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范文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精选23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

最近,我迷上了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为什么我这么喜欢它呢?因为它是一部记录中国传统美食的纪录片,而我从小就是一个吃货,对美食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这部从头到尾都讲述着美食的纪录片当然能够吸引到我啦。

《舌尖上的中国2》分为六小集,第一集是《脚步》,第二集是《心传》,第三集是《时节》……一集都有一个专题,每一集都有许多制作美食的故事。播种,采收,制作……这都是一道道美食的身世,看似简单,实际却十分复杂,小小一道菜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个故事啊!

《舌尖上的中国2》不仅讲述了制作食物的过程,更体现出了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特有的文明、文化、风俗、习惯。古代的祖先为后人留下数以千万计的美食制作方法,大自然也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食材。虽然时间冲淡了古代的文明记忆,也拉开了人与大自然的距离,但还有人坚持着,即使有时间的破坏,这些古老的美食制作方法还是被生生不息的传了下来。

深山幽谷中的少数民族们,也有独特的食物。奇妙的食材与奇妙的制作方法,造就了只有在深山里才得以品味的奇妙食品。

质朴勤劳的农民们,也有自己家常的独特美味,他们用自己的辛劳来获取美味的食材,学习高超的制作方法,虽然比不上山珍海味,但这些家常小菜总有独特的味道。

舌尖上的美食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味道,它更是一种文明,一种文化,一种古老的艺术精髓,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在舌尖上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2

《舌尖上的中国》以其独特的视觉,浓浓的生活气息和草根气息,是它在众多的美食节目中脱颖而出。不同以往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讲述的是劳动者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和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整个节目夹杂着劳动者为生活、为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

带着好奇,我今晚观看了这个节目的第一集,《自然的馈赠》。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在享用自然馈赠的同时,仍然想着留着后续使用,卓玛挖掘松茸后,都会用土把菌种埋起来,阿亮挖笋时,会小心翼翼,不破坏竹子的根茎,石老头捕鱼总是会补五年以上的鱼,他们自制的网会人为的放生小鱼,从而确保年年有鱼。他们的淳朴和对自然的感恩是我们该学习的。物以稀为贵,他们并没有为昂贵的价格而心动,他们依然遵循着自然的规律。

这和身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的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无限制的采掘自然资源,为了一己私利,乱砍滥伐。现在甚至很多人,在人们常用的药品,实物加入化学药品,严重危害人来健康的东西,前段时间的毒胶囊、红烧肉添加剂、橡胶猪耳朵、工业盐充当食用盐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让广大民众汗颜。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人们的良知何在?

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美食节目,它应该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节目中的劳动者的淳朴和勤劳村托了现在社会中那些为了私利而违背良心的人无耻,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大家应该思考的,为什么这些违法的东西会频频出现?除了人们的道德需要提升以外,相关监管部门是否也要真正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呢,把民众的健康放在心上?

希望这个节目能给现在的人们敲响警钟!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3

作为一个正宗吃货,《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几乎让我所有的馋虫都被瞬间激活了。那些看起来质朴,但是美味的食物让我对于中国各个地区的美食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第二季开播之前我就看过了预告,除了美食,似乎多了很多更加朴实的劳动者带给我们的感动。

和第一季对比起来,第二季似乎更加接地气了,展现了更加淳朴的劳动者们的吃食,更多的普通劳动者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中的一切,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感动。第一集中主要讲的是脚步,从追逐花期的养蜂夫妻,渐渐消失在这个时代的麦客们,顶着海风出海捕鱼的渔民,跋山涉水采集香菇的老汉,捕捉十几米开外仅五厘米长跳跳鱼的爸爸……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美食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个叫做“家”的东西,有家的味道的食物才是最美的食物。

第一集中白玛占堆这个人让我对于那些质朴的美食多了几分感动。为了给家里带去一份蜂蜜,他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爬到树上40米……那样一份简单美味的蜂蜜是白玛家里对于美食的最高追求了。

时代在变化,我们吃的东西也在不断变化,一切都还会继续发展下去,但愿这些淳朴和美食永远都不会消失,永远都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更多更美好的感动。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4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纪录片,从饮食的角度启迪人生。大学毕业前就听说这部纪录片风靡网络,但真正驱使我观看的动力是听朋友说“片中几乎一半资料都与云南有关”,身在异乡的我忍不住便决定一饱眼福。

看了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后,我只想到了一句话: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家乡。作为云南人,我有幸从小在美丽的自然风光环绕下长大,在丰富的美食给养中长大,自从高中毕业离家去上海读大学,每年仅有两次回家机会,如今工作了,离家更远,很可能一年才得回家一次。在许许多多人眼中,云南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那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有恐怖的毒枭。我曾因自己来自云南而自卑,曾嫌弃家乡经济落后。随着我思想逐渐成熟,我为自己对家乡的偏见感到惭愧。我懂得:云南,我的家乡,不应和其他经济发达的省市拼GDP,受限于地理环境和国家宏观部署,它永远不可能成为经济强省。也正因为这样,它才能较好地保存其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风,而这是当代社会最稀缺的!看到片中找松茸的卓玛,我想到了终生在农村耕作的爷爷奶奶,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的这天。无论我走到何处,最开心的是看到别人明白我是云南人时诧异的表情,“怎样可能,你普通话说得那么好;你的英语说得那么好;你居然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来……”没错,我是云南人,我离开家乡不是嫌弃它落后,而是那里的生活过于安逸,年轻的我要追求挑战与超越,我要让云南人的名字传遍中国,传到海外。总有一天,“彩云子弟”会回家……

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无论是采摘松茸的卓玛、出海打渔的林红旗、年迈的鱼把头,还是挖藕的兄弟俩,亦或是种笋的老包、阿亮,研制火腿的诺邓父子……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为了生活干着平凡的事业。但正是这些生活简朴的中国人的辛勤劳动让我们能够享受到一道道人间美味。

感恩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来形容,是大自然赐予了我们生命,自然是我们人类真正的母亲。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5

这是一部不寻常的纪录片,从饮食的角度启迪人生。大学毕业前,听说这部纪录片在网上很火,但真正让我看下去的是听朋友说“片中几乎一半内容都与云南有关”,不由决定在异国他乡一饱眼福。

看完《自然的馈赠》第一集,我就想到一句话:永远心存感激。

感激家乡。作为一个云南人,我有幸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食物供应的包围中长大。高中毕业后离家去上海读大学,每年只有两次回家的机会。现在工作,离家更远,大概一年要回家一次。在很多人眼里,云南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自然风光优美,毒枭可怕。曾经因为来自云南而自卑,曾经不喜欢家乡经济落后。随着思想的成熟,我为自己对家乡的偏见感到羞愧。我知道:我的家乡云南,不应该和其他经济发达的省市争夺GDP。它永远不会因为地理环境和国家宏观部署而成为经济强省。正因为如此,它才能更好地保存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俗风情,这是当代社会最稀缺的!看到电影里卓玛在找松茸,我就想起了在农村工作了一辈子的爷爷奶奶。没有他们的努力,我就不会有今天。无论走到哪里,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别人知道我是云南人时惊讶的表情。“你普通话怎么说得这么好?”你英语说得这么好;你走了这么远.“是的,我来自云南。我离开家乡不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落后,而是我在那里的生活太安逸了。年轻的时候就想追求挑战和超越,想让云南人的名字传遍中国,传遍海外。总有一天,“蔡赟孩子”会回家.

