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圆柱的认识教案 |
范文 | 圆柱的认识教案(通用1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圆柱的认识教案(通用1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探索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激发幼儿探索圆柱体秘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已认识过球体。 2、材料准备: (1)提供圆柱体实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积木、固体胶等,准备印泥、纸张。 (2)一样大小的硬币若干、透明胶、长方形纸张、固体胶、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并自由探索。 1、它们与球有什么不同? 2、把圆柱体立在桌上和侧放在桌上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现象? 3、把圆柱体上、下两面印下来,发现了什么? 4、小结:上下两面都是圆形,这两个圆形是一样大的,侧面没有棱角,而且从上 到下都是一样粗细,叫做圆柱体。 二、 组织幼儿讨论:你在社会中还见过哪些像圆柱体的物品。 三、 玩一玩、变一变。 1、怎样把许多枚硬币变成圆柱体? 2、怎样把长方形纸张变成圆柱体? 3、怎样把橡皮泥变成圆柱体? 四、 活动延伸: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计算角:提供各种圆柱体实物,供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圆柱体的秘密。 操作角:提供多种材料供幼儿继续变成圆柱体。 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做出正确判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优越、实效,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特征的探究过程。 教具准备:圆柱、圆锥模型及实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这是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当它沿一条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圆柱)那这个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圆锥) [说明:创设了一个让学生感兴趣,能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的情景,并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体验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1、整体感知圆柱。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大家看,这个茶叶盒的形状是圆柱,这个积木的形状是圆锥。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生举例,师生评价) 请看大屏幕,老师收集了一些圆柱、圆锥物体的画面,当去掉这些画面的颜色和图案,就得到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出示课件) 同学们已经能辨别圆柱、圆锥的形状,并认识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那圆柱、圆锥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说明: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2、研究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首先我们先来研究圆柱有哪些特征?请听清要求,请同学们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等方法来研究圆柱的特征,小组长要把你们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发现的多? (1)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针对这个小组的汇报情况,谁能做出评价?还有不同发现的吗? (2)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结合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再来说一说圆柱的特征。 (3)质疑解惑: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①观察;②画剪:把两个底面分别画在纸上,然后剪下来比较;③量直径:测量两个底面的直径,再通过计算,判断底面是否相同;④把茶叶盒的两个底面拆下来比较。) 你怎么知道圆柱的侧面是粗细均匀的? (4)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叫圆柱的高。师板书:高 圆柱的高有多少条?(板书:无数条)这无数条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板书:都相等) (5)高的拓展。在日常生活中,硬币的高叫什么?(厚)钢管横着放高叫什么?(长)圆柱形水井的高叫什么?(深) (6)结合实物和课件,师生一起整理圆柱的特征,师板书。 (7)谁能结合板书,完整的说一说圆柱的特征;同位互相说一说。 [说明: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结合电脑演示,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让学生直观的获取知识,使课堂教学做到实效、高效。] 4、探究圆锥的特征。 (1)我们已经知道了圆柱的特征,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圆柱特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圆锥有哪些特征? (2)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3)还有补充的吗? (4)介绍顶点、侧面和高。(课件演示) (5)圆锥的高有多少条? (6)让学生说一说圆锥的特征。 5、对比 我们已经知道了圆柱、圆锥的特征,请同学们结合板书,想一想,圆柱、圆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说明: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圆柱、圆锥特征的理解。]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认识圆台,了解圆柱、圆台、圆锥之间的关系。(课件演示) 2、课本48页第3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们借用中央电视台栏目《实话实说》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说明:此环节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人文化,其中有知识的收获、学习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等,是师生情感互动的展现。] 五、课后实践,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下利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自己动手做圆柱、圆锥,比一比,看谁做得精致,下节课我们展示交流。 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3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P17《圆柱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P17《圆柱的认识》。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的最后部分,它对构建小学几何知识的整体结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起着重要的作用。圆柱的认识是本单元的起始教材,圆柱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它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有圆、长正方体作基础)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来认识的。