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囚歌》教学设计 |
范文 | 《囚歌》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囚歌》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囚歌》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叶挺同志坚定的革命立场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对党、对革命的深厚感情和共产主义理想。 2.理解诗中部分词语的含义或作用,进而读懂全诗,使学生体会诗歌精炼、形象的特点,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一致的,即准确地理解部分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词语卡片;指导朗读的幻灯片或挂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解题,介绍时代背景。 1.直接导入新课,然后告诉学生《囚歌》是叶挺在四川写的。在英雄战斗过的土地上学习英雄写下的诗篇,大家一定会有一种亲切和自豪之感。 2.通过讨论解题: (1)谁能从题目上看出这首诗是叶挺同志在什么环境下写的?(随即指出“囚”字在这里的含义) (2)它为什么不叫“囚诗”而叫“囚歌”?(学生若答不来,暂且存疑) 3.介绍时代背景: (1)问学生是否了解叶挺坐牢的原因和狱中斗争事迹。有了解的请他们向大家介绍。 (2)教师介绍或补充介绍。强调叶挺同志不为高官厚禄所动这一点。最后由狱中难友传唱这首诗一事再回到题目的“歌”字。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并初步把握中心思想。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找出不懂的地方,并做上记号;读完后想一想: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叶挺是个什么样的人? 3.讨论以上问题,把握中心思想。 4.学生质疑。教师提示学习重点和难点。 (三)研读课文,较准确而深入地理解其思想内容。 1.分节读议课文。每小节均按“阅读--分析--概括”的顺序进行。分析时依次讨论以下问题: (1)“人”和“狗”各指什么?用狗来比喻叛徒表达了作者对叛徒什么样的感情? (2)“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出的洞”各比喻什么? (3)前两句话反映了当时的革命者面临着一种什么样的处境? (4)“高叫”反映了敌人怎样的心情?对敌人的话应该如何理解?哪个字是理解的关键? (5)第一、二节中的两个“自由”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哪个词表达了他对真正的自由的'态度? (6)“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中的“怎能”表示什么样的语气?为什么这里不用陈述而用反问的语气? (7)“我渴望自由”和后面的话是什么关系?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但”字在这个句子乃至全诗中起着什么作用? (8)第三小节有哪几个比喻?它们各比喻什么?这样比喻好在哪里? (9)“将我……一起烧掉”表达了叶挺同志什么样的愿望和精神? (10)“将我……一起烧掉”和“得到永生”矛盾吗?为什么?(联系《就义诗》) 2.简要地梳理全诗的内容层次,归纳中心思想。(借助“纲要信号”板书) 3.请学生提出仍未弄懂的问题,择要回答或讨论。 4.出示词语卡片,抽一行学生顺次解释课后习题的五个词语。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并试背课文。 1.抽一名中等水平的学生朗读课文; 2.领读课文(利用幻灯或挂图进行指导),辨析两个破折号的不同作用; 3.自读课文; 4.请刚才朗读的那位学生再朗读课文; 5.请一位学生试背课文; 6.齐背课文。下课。 《囚歌》教学设计 2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叶挺将军坚贞不屈的崇高革命气节。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知道什么是一个革命者的尊严。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诗人在“爬出来”和“在烈火中得到永生”两者中的选择,体会诗歌中两个“自由”的不同含义。 2.了解诗的写作背景,读懂诗句的意思。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收集有关革命烈士事迹材料。 2.收集叶挺将军的资料,了解本诗写作背景。 3.小组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教具准备 CAI课件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师叙述:同学们,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幸福的时代,可是你们知道吗?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面对毒刑拷打,坚贞不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你能说出几个吗?(课件展示革命先烈图片,像放电影似的逐个从屏幕中走过,配乐)看见他们,你们有什么感受? 2.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课文。(师板书课题) (课前我引导学生收集反映革命烈士事迹的材料,了解诗的写作背景,缩短诗歌的年代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课上,借助课件,配乐播放学生熟悉的革命英雄形象,引导学生谈感受,同样是为了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本诗的距离,让学生进入生动的情景中。) (二)释题,介绍作者 1.从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囚歌”呢? (从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关在监狱里。“囚歌”在本文中指革命者在敌人监狱里写的诗歌。) (中国的汉字充满着魅力,每一个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通过让学生观察“囚”字的字形,推断出它的`字意,让学生从字形上,解决诗歌题目的含义,与课题对话。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字的魅力。)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知道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吗?用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和你了解的知识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课前安排学生去查询相关资料,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能力。