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 |
范文 |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精选1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 篇1一、活动目标: 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二、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要请幼儿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四)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 篇2一、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古诗,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感受。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画有古诗中的景象的图片一幅,配乐。 2、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过春天美景的经验,主要回顾春鸟啼鸣、春风春雨吹打、春花谢落等声音和景象。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有感情地朗诵。 2、活动难点:理解古诗诗意,并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指导要点:通过图片观察、分句解读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古诗《春晓》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四、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结合生活经验,自由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感受。 提问:春天里有哪些美丽的景色?春天里你感觉怎么样?请把你看到的景色用好听的话说一说。(引导幼儿回顾:春天的花、树、风雨,鸟的声音,以及春天温和的气候让人有好睡眠等。结合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经验,丰富相关词语,如小鸟在“啾啾”地唱歌;夜晚刮风下雨啦;有一棵棵开满花的树;许多花瓣落下来等。) 小结: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小鸟在树上“啾啾”鸣叫,花朵都被春天的风雨吹落到地上,小朋友在春天的夜里睡觉可舒服了,早晨都不想醒来。 2、教师示范朗诵,引导幼儿初步欣赏、理解古诗内容。 师:古时候有个诗人名叫孟浩然,他特别喜欢春天里的景色,还写了一首诗歌,名字叫《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诗人在春天的早晨里睡醒发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 老师示范朗诵古诗后,提问:诗歌里讲了什么?说说哪些地方你听懂了,哪些地方没听懂。 3、教师再次示范朗诵,以边提问边讲解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第一句:春眠不觉晓。有谁知道春眠是什么意思呢?(春:指春天;眠:指睡眠;不觉:指不知觉;晓:指早晨。) 小结:“春眠不觉晓”的意思是“春天里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第二句:处处闻啼鸟。诗人听到了什么声音呢?(处处:指到处;闻:指听到;啼:鸟叫声。) 小结:到处听到鸟儿“啾啾”啼叫声。 第三、四句:早晨醒来,诗人看到满地的落花,他会想到什么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什么意思? 小结:诗人看到满地落花,就是在想“也里传来刮风下雨得的声音,不知道吹落了多少花朵呢!” 4、教师配乐朗诵古诗,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教师模仿古人,以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诗歌,表达出对春天景色的喜悦之情。 提问:听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 5、幼儿学习朗诵古诗。 (1)在教师的带领下跟读古诗。 (2)配乐学习朗诵古诗。 6、延伸活动。 请幼儿把古诗《春晓》带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一起朗诵古诗。 五、评价要素 1、能否感受古诗《春晓》的意境美,并喜欢朗诵。 2、能否大胆表达对古诗的理解。 六、活动建议 请家长在春天的节假日里带着幼儿去踏青,进一步感受、体验春天。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 篇3活动目的: 1、通过欣赏诵读《小池》《江南》,感受古诗所描写的意境,欣赏两首诗的异同。 2、认读有偏旁的汉字,知道相同偏旁的字都有相关的意义。 活动准备:诗文图、字卡、CD碟、教材、古典乐曲。 活动过程: 一、朗读表演:《山居秋瞑》 二、导入新课: 1、阅读教材,听录音欣赏《小池》《江南》,跟读、模仿读诗文。 2、看诗文画面欣赏理解诗文内容: (1)《小池》写了什么?泉水、树荫、小荷、蜻蜓、一幅水上的景致画面。 (2)《江南》是怎么写莲花的?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塘的东、南、西、北、中,用方位角度的变化生动传神地描摹出鱼戏莲戏水的动态。 (3)告诉幼儿莲花、荷花是同一种花。两首诗写的都是荷花,让幼儿仔细读一读,在描写上的有什么时候不一样? (4)请幼儿找到诗文的文字部分,找出教师出示的大字卡的生字,读出来。 《小池》:蜻蜓、荷、荫《江南》:采莲 根据偏旁给字归类:蜻蜓、荷、荫、莲 (5)教师小结“蜻蜓”是“虫”字边的字,“虫”字旁字都与昆虫有关,请幼儿说说还认识哪些“虫”字旁的字。教师将幼儿说出的字写出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认读。 (6)“荫”和“荷”是“艹”字头的字,“艹”字头的字都与植物有关,幼儿说说还有哪些字是有“艹”字头。教师将幼儿说出的字写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认读。 三、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诵读、背诵古诗。 四、活动结束。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背诵古诗,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萌发对农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提前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水稻种植、种植过程等。 2、物质准备:PPT图片、米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朗诵故事,理解诗歌意境。