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无论是卓玛采松茸,林红旗出海打鱼,老鱼头,兄弟们挖藕,老鲍和阿良种竹笋,诺登和他的儿子发展火腿.都是普通人,为了生活做着普通的工作。但正是这些淳朴的中国人的辛勤劳动,让我们享受到了人间的美味。

感恩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用“皮不存在,毛就附着”来形容。大自然给了我们生命,大自然是人类真正的母亲。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6

先前,《舌尖上中国2》在央视热播。其中美味佳肴和浓浓的中国情、中国味道联系起来。有时听着解说员磁性的声音并欣赏着朴实又绚丽的纪录片画面,我被它感动的几近落泪。

中国的饮食文化也是中国文化及中国民风民俗的一种体现。《舌尖》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国味道的热情。我也禁不住想写点什么,但是本人也不是什么大家,故而写这么广大的中国味道,未免力不从心。但是说谈谈在吃方面上我的味道,还是可以的。

我愿意体会山珍海味的滋味,虽然在高速发展的今日,这并非是什么奢求,但是对于我这样的平凡百姓来说还不是什么家常便饭。

小的时候偶尔便会同家里人参加农家的喜宴。那时的喜宴远不是现在一样,如今亲戚朋友都被拉到了饭店里。无论是谁家娶亲,安排的菜色始终是那一套,虽然比原来是丰富了,而久久品尝一套菜,未免格式化大家的味蕾了。再早些时候,仅仅我生活的村子里来说,但逢婚嫁,主人便会请来十里八乡的名厨共同来完成喜宴。虽然那时候的菜没有现在如此多的花样,但是同一食材却呈现出了不同的风味。

我非常回味小的时候那种浓浓的乡情菜的味道。大家都坐在在院子里,热闹非常。期间,菜一道接着一道,且不知道下一道是什么神秘,满怀期待,满怀盼望。到如今,已很长时间我再没有品尝过那种味道了。可是,毕竟赴宴吃席的机会是少的,多数还是在家里的。

我看到电视里的家常便饭是四菜一汤,我羡慕之余还是觉得如此多也是吃不了的,若是只做出来也费工夫。平常日子里,我家里每顿饭单炒一个菜。父母都外出工作后,家里便是奶奶主厨,可她是一个最不会做饭的。

但是我还是愿意吃奶奶烧的菜。她的爆炒土豆丝,丝条发软,估计是用火太过;菜色很深,估计是酱油过多;品尝之下,又有略过的酸味,当然醋是放多了。这一盘酸辣土豆丝,我一口气利用它消灭了三个馒头。我的味道大概是与众不同的。

有时奶奶对烧菜很是厌烦。此时她会以两种方法来对付。

她会将油、盐、葱花、辣椒、花椒等放入碗中,有时也加一些水。将这些放入锅中,然后将豇豆、土豆或者青椒切好洗净,也放入锅中。待到烧火锅开后,再将她的调料倒入蒸好的菜里搅拌,这就“烧”成了一道菜。

而第二种方法是异曲同工的。她也是将那些菜弄好放入锅中,只是这次是伴着一些白面和水一起入锅蒸的。她不要她的那种调料了,转而捣蒜,然后在蒜泥中加入酱油或者醋,再加些水,少许的盐,于是又成就了一种调料。待到菜蒸好以后,再拌之,于是又一种风味出现了。

这两种方法在我家使用极广,其中后者可以蒸较老的豇豆,鲜嫩的榆钱和槐花,出芽展叶不久的红薯叶子,等等。我对于这些花样,欣然欢喜,狼吞虎咽。

如果几天内吃惯了这些时令下的花样,我的味道也会不满。此时奶奶便会弃烧菜去炒馒头和烙饼。这两样可是奶奶比较擅长的。

这炒馒头极其简单,葱花馒头入锅,武火快炒,文火收工。奶奶炒的时候会家一些蔬菜,有时直接在馒头里打上一个鸡蛋。奶奶此时用火用盐恰到好处,出锅后,喷香无比。

谈到烙饼,这是奶奶最拿手的。加水和面,葱花入面,连续摔打,慢擀成饼,层油贴锅,饼张入锅,先文后武,适时翻面洒油。待到饼呈现金黄时,马上出锅。奶奶如此烙的饼说起来简单,可是唯有她亲手烙的饼才有那种面香有嚼劲的味道。此地没有出煎饼的风俗,而在饼上抹上风味酱,再卷进普通的大葱,我感觉,较之于煎饼卷大葱不在话下。

我将这两样面食奉若珍宝,每次回家这是必点的两样。

奶奶做的食物已经伴随我十几年了,就如《舌尖2》中所说,每个人的味道就如同一个定位器,无论身处何方,它总在指引着你家的方向。

所以,我的味道其实就是家的味道,其实就是家对我浓浓的爱。再如《舌尖2》中所说,“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家里的味道是属于我自己的口味,我爱家里一日三餐的人情味,我爱我的家,我爱我的奶奶。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7

《舌尖上的中国》有一段时间很火,当时我也从别人那里或者网上知道了这个名字,但我并没有去看,因为我想,不就是一部美食片吗?还不如电视剧好看呢!

然而,当老师放出来的时候,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美食片。《舌尖上的中国》与其他美食片的不同在于它不仅仅是介绍了美食,还讲了人与人、人与美食之间的故事。

老师先给我们放的是第一季中的一集,这里着重讲述了美食的制作过程还有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人们坐在一起笑意浓浓的吃饭。让人在大咽口水的同时,也不禁感到温馨。想必在外的中国人看到这部片子也会怀念起家乡,怀念家乡的美食吧!

看完那一集,我就觉得这部纪录片拍的真美。画面的构图,动作的细节,都将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勾勒了出来。老师说,那一帧帧画面、一个个镜头都是从千挑万选出来的,很多场景拍了上百个镜头,导演还有摄影者将最棒的镜头呈现在观众面前,我听到这儿是十分震惊的,先不说时间问题,关键是劳心劳力,消耗的精力不是能一笔带过的。

老师第二次是让我们看了一点第二季的第一集,之后又放了关于陈晓卿导演的采访。个人觉得陈晓卿导演十分随和,可能工作上稍微有些追求完美,但是他做人还是十分好的。在采访过程中,陈晓卿导演讲了他对外界的评论与质疑并不是很关注,豁达的心态让我深受震撼。也许是人生阅历,让陈晓卿导演看上去充满了大智慧,虽然他自己说自己嘴挺笨的,不怎么会说话,但是我觉得他说的都是充满智慧的、正确的话。

第二季是人们采集食材的故事,对于美食的制作过程有所忽略,但是这也是美食制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呈现了中国某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扭曲的观点、社会矛盾,虽然陈晓卿导演认为他只是在讲故事,并没有刻意的去暗示什么、去表现什么,但是在这个纪录片形成以后,社会上对它的评价、对它的深思、对它附加上去的价值观念会让它提升自己在中国纪录片历史中的地位。

有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看,《舌尖上的中国》犹如一场文化仪式,让我们经历了一次难忘的仪式洗礼。透过日常美食的仪式镜像,我们看到的是蕴藏在中国文化深处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图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价值信仰、审美情趣最生动的展现。片中凸显的对普通人的人生价值和生活信仰的礼赞,既是对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及生存智慧的讴歌,也让人体认到美食背后强大的人文力量和对共同体价值的一种深深认同。

也有人认为这部片子让人看了气愤,从一对江南母女走两百多公里的山路只为了采集松茸,然而只卖了5000多元。然而大城市里,饭店中的一盘松茸就要很多钱,社会的贫富差距让人感到十分难过。

我想起以往的很多看过的作品,有很多作品,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那么多的含义,那么多的深思熟虑,然而当他出现在世人面前,世人总会将它深入挖掘,咬文嚼字,又那么点意思就要往上套,来显示出这个作品有多好,好在哪里,赋予它更高的地位。也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个人情况的影响,也会给创作的人带来一定的影响。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8

我喜欢看纪录片,看过不少国内外优秀的纪录片。我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美食类纪录片,是我看过的最出色的美食纪录片。

