . 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绘本阅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本绘本《我也要去》。 2 . 汽车图片若干、音乐、红绿灯。 活动过程: 一、介绍封面、封底,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1 . 幼儿从书袋中取出图书。 教师:今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来阅读一本图书,现在我们把书从书袋里拿出来,放在膝盖上。 2 . 认识书的封面、封底。 二、观察阅读图书,理解绘本内容。 1 . 阅读封面。 教师:封面上有什么?你们猜猜这本书里讲的是谁的故事呢? 教师:这本书的名字叫《我也要去》。请家长用手指着书的名字,和孩子一起说。 2 . 阅读扉页。 教师:打开书本,你看到了谁?这一页叫扉页。书本里有没有小熊呢? 3.共同阅读至救火车页面。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车?小汽车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你们还看到了谁?小熊在干什么? 教师:谁也要去呀?(小熊) 教师:小熊也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4.自主阅读至小火车,了解车的特征 三、师生共同阅读,理解绘本的最后两页。 1.幼儿和教师共同阅读。 教师:小熊碰到了谁?发出什么声音?我们学一学,说一说。 2.请幼儿模仿汽车的各种声音。 3.观察绘本的最后两页,知道简单的交通规则。 四、完整阅读图书。 五、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和妈妈一起看了什么图书?开心吗?我们以后在家里也和妈妈一起看书,好吗?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西瓜里的娃娃》含反思6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奥运,知道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召开,增强民族自豪感。 2、提高幼儿对奥运知识的求知兴趣,在了解奥运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活动一:奥运知识展板 目标: 1、通过展板,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奥运,知道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召开,增强民族自豪感。 2、提高幼儿对奥运知识的求知兴趣。 准备: 1、 发动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奥运知识图片。 活动时间: 活动过程: 一、各班根据不同内容发动家长收集资料。 要求:资料的收集要和幼儿共同完成。 二、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本班的展板。 要求: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时要边讲解边操作。 三、组织各班有而共同观看奥运展板。 要求:结合每一块展板的内容进行讲解。 活动实录: 活动小结: 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让孩子们了解更多更加全面的奥运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展板内容上选举了:奥运吉祥物、奥运火炬的设计、金牌的设计、北京的奥运主赛场、以及代表不同运动项目的福娃形象……这些内容的选择即使孩子十分关注的内容也是十分生动形象的,所以吸引了孩子的目光。从展板表现形式来看全部采用图配文的形式,结合小班形象性思维的年龄特点,展板的图片多,文字简洁。从幼儿参观的情形来看,孩子们兴趣浓厚,纷纷指着展板上的图片询问老师,有时候还会利用自己知道的奥运知识讲解给旁边的幼儿听。更多的孩子仔细聆听教师的讲解,还有的孩子模仿着福娃的各种动作,体验了一把运动健儿的风采。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西瓜里的娃娃》含反思7一、游戏目标 1、通过让幼儿正确说出图片上水果的名称,并用短句“我要买xx”讲述出来。初步培养幼儿思维的严谨性。 2、培养幼儿专注倾听别人讲述的良好习惯。 3、通过反复游戏,引导幼儿能初步说完整的短句,大胆进行讲述,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 二、游戏准备 (一)物质准备 小图片及水果实物若干,(苹果、梨、哈密瓜、西瓜、葡萄、橘子等)(与幼儿人数相等)水果汉字卡片若干。 (二)环境准备 布置成水果专柜,教师扮卖水果的阿姨。 (三)知识经验准备 认识水果,对水果汉字有了初步认识。 三、游戏方法 1、请幼儿扮买水果的顾客。买水果时要有礼貌地说:“阿姨,我要买水果。”阿姨问:“你要买什么水果?”小顾客要正确地讲出自己要买的水果名称,如:“我要买苹果。” 