在交流时,学生不仅互相传递信息,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还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了一些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2.指名接读课文,注意正音。评价读得怎么样? 3.齐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地方。 (本文是一首诗歌,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在朗读上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就是教师的范读。在初读课文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把诗歌读通读顺,读出诗的节奏,为下一环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像,在读中得到感情的升华做好铺垫,从整体感受诗歌内容。) (四)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刚才我们理解了“囚”字的意思,就是把人关在监狱里,让人失去自由!那么请找一找这首诗中几处提到“自由”,勾画相关句子,想想每处“自由”指的是不是一回事? 2.读文质疑:叶挺渴望自由,敌人也说要给他自由,为什么叶挺又不要了呢?这不是矛盾吗?在小组内读一读一二节诗,讨论刚才的问题。(小组交流,体会两个“自由”的不同,全班汇报)相机理解“人”“狗”“一个声音”“爬出来吧,给你自由”的喻意。体会如果从狗洞中爬出就失去了人的尊严。 (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抓住课文中的关键问题“诗中有两个自由,它们的含义有什么不同”为突破口,让学生去质疑探究,通过对比,体会两个自由的含义。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读中去解决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3.指导朗读第一、二节诗 ①(课件出示从电影中剪辑的一幅图:革命英雄图,叛徒形象图,丑恶的国民党反动派形象图)引导学生看图,联系诗歌,说说他们之间会说什么?(生自由说,感悟第一节内容) ②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叶挺却作了坚定的回答!(生齐读第二小节) (课件出示:叶挺将军在牢房内的生活照)假如你就是叶挺,此时此刻你会想到什么?(生自由说)让我们怀着对革命者的无限崇敬的心情来朗读这一节。(师引读该段)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指导朗读,以读为主感知课文。这样不仅增加了读的趣味性,而且进一步陶冶了情感。) 4.既然不能得到我所渴望的自由,那么我情愿选择――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节。理解“活棺材”“永生”“地下的烈火”,你怎么理解这节诗?(同桌讨论,汇报) ②师小结:虽然人的身躯在烈火和热血中燃烧了,但人的尊严,人的精神还在,它们将获得永生! 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叶挺将军怎么样?(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师板书) (本环节旨在采用情景串联,说读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运用联想和想像,感悟诗歌内容,并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升华情感。力求达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像,在读中得到感情的升华。巧妙点拨、引导,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意思,特别是读懂有比喻意义的诗句,使学生在“读,思,议”中感受诗歌内容。) (五)总结全诗 1.坚贞不屈,宁死也不丧失革命气节,这就是一个革命者的尊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深化本单元主题“尊严”,体会叶挺将军坚贞不屈的崇高革命气节,感受一个革命者的尊严。)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课件出示:叶挺将军画像)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中的叶挺将军多么的英勇,多么的坚贞不屈啊!让我们看着叶挺的画像,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就好像你是叶挺将军,正在监狱里吟诵这首诗《囚歌》一样!比比看,谁能将叶挺将军坚贞不屈,宁死也不出卖革命的气概背诵出来!(生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目的。让学生面对叶挺将军的画像进行有感情地背诵,使学生进入情景,仿佛自己就是叶挺,在狱中吟诵着自己的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感。注重课堂语文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囚歌》教学设计 3一、学情分析 课文的年代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的理解可能会浮于表面,所以要在充分的朗读中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比较准确地认识革命英雄的气节。 二、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是人的精神的建设,这种建设要在语言文字的感受与运用中存在。所以本课教学应当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走向高层次的精神境界,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 三、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叶挺将军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革命而献身的豪情。 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体会诗歌中两个“自由”的内涵。 四、教学流程 (一) 揭示课题 (板书:“囚歌”)请学生读课题。观察“囚”的写法,从字面看“囚”该怎么解释?交流对“囚歌”的理解。 (二)回顾历史,了解叶挺 1.回顾历史:为了谋求人民的幸福,建立新中国,无数革命英雄,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被捕入狱,经受着敌人的拷打和迫害,但他们始终坚贞不屈,顽强地斗争着。(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2.了解叶挺: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叶挺的资料。(在交流汇报中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三)初读诗歌 1.自由读文,感受叶挺的`革命气节。 2.小组读文,说说自己的收获和发现。