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对外汉语课学生学习态度的特点论文 |
范文 |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对外汉语课学生学习态度的特点论文 1 绪论 自上世纪末中国崛起以来,全球各地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汉语报读人数也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有别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由于马来西亚多元种族与多元文化的背景,汉语在马来西亚的“身份”比较复杂。汉语(华语)对于作为马来西亚三大民族之一的华族而言,是一种民族语,也是母语。汉语同时也是华文源流小学(华校)的教学媒介语。然而,对于非华族或非华校生而言,汉语无异于外语。在马来西亚各国立大学的语言学院,汉语一般上被视为“外语”,并与其他外语“同语而语”.这种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主要是异族,即马来人、印度人、少数民族,还有少数非华校出身的华人以及留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元种族文化的环境之中,汉语对于上述学习者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汉语像自家的语言,又像外国的语言。因此,笔者认为在这种堪称特殊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的对外汉语学习者对于汉语的语言态度值得探讨与研究。 语言态度包括在社会语言学与心理学的范畴。加涅(1985)指出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徐子亮(2004:184)指出,加涅对态度的定义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态度是一种反应的倾向性或准备状态;二、态度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三、态度是通过学习或经验组织而形成的。个体可以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态度。邵瑞珍(1990:158)指出,态度一般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构成。认知成分是个体对客观行为或事物带有评价性的观念或信念;情感成分指由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行为成分则指实施某种行为的准备倾向。陈松岑、徐大明、谭慧敏(2000:57)将语言态度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话人在情感、情绪上,听、说特定语言时的反应和感受,它往往紧密联系于说话人的母语和文化背景,甚至个人的生活经历(比如长期定居于某个语言地区)。 另一方面则是从实用或者说功利目的出发,对特定语言进行理智上的评价,它往往反映了说话人所处社会中的实际功能和社会地位。 此项研究主要目的为发现理科大学对外汉语课不同背景的学习者汉语语言态度的特点。同时,探讨不同背景的学习者学习对外汉语课程之后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接受度与认同感。笔者希望通过这项针对理科大学对外汉语学习者的研究,以小见大一窥马来西亚大学对外汉语学习者对于汉语的语言态度,了解学习者对汉语的主观看法、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心态,为提高马来西亚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素质提供参考与建议。与此同时,通过本研究探索马来西亚对外汉语课程在提高各民族学习者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理解方面能够发挥的作用,这一点对于多元种族与文化的马来西亚来说深具意义。 此项研究的对象是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槟城总校 2013年第二学期与 2014 年第一学期报读选修科汉语一与副修科基础汉语课程的学生。此项研究主要是通过抽样调查,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至于拟定抽样调查方案,笔者以各学期学习者性别、年龄和种族的比例为基础,结合随机的按比例分层抽样与非随机判断抽样调查方法,进行发放问卷的调查工作。笔者发出 110 份问卷,抽样后有效问卷为 95 份。关于数据分析,笔者使用电脑软件 SPSS 21.0,为调查问卷所获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笔者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对调查对象对汉语的主观感受、学习动机、学习心态及对汉语的认同感与接受度做个总结,并且试图以此次调查结果为根据,以小见大来一窥马来西亚大学对外汉语课不同背景学习者对汉语语言的态度。 关于主观感受(感性认知):学习者认为有用、好听及亲切。整体上,不同性别与年龄群的学习者对于汉语的主观看法差异不大。但不同族群学习者对于汉语的主观看法则有些差异。除了马来人,各族群学习者与留学生都一致认为汉语有用。这点可能与作为马来西亚主要民族的马来人的优越感有关。再说,毕竟在马来西亚,无论是国家语言、政府机构用语以及教育媒介语都是以马来语为主。 关于学习动机(理性认知):学习者主要学习动机是找到更好的工作以及与说汉语者沟通。从认为学习汉语“可与说汉语者沟通”及“有利于外国发展”的百分比来看,汉语与说汉语者在国际及在马来西亚社会的地位不言而喻。就不同背景学习者来看,女性比男性学习者更加重视功利;年轻学习者的主要学习动机是找到更好的工作及与他人沟通,年长学习者主要是为了与他人沟通。除了华族对外汉语学习者以外,其他族群学习者皆认为学习汉语之后可找到更好工作的百分比都偏高。笔者估计这一点可能由于马来西亚华族对外汉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一般上是英语,导致他们对于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功能的肯定超越了对汉语的肯定。毕竟在马来西亚,普遍上英语的语言层级比汉语高。 关于学习心态(行为):近 95%学习者认为自己学习心态属于“勤奋”与“一般”,其余的近 5%属于被动学习者。研究结果显示,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心态会因性别、年龄而异,但是与族群因素无关。女学习者学习心态略比男学习者积极,而年轻学习者比年长学习者勤奋。有关“女学习者学习心态比男学习者高”确实反映了马来西亚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学习者,普遍上女学习者的学习态度都会比男学习者来得积极。