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学计划 |
范文 |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新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欲强。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二、复习内容 这一册教材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一)数与代数: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倍的认识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时、分、秒和千米和吨 5、分数的初步知识 (二)空间与图形: 周长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三)统计与概率: 可能性与搭配中的学问,这两部分内容是为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而安排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复习。 三、复习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地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复习重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4、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习的具体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然后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精讲多练,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运用。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六、复习时间安排 1、万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2、倍的认识…………………………………1课时 3、多位数乘一位数………………………………2课时 4、四边形…………………………………………1课时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1课时 6、分数的初步知识………………………………1课时 7、综合练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学计划2一、 复习内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四边形。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 6、分数的初步知识。 二、复习目标: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 复习重点: 1、万以内的加减法。2、多位数乘一位数。 四、复习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五、 复习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习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习。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习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六、复习措施 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复习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扶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整体看,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两个班都有两极分化比较明显,整体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每班均存在4至5名学生对于独立解决两步应用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三、指导思想: 以书本为主,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 四、复习的具体计划 内容 措施 目标 第一课: 1、小数的初步意义及读、写、大小比较 3、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解决相关简单生活问题 1、 听写小数; 2、 “翻译”小数:读、写法之间互换; 3、 用小数表示物品的价格; 4、 回顾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5、 巩固练习 6、 准确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注意整数与小数的加减法。 1、熟练、正确读写小数 2、正确进行小数大小比较 3、准确把握问题情境,正确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 对称、平移和旋转 1、判断生活中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在方格纸中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数出平移后图形的移动距离 4、在方格纸中画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1、能正确判断生活中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正确画出指定形的轴对称图形式平移后的图形 第三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 (1)回顾平均数的意义,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并作简单分析; (2)回顾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列举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及作用 2、 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并作简单分析; 3、 对一些简单生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判断,并列举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1、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并能作简单合理的分析 2、能对一些简单生活事件的发生与否作出判断,并列举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第四课时 乘法 (1)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练习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1、口算练习:抢答,并说算理; 2、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3、巩固练习 1、能正确进行口算 2、能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第五课时 乘法 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 1、结合实例: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中,每一步的含义。 2、解决相关的简单生活实际问题 准确把握问题情境,正确解决问题。 第六课时 面积 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比较 1、什么是面积。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什么是周长 4、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5、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生活实际问题 能正确求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 能正确区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并能正确解决问题。 第七课时 认识分数 (1)分数的意义,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分数的大小比较及简单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3)相关的简单生活问题 1、 结合实例,说说分数各部分的意义; 2、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3、说说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4、说说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计算方法 5、巩固练习 1、能用分数正确表示物品的数量 2、能正确进行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及加减运算 3、准确把握问题情境并解决问题。 第八课时 查漏补缺 三、复习形式、要求及措施 1、在复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获取知识,领悟方法,促进思维。 2注意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着重进行“双基”的训练,分层推进,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分层次。 3、要从重视记忆转向重视思维。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注意精选练习作业,不机械式重复,减轻学生负担。 6、逐单元、有重点进行复习 7、抓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练习 8、作综合试卷,形成综合处理能力。 9、抓住个别落后生,采取一对一的复习。 抓住落后面较大,在逐一复习和集中复习效果不好的个别学生,采取一对一式的复习。让落后生也能跟上步伐,巩固知识,缩小落后面。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