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 ①诗中“人”、“狗”、“门”、“洞”、“活棺材”、“地下的烈火”各指什么? ②作者用什么手法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对比) 3.指名朗读课文,小组竞赛朗读。(在读中进一步感受诗人的品格,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四)细读诗歌 1.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2.学生提问,筛选出中心提问:叶挺想要的“自由”和敌人给予的“自由”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有什么区别? 3.小组阅读诗歌,并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予以指导,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两种“自由”的区别。 4.小组交流汇报。 叶挺的自由:坚持真理,坚持自己的革命信念,做革命者、真正的人的自由。 敌人给予的自由:放弃真理,叛变革命,投降、出卖战友,做他们的“走狗”的自由。 (诗歌充满了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凭借分析讲解会使其中饱含的情感大打折扣,所以在指导学生多读的基础上,抓住一个重点问题讨论,会有助于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5.想像叶挺当时在怎样的心情下写成这首诗的?(学生交流)让我们带着对叶挺的敬佩之情来朗诵这首诗,能背下来的同学可以背诵。 (五)总结 战争的岁月里,无数革命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坚贞不屈,追求革命理想,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收集革命诗歌,了解革命英雄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壮志豪情。 五、教后反思 本诗的教学,成功之处在于,学生在多重朗读中感受到了英雄的气概,并为之而感动。在对诗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他们能结合看过的影片、读过的故事较为准确地理解。比如学生谈到了“狗”,就是叛徒,走狗,卖友求荣的人,不足之处表现为:学生课外查阅有关叶挺的资料不足,所以在课堂上,我不得不进行补充。后来我想:本诗歌颂的是一种革命的气节,革命者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是有相同之处的,学生查阅关于叶挺的资料有限,如果将范围扩大些,让学生查阅革命者的故事,效果也许就大不一样了,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也许会更丰富。 另外,我将本课的课外延伸设计为收集革命诗歌,将阅读面局限于诗歌,这样处理,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所以又补充了革命故事,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去认识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从而获得较为丰满的认识。原来设计的第四环节的“默读诗歌,猜猜老师会提出什么问题”的目的是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能力,但问题的提出显得随意了,与诗歌的学习氛围冲突,所以修改为“独立默读诗歌,想一想有什么不理解的,并做以批注”这样学生在默读中与文本对话,质疑,再到提问,过渡得会自然一些,避免了随意性大的缺憾。 《囚歌》教学设计 4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阅读诗歌的能力;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追求自由的理想。 教学重点: 以诵读为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坚贞不屈、追求自由的深厚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师:首先进行常规训练一分钟演讲,有请孙旭音同学。 生: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一首著名诗篇《自由与爱情》。1846年,欧洲正爆发着革命,在此情形下,裴多菲挥笔写下这首不朽的诗篇――《自由与爱情》。 生: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随后全体学生齐诵本诗) 师:请同学们对孙旭音同学的演讲进行点评。(略) 师:这次孙旭音同学演讲内容的选材,在我们以往演讲内容的基础上有了更广泛的拓宽,供同学们欣赏和借鉴。 师:匈牙利诗人裴多菲面对浪漫的爱情和只有一次的生命,为了追求尊严与自由,他抛弃了这两者,义无反顾地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岂止是裴多菲,我党的早期领导者叶挺将军在身陷囹圄之时,对尊严、自由、生命有了自己的思考,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囚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0课,共同学习《囚歌》。(师板书,生齐读课题) 师:学习目标是我们学习的引领,请同学们看学习目标。(大屏出示,生默读学习目标)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叶挺将军的生平资料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请同学们用默读的方式温故一下,同时小组长统计一下本组的完成情况。(学生交流分享,从梦之翼小组开始汇报) 师:下面同学们分享一下老师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大屏出示)学生朗读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师:我们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下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读诗我们离不开停顿、重音和语调,根据老师的提示画出停顿符号、重音符号后,轻声朗读,读准字音。(生动笔画朗读符号,然后按要求轻声练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让我们检测一下大家对字词的掌握情况。(生开火车读词语) 紧锁 敞开 渴望 躯体 棺材 热血 师:学习朗读最好的方法就是模仿名家的朗诵,请同学们认真领会朗诵者的停顿、重音、语调和情感。(生倾听康桥的朗诵资料) 师:倾听完康桥老师朗诵的这首诗,让我们心中不禁升起一种悲壮之感,请同学们结合标注和名家的朗诵,大声开始练读。(生自由练读并展示) 师:这是一首现代诗歌,同学们通过朗读,就能发现这首诗的第一节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对比。 师:交流一下,哪几处进行了对比。 生:人和狗、进出和爬出。 生:门和洞、紧锁着和敞开着。 大屏出现重点词语的解释,学生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记录下来。 生:人――指坚定的革命者。 生:狗――革命队伍中的叛徒。 生:爬――让革命者屈膝投降。 生:地下的烈火――人民革命的熊熊大火。 