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 |
范文 |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1◆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分析。 2.体会文中语言的准确精练、铿锵有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4.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辅导课堂练习。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幻灯片演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 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新闻消息的一般特点。 2.体会本文准确简洁的语言风格。 3.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注意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 ◆难点 1.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2.分析本文准确简洁的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疑点 作者遣词造句是怎样做到准确精炼、铿锵有力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学习掌握新闻的基本常识。 2.了解两篇新闻的背景资料。 3.准备课堂练习的幻灯(见练习设计)。 ◆学生准备 1.搜集几则新闻,准备在课堂上讲述。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X k b 1 . c o m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创建情景,导入(约________分钟) 二、朗读第一则新闻,对文章产生整体认知(约________分钟) 三、理解第一则新闻内容,把握新闻的六要素(约________分钟) 四、分析本则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初步了解新闻的特点和写法(约_______分钟) 板书设计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导语: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1~2句) 主体:详述三路大军战斗经过(3~16句)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一、分析本文准确简练的语言风格(约________分钟) 二、讨论课文的写作特点(约________分钟) 三、导入第二则新闻(约________分钟) 四、解析课文结构.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约________分钟) 板书设计 本文写作特点: 依时叙事, 详略得当, 叙议结合, 去粗取精, 语言精炼。 第3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一、疑难字词练习(约________分钟) 二、课堂练习(约________分钟) 三、作文(约________分钟) 板书设计 疑难字词:突破溃退击溃顽强阻遏逃窜 练习设计 1.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回答问题。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3日电从今天上午10时开始,内蒙古出现大范围大风、扬沙、沙尘暴天气,其中呼和浩特市地区遭遇强沙尘暴,是今年以来的一次。 (1)这是消息的导语部分,根据它来填写消息的标题。 (2)这则消息的来源是哪里? (3)根据导语部分,写出这则消息的下列几个要素。 时间: 地点: 事件: 辅导练习提示:(1)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可让学生探讨出几个标题。 2.新闻主要是用事实说话,但也可插入简要的议论。本文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军英勇善战,另一方面和国民党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两方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辅导练习提示:先区分记叙和议论两种表达方式,找出议论的语句,再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法探讨 1.因本课所选两篇新闻皆是战争题材,所以教学时除了要抓住新闻的特点外,还要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特点。抓住新闻的特点,就要分析每则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写作特点和它的六要素。讲解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时,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 2.由于这两则新闻所报道的事件离今天已有半个多世纪,在教学时对背景资料加以介绍就尤为重要。在讲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之前,应让学生了解整个渡江战役的情况。《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则需要介绍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概况,对转入战略进攻之后的情况要重点介绍。当学生对背景资料有了了解之后,课文中相关内容理解起来就较为容易。 参考资料 新闻,又叫消息,一般可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评述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电视、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每则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个五部分组成。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包括引题、正题和副题;“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通常用来提示新闻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它就是新闻的导语。导语的后面就是主体,是新闻的主干,是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新闻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它的有无视内容而定。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就是新闻的背景,是新闻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可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新闻的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用细节描写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2.把握作者感人致深的写作手法。 3.通过揣摩语句,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血肉凝结的情谊,体会主人公对同志深厚的爱,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 1.分析作者写作手法感人的原因。 2.体会主人公对战士深厚的情谊。 3.揣摩语句,体会其意蕴。 ◆难点 作者的写作手法之所以感人的原因。 ◆疑点 文中的外貌及动作描写是如何揭示人物心理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阅相关资料,了解南斯拉夫解放战争的史实。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文中疑难词语。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导入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约________分钟) 二、完成课后习题一(约________分钟) 三、分析人物思想感情,探讨这篇文章的感人效果是怎样产生的(约________分钟) 四、课堂练习(约________分钟) 板书设计 体会老妇人的感情: 看炮火连天想老妇人不顾生死 看年老体弱想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看保护遗体想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看烛光闪烁想老妇人奉献的感情 练习设计 阅读文章“她穿过方场,到了……她在旁边坐了下来。”完成下列题目: 1.从文中摘出关于“她”的动作描写的词语,分析它们表达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2.文中描写外貌的一句是什么? 3.“她在旁边坐了下来。”揣摩此时老妇人的心理。 辅导练习提示:以学生自主完成为主,教师只是给予指点。(3)可以让学生口述,不必用文字表达。 教法探讨 1.这篇文章非常感人,读之让人心灵为之震颤,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采用何种手法来得到这种艺术效果的。 2.本文有许多意味深长的语句,意蕴十分丰富,要引导学生着重体会,在具体方法上可灵活处理,可先让学生提问,教师与学生逐一探讨。