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是以后学习圆柱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圆锥和球的认识的基础;教学这部分内容,更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可见,圆柱的认识教学在后继的几何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切实学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操作学具等活动,经历从实物抽象几何图形的过程,认识圆柱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经历从图形到概念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和空间想象能力,理解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几何的直觉及立体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构建立体图形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认识圆柱的侧面的特征。多角度探究了解圆柱。 教学具准备: 微课视频、多媒体、圆柱学具。 教学过程: 一、微课预习 学生回家看微课视频,预习自学圆柱的认识,完成微课作业,寻找生活中的圆柱,制作圆柱,思考提出问题。 二、课堂回顾,验收微课成果。 展示自己的圆柱,指一指底面、高、侧面。会读圆柱的相关数据。 三、课堂探究。将学生的问题按从易到难整理展示。 探究一:长方形旋转得到圆柱。 1、长方形沿着一条边旋转得到什么图形。 2、不同的旋转方法得到不同圆柱。 探究二:圆柱的展开图 动手操作 师:请同学拿出自己制作的圆柱,剪开,展示。 讨论圆柱的展开图的可能性。 探究三:圆柱的侧面展开后相关数据 圆柱的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什么有关。 三个不同的侧面展开图比较,得出符合侧面展开的条件。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思维提升:如果下图材料正好做成一个圆柱,长方形的长和宽与什么有关? 探究四:圆柱的侧面展开可能是那些图形 小组讨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那些可能是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探究五: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围成圆柱。有几种可能。认识相关数据。 四、练习巩固 1、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圆柱体的高只有一条。 (2)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 沿着它的一条高侧面展开是个正方形。 3、为这个罐头盒设计一个包装。需要一张长宽各是多少的包装纸? 五、课堂总结 圆柱体的特点: 1、底面:两底面平行,是两个大小相同的圆。 2、侧面:是个曲面,沿高展开是个长方形,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当侧面展开是正方形时,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当沿着斜线展开是平行四边形。 3、高: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是圆柱的高,圆柱有无数条高。 六、展示学生作品 七、课后思考 下面的长方形材料正好可以做一个高是10cm的圆柱,你能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吗? 八、板书设计: 圆柱的认识 两个底面圆形大小相等 圆柱 侧面沿高展开长方形底面周长不等于高 正方形底面周长等于高 斜线展开平行四边形 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 2、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 3、在动手尝试的基础上,会自己说出、找出并制作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用各种圆柱体制成的机器人一个。胡萝卜、粉笔 、小刀、磁带、录音机 2、操作学具:人手十枚一样大小的硬币、浆糊。 ①长方形纸8张、水笔8盒 ②废卫生纸筒8个、各色腊光纸若干 ③吸管一篮、薯片筒若干 ④各种空心小形体、铁丝 3、 环境创设: ① 体育角,内放高跷、圆柱状沙袋、棍、易拉罐、滚筒、金箍棒等] ② 自制玩具角,陈设会叫的陀螺、望远镜、万花筒、柱状风铃等 ③ 实物角,内置电池、果汁罐、卷糖、球、椎状物体、花瓶、废旧蛋糕盒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机器人柱柱激发幼儿参观圆柱世界的兴致。 1、 介绍机器人引题: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它的名字叫柱柱。柱柱想请小朋友到柱柱世界宫玩,你们想去吗? 2、 听音乐开火车带领幼儿到柱柱世界。 二、通过反复尝试初步认识圆柱体,引导幼儿体验圆柱世界的秘密。 1、 玩一玩、想一想-- 引导幼儿第一次游戏尝试,知道圆柱体的名称。 ① 让幼儿任意挑选一种玩具,自由感知圆柱世界的丰富。 ② 启发提问: A、你玩的是什么?它象什么形状? B、你还发现了圆柱世界的什么秘密? ③ 鼓励幼儿完整表述自己的经验,重点能说出它象什么形状? ④ 以机器人口吻小结--柱柱世界里的每样东西都象柱子一样,这种形体就叫圆柱体。 2、 量一量,说一说-- 引导幼儿第二次测量尝试,感知圆柱体的特征。 ① 启发尝试: A、你发现圆柱体是什么样的?它跟圆形一样吗? B、请你再玩一玩,想一想,你是怎么玩的? C、每个圆柱体摸上去都是什么感觉?请你用绳子或尺子量一量好吗 ② 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圆柱体的主要特征,能用手,绳子,尺子量一量圆柱体的两端和中间是否一样 ③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④ 小结:圆柱体的两端是两个一样大的圆形,中间部分一样粗,放倒了还会滚动。 三、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巩固认识圆柱体,提高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辨别能力。 [page_break] 1、 叠一叠,变一变-- 让幼儿在比较尝试中 加深对圆柱体的印象。 ① 启发提问: A、你知道硬币是什么形状的? B、你能不能用许多硬币变一个圆柱体? ② 幼儿操作,思考:你是怎么变的?一个一个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象什么? ③ 小结:一个一个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象圆柱体。 2、 找一找,削一削-- 幼儿在寻找相似与不似中加深对圆柱体的理解。 ① 以柱柱口吻夸奖操作认真的幼儿,并寻求帮助:你能不能帮我把象圆柱体的东西找出来? ② 引导幼儿观察陈列柜内实物,分辨相似与 不似圆柱体的东西,并说出原因。 ③ 提出疑问:怎样使胡萝卜变得象圆柱体? ④ 教师操作:用削刀将胡萝卜削掉,中间部分削去外皮,变成一样粗细。 四、通过联想生活中的圆柱体,开拓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迁移发散能力。 想一想,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还见到、用到的东西有哪些象圆柱体? 五、通过分组小制作延伸幼儿对圆柱世界的想象创造能力。 1、 制作望远镜--在长方形卡纸上先涂上花纹,再粘制两个一样大的圆柱体,并用胶水固定。 2、 花链数字玩具--在许多形状中寻找圆柱体的小纸链,并串到弯好的铁丝上,变成花链玩具。 3、 纸筒小动物--利用废卫生纸筒,卷上色纸,粘贴眼睛、嘴巴、耳朵等制作小兔、小鸟、螃蟹等小动物。 插吸管--把吸管有规律地插入纸杯,并调整吸管两边长度,变出各种形态东西。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5一、教学内容:人教义教版教材第10~12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 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 掌握圆柱的特征。 2、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三、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认识圆柱侧面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 教具、学具准备: 圆柱体的实物模型、相应电脑课件 、用硬纸做的一个圆柱、剪刀、尺。 五、教学流程预案: 一、谈话引入新课: 投影出示圆形的特征,复习有关圆的知识。教师通过长方形纸旋转围成一个圆柱,揭示课题。 二、认识圆柱 1、观察圆柱形状的实物。 师:(课件出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许多建筑设计成圆柱形,增加立体感、美感。如这些物体的外形都是圆柱形。 2、认识圆柱形。 师:那么这些圆柱形的物体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结合手中的立体图形自学数学书10页和12页的内容,思考下面的题目: 圆柱是由哪些面组成的? 这些面都有哪些特征? 生自学。 