看完两集的《舌尖上的中国》我们不难发现它独一无二的优点,《舌尖上的中国》代表着一种文化的符号、国人特有的家的温暖。

《舌尖上的中国》一种文化的符号,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有着书籍、语言、服装等替代不了的重要作用。在《舌尖上的中国》我们看到不少我国八大菜系中的好菜,也看到每种材料、每种食物中各不相同的传奇历史。民以食为天,食物和我们老百姓走的最近,人们可以很自然地把文化传到食物里面。如果有谁能够把所有的特色美食背后的历史、传奇都写出来,我们必当看到和史记一样伟大的书籍。国人追求“色香味形俱全”是在用舌头吃饭同时追求更好的体验,这是吃饭的最高境界,不仅追求美味还要追求良好的审美享受。

《舌尖上的中国》代表国人特有的家的温暖,它是一部有温度有血有肉的纪录片。养蜂夫妇虽然常年在在外漂泊,但有一顿顿有着家乡味道的热饭,生活虽苦但也乐在其中。海上的夫妇贪早抹黑在捕鱼,为了微薄的收入、为了营造一个美好的家,丈夫煮的那碗简简单单的饭那刻却是世间最好的美味。哥哥为了弟弟用着简陋的藤条冒险爬到0多米的树上采集蜂蜜,那时间分分秒秒触动人心,蜂蜜虽甜也不及兄弟情深的万分之一……。太多的故事来不及一件件来讲,即使讲完了那镜头外时时刻刻发生的故事呢。在这部纪录片中我看到浓浓家的温暖,这爱触动着每颗敏感的心……

有中国人聚集吃饭的地方就有文化的延续,就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看《舌尖上的中国》后最大的感触……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9

今天,《舌尖上的中国》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这是一次规格很高的研讨会。

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亲自到场并致辞。参加研讨会的还有央视总编兼副台长罗明、光明日报副总编何东平、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烹饪协会的领导,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大媒体的记者和嘉宾。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拍摄的七集美食专题纪录片。节目一经播出,就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引起巨大的反响。

深夜,久违的守候。

灵动而跳跃的背景音乐,香格里拉山坡上滴着露珠的松茸,黄土高原上大声吆喝叫卖黄馍馍的大爷,南海边上对着已故故丈夫照片沉思的虾酱奶奶,土锅中冒着香气汩汩作响的香辣鱼,解说员天籁般的画外音。对着这部片子,眼泪和口水并流,成为了一场中国人深夜的自虐和集体狂欢。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在央视,走红在网络。看了这部片,年轻人觉得电视不再是可有可无,家庭主妇觉得美食不再是遥不可及,小朋友觉得,看了《舌尖上的中国》,我要更加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爱这个家!网络上,美食引发的各种讨论,铺天盖地。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成功,对于道德的回归,甚至是对于人生,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浩若星空的历史长河中,美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对于美食的内涵,美食与人生的辩证关系,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关注。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中云:“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是有文字记录中,对美食文化的最深刻理解和最高境界。

客观地说,如果《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片还是按照央视一贯的拍摄方式,由一个年轻的外景主持人,对着镜头,以极其煽情的语言和喧闹夸张的表情,带领大家去认识一些社会名流、专家学者和星级酒楼,很多人会立刻关了电视机,或者断线下网。好在,这次的主角完全换了。没有主持人,没有所谓的专家学者,更加没有国际名厨。普普通通的食材,普普通通的人,作出普普通通的菜。中国是一个农耕大国。地少人多的现实,造就了中国人特有的人文气质。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着一种精神。那就是,爱家,想家,回家。《舌尖上的中国》,表面上讲的是美食,实质上,始终贯穿着的却是中国人这种代代相传的伟大精神。从我们祖先发明的豆腐、还有各种各样的烹饪方式,使我们觉得,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

《舌尖上的中国》也不是没有遗憾。两广人喜欢吃鸡。有一句话叫做“无鸡不成宴”。小小的一只鸡,做法五花八门,活跃了整个餐桌。《舌尖上的中国》拍得很好,可是,拍了七集就完了。如果有可能继续拍的话,第八集,名字就叫做《无鸡不成宴》吧!

《舌尖上的中国》4月26日开始首播,晚上十点档,并非黄金时间,却屡屡创造收视率的新高。对于央视,这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奇迹。到现在,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央视的其它几个频道已经考虑进行重播。更加不可思议的是,首播刚刚结束,就云集了那么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来召开一个规格如此之高的研讨会。

直觉告诉我,在这个时候,如果你不去看这部片子,如果你不去讨论这部片子,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生活中,我认识一对这样的夫妇,两夫妻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每天,忙不完的工作,开不完的会议,考不完的晋升。一个聪明而可爱的'儿子,每天傍晚,做完作业,就自己去吃快餐,然后再去参加兴趣班。两夫妻的收入很高,家里装修得富丽堂皇,包括厨房也是。可是,自从入住以来,这个家,从来没有人亲手弄过一次家庭大餐,更不用说举行过一次有外人参加的家庭晚宴。丈夫吃在客厅,妻子吃在歌厅,小孩吃在老师的办公厅。

这就是很多现代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

没有家庭美食,这个家的成员就永远没有凝聚力和归属感。所谓的家庭美食,其实,就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并不一定要求达到酒家饭店的水准。家庭美食,重要的是爱心和用心。只要有人为这个家付出了用心,大家都会感觉到美食带来的快乐。否则,回到家,厨房黑麻麻,一摸很邋遢。吃的东西,从来都是超市打包回来的熟食,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人的成长过程当中,如果没有外婆亲手腌制的老坛酸菜,如果没有老妈逢年过节吃不完还必须打包的拿手好菜,如果没有未来姐夫亲自下厨笼络人心的满汉全席,情何以堪?

《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温情脉脉的“中国美”。电视镜头里,画面很唯美,食材很美,做美食的手,更美。

短短的七集纪录片,一下子就可以看完了。但是,各自的人生还得继续。

5月28日,期盼已久的防城港钢铁项目正式全面开工了。防城港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届时,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汇集在一起。有些人担心,武钢进来后,食材的质量会大大受影响。纯天然的东西少了,菜篮子的压力变大了。其实,钢铁之都的建设大潮,已经势不可挡。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防城港人,必须尽早自觉融入防城港城市化的浪潮之中。除了习以为常的小鱼小虾,今后,必须以全新的姿态迎接猪肉炖粉条、剁椒鱼头和麻婆豆腐。文明征地,和谐搬迁之后,传统的大家庭正在消散,农耕的气息在逐渐远去。儿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故乡的味道依旧。这是我们看了《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片子后,首先必须拥有的觉悟。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0

前段时间大家都在谈论央视一套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很少看电视的我晚上在家也等着看。全体网民为一套讲美食的纪录片而兴奋,这件事情在当下的中国十分罕见,值得深究。

《舌尖上的中国》已经播了三集,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第一集叫自然的馈赠,讲原材料;第二集叫主食的故事,顾名思义讲的是主食;第三集叫转化的灵感,讲的是豆腐、奶制品这一类偶然的美妙发明。在一集50分钟的纪录片里,导演和摄制组带着观众探访祖国各地美食,了解各式各样与美食有关的人和事,整个片子节奏紧凑、制作精良,十分好看。

吃对于中国人是一件重要的事。我们从小被教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一点首先体现在饮食上。在世界版图上,做饭好吃的民族为此总是十分自豪的。在全球化的今天,美食输出可能会被认为是一个民族对世界的头一桩贡献。法国的奶酪和面包、西班牙的火腿、德国和比利时的啤酒、希腊的橄榄油、东南亚的咖喱、日本的寿司、韩国的泡菜、墨西哥的卷饼、阿根廷的牛排这就是吃货眼中的世界地图。这张地图是和谐的、动人的、充满幸福的。