生:活棺材――监牢,反动派的统治。 师:刚才我们在朗读中读到了“人”“狗”,分别指什么:革命者和叛徒。 师: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一个“狗”字把这种蔑视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爬”字写出了要想自由就要付出的代价―放弃尊严。 师:第一节用四句长短句描写了作者所看到的和听到的。 师:下面我们看第二节,看书中插图帮助理解。(全体女同学朗读) 师:叶挺此时虽然身陷囹圄,却对未来却充满了希望,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下面我们学习最后一节。 生: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师:注意“一起”与“一起”的区别。 生:“一起”强调范围,“一起”强调的时间的同时性。 师:通过“一起”这个词我们体会出叶挺将军的坚定和视死如归的精神。(生带着这种理解听师范读,随后生齐读) 师:这首诗歌中有一个词出现了两次? 生:自由。 出示自学提示:(学习时间3分钟) 生:1.诗歌中有两个“自由”,两个“自由”有什么不同? 2.作者要什么样的“自由”?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生:第一个“自由”是躯体上的自由,第二个“自由”是指灵魂和精神上的自由。 生:第一个“自由”是出卖革命换来的自由,第二个“自由”是真正的自由。 生:第一个“自由”是背叛革命换来的自由,第二个“自由”是身体与尊严合二为一的自由。 生:是反动派给予的所谓的'“自由”,第二个“自由”是真正的“自由”,是身心与灵魂的自由。 生:是真正的“自由”,是身心与灵魂的“自由”。表达了作者为了推翻反动统治,宁愿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 生: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的精神。 师:我们理解了诗意,理解了叶挺在每句诗中所表达的情感,让我们带着这种理解、这种感悟、这种敬佩,再一次走进诗歌之中,再次朗读。(生再次练读) 课堂检测:(略) 师:回顾上个单元所学的诗歌《望大陆》《乡愁》,体会不同诗歌的朗读特点。朗读是朗读者对作品的一种再创造,我们经历的不同,知识积淀的不同,当时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诗歌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对同一首诗歌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法,老师愿意呈现一种与我们课堂朗读指导不同的情境。(师配乐范读《囚歌》,生欣赏鲍国安朗诵的《有的人》) 师:学习了《囚歌》,聆听了《有的人》,愿同学们长大后都能成为甘愿为人民服务的人,因为那样人民才会把你们举得高高。 《囚歌》教学设计 5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多种方法鼓励自学感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感受叶挺将军对国民党统治派黑暗统治的愤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坚贞不屈的崇高革命气节。知道什么是一个革命者的尊严,从而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1、分析诗人在“爬出来”和“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两者中的选择,体会诗歌中两个“自由”的不同含义。 2、了解诗的写作背景,读懂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准确地理解部分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收集叶挺将军的资料,了解本诗写作背景。 2、收集有关革命烈士事迹资料。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请同学们听到一段朗诵,听完之后,告诉老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2、播放《囚歌》朗诵带。 3、学生谈感受,师生交流,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释题,了解背景 1、观察“囚”字的小篆体,你能从中了解到什么?“囚歌”这个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2、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收集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请小组交流。 3、从资料交流中你知道了什么? 4、师:从而可见,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 5、老师出示自己搜集的资料,配乐介绍,然后引导学生动情朗读题目——《囚歌》 三、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评价读得怎么样? 2、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3、请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重点词: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中的“人”指:革命者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中的“狗”指:背叛革命的人 “地下的烈火”指:革命的烈火 “活棺材”指:监狱,比喻国民党统制派派的黑暗统治。 “永生”的.含义是:革命精神永存 4、师:叶挺渴望自由,敌人也说要给他自由,为什么叶挺又不要了呢?这不是矛盾吗?请小组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比较“爬出来吧,给你自由”与“我渴望自由”的两个自由。 (2)作者想要的是什么自由? 5、请发言人汇报。 6、老师相机扮演xxx派,随机现场与学生演绎“威逼”和“利诱”的场景,促进学生深刻体会叶挺的坚贞不屈的精神。 7、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叶挺做出了怎样的回答?(用文中语言表达),同时带领学生朗读第三小节。 8、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深刻感悟: (1)小组合作读诗。 (2)请四位同学朗读。(配乐) 9、师:同学们,你认为叶挺将军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拓展延伸 1、你是否知道像叶挺一样有革命牺牲精神的革命烈士故事?(同时老师呈现相关图片,并配乐介绍) 2、你知道哪些具有革命精神的名言或诗? 学生回答(配乐) 3、老师与几位同学共同朗读陈然的《我的“自白”书》(配乐) (充分体会革命者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5、老师总结,引导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并珍惜! 6、师生集体朗诵《囚歌》,以表示对革命先烈们的缅怀! 板书设计: 囚 “人”紧锁着宁死不屈、视死如归歌“狗”敞开着 (缅怀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