至于年长者的学习态度不如年轻的积极则可能与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有关。 整体态度(情感):不同背景学习者学习对外汉语课之后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都非常强烈。从不同性别、年龄的被调查者学习汉语课之后对汉语与中华文化情感的改变上来看,可以发现女性比男性、年轻学习者比年长学习者的接受度来得高。至于不同族群方面,各族群(除了华族)学习者学习汉语课之后无论对汉语还是中华文化的喜爱都明显提高了,反之华族学习者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喜爱相比之下提高的不比他族的高。笔者估计这一点可能对华族学习者来说,他们本身原来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已经很强烈了,因此学习汉语前与后的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情感差异不如其他民族的明显。总的来说,调查结果说明了学习者上了对外汉语课程之后对于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了。 综合上述有关语言态度的四个方面来互相比较与分析,除了理性认知与行为、行为与情感有比较明显的关系,其他各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从不同性别与年龄群被调查者的学习动机(理性认知)与学习心态(行为选择)的调查结果来看,可以发现被调查者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心态有关。 就不同性别而言,认为“学习汉语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有利于外国发展”的女性被调查者百分比比男性的高,其学习心态也略比男性积极。从不同年龄群来看,年轻被调查者的主要学习动机是找到更好的工作,而年长者则为了与他人沟通;而为了找到更好工作者的学习心态比为了与他人沟通者来得积极。综上所述,越认为汉语有实用与功利价值的被调查者其学习心态就越积极;换言之就是学习动机影响学习心态。另一方面,就不同年龄层被调查者的行为与情感的调查结果来看,被调查者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喜爱与学习心态有关;学习态度比较勤奋认真的`学习者,学习汉语后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喜爱也会比较强烈。 3 结语 本研究调查对象虽仅限于槟城理科大学对外汉语学习者,但由于调查对象与马来西亚其他大学学习者成长与学习的大环境大致相同,因此笔者相信本研究结果有其代表意义。此项研究揭示了马来西亚大学对外汉语课程不同背景学习者汉语语言态度的特点,以及学习汉语之后对于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认同。调查结果显示,马来西亚大学对外汉语课各背景的学习者不论对汉语的主观看法、学习动机、学习心态,还是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接受能力都非常正面,并且有其差异性及特殊性。相信上述有关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结果可以为从事马来西亚大学对外汉语教育者提供具体的参考。根据此次调查研究结果,马来西亚大学对外汉语学习者对于汉语的评价主要是从实用的目的出发,同时从被调查者对汉语的态度可以看出,在学习者心目中汉语与说汉语者都具有一定的国际地位与马来西亚社会地位。此外,马来西亚大学对外汉语课程在培养不同民族学习者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正面态度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此课程确实有助于促进国家各民族间的认识与理解,建立更加友好和睦的关系。 另一方面,研究结果也显示,学习者对语言的理性认知(学习动机)会影响行为选择(学习心态);学习者的行为选择(学习心态)与其对语言的情感有一定的关系。简而言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能够影响学习心态,而学习心态又会影响到学习者对于汉语的情感。换言之,如果学习者学习动机越具功利性,学习态度就会更加积极,而学习态度越积极的学习者对于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喜爱会更加强烈。因此,笔者建议马来西亚从事大学对外汉语教育者在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年轻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动机与目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汉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喜爱。希望借此努力,汉语在马来西 亚友族(即华族以外的民族)圈除了得以推广以外,还能够促进友族对华族文化的认识与认同,让马国多元社会更加和谐融睦。 参考文献 [1] 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2] 北京市语言学会。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 李如龙。东南亚华人语言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5] 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6] 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 赵金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局,2011. [9] 刘明男。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调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7(5)。 [10] 李冰玲。槟州华人的语言能力、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情况[D].南京:南京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11] 郭亚萍。印尼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2] 高海洋。 第二语言态度动机研究综述[EB/OL].2007-07-12.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