中国的美食世界闻名,但往往被人误解,因为它太过丰富、太过复杂、甚至可以说太过微妙。十年前,在大多数外国人那里,宫保鸡丁、木樨肉、左宗棠鸡这几道菜可能就代表了中国菜(Chinese),现在,美国小镇居民大概也知道川菜和湘菜的区别了美食的输出和一个国家国际关注度的上升,或许不无关系吧。

看《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件情感投入很大的事。有人说,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在美国读书时,发现几乎所有留学生都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因为在美国很难吃到正宗的中餐。还记得有一次犯了鱼香茄子馋,专门托有车的美国朋友载我去遥远的中国超市买材料。朋友一开始很难理解为了一道菜天遥地远开车几十公里的疯狂之举,但做完饭后(以我初级的厨艺),他就不再疑惑了。出国的时候是笼统地想中餐,想水煮鱼、想火锅、想刀削面、想广式点心,回到北京,就想爸爸做的山芋粉圆子炖肉。美食事关童年记忆和身份认同,是最有效的族群凝合剂。身为中国人,再怎样的世界主义,他还是会有一颗中国胃一颗见过世面的、被惯坏了的、挑剔的中国胃。《舌尖上的中国》的聪明和讨巧之处就在,给中国人看,是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和地域包容融合;给外国人看,是软实力建设。

美食知识普及之外,《舌尖上的中国》拍得还很有感情,因为它十分关注人,关注自然。它的叙述是这样开始的:卓玛和妈妈正在寻找一种精灵般的食物它以节制而温情的语调,讲述了许多和食物有关的人和故事,讲述了许许多多的人为了寻找食材而付出的艰辛,为了制作美食而付出的劳动。它还讲述了那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人向自然索取时的智慧,因此也更懂得敬畏自然。这种种正面的精神和故事,是不是在向当今中国食品工业的乱象温和地提出批评?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1

寒假,我在网上看了一遍前段时间比较火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吧。想来所料不差,便尝试着欣赏了这个饶有趣味的节目。

本片介绍了华夏各地“南米北面”的饮食差异以及烤松茸油、焖春笋、雪菜冬笋豆腐汤、腊味飘香腌笃鲜、排骨莲藕汤、椒盐藕夹、酸辣藕丁、煎焖鱼头泡饼、煎焗马鲛鱼、酸菜鱼、松鼠桂鱼、侉炖鱼等不同地区的风味小食。与其它那些花哨的饮食类的节目不同,这个节目的真诚、朴实。

每逢周五,对于“吃货们”来说,必不肯错过21点准时端坐在电视机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这个一档关于吃的记录片,最近特别的“热“特别的”火”,要是谁没有看过的话,哈,一定会被人笑话“out”了。

对于“小吃货”的我来说,怎好错过,如此“饕餮盛宴”呢,为了更好地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我还特意温故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国1》。我记得有一集是介绍杭州的一道名菜———西湖醋鱼,让我对西湖醋鱼有了深入的了解:西湖醋鱼作为杭州派别中的代表菜,要选用西湖的鲲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让鱼儿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厨师烹制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三四分钟是烧得恰到好处的时间。烧好后,再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道鲜嫩酸甜。肉滋别具特色。仿佛透过屏幕,我已经闻到了它的酸中带甜,外焦里嫩,肉质鲜美,恨不能马上咬上一口尝尝,……看到这里,我都忍不住的流下口水来。作为一部“高,大,尚”的美食纪录片,搜罗到中国从南到北的万种美食,不仅仅是美食,还有感动的瞬间,总有触动泪点的瞬间。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在介绍中国传统的美食,还是在介绍美食所承载的文化:不仅是美食的视觉盛宴,而且还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最有感触的是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追逐花期的养蜂人:跋山涉水采集野生香菇的老汉:特别是一个叫白马占堆爬上高高的树上取蜂蜜的那一段,看着取到蜂蜜时品尝时的甜,还有那些手工割麦的麦客们……舌尖上的中国,不仅牵挂着我们的味蕾,也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的泪腺,我原来还对《舌尖上的中国2》的广告词有所怀疑,不甚理解,为什么要准备好纸巾擦口水和泪水。直到看了以后,才有所明白……

感动和幸福其实是一体的,有过感动我们才会发现,幸福弥足可贵:简单而淳朴,真实也感动。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2

我想说《我的团长我的团》是近年最好的小说,它在开头写溃兵的那一部分尤其精彩。印象最深的大概是这么一段,一帮烂兵痞突然决定要做一顿猪肉炖粉条——

死东北佬的表情在忽起的蒸汽升腾中变得柔和起来,他闭上眼,深吸,我忽然觉得被蒸汽濡湿了的那张脸属于一个想家的孩子。他睁开了眼,看着锅里,也用树枝翻腾着锅里,又变得怒气冲天,好像随时要打折了谁——然后他发表了一篇长篇诗作:

“这是他妈猪肉炖粉条吗?猪肉炖粉条不是这样做的!好好一锅子全让你们死关里人给祸祸啦!咋不放酱油呢?酱油招你们惹你们啦?你们跟白菜有仇啊?整这么大锅子白菜梆子?粉条啊!我的妈耶!没土豆粉也就得了,烦啦你那整捆子死地瓜粉条全搁进去啦?你个土豆脑袋欠削啊?猪肉呢?猪肉跟酱油叫小日本抢光了?抢回来啊!天爷嗳,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哪儿是这么做的?你们整这一锅子是他妈粉条子白菜汤啊!”

看这一段的时候我笑得前仰后合又感动不已。食物的记忆能让颠沛流离的人落地生根,行尸走肉有了魂,一帮烂人废物因此得了救赎。我对兰晓龙的这个设定万分信服。

莼鲈之思到底太风雅了。舌尖上的故国实在要粗粝得多。匈奴人退走漠北,哀叹“失我祁连山,使我牛羊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一食一色,草原民族看得最简单透彻。可是焉支山还有发菜,李渔尊为“河西物产第一”,说“浸以滚水,拌以姜醋,其可口倍于藕丝、鹿角菜”。哀歌里没提,大概那时候匈奴民族还不大会吃这种东西。

这是汉族得势的时候,后来两宋积弱,北地拱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记过这么一个故事:“故都李和炒栗,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恺出使虏庭,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献,三节人亦人得一裹,自赞曰:‘李和儿也。’挥涕而去。”一包栗子而引故国之思山河之恨,而至于悲慨挥泪,这个故事比“家祭无忘告乃翁”还催人涕下。

几年前跟一个广东的老华侨吃饭,老人家青年携妻子去国,在美国开画廊,卖国画,算是有所成,老大归来,走路说话都在哆嗦。桌上端来一盆白斩鸡,满头白发,一直沉静不语的老太太忽然使劲拍老头的胳膊:“诶诶,走地鸡呀!”飞快地夹一块给老头,又自己夹一开,连筷子头一起吮在嘴里,闭眼,满脸都是笑,叹一口气:“好好味喔。”

那一瞬间满桌的年轻人互相看看,脸上都是很温柔的笑,女孩子好像要哭。我承认我那会儿想起的是辣椒炒虾米,腌菜煨豆腐,毛栗子烧鸡。

这是舌尖上的故乡,而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加起来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我毫不介意去爱别人的故乡,譬如菌子的云南,腊肉和豌豆尖的四川,干丝的南京,肉饼的香河……