师:把你学到的知识与同桌、朋友共同分享一下好吗?现在小组内交流,各小组长整理好准备汇报。 小组长汇报。 底面:拿着圆柱,同桌面对面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个底面有什么关系呢?将圆柱两底面分别画在纸上,剪下重叠比较大小,你发现什么?(课件) 板书:两个底面,完全相同的圆。 比较胖瘦两个圆柱,师:底面的圆大些,圆柱就粗些。出示感受。 高:出示高(吸管)矮两个圆柱,说说感受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来看看,你圆柱的高在哪里?有几条?你可以怎样测量最方便? 同桌互相测量圆柱体实物的高,学生反馈后请一名学生上讲台测量,讲评讲方法。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3、深化感知:(课件) (1、)(课本11页)指出下列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圆柱? (3、)让学生说出圆柱的有关数据。 4、教学侧面: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有什么感受? 如果要想知道圆柱体侧面的包装纸有多大?怎么办? 学生操作:把罐头盒或饮料罐等的商标纸用小刀切开,再打开,看看商标纸是什么形状?它们和圆柱有怎样的关系?(课件)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自己制作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A、在物体的侧面画一条高,沿着这条高把商标纸剪开。把剪开的图展开,再重新包上。与圆柱相比较,长方形与圆柱之间有关系吗?(填写表格) 小结得出: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B、讨论研究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填写表格) 小结得出: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也就是说:当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C、介绍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填写表格) (2)小结:通过我们刚才的研究和讨论,知道了圆柱侧面的展开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指着图边问边答)当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时候, (3)分别让学生在教似的引导下回答以上问题,再板书。 三、巩固深化:实际运用圆柱 1、请你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圆柱,分别得到以下图形。请你判断一下它们是分别从哪个面看到的?(课件) 2、填空 1、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 ),它们是( )的圆形;周围的面叫做(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一个圆柱有( )条高。 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的一条边固定贴在一根木棒上,然后快速转动,得到一个( )。 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是12、56厘米,宽是3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 厘米。 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边长是9、42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 厘米。 3、判断 1、上下两个底面相等的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2、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会得到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 ) 3、同一个圆柱底面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4、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12、56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 长方形。( ) 5、 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12、56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 ) 6、 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 ) 四、小结学习内容。(略) 板书: 圆 柱 侧面展开后与圆柱的关系:(略) 长方形纸旋转圆柱形 分别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 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6设计说明 圆柱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圆的相关知识之后学习的。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组成不同,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在图形的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基于“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教学理念,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迁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能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激发学生对圆柱特征的思考,使学生联想到学习圆柱的方法与学习长方体的方法一致;在比较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的关系时,适时启发学生联想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2、重视实践操作的作用。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本节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创设较多的数学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思考,促使学生全方位地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有效地积累圆柱特征的相关知识,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圆柱模型 学生准备 圆柱形实物 剪刀 胶水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1)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 (2)关于长方体你了解多少? 预设 生1:长方体有6个面。 生2:长方体有12条棱。 生3:长方体有8个顶点。 生4:相对的面…… 2、谈话引入。 长方体由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组成,“相对的面面积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属于长方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我们在认识一种几何图形时,通常研究它的两个方面:即它的组成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 设计意图:提问激趣,在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激活已有的经验之后,向学生渗透探究新知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自觉运用知识的迁移,亲身体验研究立体图形方法的一致性。 ⊙探究新知 1、观察、提问,给出圆柱的名称。 (1)观察教材主题图。(课件出示) 师:这些物体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合理即可) (2)观察圆柱形实物。 指出:像这样,直直的,上下粗细相同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圆柱。(板书:圆柱的认识) (3)交流: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 2、教学例1,掌握圆柱的特征。 (1)观察实物,并摸一摸,明确圆柱的组成。 圆柱由三部分组成:上、下两个圆面,一个曲面。 (2)物、图对照,明确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①底面: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 ②侧面:圆柱周围的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3)明确侧面的特征及两个底面之间的关系。 ①摸一摸,说一说:摸一摸圆柱的侧面,说一说它的形状。 ②观察、比较、思考:圆柱的侧面有什么特征?两底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鼓励创新思维,体现方法的多样性) 结论:侧面是一个曲面,上、下两个底面大小一样。 (4)认识并理解圆柱的高的含义及特点。 出示两个底面大小相同、高矮不同的圆柱。 观察、思考:两个圆柱有什么区别? 交流、明确: ①圆柱的高: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②圆柱的高有无数条,且长度相等。 (5)指出摆放方式不同的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18页“做一做”1题) 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7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5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节的内容。 教材简析: “圆柱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圆的相关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拓展。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认识圆柱,了解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底面、圆柱的高与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是通过操作,看懂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圆柱又是一种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形体,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从直观人手,帮助学生形成表象。此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指导学生看书、观察圆柱实物图,采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讨论,探索圆柱的特征,并利用课件的演示,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了解圆柱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提高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设想: 依据教材编排特点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我们设计本节课的基本思路为: 1、情趣导入。诱发新知。 2、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在这个重要的环节中,我们创设了3个学习情境,即创设实践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探究情境。力争达到感知圆柱特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效果。 3、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新课后,我们设计了针对性和发展性的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基础。 下面,就第一点、第二点作以简要介绍: 第一,情趣导入,诱发新知。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因此,上课伊始,创设学习情境,在游戏中自然引出课题。 第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让学生学会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有效思考,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以及分析、比较,能够概括出圆柱的特征。 通过学生的小组交流、合作探索。理解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不同情况及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随机演示学生得出的结论,可能有的学生会剪出不规则的图形,我们也做了相应准备。 在整个教学中,以师生共同探讨“圆柱”的特征为主线,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合作意识,力争促进学生的相互认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团结协作,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真正实践新课程中所提到的“人人学不同的数学”的理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那我们就做一个摸一摸的游戏好吗?瞧,老师手里有一个魔袋,里面装了几种物体,其中有我们学过的,也有我们没学过的,看看准能把我们没学过的物体摸出来? 师:(一个学生摸出几个圆柱体。)你能说一说为什么没摸出其他的物体吗? 生:因为那些物体的面都是平平的,这几个圆柱有一个曲面,能够滚动。 师:你可真聪明。像这样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能够滚动的物体,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圆柱。 [反思:采用游戏导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摸一摸的游戏中初步感受圆柱的特征。然后通过对比、辨析强化对圆柱的认识,使课堂自然、真实、生动。] 2、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我想知道圆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生:我想知道圆柱弯曲的那个面究竟是什么形状的。 生:我想知道圆柱有什么特征。 师:从大家的问题当中,老师看出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孩子。我听说咱们班级的同学都很聪明,自学能力也很强,所以老师想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到书中去寻找答案,你们能行吗? …… 二、认识圆柱 1、自学并观察圆柱形状的实物。 师: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行!现在就请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独立阅读数学书74页和75页的内容,注意边读书中内容,边用笔画一画。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要结合你手中的圆柱体,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来感知圆柱的这些特征。 [反思:概念教学要求严密性和准确性,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边看书边观察实物,使知识得到整合。] 2、汇报并认识圆柱的几何图形。 师:看完书的同学请把你了解到的知识和同伴交流一下,好吗?(小组交流汇报读书体会。)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介绍你们所了解的圆柱呢? 生:我知道了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生:我发现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能准确地概括出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来。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你是怎样理解完全相同呢? 生:我认为一模一样就是完全相同。 师:那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这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呢? 生:可以测量底面直径或半径来验证。 生:可以用卷尺或线绳测量周长来验证。 [反思: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相等只是源于对圆柱的生活感受,而当他们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采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了自己的发现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兴奋的行为状态,就更容易参与到下面的问题解决中去。] 