2、正确地讲出水果的名称后,阿姨就把水果的图片或实物卖给他,小顾客把水果放在自己的篮子里;如发音不正确,其他幼儿可帮助纠正。 3、买到“水果”的小顾客要说:“谢谢阿姨,再见!”然后再换另一幼儿买水果。引导幼儿买与别人不同的水果。幼儿熟悉玩法后,售货员阿姨的角色可由幼儿自己扮演。 4、在此基础上,教师把水果汉字分发给幼儿,要求幼儿根据汉字买相应的水果。 四、游戏评价 项目 目标实现程度 内容适合程度 活动设计趣味程度 幼儿的“三性”表现 存在问题 等级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好 中 差 评价 √ √ √ √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西瓜里的娃娃》含反思8活动目标: 1、能按照序观察图片,学习描述小动物的表情。 2、懂得小伙伴要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组织幼儿玩跷跷板,让幼儿自由交际玩跷跷板的感受,学念儿歌《跷跷板》。 2、材料配套:挂图、幼儿活动操作材料《语言·跷跷板》 活动过程: 一、以"跷跷板"的儿歌引出活动的内容。 引导语:小朋友们都喜欢玩跷跷板,玩跷跷板真快乐。我们一起朗读一遍儿歌《跷跷板》:"跷跷板,真好玩,你上天来我入地。上去好像坐飞机,下来好像坐飞船,一上一下真快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上小动物玩跷跷板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一次性出示四幅挂图,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和交流。 启发幼儿交流:小兔子在做什么?小熊来了以后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三、引导幼儿观察图片,逐幅启发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和讲述图片内容。 1、图①:公园里,小白兔和小灰兔在玩什么?它们玩得怎么样?(丰富词汇:开心) 2、图②③:这时来了一只小熊,它做了哪些不对的事?它是怎样对待小灰兔和小白兔的?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情怎么样?(丰富词汇:害怕) 3、图④小熊还说了什么?小白兔和小灰兔怎么样了? 四、引导幼儿相互讲述图片的内容。 五、要求个别幼儿利用挂图或操作材料中的《跷跷板》,在集体面前完整讲述图片的内容。 六、讨论交流,给图片取名。 议一议: 小熊做了哪些不对的事情?它应该怎么做才对?小伙伴要怎样玩跷跷板才会玩得高兴又快乐?我们可以给图片取个什么名字?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西瓜里的娃娃》含反思9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感受欢乐、融洽的家庭氛围。 2.愿意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重点 学念儿歌 活动难点 体验欢乐、融洽的家庭氛围 活动准备 教具图片:一盘虾、一碗汤、黄瓜 一、谁的节日1.提出问题:想一想,三月八日是谁的节日? 2.引出主题:妈妈过节日,宝宝和爸爸忙着下厨房给妈妈做好吃的。 二、给妈妈过节日 1.提出问题,幼儿就对妈妈的了解进行自由回答:妈妈喜欢吃什么? 2.出示教具,进行观察:爸爸为妈妈做了什么好吃的? 3.学说儿歌(妈妈过节日,我和爸爸忙。先来一盘虾,再来一碗汤。) 4.通过情境的创设进一步学习儿歌 (1)出示黄瓜,还要做一个拌黄瓜。 (2)你能帮忙吗?你会做什么? (3)学说儿歌:爸爸切黄瓜,我放醋和糖。 (4)猜一猜:妈妈尝一口,会说什么?(唔--这个班黄瓜,味道特别香) 5.巩固练习 (1)教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孩子,把"拌黄瓜"送到"妈妈"嘴里,巩固儿歌。 (2)互换角色,进行巩固。 6.完整练习。 7.仿编儿歌 (1)说说妈妈喜欢吃的菜。 (2)替换儿歌中的菜名。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西瓜里的娃娃》含反思10一、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2、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游戏,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三、活动流程: 1、以猜迷语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亮) 2、教师讲述故事《猴子捞月亮》。 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并让幼儿讨论: (1)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2)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3、接着欣赏故事,教师进行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怎么叫的? (3)大猴子跑来一看什么反应?