意识形态或者利益立场千差万别,总归舌尖上的中国才是我们的,有灵魂的中国,只有在这个问题上,古今左右海峡两岸内外蒙古都有彻底达成共识的可能。

基于这一共识,我认为中国的领土神圣而不可分割,其中一些譬如沙县、成都、广州、沙湾、昭通、金华、桂林、德州更加神圣而不可分割。

没有猪肉炖粉条的东北不是东北,没有火腿的金华不是金华,没有龙井虾仁的杭州不是杭州,不能好好吃的中国也就国将不国。

谁不让我们踏踏实实的吃,就咬死他们。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3

中国的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南北方美食数不胜数。中国的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是它的礼貌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中餐的菜肴名称也别具特色,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给人以完美的回味。读了《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后,让我对中国的美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让我产生了想去旅行想去品尝全国美食的愿望。

回想我也以往也去旅行过,比如北京、青岛、南京、扬州、无锡等。可是我只是吃过肥而不腻的北京烤鸭,品种齐全的青岛海鲜,香鲜味美的南京盐水鸭,原汁原味的扬州炒饭。有好多旅游地点的美食我还没有品尝到,比如说《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扬州的鉴真素鸭、文思豆腐、清炖狮子头、扬州大包子。我还都没一一品尝过。忽然觉得有点遗憾,觉得应当去尝尝那的美食才不枉旅行一次。

喜欢吃美食,也喜欢旅行,因为我喜欢那种氛围,喜欢新的环境,喜欢历史的痕迹,喜欢品尝美味的特色小吃。如果在烟雨的江南,撑着一只油纸伞,走在那雨巷,走在那白墙黛瓦的古典房屋之间,那定是另一种心境。或许还会坐上一叶小舟,走水路欣赏那江南的朦胧之美。或许还能坐在小楼上一边欣赏着朦胧的江南烟雨一边品尝着江南的特色小吃,例如翡翠烧卖、鲜肉汤包等。那该是多么的惬意呢!

中国由于历史悠久,不仅仅拥有烟雨的江南风景,还拥有独特的美食,我记得《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中提到了重庆的麻辣火锅,我也是个爱吃火锅的人,我喜欢火锅的味道,也喜欢吃起来酣畅淋漓的感觉。书中提到在重庆每家火锅店都有自我炒制底料的秘方,可见重庆的火锅味道多种多样。重庆的火锅不仅仅味道多种多样,并且菜品也是多种多样,传统的毛肚火锅以牛的毛肚为主。正宗的毛肚火锅的菜品用的几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血旺、和莲白、蒜苗、葱节、豌豆尖等素菜。真想有机会去重庆品尝这等美食,会不会让人流连忘返呢

从美味的火锅之都出来,是不是想来点清淡的食物呢!我想要是我还真想来点清淡的,例如美味的鲜笋。我去过黄山,那里有卖一种笋干的,食用前要在清水中泡上两三天,再用高压锅蒸。蒸好后即可用来食用,比如做成笋干红烧肉、老鸭笋干汤之类的。这种笋干的味道虽不如刚挖的鲜嫩,但口感也是极佳的。如果有幸去黄山旅行必须要带回来几包才好。

吃过了南方的火锅、笋干后是不是应当来点南方的主食呢!南方的烧麦口味不错,是大众喜爱的食品之一。烧卖包皮透亮,味咸椒香。糯米陷松软而不熟烂,粒粒可数。吃了南方的烧麦我才体会到,我在北方吃到的有多么不正宗,北方的烧麦馅是像小笼包馅一样,不似真正的烧麦里面是糯米。此刻真想再品尝一次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烧麦。

南方的美食数不胜数,北方的美食也不少啊!北方虽没有烟雨朦胧之感,可是有粗犷豪放之气。给我另一种感觉,如果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屋外寒风刺骨,在屋内暖洋洋的吃着东北的酸菜炖白肉,那真是爽啊!酸菜炖白肉是以酸菜和猪五花肉为主要食材的东北菜,口味酸辣,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之效。我家冬天也会做酸菜白肉吃,我家虽不是在东北,可是我感觉酸菜的腌制方法与东北人家的差不多,《舌尖上的中国》也说了这个酸菜的做法,让我更加坚信了这点。我家在做酸菜炖白肉时还会放入血肠,血肠是现杀猪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在开水锅内稍煮凝结成血块,再将血块捣碎后灌肠,扎紧捆实即成。血肠味道浓香,油而不腻。血肠与酸菜和白肉放一齐那味道别提多棒了,每次吃的时候都比较喜欢吃血肠,味道很是不错,这菜也是很下饭。

说了这么多的美食,我还没介绍我家乡的美食呢!我的家乡美食是驴肉火烧。驴肉火烧就是把熟驴肉夹到火烧里食用,火烧口感酥脆,驴肉肥而不腻,回味醇厚。驴肉火烧加羊杂汤一齐食用味道再好可是,羊杂汤虽然不是我们家乡的特色美食,可是我认为做得也是极好的。真期望我家乡的美食也能上《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古时不是有句话叫“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嘛!可想而知驴肉的美味,再配上我们那酥脆的火烧真是让人吃不够啊!

我想有时间不如让我们抽出时间去旅行一下,去品尝下天下的美食,或者停下手里的工作去做一顿美味的佳肴犒劳自我一下,这样不是很好么。期望《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能出第二册,让我们更加了解天下的美食。我也期望以后再去旅行时能品尝到《舌尖上的中国》一书中提到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国》一书感动我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记忆的味道!让我们一齐去旅行,一齐去感受舌尖上的美味吧!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4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它是我所看过的中文纪录片中最好的一部。它打败了同时段的热播剧,几乎创造了一个中国纪录片的奇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自然而深邃,素来讲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以食文化为窗口,渗透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处处在展现着中国的文化与哲学,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五味调和,刚柔相济,重视亲情、重视家庭、勤劳能干、刻苦忍耐、追求极致的中国博大精深的文明精髓之中。

《舌尖上的中国》用那细腻的画质,优美而朴素的解说,给我们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每一种美食的背后都有一个深入人心的故事,都承载着一份传承千年的文明。我们从那些精致、复杂的工艺中,看出普通家庭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在食品安全让人们恐慌的时代,《舌尖上的中国》大胆以美食为名,在一位位平凡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片段中,向大家讲述了食材最返璞归真的做法,同时也折射出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表达出了对普通人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尊重。

这部纪录片,从天寒地冻的东北查干湖,到四季常青的海南岛,可谓是走遍中国的江南塞北,它把美食当做文化来叙述,不仅仅停留在‘吃’这一表面现象上,更多的是揭示这方水土、这方人情;当观众在荧屏上看见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自然倍感亲切,进而激发内心深深的乡愁。

也许我们在近代史上,曾不止一次的嘲笑农耕名族的软弱与保守,赞赏西方海洋文明的进取与开放。但又有哪个民族能够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苍的景仰,如此密切地系于一心。他们勤劳朴实,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在工业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不断追求利益与效率,细腻而繁琐的美食,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流传了千年的饮食文化与特色,在工业文明面前脆弱不堪;为了生活,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的只有老人与孩子,祖祖辈辈流传的手艺,再难寻觅继承者......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我也献上我的真诚,用含泪的微笑,来表达我对陈晓卿和他的《舌尖上的中国》最高的敬意。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5

央视推出的这一个系列的关于中华民族美食介绍的纪录片,这个系列的纪录片引起了了社会上及其强烈的反响。

之于这个纪录片,我们都知道它并不是在最黄金的时间最大的平台播出的,然而引起的反响却是其他的纪录片不可比的,很明显真正的艺术首先是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纪录片以吃为主,却给我们另外不同的体会。

