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
范文 | 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精选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 1、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介绍健康小常识。了解一些健康小常识。 2、通过查找资料,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通过介绍可以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在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时,学会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习作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写读后感都可以,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口语交际和习作。 2、难点是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通过学习,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短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对于文章内容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应在多读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教学时间: 六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背古诗《夜书所见》和阅读《邯郸学步》。 教学要求: 1、读读背背古诗,了解诗意。 2、阅读《邯郸学步》,明白成语含意。 教学重点:阅读短文《邯郸学步》。 教学过程 : 一、读背古诗:《夜书所见》 1、试读通全诗。不明白的查。 2、抽读,集体读。 3、了解含意: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 A:作者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B:你读后明白了什么? 4、精析:菊花围绕着茅舍,好像晋朝陶渊明的家,我绕遍篱笆边的菊花,一直到日渐西斜,不是在百花中偏爱菊花,而是菊花开过之后没有其他花开了。 补充: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二、阅读《邯郸学步》 1、学生自读,扫清字词障碍。 2、通读短文。抽读,小组内读。 3、思考问题: (1)燕国的那个年轻人学来学去,连路都不会走了? (2)作者借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燕国的那个年轻人今天跟这个人后边走几步,明天跟那个人后面走几步,可学来学去,总是不像,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步法,又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丢掉了,所以他最后连路都不会走了。作者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不能盲目,不能机械、简单地模仿别人,而应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4、说说你的体会。由学生自由讲解,教师引导。 三、练习: 1、读背古诗。 2、讲故事《邯郸学步》,说清成语含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介绍健康小常识,知道一些健康的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准备: 收集一些有关的健康小常识资料。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引入。 二、分组介绍: 1、以四人小组介绍,并记一记笔记。 2、小组搜集整理。 三、交流: 代表向全班介绍。 提示要求: 1、自己向别人介绍时要注意口齿清楚、简明扼要。 2、听别人介绍时要认真、有礼,如有不同意见可作适当的补充。 3、因为每一种小毛病都有很多种解决方法,但注意说话要谦虚,不能引起争吵。 四、练习: 整理你本课了解的健康小常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写你想写的内容。 教学要求: 1、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可以是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写读后感。 2、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3、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教学过程 : 一、读题目明要求,研讨习作提示。 最近,你有特别想和别人说的话吗?这次作文,就请你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比如,一件有趣的事,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人,想对别人诉说的愿望、委屈,一次旅游见到的景物,自己一个奇特的想像总之,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写读后感、观后感都可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 问:1、写什么内容?2、要求是什么? 二、习作准备:教师介绍。 介绍本次习作在命题上没有任何要求,同学们可以任意写自己想写的人、事、物等。因此,同学们可以各展其能,写自己特有的想法,写与众不同的经历,写对你产生很大影响的人或事关键是选材要新,角度要新,要让人有新鲜感,或出乎意料之感。 三、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四、写好后认真读一读,修改。 第四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评讲,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内容要具体。 2、培养学生修改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 一、提问导入 。 教师介绍: 1、有趣就是有趣味。写到有趣的地方,要把自己深藏于内心的高兴、激动反映出来,做到乐在其中。 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既要把事情的全过程,即事情是怎样发生、发展的,结果怎么样,一一写清楚,还要把有意义、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3、要认真修改。文成于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从小要养成认真修改的好习惯,文章是否表现出有意义、有趣,事情经过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都要反复阅读,认真修改。 二、抽生读习作,全班评议。 1、是否通顺?完整? 2、内容具体吗? 3、怎样改,提出方法。 三、学生修改习作。 四、抽读优秀习作,共同欣赏。 