师: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啊!现在通过课件演示,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大家的发现好吗?(课件演示:圆柱体上下底面重合图。) 师:(出示课件。)老师在圆柱的上下底面之间画了4条线段,这4条线段是否都是圆柱的高呢?如果不是能说出你 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8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31页的内容,练习七第1题。 1、使学生能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他们的特征及区别。 2、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经历圆柱、圆锥特征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弄清圆柱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建立空间观念。 教师准备几个圆柱形的实物,其中一个能将表面的包装纸裁剪下来,再准备用纸做的长方体、正方体、球各一个,大小不等的圆柱体两三个,一个小纸箱。 学生准备几个圆柱形的实物,一张白纸,直尺等。 一、摸猜游戏,引入课题 (1)(教师用纸箱,装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教师:老师这个纸箱中有几个长方体、正方体等形状的物体,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摸一摸,一边摸一边描述自己摸着的几何体的特征,其他同学边听他描述,边猜测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2)让一位学生上来摸,其余学生猜。 提醒学生从棱的多少、长短,面的大小、形状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来进行描述。学生猜的时候可以在学生摸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去猜测,这样,可以根据物体特征的完善而接近正确答案。 例如:圆圆的——球体 长长的,有六个面,每个面是平平的——长方体 (3)根据学生猜的情况过渡,引入课题。 教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圆柱的特征。 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圆柱,并探索特征 教师出示圆柱。 教师:这就是圆柱。各小组的同学拿出你们(或老师准备)的圆柱,摸一摸,了解一下圆柱由几部分组成。 学生按小组互相交流,感知圆柱的特征。 全班交流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板书。 板书:两个圆,一个曲面 教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一下子就看清了圆柱的各个部分及其形状,下面我们继续来研究圆柱的特征。在我们手里有这么多的圆柱,大家有什么办法知道圆柱的上下两个圆的关系? 学生说说自己想的办法。 教师:大家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办法试一试。 学生分小组操作。(可以涂上颜色、墨水在纸上印,可以量圆的周长,可以量直径等) 交流探索方法和结果,教师引导总结。 板书:相等的(在“两个圆”板书基础上补充) 2、测量圆柱的高 教师:同学们办法真多,动手的能力也很强,证明了圆柱两个底面是相等的。(教师出示两个底面相等但高矮不同的圆柱)大家再来比较,这两个圆柱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高矮不同。 教师:那你能说说什么是圆柱的高? 学生充分发言,教师引导小结: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 观察实物,讨论:圆柱有多少条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通过观察得出: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它们都相等。 教师指导学生测量圆柱的高。学生拿出各种圆柱进行测量。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3、探究圆柱侧面的特征 教师:大家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那这个曲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呢?请拿出准备好的罐头盒,把它的商标纸剪开,再展开,看看商标纸是什么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沿高剪开后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也可能得到一个正方形;斜着剪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请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展开后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把展开后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板书)1、判断下面那些是圆柱,并说明理由 教科书第32页练习七第1题。 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 教师:今天我们探究了圆柱的特征,大家说说,圆柱有些什么特征? 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积及它的展开图、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1、建立空间观念、 2、弄清圆柱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投影出示长方体、正方体、 使学生明确:长方体、正方体、 2、投影出示圆柱、 使学生明确:圆柱、 3、导入、揭示课题、 板书:圆柱的认识 二、新授教学 (一)圆柱的认识 1、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 2、教师出示实物、 3、出示投影,展示实物图、 4、揭示实物图,出现圆柱几何图形、 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都是直直的,上下粗细相同的直圆柱,我们叫它圆柱、 (二)圆柱的面、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 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实验: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 (3)用双手摸侧面、 3、教师明确: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三)圆柱的高、 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 1、用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 使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四)操作实验 使学生明确: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圆柱体有哪些特征? 四、巩固练习 1、指出下面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 五、实践作业 用硬纸做一个圆柱,再量出它的底面直径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六、板书设计 圆柱的认识 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10教学目标: 1、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过程。 2、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获得学习的愉快体验。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一个带商标纸的茶叶桶、剪刀、小黑板或课件。 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体实物、剪刀、线绳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谜语导入引出圆柱。上下一样粗,放倒一推骨碌碌。(板书:圆柱) 2、(课件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师:上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指名说) 3、拿出你准备的圆柱形物品,举起来,大家互相检查,看看你们准备的都是圆柱吗?