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29页~32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文中反语的运用。 2.领会文章中语句的意蕴,分析其如何体现作者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3.掌握文中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 4.文章语言精彩,细心揣摩可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l.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2.讨论法、问答法、诵读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l.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2.了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 1.分析作者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2.把握文中反语的运用。 3.引领学生回顾文中的那段历史,了解文中相关知识,丰富知识面。 ◆难点 1.领会作者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2.感受作者富有特色的语言。 ◆疑点 作者谴责英法联军的行径用了不少反语,这些反语有何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几幅圆明园的图片。 ◆学生准备 1.查资料了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那段历史。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文中的生难词语。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展示图片,介绍背景资料及作者,导入课文(约______分钟) 二、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中相关知识(约________分钟) 三、品味文章精彩的语言,从中分析作者的感情和品质(约____分钟)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 1.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练习设计 1.结合句意,写出下边句中加粗词语的同义词。 (1)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2)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3)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4)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辅导练习提示:在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前,先向学生讲解反语的作用,提醒学生在回答这道题时一定要结合句意,不要仅从词的表面意思来作答。这四个问题的答案没有,只有更好,不应作硬性规定。 教法探讨 1.中国是被掠夺的对象,中国人控诉侵略者是理所当然,然而作者雨果作为侵略国的一员,却能如此仗义执言,可见其胸怀的博大和品格的高尚,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这些在教学中应引领学生重点体会。 2.英法联军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雨果为何将焚烧圆明园作为抨击侵略者的切入点?要明白这一点,必须对英法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加以介绍,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理解雨果。 参考资料 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1860年8月,英法联军二万五千人从北塘登陆,攻陷大沽,进占天津。9月在通州(今属北京市)八里桥击败清军后,直攻北京。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使这个人类文明的奇迹毁于一旦。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3教学内容 教科书10页~19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认读文中的词语,明了词语含义。 2.休会本文雅致隽永的环境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感知文中景随情移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教师讲解,辅导完成课堂练习。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认识到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是不可征服的。 2.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主人公自尊、自信、勇敢的美好品质。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 1.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2.带领学生体会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成的别具特色的景物描写。 3.整体感知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难点 1.景随情移,情景相生的描写手法。 2.人物性格的探讨研究。 ◆疑点 这篇小说怎样渲染了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对作者孙犁及白洋淀的情况应有详细了解。 2.复印该篇文章作者孙犁的另一名篇《荷花淀》。 ◆学生准备 1.浏览有关白洋淀的资料,形成对该地区的基本认识。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突出主人公神秘感,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文(约______分钟) 二、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梳理文章思路(约_______分钟) 三、分析文中独具特色的景物描写(约________分钟) 板书设计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一、整体感知主人公的英雄性格(约________分钟) 二、人物性格难点研究(约________分钟) 三、指导完成练习(约________分钟) 板书设计 2.疑难字词: 退却编算挂花飒飒丢人现眼张皇失措 练习设计 1.分析下列景物描写的语句,掌握其写法及在文中所起作用。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2)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3)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5)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6)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7)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8)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展。 辅导练习提示:景物描写分析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体会作者优美的语句(包括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二是指出该景物描写在文中所起作用。 2.拿该文与孙犁的另一名篇《荷花淀》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荷花淀派”的写作风格。 辅导练习提示:将《荷花淀》的复印件发给学生,对“荷花淀派”稍作介绍后,让学生自己阅读感受,不必作过多讲解。 教法探讨 1.传奇色彩是这个英雄故事的特色,不管是揣摩写作还是理解内容,都要抓住这一特点。教师可以以“传奇”为切入点来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因而不必在上面下很多功夫,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一来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二来可以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勇敢向上的优秀品质。 参考资料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他的《白洋淀纪事》为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集结而成,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也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它反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面,其笔调明丽流畅,文风秀雅、隽永,人物形象鲜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把它当作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贴,视其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