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认识新词,学会积累词语的方法。 2、阅读短文《雪化后是什么》,理解主要内容,懂得思考问题要有创见、有新意。 3、通过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科学小实验,学会把话讲清楚、说明白,并要耐心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4、学写书信。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完成“读读背背” 1、读一读。 ⑴ 自读,思考,说说这些词语都描写了哪些景象。(星月、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观) ⑵ 先让同学们自由练读,然后邀请4位同学当小老师一人读一行,带领全班齐读。要注意读准字音。如,拱(gǒng)、烁(shuò)、滂(páng)、沱(tuó)、掣(chè)。 2、背一背。 ⑴ 教师举例启发。第一组中,月亮刚从东方升起到高高悬挂在天空,说的是哪两个词?月光像流水一般柔和,指的是哪个词? ⑵ 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词语,像老师一样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其中一组词语,先让同桌猜,再让全班同学猜。教师在旁指点。 ⑶ 仔细观察每组词语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启发学生注意各组词语描写对象和排列顺序的特点和规律。如,第一组月亮从“东升到高悬”;第二组“众星、群星、繁星”;第三组从“和风细雨”到“大雨滂沱”;第四组从“电闪雷鸣”到“风驰电掣”。) ⑷ 鼓励学生背诵这四组词语。 二、完成“阅读” 1、自由朗读,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说说“我”、班长、爸爸和王叔叔五岁的儿子对“雪化后会变成什么”这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的答案?对“我”和班长的回答,文中的老师有什么评价?让学生谈谈对文中的三种答案,自己有什么看法。 启发:“雪化后会变成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爸爸会觉得是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和爸爸苦苦思索两天想不出来,而一个五岁的孩子会突发奇想,说出了满意的答案? 3、思考:这件事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启发? 4、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 课前准备:想想自己喜欢的科学小实验有哪些,收集关于小实验的资料,确定好要介绍的小实验,并自己在家动手做一做,准备在班级展示。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准备好各自的小实验了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自己喜欢的小实验介绍给大家,比比谁的小实验做得最有趣,谁介绍得最清楚,好不好? 二、介绍方法 1、指名一个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实验。 2、教师点拨介绍中应注意的问题。 ⑴ 向大家介绍小实验时,应该说清楚以下几点: ① 这个小实验叫什么名字。 ② 做这个小实验要准备哪些材料和工具。 ③ 是怎样一步一步做的,可以边做边讲。 ④ 可以说说其中的科学道理。 ⑵ 同学讲的时候要认真听,不明白的地方要提出来。自己讲的时候要把话说完整、说清楚,要认真解答同学的各种疑问。 三、分小组交流 四、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1、听的同学可以提出与该实验有关的问题,由介绍的同学回答。 2、介绍后师生共同评议。 五、同学谈感受 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1、听了同学的介绍,了解了许多有关小实验方面的知识和实验方法。 2、平时要多与他人交流,说话要有条理,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要认真听别人说话,领会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 六、以下实验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1、白纸显字。 ⑴ 实验步骤:准备碘酒和米汤,以木笔蘸米汤在白纸上写字,干后还是一张白纸,刷碘酒在纸上还原字迹。 ⑶科学道理:淀粉与碘酒结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显出蓝褐色,字迹便显露出来。 2、会跳舞的纸人。 ⑴ 实验步骤:准备磁铁、铁钉和纸做的小人。以磁铁吸贴在铁钉上的纸人,纸人便翩翩起舞了。 ⑵科学道理:磁铁的正负极分别对铁钉产生吸引力及排斥力。 3、纸锅煮水。 ⑴ 实验步骤:准备纸做的小锅、酒精灯和水。纸杯盛水,点着酒精灯在纸锅下烧水,水开而纸锅不坏。 ⑵ 科学道理:加热纸锅的同时,酒精灯燃烧的热量均匀传递给纸锅中的水,导致水烧开,而纸锅烧不坏。 4、巧取硬币。 ⑴ 实验步骤:准备小碟、玻璃杯各一只,火柴、小纸片一张、硬币一枚。小碟装少量水,硬币放入碟中,使水没过硬币。点燃纸片,放入玻璃杯,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在碟中(不罩住硬币),取出硬币。 ⑵ 科学道理:玻璃杯中纸片燃烧消耗氧气,杯中气压降低,杯外的大气压将水压入杯中,硬币便露出来了。 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解释一词多意。 2、积累名人名言。 3、介绍小发明。 4、完成本单元学习:想象作文。 6、在读,借,背中形成积累名言名句的习惯。 7、在说,听,评,议中形成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并理解,一词多意。 2、积累名人名言。 3、口语表达能力训练——介绍小发明。 4、进行写作能力培训——想象作文。 教学准备: 文字资料、小发明 教学课时: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指名分句朗诵 2、你发现了什么(同一个字在不同句子里所表现的不同的意思) 3、自主学习(学生利用工具书进行学习) 4、指名反馈 5、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自由发言) 二、语海拾贝 1、指名分句朗读。 2、生自评朗读。 3、师生共评朗读。 4、小组讨论:各句名言的大概意思。 5、朗诵名人名言。 6、同桌互背。 7、师指名背诵。 8、你还知道那些名人名言呢?(学生自由发言) 9、师出示文字幻灯,名人名言。 (1)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2)书山有路勤为经,学海无涯苦做舟。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时。 …….. 10、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进行积累 三、点击成语 1、自由练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解决文中不认识的字或词。 2、再读段文,把读懂的内容讲给同桌听,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 4、全班交流阅读体会。