(教师也要认真观察及时发现不符的,如果有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指名说)预设:铁皮水桶、烟囱 二、体验探究 1、认识圆柱 拿起你的圆柱,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圆柱有多少个面?再用手摸一摸,这些面有什么特点?也可以在桌上轻轻地滚一滚。 (1) 学生观察,并用手摸表面、滚一滚。 (2) 集体交流。好了,放好你的圆柱。你观察到圆柱有哪些特征?(指名说) 预设:1、我发现了圆柱有三个面。(师:用手指一指都有哪三个面) 2、我发现了圆柱的的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师:同意吗?那你们怎么知道这两个圆完全相同呢?有没有办法验证一下?(指名说)教师总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并板书:2个底面 相等) 3、我发现了圆柱还有一个面,(师:这个面有什么特点?和上下两个底面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圆柱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并板书:曲面) 4、刚才大家观察的非常认真,那我们回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高),那圆柱有高吗?(有)谁来用手指一指或者用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圆柱的高?(指名说) 那你们认为一个圆柱有多少条高?(无数条)而且它们的长度怎么能样?(相等) 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11(一)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大小不同的圆柱实物(如铅笔、饮料罐、茶叶筒等)若干,圆柱模型;学生准备圆柱实物(要有一个侧面贴有商标纸或纸的圆柱体),剪下教材第165页图形、糨糊。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的侧面。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2、引入新课。 出示事先准备的圆柱形的一些物体。提问学生:这些形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吗?说明:这些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通过学习要认识它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自主研究: 1、认识圆柱的特征。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再和讲台上的圆柱比一比,看看它有哪些特征。提问:谁来说一说圆柱有哪些特征? 2、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 (1)认识底面。 出示圆柱,让学生观察上下两个面。说明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板书:--底面)你认为这两个底面的大小怎样?老师取下两个底面比较,得出是完全相同或者大小相等的两个圆。(把上面板书补充成: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 (2)认识侧面。 请大家把圆柱竖放,用手摸一摸周围的面,(用手示意侧面)你对这个面有什么感觉?说明:围成圆柱除上下两个底面外,还有一个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追问:侧面是怎样的一个面?(接前第二行板书:侧面是一个曲面) (3)认识圆柱图形。 请同学们自己再摸一摸自己圆柱的两个底面和侧面,并且同桌相互说一说哪是底面,哪是侧面,各有什么特点。 说明: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侧面围成的。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在说明的基础上画出下面的立体图形: (4)认识高。 长方体有高,圆柱体也有高。请看一下自己的圆柱,想一想,圆柱体的高在哪里?试着量一量你的圆柱高是多少。(板书:高)谁来说说圆柱的高在哪里?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在图上表示出高,并板书: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圆柱的高是多少,怎样量出来的。提问:想一想,一个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高有无数条,高都相等) 3、巩固特征的认识。 (1)提问: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2)做练习一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不是圆柱的要求说明理由。 (3)老师说一些物体,学生判断是不是圆柱:汽油桶、钢管、电线杆、腰鼓 4、教学侧面积计算。 (1)认识侧面的形状。 教师出示圆柱模型说明: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如果把圆柱侧面沿高剪开再展开,它会是什么形状。现在请大家拿出贴有商标纸的饮料罐(教师同时出示),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教师示范)然后展开,看看是什么形状。学生操作后提问:你发现圆柱体的侧面是什么形状? (2)侧面积计算方法。 ①提问: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跟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呢? ②得出计算方法。 提问:根据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算?为什么?(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3)教学例1 出示例1,学生读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做圆柱体。 让学生按剪下的第165页的图纸做一个圆柱体。指名学生看着做的圆柱体说一说圆柱的特征,边说边指出圆柱的各个部分。让学生说一说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 3、做练习一第4题(1)。 指名两人板演,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集体订正。 4、练习一第2题、第3题。 四、布置作业 1、思考:如果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 2、观察第三页图,思考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第七页5-7题及数训。 五、板书设计: 圆柱的认识 上、下两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圆 从上到下粗细相同侧面是一个曲面 高有无数条,高都相等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12教学内容 教材第1819页的例1,完成第19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五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看懂圆柱、圆锥的平面图。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从整体上体会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了解围成圆柱或圆锥的各个面。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难点 认识圆锥的高。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圆柱体、圆锥体的物体,让学生收集一些圆柱体、圆锥体的实物。同时让学生将教科书第125、127页上的图沿边剪下来做成圆柱体、圆锥体。 一、激趣引新 1、师出示准备的模型圆柱,圆锥,提问,这是什么形体? 师指出:圆柱体简称圆柱,圆锥体简称圆锥。 2、举例: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学生举例) 3、师出示挂图,提问,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你看这张图上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直圆柱和直圆锥。