首先关于吃的历史,片中不但介绍了美食的制作过程更是介绍了它的由来,不夸张的讲及其的提高了民族自豪感,一个民族的历史不单单是指她的历史事件,更多的是文化,而我们不能否定的是美食一样是一种文化,它有力的彰显了一个民族的悠久的文明。也不单单是给予我们一个关于吃的方法和认识,更是在现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下的快餐文化以及有毒食物的现状下,给了现代人响亮的一记耳光,不少人在欣赏美食的同时会反省到自己,一部纪录片的升华点能做到如此,不怪他有如此的受众。

其次,纪录片没有高投入,没有高科技,没有大场面,有的只是最朴素的场景,最真实的现场,抛去奢华,一份真实的画面,犹如把我们送到那个曾今都是美好的年代。无疑在这样一个快速的时代,给予人安静平和的东西,往往会让人们乐于接受和喜欢。我想这也是人们必要反思的一点吧。

最后,一个好的纪录片一定的离不开一个好的导演组。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刚开始播出的时候我是一点没看的,直到听说了这个纪录片,看了第一集就忍不住把他看完了。我个人是不怎么喜欢美食的,然而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纪录片,往往能抓住你心中所期待的`东西。当然这也和自己本身的想法和如今烂片泛滥不无关系。可是舌尖上的中国所给人带来的震撼是不可忽略的,即使在所有我认为的有意义的纪录片中,它也一定占有一席之地。不怪我对它的评价如此之高,能把一个人们不骗不太感兴趣的话题,拍出不一样的内容,不但需要机遇,技巧,感情,更需要的是勇气。而纪录片的导演组,显然具有这些能力和足够的感情以及勇气。作为观众我是幸福的,我相信他们也会因为这个纪录片的受众之多,评价之高而感到激动和欣慰。

我想当观众看到片中介绍自己的家乡菜的时候,那一份自豪还有另一份的乡愁恐怕才是更能抓住的情感,用一道菜承载着每个人的情感,是一件多么难做到的事情啊。乡愁自古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种族情绪,所谓重土难离,多少文学作品传达的那种情绪,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特别是在这个高速的大背景下,多少人背井离乡,而此时有那么一档纪录片播放着故乡熟悉的气息,是多么令人想念啊,看着图片,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曾经的味道,种种的感情夹杂在一起,感动难免,而其他的呢?

然而不会一切都是美好的,我们也看到很多美食的制作过程是有着很多辛苦的人们付出了太多的汗水,他们或许都吃不到出自自己手中的菜肴,他们也在为生活挣扎着。也有些被禁了的美食,是建立在肆虐自然和杀掠动物之上的,当然影片中并没有拍出这些食物,但是我想每个人应该都能感觉到。因此我们在享受影片给我们带来的丰富情绪之外,也应该考虑到不一样的东西。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听说舌尖上的中国,应经有了第二季,实在说我是不愿意看的,怕第二季会使第一季的成就变低,对于我来说,舌尖上的中国只有一季。同样的东西,并不是能有同样的收获,即使是同一个主题,同一个导演组,同样的观众。

无论如何,这样的一个纪录片在突出主题的同时,带给人思念,给予人一种自豪,传承一种文化,使人反思。像一首诗,像一首歌。我们不难从中感受到它传递的东西。

其实,《舌尖上的中国》挑动的何止是舌尖,更是中国人内心深处那一根心弦。在快节奏、高速度的现代都市生活中,这根充满着情感的心弦已然布满灰尘,而社会和心理也被外来的压力不断地挤压变形。但是,《舌尖上的中国》所传递的温情、平和、从容,悄然拨动了这根几乎被遗忘的心弦,那从心底涌起的,汹涌澎湃的感情,将美好于记忆和梦想中迸发出来。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6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一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美食类纪录片,由中国各色美食铺陈开来,把空间和时间,将地理、历史、人文等内容融为一体,用味觉享受与视觉审美展现东方价值观与地理文化,既具浓厚的科普色彩,又有较强的可看性,并在浑然天成的讲述中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的每一集都是以一个家庭的故事来进行展开的,要表现的就是隐藏在食物身后的人文关怀。身为江南水乡养育的南方人,我为自家的美食而自豪;当看到陌生却充满诱惑的北方美食,我也忍不住吞吞口水浮想联翩。同时,各地不同的日常生活场景也使我惊叹连连,大开眼界。不得不说,这部美食片不仅是我国大江南北的美食的缩影,也是对我国广阔疆土各异的地理人文的掠影。它将差异的地域和多样的美食协调地组合在一起,不仅让人们领略到不同食材在采集与加工中的独特的魅力,也让人们领略到了不同地理环境造就的不同文化。故事中的每一位平凡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的片段中,真实地向大家讲述了食材最返璞归真的做法,同时也折射出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习俗。它把美食当做文化来写,不仅仅停留在‘吃’这一表面现象上,更多的是揭示这方水土、这方人情,把它引伸到文化传承的意义上来。

一番水土养一番人,东辣西酸,南甜北咸。舌尖上的中国为我们带来视觉的美味享受,让我们感受到不同地域的生活气息,更展现人们利用不同自然条件,创造出各种美食所展现的智慧,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地理学科的神秘与人文自然的魅力。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7

很欣喜,能在新年到来之际看到一部原汁原味儿的中国风记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原汁原味的“舌尖体”,以美食为承载,以新年作为一个符号,去讲述中国人年节时下的美食、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对生活的完美期盼。

影片用温暖的镜头记录着繁复的制作流程和漂流各地的游子们漫漫回乡路,那些美味的食物、菜品都代表着完美的象征,那些对团圆的期盼、对家人的思念、对新年的期望和愿景……都在这部娓娓道来的《舌尖上的新年》里。

以前的“舌尖”讲美食,经过镜头的记录,带着你去体味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八大菜系、民间小吃、街头蜜饯,美食中又蕴含着华夏儿女为人处世的事故哲学。而这一部《舌尖上的新年》,则是用美食品尝日日冲淡的年味儿。许多儿时对于新年的完美向往都随着镜头的远近摇移慢慢浮现出来。当大都市里日渐被洋节日侵占的时候,乡野民间却还保存着年节时祭天祭地送灶王爷的习俗。

你是否还记得,那首小时候一向传唱的年俗儿歌,“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每当细细读起来这首趣味的民谣,心里都是对过年的怀念和回忆。小时候的我们,过年就是最大的欢乐。能够买到过年的新衣,走亲访友,吃不完的瓜子、糖果,还有很多长辈们给的“嘎嘣响”的崭新的压岁钱。那时候的年味儿之于我们,就是过年整的枣花糕、大花卷、饺子就着腊八蒜,还有一根根的吊在屋檐子前的风干腊肠。或许,那些90年代的记忆已经永远的成为了过去,可是《舌尖上的新年》还是那么恰巧的戳中了泪点。那些父辈的人们,就仿佛被时光停驻了一般,他们依然坚守着流传几千年的年俗,心中便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或许,有这样感慨的人不在少数。生活在都市的我们被一个个精心包装的洋节日迷得团团转的时候,原本属于我们自我的春节,却在年年的“越来越没年味儿”中渐渐失去了欢乐。以前,老辈儿的人讲,过完了大正月,这个年才算完。可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就连个正月十五都过不到就要紧锣密鼓的回来上班,如何还有“闹花灯”的闲暇和心境呢有时候想,对于春节最大的保护,应当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尊重,让我们有闲暇也有心境去扮靓我们民族的节日。

当然,感慨是个人的。影片本身还是很欢乐的。看完电影后,很多人聚在一齐讨论《舌尖上的新年》是适合吃饱了看,还是饿着肚子去看有人说,得吃饱了看,不然看半路就饿不行,怕根本坚持不住;也有人说,还是饿着看吧,不然吃饱了看完还得吃,太长肉了。反正我是饿肚子去看的,一个字,馋啊~人还在电影院,心早已飞在了春节奔驰的火车上,期盼着一年一次的大团圆和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8