(成语的意思) 5、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四、综合性学习 1、指名读题 2、题目给大家提出了什么要求? (1)把自己的设想介绍给大家。 (2)先说想发明什么东西。 (3)再说用了什么材料、怎么样制造、有什么用等。 3、对于听众有要提什么要求的吗? (1)认真听介绍。 (2)对没听明白的地方要提问。 4、学生自主准备,小组内发言。 5、推荐一名同学展示发言。 6、师生共听,共评。 7、评出最佳口才,最新发明两项奖。 五、习作百花园 1、指名读题目。 2、小组讨论:本次习作的要求? 3、全班交流:应该怎么写?(先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整理出几个要写的部分) A、文章的开头很重要。开头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形式,直截了当地点出小发明的有关情况,也可以由其他事物自然的引出发明。 B、这篇记叙式说明文,重在叙述发明的过程。基本上难的地方详细一点,容易的地方简略些,但是每个步骤都要求清楚,不能含混不清,让人看了混乱一团,不知所云。 C、加入适当的心理活动描写。 4、学生写草稿作文,老师巡视。 5、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将修改后的作文读给同桌听。两人互相进行修改。老师对作文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指导。 6、抄写作文。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的课文有一个共同点,都与科学有关。今天我们还要一起去学习另一篇段文《奇妙的书》。 2、自读段文,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和小伙伴讨论解决或请老师帮助。 3、读了这篇段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好词佳句。背一背、抄一抄都可以。 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1、认识引号的用法。 2、读背描写秋景的诗句,积累语言。 3、阅读成语故事,培养积累、运用成语的习惯。 4、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提出自己的建议;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针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能虚心采纳别人的意见,养成与人平等交流的习惯。 5、能清楚、明白地介绍活动的过程;能根据别人的意见修改习作,养成修改的好习惯。 一、温故知新 1、学生自读两个句子,体会每个句子中引号的不同用法。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归纳出两个句子中引号的作用:第一句是用于直接引用的部分;第二句中的“威尼斯”是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3、教师投影出示几组带引号的句子,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引号分别有什么作用。 二、语海拾贝 1、自由读诗句,注意读准音。 2、同桌合作读,互相指正。 3、教师抽读,学生评价。 4、指导背诵。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景的名诗佳句?背给大家听听。 三、点击成语 1、自由读成语故事。 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3、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把你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四、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下周我们班将开展一项集体活动——秋游。这次活动的目的是欣赏秋天的美景,锻炼大家的动手能力,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对于人员的分工、活动的方式和步骤等,你们一定有许多好的建议。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提出自己好的意见和主张。 2、组织讨论。 讨论提示:讨论时,要把自己的建议考虑成熟,做到按一定的顺序表述,提出的建议要切实可行。 (1)现在我们进行第一步:分小组讨论。(组长主持:时间10分钟左右。教师到学习小组中参与讨论。) ①每个同学个别发表意见。 ②小组商议,使小组同学的建议能形成一致,并推选出小组发言人。 (2)全班讨论(推荐一名主持人)。 ①各组发言人谈本组建议。 ②对发言人的建议可以再作补充发言,使建议更可行、完善。 ③在全班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班级决定。 3、组织实施班级决定。 包括人员分工、活动形式、活动步骤、注意事项等。 4、教师小结。 五、习作百花园 1、激发兴趣,明确要求。 (1)激发学生产生习作愿望。 播放近期学校开展的集体活动场面,教师配上热情洋溢的旁白,让活动气氛感染学生,产生写作的愿望。 (2)读习作题目,了解本次习作要写的内容和习作要求。 ①写发生在校园中的一项集体活动。 ②把语句写通顺,把活动情况介绍清楚。 ③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进行修改。 2、集思广益,拓展思路。 (1)小组交流: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哪一次活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是你特别喜欢的,在小组内说给你的同学听听。 (2)说完后,大家评一评,达到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目的。 (3)全班交流:各小组推荐讲得好的同学在班上讲一讲,以开启思路。 (4)教师提供一篇范文给大家欣赏,通过评说,进一步明确写作要求。 3、自主写文,个别指导。 学生自主完成写作,教师巡视,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选择有共性的问题相机指导。 4、指导修改,相互评议。 (1)找两篇典型习作,在全班读一读,评一评。 (2)把自己的习作念给同学或老师听,互相评议,作口头修改。 (3)综合大家的意见自己进行修改,再抄写。 5、赏析美文,激励表扬。 习作批阅完后,选出在选材、语言等方面较好的习作,供大家评议,教师再点评、总结、表扬。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并用你喜欢的读书符号在文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勾画出你最欣赏的内容,自由练读,再大声地读给你的同桌听。 3.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你读懂了什么?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4.说说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5.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积累好词佳句,可以是背诵、摘抄等。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