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三、尝试背诵,加深理解。 在幼儿对古诗内容及含义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看图,尝试背诵。 四、交流讨论,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1、提问: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2、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和梅花的特点,知道“凌寒独自开”的寓意。 2.能按照古诗的的律、节奏有感情地明通。 3.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和梅花高洁、坚强的品格。 【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梅花》、古等曲(渔舟唱晚)、“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拥抱冬天)。 【活动建议】 1.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古诗的意境,了解古诗的作者。 (1)引导幼儿讨论画面内容。 提问:画面中是什么季节?梅花盛开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 (2)简单介绍古诗的名称、作者。 教师:这首古诗的名字是(梅花),作者是北宋诗人王安石 2.请动儿倾听古诗,感受古诗特有的的律,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 (1)教师有感情地朗通古诗,引导幼儿感受古诗特有的的律和节奏。 (2)组织幼儿交流、讨论,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 提问:严寒中盛开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它有没有香味呢?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哪句古诗突出了梅花的特点?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结合幼儿的回答讲解古诗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诗的意境。例如:在很冷很冷的天气里,几枝梅花在墙角坚强地挺立着,远远看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花香飘了过来。 3.鼓励幼儿尝试按节奏和的律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感受古诗的的律美。 (1)引导幼儿尝试模仿教师朗诵通的的律、节奏,和教师一起看图朗通古诗。 (2)引导幼儿再次尝试朗通,运用表情、动作等大胆表现古诗所表达的感情。 (3)组织幼儿通过个人、小组、集体、配乐等形式进行朗通表演,体会古诗的意境。 (4)组织“小诗人朗通会”,鼓励幼儿大胆朗通古诗。 4.引导幼儿感受梅花高洁、坚强的品格。 请幼儿围绕“你认为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为什么”进行讨论、交流,感受梅花高洁、坚强的品格。 【活动延伸】 幼儿自主阅读《拥抱冬天》第14页,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 篇6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们觉得春天怎么样?能用四个字的成语说说吗?(如:百花齐放、万物复苏) 2、师:是啊,古人也很喜欢春天,写了好多好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大家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播放孟浩然的图片,是啊,这首诗就是由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 3、板书课题:春晓,指名幼儿读,并让幼儿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从而进行解题,“晓”是早晨的意思,因此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早晨。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这首古诗了,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了? ①指名幼儿读。 ②全班齐读。 2、师:现在老师把课文当中的生字宝宝请到黑板上了,我们一起去跟它们打招呼吧。课件出示“我会认”的字。 ①指名幼儿读生字。 ②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③进行词语认读游戏:出示“睡眠、到处、新闻、闻见”等词语让全班同学进行认读。 ④全班再次齐读古诗。 (三)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1、师:同学们春天百花齐放,鸟儿飞来飞去,诗人睡得可香啦,连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他叫醒的呢?原来是小鸟,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他突然记起昨天晚上听到的刮风下雨的声音。花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风吹了一晚上了,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师边读边指导幼儿看图。 2、师:那么诗人是怎样来写这么一幅画的呢,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1)学习一、二两句诗。 ①幼儿自由读这两句诗。 ②师:春天的早晨,睡得多么舒服,一醒来就听到美丽 的鸟叫声,心情真舒畅啊!谁能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这两句诗。 ③幼儿试着高兴地读这两句,接着再指名读,齐读。 (2)学习三、四句。 ①师范读,幼儿再跟读。 ②师:我们的作者想起花瓣掉了不少,心里就觉得很可 可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④幼儿试读,再全班齐读。 (3)幼儿试背全诗。 3、导背 ①看图试背,指名背。 ②全班齐背。 4、配乐朗读古诗。 (四)指导书写“古、声、多” 1、出示三个生字,幼儿认读,并对生字进行组词。 2、幼儿观察生字,说说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分别要注意什么? 3、老师范写,幼儿描红并书写两个生字。 4、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春晓》。 2、古、声、多各写两行。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体会古诗语言的韵律,背诵古诗。 2、知道梅花不怕寒冷,在冬季开花。 