老猴子呢? (4)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 (5)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 (6)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分小组进行小实验《水中成像》。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5、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遇事应该多动脑筋、认真思考。 6、完整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阅读用书,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西瓜里的娃娃》含反思11设计意图: 考虑到小班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我从语言角度出发,让社会领域参与,经过挂图激趣,逐句提问帮助幼儿完成活动目标并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以此培养幼儿的优秀品质。 活动目标: 1、知道儿歌的名称——《花儿好看我不摘》。 2、初步了解儿歌的内容。 3、教会幼儿认识公园和红色、白色,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品质。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教师熟练地朗诵儿歌,正确地掌握发音。 2、教具:贴绒或图片、公园环境图、纸花(白、红)、绒布一块,或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具,激发兴趣。 2、问: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公园) 3、教师按儿歌的内容顺序,运用儿歌的句子提问,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儿歌的句子和内容。 现在,老师再问大家,公园里什么开了?教师指花让孩子们回答。(花开了)什么颜色的花开了?(先指红花,然后指白花)你们说,公园里的花好看吗?(好看)小朋友能不能摘花?(不能)对!花儿好看不能摘。今天咱们大家一起来学这首儿歌,名字就叫《花儿好看我不摘》,大家一起读两次。 4、教师将儿歌完整地朗读一遍,再对着图片念一次。 5、学念2遍,强调“摘、红、花、里”的'读音。 6、提问:今天学的儿歌叫什么名字? 7、复习学过的儿歌。 8、小结与评价。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与生活相互融会贯通,孩子不但对意思简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该如何做,不过还得有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多引导、教育,否则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西瓜里的娃娃》含反思12一、目标 1.在幼儿认识多种食物的基础上,形成水果、蔬菜、糕点的分类概念。 2.激发幼儿感知这些汉字的兴趣。 3.初步发展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 二、准备 各种水果、蔬菜、糕点的图片,汉字卡片,各类幼儿自制的材料 三、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三个“家”:水果、蔬菜、糕点。 2.启发幼儿思考这三个“家”里分别有什么东西。(老师根据幼儿所说,出示相应的图片、汉字,如没有,当场书写。) (二)操作练习 1.游戏:找“家”。商店里进了一批货,请小朋友将他们归类放整齐。水果放在第一个红盘子里,蔬菜放在第二个绿盘子里,糕点放在第三个黄盘子里。 2.幼儿自制各种水果、蔬菜、糕点卡片。 提示语:商店里的货物不够,请小朋友去进一批货。(教师提供各种材料供幼儿选择、自制,如书写、绘画、泥塑等) (三)复习巩固 游戏:去商店购物 1.交代规则 今天我收到一张请帖,是兔妈妈写来的,它说今天是小兔的生日,请我们一起帮忙采购一些水果、蔬菜、糕点来招待客人。请每位小朋友到老师这儿拿菜单,然后到商店去买。 2.幼儿游戏 (注意检查幼儿所拿物品是否与菜单上的物品一样) 3.延伸活动:乘车到小兔家去送礼物。 四、提示与建议 1.帮助幼儿尽量多认识一些水果、蔬菜、糕点,扩大生活知识面。 2.根据年龄特点引导幼儿学会区分食物的类型,并认识其中的汉字。 3.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西瓜里的娃娃》含反思13【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对话,丰富词汇:"噘"、"甩"、"叼"、"打个滚"。 2、感受作品中主人公接纳同伴、喜欢同伴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桌面教具:大象、刺猬、小鸟、小兔、小猫。 2、背景图一幅。 