一双筷子,一个碗,成就了我们人类的食物,塑造了我们老祖先所传承的东西,厨师不是将多少种调料加入食物中去搅拌,而是发挥食物本身的味道,让我们品尝它那最真实的味道。

这回观赏的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三餐,对于我们来说,三餐是极为重要的部分,人每天忙绿的奔波就是为了可以吃饱,完之后再为下一顿而努力着,讲述了青海玉树巴塘草原上的生活,在草原都是以放牧为主,丈夫和孩子去放牧,女人都是在家里做着酥油茶和糌粑,虽然都是比较简单的食物,但味道都是极为的鲜美,他们需要进食许多高脂肪的食物来保持自己体内的温度,提供充饥御寒的能量,还有许多美味的食物。

中国人吃早餐的习惯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此后华夏大部分地区都有了早、中、晚,三餐的进食方式,看着这上面所讲的美食,我都有一种想要马上飞过去,来品尝那里的美食,我边看边擦着我不争气的嘴,也不知怎么了,就感觉吃了酸梅一样,一直的往下流东西,有可能是我的嘴太不争气了,但我觉得还是里面的食物太美味了,让我欲罢不能。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在忙碌的奔波,三餐可以给我们提供本身原有的味道,让我们可以在想念家乡的是后就可以体会的回到家里的感觉,每次我从外面回来,妈妈给我做的就是饺子,在我的印象里,吃到饺子也就表示着回到了家里,不管自己的家是好是坏,那是都是你成长的地方,也是你一辈子要守护好的地方。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国。无论南北,美食都数不胜数,中国的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是它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中餐菜肴名称也别具特色,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9

相比记录片的活色生香,央视敢于出书还是勇气可嘉。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在想,它会说些什么,怎么把纪录片里的精华都搬到纸质的书籍上来。如果内容仅仅只是搬至纪录片,那这样的一本书又没有买的必要了,我们就看纪录片就好了。

好在,一打开这本书就能明显的感觉到出版者的用心良苦,首先在书的封面上一个小小的惊喜,我以为是个腰封,就想把它给弄下来,打开才发现,另有玄机,对我这种吃货而言,封面的背面上的菜谱简直就是太贴心了,我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要把这些美食都吃到嘴里。

接着是书的内容,虽然纪录片确实是能够活色生香,但是书里蕴藏的有关美味的丰富知识,却也毫不逊色。同时我们享受的美味,也表示着我们人生的缤纷色彩,许多的文人名士在吃这一日常生活中花下的力气也让人叹为观止,他们中有些人吃遍美味不算,还要用笔杆子写下美味的文字,以供各路吃货享用。能吃到嘴里固然是好,吃不到嘴里,却被文字勾引到神魂颠倒,性子急的恨不得买张机票直奔目的地,或者等待机缘再大快朵颐。

相比记录片的的节奏,我认为看书更能带给我深刻体会,同时也更加方便我去做总结。一本书看下来,对于中国美食就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总结下来就是美食即人生,我发现也是珍贵的食物,烹调的手法也就越是简单,这样才能保持食物本身的鲜美。我们现在不也提倡做减法吗?越简单越有味,从平凡的生活里找到人生的真谛,从简单的食材烹调中体验生活哲学:至繁归简。

越是受到大众喜欢的食物它的包容性也就越强,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做的来的美味也大有不同,这点倒是和西餐有着很大的差别。因为在我的眼里西餐的味道都差不太多,而中餐,即使是同样一道菜色,也可能会由于食材处理的不同,烹调时间的长短导致最后味道不一。祖国那么辽阔,要是所有人都吃同样的东西,同样的味道想想也就觉得恐怖。所以食物就必须具有包容性,容的下56个民族的不同,容的下农村城市的不同,容的下贫富差距的不同。

除了各类名家之作外,书内也有许多关于美食的杂谈,比如饺子,馒头在南北民间的各种称呼及讲究,看过纪录片的朋友应该再好好观摩一下这本书,因为它延伸了许多的美食知识,让你对于祖国的各类食材从古至今的历史都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没有看过记录片的,更应该仔细阅读这本书籍,提升下对于美食的认知,同时也深入的了解下再九百六十万平方的辽阔大地上,有关祖国的味道。同时城市里的孩子们也可以涨涨见识,各类食材都是怎么被采集,被种植,被运输,被烹调,最后成为我们常见的模样。

美食之所以被我理解成人生的一部分,除了从食物本身吸取到的一些简朴哲理之外,更多的是美食带给我们的美好记忆,这也是这部记录片和这本书成功的秘诀,将美食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击中人心里的情感,建立与观众的感情枢纽。无论生活多么不易,我们总是记得家乡的味道和爸妈的味道,一个味道一旦和记忆里的某个特殊时刻相结合,那么美食就不仅仅只是美食了,它成为心灵里最珍贵的礼物,一辈子都难以忘怀。成长是一件美妙又痛苦的事情,当时光走过,只有味道永恒,你记忆深处最美好的滋味绝不会是哪家饭店,哪个酒店里的味道,一定是爸爸妈妈长辈给你特意做的某道菜,每个年纪都有不同的味觉感官,小时候可能会比较喜欢油炸的滋味,年轻的时候可能偏爱麻辣重口味,半百之后可能又偏爱清淡。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会牢记心中的家常美味。

个人觉得这本书总体质量非常高,美中不足的一点是图片的质量还可以再高些,这样子对于吃货来说说不定真的会口水直流哦~那个啥,吃货必备,有机会去环游中国的话,一定要带上它,按图索骥,总能把各路美食吃进肚子里。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20

在吊足人们胃口之后,CCTV于上周五终于开播《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我因为有事错过首播时间,今天有点闲暇就迫不及待地在腾讯视频补看。第一集《脚步》里人物、故事和美食都来自农村和底层老百姓,编剧为什么这样选择,一种可能是因为编剧来自农村有强烈的乡下情节,另一种可能是因为比较偏爱不经繁复处理只经过简单加工的的食材本味,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揣度,也许后面几集中会有改变。

舌尖上的中国这么受观众欢迎,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因为其中的美景美食,更多是因为那些美食是人们记忆中故乡的味道,以及伴随着故乡味道的亲情故事,惹起了人们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相思之情。该片就是抓住这一点在撩拨着远离故土的人们的悠悠离愁,抚慰着他们的淡淡别绪,让人味蕾大动的同时,引发对故乡的梦绕魂牵之情。甚至有人夸张地说是: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是一边流口水,一边流眼泪。故曰:名曰舌尖,实至心头!

除了美食和亲情之外,这一集电视片中还让我们看到农夫、麦客、渔民和养蜂人的辛苦勤劳和朴实无华,农民工和留守儿童分别时的酸楚和远离后思念,具有远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赶场为主顾割麦的麦客们,因为收割机械的竞争也许会成为最后一拨职业割麦人,这个古老的行业逐渐会退出历史舞台。在机械竞争面前失去赖以挣钱养家糊口的工作机会,虽然有些许的悲凉,但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这些都是在歌舞升平的春晚类节目里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实系民生!