(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认识圆柱 ⑴谈话,请看挂图,刚我们看到的圆柱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还有这么扁的,同学们桌面上也有大小不一的圆柱,仔细观察这些圆柱,你发现这些大小不一的圆柱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后自由发表意见,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 ⑵验证发现:上下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刚才同学说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请你想办法证明一下,这个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可能:a把茶叶筒的盖头拿下来比划b用线绕c用尺亮圆的直径 侧面是弯曲的:把你手中的圆柱摸一摸,滚一滚,你发现它的这个面与桌面有什么不同?侧面滚一滚,滚出一个什么形状? ⑶师指出:这是沿着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画下来的圆柱的平面图 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板书底面,图中标出底面) 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板书,在图中标出) 提问: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师出示装满牙签的牙签盒让学生体会) 验证圆柱的高都相等:把圆柱放在桌角量高,变换角度量高,量出的结果一样吗? ⑷练习:说说师手中的杯子,方便面碗是不是圆柱,为什么?指出自己手中圆柱的各部分名称,指出下列圆柱各部分名称 2、认识圆锥 ⑴谈话:某些建筑物的顶部,吃的蛋筒,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请你观察这些圆锥,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自由交流,师适当板书) 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⑵看书对照你的发现是否正确 ⑶师指出:图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边说边在图上标出来) 提问,圆锥的高有几条? 滚动圆锥,你有什么发现? 辨析,这是圆锥的高吗?那你认为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师出示图 ⑷指出你手中圆锥各部分名称 3、比较:观察圆柱和圆锥有什么不同之处? 师可引导提问:圆柱和圆柱都有一个侧面,侧面都是一个曲面,为什么圆柱滚动侧面时与圆锥滚动侧面的感觉不一样?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判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2、练习五第二题,连一连。 3、练习五第三题:先让学生根据题意转一转,想象一下,再交流。 圆柱的底面半径与高与长方形小旗有什么关系? 4、拿出硬纸做的圆柱和圆锥,想办法量出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记录再自备本上,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13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积及它的展开图。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 难点:1.建立空间观念。2.弄清圆柱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圆柱的模型茶叶桶等圆柱形实物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一)学生自行看课本。 1、圆柱由哪些部分组成? 2、圆柱有几个底面?几个侧面?几条高? 3、你能说出圆柱的特征吗? 4、长方形或正方形沿一条边旋转会形成不同的圆柱体,不妨自己一试。 (二)同桌互说P11做一做。 (三)找一个圆柱 1、感触一下圆柱的面。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 (3)用双手摸侧面。 2、明确: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圆柱的高。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 用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 使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二、合作交流 小组共同互说: 1、圆柱侧面展开是什么样? 2、圆柱有何特征?详细说一下。 三、汇报释疑 整理消化 教材P15练习二4 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教材P12做一做; 2、P15练习二1----3 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14教学内容: 教材第9~10页的例1和第10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及空间观念的形成。 教学资源: 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或一个圆锥形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示意图 2、教师: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吗? 指名学生分别说。 谈话:回忆一下学过的图形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谈话:不论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它们都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你知道图(4)是什么形状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 图(5)是什么形状?板书:圆锥 你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那些圆柱和圆锥?(指名学生说,如铅笔、烟囱、套管、铅锤等)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 二、合作探究,认识特征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谈话:对于圆柱和圆锥,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把有关圆柱、圆锥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圆柱、圆锥的特点,其它问题我们以后再来研究,好吗? 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教师出示圆柱实物并将直尺靠在圆柱实物边上,告诉学生上下粗细相同的圆柱叫直圆柱。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实物,仔细看一看。 ①先看一看,你认为它有几个面? ②再摸一摸每个面有什么特征? ③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手中的实物和同学的实物有什么特点? 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15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17-18内容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掌握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及特点。 2、能建立圆柱的几何模型,体验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的学习方法。 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探索的过程,提高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发展空间观念,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角尺、直尺、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引“新”明标--引入新课,明确目标 1、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粉笔盒,问:“这是什么图形”?唤起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回顾,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2、揭题明标 揭示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关于圆柱,你想了解它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师将问题整理后抓住关键词读、写、说并板书) 二、探“新”依标--依标导学,探究新知 (一)自学--发现圆柱。 1、找一找: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圆柱? 2、展一展:实物展示生活中的圆柱:保温杯、唇膏、电池、圆的笔筒。 