活动准备: 1、幼儿通过观赏梅花、观看梅花图片、咨询家长等途径了解梅花的颜色、生长特点等。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梅花 出示梅花图片,让幼儿说说梅花的颜色和生长特点。 二、学古诗: 1、教师师范朗诵古诗,幼儿倾听。 2、教师解释诗意,引导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3、引导幼儿朗诵《梅花》,欣赏配乐古诗。 4、指导幼儿背诵古诗,注意读出诗句的节奏。 三、画梅花 指导幼儿用手指着色点画梅花。 四、活动结束。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美。 3、体会梅花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动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和诵读古诗。 活动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梅花的特点,欣赏梅花的品格。 活动准备: 梅花图片、课件、古筝曲 活动过程 一、复习朗诵古诗《青松》后讲话引出主题。 师: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仅有勇敢高洁的青松,而且还 有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花 二、认识梅花,指导梅花不怕冷,在冬天开放。 (1)出示梅花图片,请幼儿欣赏。 (2)认识梅花: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许多 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三、请幼儿欣赏课件,理解古诗内容 (1)播放课件欣赏,知道古诗的题目,一共有几句? (2)再次欣赏,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古诗意境。 “墙角数枝梅”是什么意思? “凌寒独自开”是什么意思? “遥知不是雪”是什么意思? “为有暗香来”是什么意思? 四、学习朗诵古诗 五、鼓励幼儿尝试配乐朗诵古诗《梅花》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 篇9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春晓》 课时目标: 1、学会5个生字,掌握“春晓、眠、觉、闻、啼鸟、知”等词语。 2、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到郊外或公园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变化,先说说,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进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齐背《春雨》 2、揭题,认识诗人。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二、精读古诗,理解体会 1、范读课文,注意停顿。 2、请幼儿反复读诗,在注意停顿的基础上,注意生字读音。 3、联系挂图,说说个诗句的意思。 第一行:讲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熟,很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眠:睡觉晓:天亮) 第二行:讲醒来以后,听到到处都有鸟的叫声。 (闻:听到啼:鸟叫) 第三、四行:昨夜又刮风又下雨,不知花被打落多少。 4、问:《春晓》写了怎样的景象? 仔细看图,展开讨论 《春晓》写的是百花盛开,小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风雨过后,地上满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5、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6、议一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幼儿自由发言、评议、交流。 7、教师小结:这首诗既写了春天的早晨,雨过天晴,小鸟在枝头鸣叫跳跃的欢乐场面,又抒发了作者对昨夜风雨交加,满地落花的惋惜之情。诗中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晓图。 布置作业: 查找有关春天的其他古诗,和同桌交流。 板书设计: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 篇10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让幼儿学会这首古诗,感受诗中的意境。 2. 培养幼儿对古诗文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片,音乐,图卡。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古诗 1.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图,请小朋友看一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 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想到了什么。? 3. 从前李白老爷爷也到过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 4. 教师朗诵古诗。 二、结合图片理解古诗 1. 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说一句,师出示图片) 2.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呢?教师解释难解词。 三、学习古诗 1. 跟着图片,变换多种形式朗诵古诗。 2. 幼儿人手一份图片。 3. 老师想考考小朋友,教师念一句,请你们找出相应的卡片。 4. 变换形式,可以找个好朋友玩这个游戏。 四、听音乐吟唱古诗,结束活动。 老师这儿还有一段很好听的音乐,我们跟着音乐来念这首诗,也可以跟着它一起唱,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中有三个环节我都运用到了图片,因为幼儿都是形象思维占主导。活动开始我运用图片导入,很成功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把幼儿导入到古诗的教学中去。 在幼儿理解诗歌的环节中,我利用四幅图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古诗内容,让幼儿能比较轻松的理解了古诗的含义,有了深刻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最后加入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节,借助于图片让幼儿巩固朗诵诗歌,为最后的古诗吟唱打好基础。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 篇11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古诗诗句相关图片、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引出题目。 