3、大象、刺猬、小鸟、小兔、小猫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了解故事中的角色,认识大象、小鸡、小兔、小猫引导:大象是动物幼儿园的老师,今天幼儿园新来了一位小朋友(出示刺猬)。你喜欢小刺猬吗?为什么?小刺猬来到幼儿园发生了神魔事情呢? 二、教师讲述故事请幼儿欣赏。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动物幼儿园里都有谁? 三、教师演示桌面教具,再次讲述故事。 以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1、小刺猬身上的刺象什么?碰一碰什么感觉? 师:大象老师让小刺猬坐在小鸡旁边,小鸡噘着尖嘴巴说什么?(请幼儿学一学噘着嘴巴的样子) 2、大象老师又让小刺猬坐在小兔旁边,可小兔甩着长耳朵说什么?(请幼儿做一做甩耳朵的样子) 师:大象老师带小朋友到山上去玩,小猫嘴里……(引导幼儿说出钓着小鱼,叼着青菜,叼着大青虫。) 3、小刺猬想了什么办法,把吃的东西都插在它的背上? 四、幼儿戴头饰分角色表演故事。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西瓜里的娃娃》含反思14活动目标: 1.尝试清楚的描绘鱼的外形,如颜色、大小、花纹等。 2.知道有各种各样的鱼,并产生探索鱼的好奇心。 重点难点: 知道有各种各样的鱼,并产生探索鱼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每人带来一张鱼的彩色图片。(家长提前帮忙准备把鱼的轮廓剪出来) 2.教学电子资源:《鱼儿多多》。 3.教师在大海报纸上绘制蓝色海的背景图。 4.胶棒。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播放教学电子资源中的图片,引导幼儿从鱼的颜色、大小、花纹等方面向大家介绍鱼的样子。 1.你带来的是什么样的鱼?它长什么样子? 2.它和别的鱼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鱼的大小、颜色、外形特征等角度进行讲述。) 三、请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鱼的图片。 四、请幼儿把自己带来的鱼的图片粘贴到海洋背景图上。 五、全班幼儿一起分享海洋背景图上的鱼,引导幼儿讨论关于鱼的一些问题,如鱼生活在哪里,鱼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1.图上有这么多的鱼,看看都有什么样的鱼? 2.真正的鱼儿生活在哪里?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鱼?(鱼缸、河里、小溪、池塘、海里……) 3.鱼的家里有什么?(水草、鹅卵石等) 六、小结。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西瓜里的娃娃》含反思15活动目标: 1.会玩传球游戏,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别以及自己是哪个班的小朋友。 2.能在游戏中大胆、清楚地介绍自己。 3.对集体活动感兴趣,体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传球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彩色小皮球若干、小手偶“玲玲”、“幼儿学习材料”——《我上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自由玩球。 1.出示五颜六色的小皮球,请家长与幼儿两两相对玩球,如滚接球、转球等。 2.引导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问答,帮助幼儿学习介绍自己。 如:我叫×××,你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几岁了?你是男孩还是女孩? 二、请家长与幼儿围成圆圈,随音乐玩“传皮球”游戏。 1.教师操作手偶,以“玲玲”的口吻向大家打招呼并介绍自己:“大家好,我叫玲玲。我是女孩。我属羊,今年3岁了。我喜欢玩娃娃,是桦川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 提醒幼儿与玲玲打招呼,说说自己是哪个幼儿园、哪个班的小朋友。 2.介绍“传皮球”游戏的玩法:听音乐传皮球,音乐停止时要停止传皮球的动作。 3.组织家长玩“传皮球”的游戏,音乐停止,请拿到球的家长用完整、清晰的语言介绍自己。 4.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玩“传皮球”游戏,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 鼓励幼儿大胆地走到集体面前进行自我介绍。对于个别胆怯的幼儿,可请家长陪同上前;对于不能独立介绍自己的幼儿,可用提问的方法予以引导,教师问一句,幼儿答一句。应及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表扬。 三、结合《我上幼儿园啦》第6—7页,引导幼儿介绍自己。 四、请家长与幼儿,自由结伴,到户外分组玩“传皮球”。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