3、看一看、想一想: 认真看课本P17,重点观察圆柱由哪些部分组成,要边看,边思考: ①这个圆柱形的物体,它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有什么特征? ②观察圆柱的上、下两个平面,分别是什么形状? ③你觉得,两个底面有什么特征? 4、说一说 让学生自说说自己的思考结果,验证圆柱的上、下底面是两个大小相等的圆。 5、读一读 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两个面除外)叫做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二)共学--小组合作,理解圆柱 1、剪一剪,量一量,议一议 拿出你制作的圆柱模型,四人小组讨论: ①圈:剪一剪你的圆柱模型。 ②量一量:量圆柱上下两个底面的半径、直径;及身高不同大小圆柱的高。 ③说:说一说你发现的圆柱两个底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圆柱的周围是什么形状?圆柱的高矮和什么有关系? 2、展一展,评一评 讲解要求: ①你发现的圆柱上下两个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②圆柱周围的面(上下面底面除外)是什么形状? ③圆柱的高矮和什么有关系? 小结: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两个面除外)叫做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探究拓展 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看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小结:长方形硬纸围绕木棒快速转动,可以转成一个圆柱。 三、测“新”评标--达标检测,评价目标 1、课本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1)指出下面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圆柱有几个底面?是什么形状? (3)圆柱有几个侧面,几条高? 2、课本第18页“做一做”第2题 (1)图一的旋转轴在哪里? (2)图二的旋转轴在哪里? (3)为什么同一个长方形会旋转不同的圆柱呢? 3、练习三第1题 根据你对圆柱的理解,你能准确地判断出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柱吗?想一想为什么其他图形不是圆柱?圆柱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四、结“新”拓标--全堂总结,拓展延伸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圆柱 底面2个 侧面1个 高一样长 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16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31~3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操作,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立体图,认识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使学生形成圆柱的清晰表象,能根据圆柱的特征辨认圆柱体,认识圆柱的高,并能想象出圆柱侧面的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和侧面展开图 教学难点:使学生弄清圆柱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周长,宽与圆柱的高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圆柱模型,卡纸做的长方形(长30 cm,宽20 cm),正方形。 学生:每生自带一个侧面包装好的圆柱形物体,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一个长方形小旗,快速旋转,让学生观察:看到了什么?(圆柱) 点出课题:圆柱的认识 对于圆柱一年级时我们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今天我们对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相信将会对圆柱的认识更加深刻。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圆柱的特征 (1)观察比较,建立表象 师:生活中的圆柱体很多,同学们都在那些地方见过圆柱? 课件展示老师搜集的圆柱图片,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 (2)操作感知,归纳圆柱的特征 师:圆柱由那些面组成,这些面有什么特征?下面我们就利用准备好的圆柱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等方式对圆柱进行研究。重点解决以下问题:(课件显示) 圆柱由那些面组成?这些面有什么特征? 圆柱上下两个面大小相同吗?请你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等方式进行验证。 活动完成,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引导,得出圆柱的组成及特征。 2.认识圆柱的高 瞧,老师这还有两个圆柱呢。注意看,它们的底面相同,那它们的什么不同呢?那什么是圆柱的高呢?你认为圆柱的高指的是什么?谁能指一指? 课件讲解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让学生再指出几条高。体会高有无数条。并引导学生明白内部也有高。并用课件演示高一样长。课件出示:圆柱有无数条高,长度相等。 介绍生活中圆柱的高的不同叫法。 及时练习(课件展示) 这些问题孩子们轻而易举就解决了。看你们这么棒,老师手中的这个小圆柱也忍不住想请你们帮个忙了。它想知道自己身上的侧面包装纸有多大。该怎么办呢? 3.研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1)思考:你想怎样剪呢?剪完展开后会是什么形状呢?想一想。 (2)小组合作探究:(课件出示探究要求) (3)活动完成后小组汇报。(找两组同学上去边演示边讲解,师适时追问并板书)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4)师进行演示操作,并把侧面展开图贴在黑板上。 (5)课件演示侧面展开整个过程,让学生把整个过程理解消化。 (6)思考: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有没有可能是正方形呢?什么情况下是正方形呢?(用正方形纸演示) 小结:圆柱的侧面如果沿高剪开,侧面展开就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斜着剪开就是平行四边形,如果沿折线或取下剪开得到的将会是不规则图形。 这节课不知不觉中我们既认识了圆柱的特征,又研究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对自己作一检测。 三、巩固练习 1、概念辨析 2、辨一辨(哪个是圆柱的展开图) 3、创造圆柱 结束语:同学们,其实在刚才旋转创造圆柱的过程中,隐藏着一个奇妙的数学现象呢。想知道吗?(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课件显示)有趣吗?在神奇的数学世界里,像这种有趣的现象还有许多,就等着你们去探索,去发现呢! 教学反思: 圆柱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很多,学生对于圆柱都有初步认识。因此,在导入环节,我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联想到立体图形,感受“面动成体”从而引入新课。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圆柱的特征。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研究圆柱的基本特征。 在探究的过程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活动经验。活动分两个层次进行:活动一研究圆柱特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等方式进行研究,探索出圆柱的主要特征;活动二探究侧面展开图。通过这样的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悟,形成表象,观察、比较、探索规律。 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教学,它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我通过多个环节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从长方形旋转得到圆柱引入新课。 2、在进行侧面展开之前,让学生先去想象展开后的形状,再去动手操作。 3、巩固练习创造圆柱中鼓励学生大胆去想象、创造圆柱。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发展空间观念。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