1.教师讲述贾岛《推敲》的故事,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引出题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贾岛写的一首古诗,叫做《寻隐者不遇》。 3.初步了解题目大意 二、初读古诗,理解古诗大意 1.播放音乐,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朗诵古诗 3.幼儿尝试跟着教师一起诵读古诗 4.教师解释古诗大意 我们已经一起朗诵过这首古诗,下面来听听这首古诗说的是一件什么故事。 诗人在松树下问一童子,你师傅在哪,去干什么啦?童子认真的回答说,师傅采药去了。但我只知道,师傅在这座山里,具体在哪个地方,我也不知道。 三、精读古诗,分段理解 1.(出示插图).图上画的这两个人是谁?(诗人和童子) 2.诗人是在哪里碰到这个童子的?从古诗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松下”指出了事情发生的地点。 教师小结:在一棵松树下面,诗人遇到了童子,他正在问童子一些事情 幼儿一起朗诵古诗第一句。 3.这个童子与隐者是什么关系?他是怎么回答诗人的? 教师小结:童子说他的师傅上山采药去了。 幼儿一起朗诵古诗第二句。 4.童子的师傅到底在哪里呢?古诗里的那一句说到了? 教师小结:童子的师傅就在这座山里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第三句。 5.最后诗人有没有找到童子的师傅呢?答案就在最后一句里。 教师解释第四句古诗的意思:山上的云太浓了,看不清人到底在哪里。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第四句。 四、创设情境,表演古诗 1.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古诗数遍 2.请幼儿扮演诗人和童子表演古诗,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 篇12【活动目标】 1、理解诗意,学习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中朋友之间的友谊,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 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动画视频,配乐旋律一段。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们一起做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古代有个诗人叫李白,他和好朋友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欣赏古诗。 1、观看动画或PPT,初步感受古诗意境。 提问:故事中的两个好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李白到好朋友汪伦家里去做客。他们一起喝酒,作诗,两人非常开心。几天后,李白要乘船回家了,汪伦很舍不得李白,于是就在岸边送李白。 2、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古诗,请幼儿欣赏。 师:故事里有一首小诗,请小朋友们竖起耳朵,仔细地来听一听。 提问: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作者又是谁? 师:其实,这是一首赠别诗。是李白送给好朋友汪伦的诗。接下来,我给小朋友来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3、出示图片或PPT,讲解古诗大意(译文口语化)。 李白乘着小船将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岸边有人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打拍子,告别的声音。李白转过头去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汪伦啊。李白非常感动,他觉得,这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义深。 4、在初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再次欣赏古诗。 师:意思明白了吗?好,老师再来念一念,这一遍,请小朋友自己用心记一记,等一下,我们自己也要来学习这首诗。 三、教师指导幼儿学习诵读。 师:你记住了哪一句诗?请你念一念。 1、教师指导学习单句古诗。 师:好,接下来,请你们跟着老师,整首古诗一起学一学,念一念。 2、请幼儿集体朗诵。 3、请幼儿分组朗诵。 4、请个别小朋友朗诵。 5、配乐齐朗诵。 四、联系生活,情感升华。 提问:我们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好朋友之间要怎样相处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不可以打打闹闹,玩玩具要知道分享…… 结束语:好了,请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友好地去外面户外活动吧! 附古诗《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幼儿园古诗教学教案 篇13活动目标: 1、了解古代书籍的阅读方式,对古诗诵读活动有兴趣。 2、会有表情地朗诵七言绝句,初步有顺序地摆放诗句。 活动准备: 1、大图书一本,《山行》音乐磁带,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幼儿大拇指上画红娃娃(绿娃娃),大号字四份。 活动过程: 1、小朋友,这儿有本有趣的书。我们一起来看! 你觉得什么地方有趣呢? 教师小结:古时候的书就是封面在下面,封底在上面,看书时从后面一页页往前翻。 2、告诉你们,这本书里还藏了一首古诗呢!我们再来看一遍。教师翻书并念古诗《山行》。 这首古诗的名字叫什么?是哪一个大诗人写的?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 3、你们想来学这首古诗吗? 出示大号字《山行》。小朋友,跟我念。 教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第一遍) 用好听的声音来念。(第二遍) 我们连起来念,会念的小朋友声音响亮一点。(第三遍) 我们再来一遍。 4、这张纸上还有几幅图画。你们猜猜看,这些图画里藏的是哪个字宝宝?(认识“山、石、白云、车、花”) 5、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看颜色标记念。 我是黄娃娃,黄颜色画的字宝宝我来念。那红颜色的字宝宝谁来念?绿颜色画的字宝宝呢?(四张纸) 6、红娃娃、绿娃娃真能干! 这儿还有字卡,你们会把这些字卡排成一首古诗吗?那请你来排一排,念一念。可以去念给后面的老师听。摆对了,念得好,老师还会奖你一个五角星。 7、念好的小朋友可以将字卡收起来,坐在椅子上,跟着录音机一起唱《山行》这首诗。(放音乐磁带) 附: 古诗《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