第一集一个让我感动的情节是,渔夫杨世橹捕捉弹涂鱼的场景。弹涂鱼又名跳跳鱼,捕捉它需要花多年时间才能练就这一绝技。杨世橹在捕鱼的时间,在远处观望的女儿佩服地说:“爸爸,你老厉害咧。”杨世橹不无骄傲地回答:“当爸爸的就要能干的。”多么朴实的话语,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爸爸带着我和哥哥出去钓鳝鱼的情景,其情其景何其相似,不由得让我唏嘘感叹。父亲是家乡农具厂的木匠,但也是钓鳝鱼的高手。爸爸钓鳝鱼一方面是为我们三个孩子补充营养改善生活,有多余的时候也可以拿到集市上卖,换点零钱贴补家用。哥哥和我后来都成为捕鱼捞虾钓黄鳝的好手,也是跟着父亲耳濡目染学习的结果。现在父亲已逝,我们也都在养育着自己的孩子,靠专业知识和技能来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做孩子们眼里“能干”的父亲也是我们的目标。

这一集中另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情节是,养蜂人老谭的妻子在他们星夜转场到下一个放蜂地的时候不无感概地说:“养蜂的乐趣就在于自由,不受人约束,我们就是享受这点自由。”。养蜂人工作的餐风露宿和迁徙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四处漂泊的自由自在这一点却又让人心生羡慕而心驰神往。作为一个咨询顾问有时候也有老谭妻子类似的感觉,从内心深处珍视职业的自由,但不停的差旅漂泊也让人时有烦恼。除了少数命运之神的幸运儿,安逸舒适和自由自在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之,只能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偏爱而取舍和选择了。

该片的总导演陈晓卿说:我们正经历太多的欢乐与痛苦,但中国人能苦中作乐,把喜悦通过美食呈现。我们在关注生存的同时,更注重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中国有句古谚:民以食为天,吃饱穿暖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当人们衣食无忧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对自我意识和自由选择的追求。“无自由,毋宁死”的声音曾经振聋发聩,生存和自由,同样重要,不过最好是由此及彼的和平渐进,正处于这个转变过程中的中国现在可以说是乱象环生,不过人们珍视自由、追求梦想的那一天也不会太久远了。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21

凭着各大网站和网友们的强势推荐,我也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这部极具美感的纪录片。伴随着色泽圆润的画面,一段段故事也随着镜头偏转娓娓道来。倘若不看标题,你些许会认为这是一档旅游节目,美丽的山川,充满人文气息的旁白,无知无觉中便将你引向宽广中国的某个细微之地,大美山川,一方水土下造就的子民,以他们独特的方式与自然结合,为了生存与天相争,同样也是为了生存他们竭力保护这片土地、菏泽、山川。

这是一部人文气息十分浓厚的纪录片,这也使它区别于传统饮食节目快餐文化。影片把观众带入一种经验的体验,结合民风俗韵,或是上山采摘、下河捕鱼亦或大海远行。记录的是一种最纯碎的生存状态,取食材之出处,经过经验的加工,让每道野味见证大自然与人类最亲密的接触。

这同样也是一部馥郁浓香的自然哲学饕餮,你会体味到在不同环境中,人们如何学会适应自然,广阔天地间,工业文明的轰鸣突然销声匿迹,最原始的人力劳作才赋予这些劳作者生的希望。反思现代社会的急功近利、浮躁喧哗,我们本以为脱离了那看似肮脏的土地,便容易产生一种妄念,正是这种虚幻,才使得我们借助现代工具,无限制的开发自然,竭泽而渔。终有一日,我们才会幡然醒悟脱离开钢筋水泥、高楼大厦,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基。从影片可以看出,西方的环保理念并不比我们早,但真正做起来,我们便相差甚多。举例来说,你在欧美会看到最纯洁、最干净的自然,在瑞士河流清澈见底,瑞士人为了保护河流,连雨水都要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再汇入河中。影片透露着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自然哲学,也希望借助这份对生命感动,唤醒人们自心底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有人说看了此片发现自己更爱的家乡了,也有人因为它爱上了别人的家乡,总之,它会通过每个人的味蕾,唤起每个中国人内心,浓浓的乡土情怀。中国很大,但中国的城市往往千城一面,仅存的几点区别的就是那巷子里飘散出的、还未泯灭的乡土气息。前不久,遇到一个驴友,要游览我的家乡,当我还在向他解释这条街道破旧的原因时,他www.说他所要寻找的就是这样的街道,最原生态、最市井的,那样才能找到这个城市的味道。另外,每个人味蕾中总有种味道一息尚存、挥之不去,可能是母亲的味道也可能是爱人的味道。因为,饭,盛满了爱,那个爱你的人把她的心思也一同融入其中,你出门在外久久未归,还是那个爱你的人为你留着那口饭。中国人见面打招呼见面常说,吃好了吗?吃好了,便身强力壮;吃好了,便心宽体胖。

一部纪录片,记录着的是悠久回忆,同样让我们借古明今。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22

不需浓墨重彩,没有凤爪龙肝,只是几粒浸润汗水的米粒,在母亲的手中简单蒸煮,却已成为异乡的我们,在睡梦中勾起馋虫的乡愁。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饱含情意、和真挚的纪录片。如果仅仅是介绍美食,那只不过是天天厨房的纪录片版。那它拍的是什么?

就是这部能拍出此番情谊的纪录片,它渲染着中国精彩的饮食文化,氤氲着中国天人合一的人文情怀,浸透着中国人勤劳坚韧的高尚品质。

舌尖上的中国,顾名思义,美食只是一种媒介,重点在“中国”二字。通过食物了解我们自己,了解我们的中国。这正是纪录片打动人的地方。

食物,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果腹的吃食,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

通过纪录片中的很多食材,在饭桌上可能只是简简单单的几道菜,但它们饱含着采摘者和种植者辛勤的汗水,和生活的希望。比如说藕,通过纪录片我才知道采集藕是十分辛苦的劳动,无法实现机械化,只能人工在淤泥中采集,并且为了卖个好价钱,要保证藕的完整。这就是我们民族骨子里的勤劳和坚韧。在艰苦的环境,我们都能去忍耐,我们都能用双手去改变。

食物是中国家庭观念的体现。片子中介绍了一个给村中老者祝寿的场景。人们将自己碗中最长一根面条,挑到寿星的碗中,其中深意不言而喻。仅仅几个动作,就将中国人家庭观念中尊敬长者的态度,表现的淋淋尽致。我们没有西方人拥抱接吻那样热烈情感展示,我们只是最质朴的行动,和饱含情谊的食物,寄托出我们对于家庭的尊重和延续。

食物,吸收雨露与阳光,经过人们辛勤的劳作,变成人们腹中的美食,成为我们天人合一的体现。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一样,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即利用自然,又感恩自然。在西南地区的稻米梯田,人们在里面养鱼养鸭,鸭吃害虫,不用大药,其粪便可作肥料,不用施肥。朴素的智慧,应在自然之中,既顺应自然,又获得自然的回报,时时刻刻对自然有一份敬重和敬仰。

正如第五集结尾的写到: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这就是我们。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23

20年前,养蜂人老谭向未婚妻许诺,结婚后带她从事一项甜蜜的事业,出去养蜂,到处旅游,既容易又浪漫。

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四处漂泊的日子让他们变得劳累。清香的薄荷,焦脆的花生,独特风味的泡菜,融入香浓的豆花当中,每当他们吃起家乡的美食,所有的一切争议都烟消云散,家乡的味道让他们忘却旅途的疲惫。

麦收季节,麦客们背起家什外出干活,一杆杆麦子割入篮中。风箱大柴,一堆旺火,没有谁能比老婆婆更能让这碗面条美味精彩,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是招待麦客们绝佳菜肴。

海洋钞票难挣,没有牛马力气难享海洋衣食,夫妻俩一夜辛勤换来一网鱼蟹。跳跳鱼的抓取异常艰难,只因女儿爱吃,父亲勤练五年,造就一身抓鱼好本领,几尾跳跳鱼,就能成就一锅靓汤,一家三口欢笑的围坐在一起吃饭是最美好的时刻。

兄妹俩早早的抓好鱼做好鱼酱等待外出务工的父母归来,孤身的老人也上山寻好野菌菇晾干后留给儿女……半生闯荡,无论脚步多么匆忙,总有那么一种味道锁定记忆,牵绊故乡。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0: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