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晏子使楚教学资料下载 |
范文 | 晏子使楚教学资料下载 晏子使楚教学资料。您可以通过本文底部的“下载”来下载本文的文档。 【解词造句】 [春秋]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因孔子所编史书《春秋》包括了这一段时间而得名。 [大夫] 古代的高级官职。 [使楚] 使:出使。使楚就是以国家代表的身份到楚国去。 [国势] 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 [侮辱] 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损害,蒙受耻辱。例:侮辱生理有缺陷的同学,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打发] 派遣,使离去。 [欺君之罪] 君:君主,国王。之:的。欺君之罪指欺骗君主的罪过。 [敝国] 谦称,称自己的国家。 [酒席] 用于待客或聚餐的酒和整桌的菜。 [取笑] 开玩笑,嘲笑。例:他这次没考好,你就可以取笑他吗? [赔不是] 赔罪,道歉。例:既然人家已经赔不是了,你就算了吧。 [笑嘻嘻] 形容微笑的样子。 [得意洋洋] 很得意的样子。例:李明又获得全市数学竞赛第一名,脸上得意洋洋的。 [面不改色] 脸上不改变颜色,形容沉着镇定。 [安居乐业] 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 [反倒] 反而。 【近义词】 春秋(年华、寒暑) 取笑(讥笑、嘲笑、耻笑) 强盛(强大、富强、昌盛) 尊重(尊敬、重视) 没出息(不成器、不长进) 面不改色(不动声色) 不中用(没有用、不顶事、窝囊废) 【反义词】 取笑(安慰)强盛(弱小)尊重(轻视) 没出息(有前途)不中用(派用场) 面不改色(大惊失色)安居乐业(流离失所) 【词义辨析】 [取笑讥笑]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不是善意地笑话别人”的意思。区别: “取笑”是轻蔑地笑话对方,侧重于“戏弄”,语意较轻;“讥笑”是用旁敲侧击或尖刻挖苦的语言指责取笑对万,偏重于“讽刺、挖苦”,语意较重。在运用范围上“取笑”可以对别人,也可以对自己;“讥笑”则只对别人。 [强盛富强] 它们都是形容词,形容力量雄厚。区别: “强盛”除表示强大外,还有繁荣、昌盛的意思;“富强”除表示强大外,还有富有的意思。“富强”只用于国家;“强盛”既用于国家和民族,也用于时期、时代等。 【难句讲解】 1.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这句话说明了楚国想凭强盛而欺侮弱小的国家,点明了楚王存心侮辱晏子、侮辱齐国的用心。话中也预示了晏子这次访问楚国的艰难处境。 2.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晏子到了楚国,楚王叫人关起城门,让晏子从洞口钻进去,这是对晏子人格的侮辱。而晏子用这句话来回答楚王,意思是你楚王让我钻狗洞,就得首先承认楚国是狗国,楚王是狗国的国王。 3.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楚王讽刺齐国无能人,晏子针锋相对地予以回击。话意是:按照我们齐国的规矩,什么等级的人才去访问什么等级的国家。我是齐国最不中用的人,因此只能到你们最不中用的楚国来访问。晏子用先贬低自己的方法,达到贬低对方的目的,使楚王再次感到没趣。 【佳句赏析】 1.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能够连成一片云;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场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晏子说的这句话,形容齐国的人很多。句中连用两个“大伙儿都……就能够……”的并列句式,起着增强语气的作用。此外,衣袖能“连成一片云”、甩汗能“下一场阵雨”都是夸张的说法,既说明了齐国人多,又表现了晏子很有口才。 2.淮南的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这句话里打了个比方,齐国人在齐国能够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干起盗贼来,就像淮南又大又甜的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变得又小又苦一样,这是因为水土不同。这句话有力地抨击了楚国败坏的社会风气和混乱的国家统治。 【内容提要】 本篇课文节选自《晏子春秋》,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以智慧取胜楚王的三个事例。 【分段段意】 本文按故事发展的经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2小节):写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显示国威,要侮辱晏子。 第二段(第3—5小节):写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凭自己的聪明才智给予有力反驳。 第三段(第6小节):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想侮辱他和齐国,晏子以智慧取胜的三件事,赞扬了晏子智慧过人,热爱祖国的高尚品格。 【写作特点】 一、本课着重写了晏子和楚王两个人物。写晏子机智勇敢,不畏的勇气,能言善辩,热爱祖国;写楚王傲慢自大,以强凌弱,当遭到反驳后无言可答,只得赔礼认输。 二、通过人物的对话,反映出各自不同的神态和性格。 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4、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二、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理解晏子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 四、教学准备 电教媒体、挂图、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⒈揭题解题。 ⑴、使:出使。 ⑵、简介晏子。(见“背景知识3”) ⑶、简介“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⒉按要求自学课文。 ⑴、轻声读,读通文中的两个长句子。 (“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脚碰脚。”“淮南的柑桔……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⑵、自学生字,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大夫敝国、国势、安居乐业,饮酒取乐。 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⒊检查自学情况。 ⑴、指名朗读,检查长句子和是否读通,随机正音。 ⑵、区别“大(da )夫”与“大(dai )夫”。 (前者指古代官职的名称,后者指医生。) ⑶、注意“敝、臣”的笔顺及“淮、尊”的字形。 ⑷、指名说说对思考题的理解。 (只作为检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不要求学生回答完全正确。) ⒋学习1、2、3、自然段。 ⑴、读课文,思考: ①、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划出文中有关句子。 ②、晏子反驳楚王,结果如何?文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只好”) ③、晏子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开城门,而当接待的人把他的话传给楚王后,为什么楚王“只好”吩咐开城门? ⑵、讨论后教师作如下板书: ⑶、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的句势写话。 ⑷、扣“只好”,明关系。(楚王如果坚持要晏子钻狗洞,也就承认了“楚国是狗国”;楚王当然不会承认,所以“只好”吩咐大开城门。) ⑸、小结:从中,你对“晏子”有什么进一步的认识? ⒌做作业本上1、2题。 第二课时 ⒈学习第4自然段 ⑴、默读思考,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的态度? (从“瞅”、“冷笑”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十分轻蔑。) ⑵、划出楚王侮辱晏子说的话,说说他的话中之“话”。 ⑶、划出晏子反驳楚王说的话,说说他的话外之“话”。 ⑷、根据晏子说的话,仿照前一节课老师的板书,学生自己板书归纳,理解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写出“结论”。 ⑸、教师点拨:如果楚王认为晏子是下等人,也就等于承认楚国是下等国家;楚王想不承认,当然他的“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也就是废话,所以他“只好”陪着晏子笑。 ⒉学习第5自然段。 ⑴、划出楚王侮辱晏子的话,说说楚王怎样侮辱晏子。 ⑵、划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理解两个“水土不同”的不同意思。 (前者指气候、水分,土壤不同,后者指社会风气、社会环境不同。) ⑶、重点指导学生填些“结论”。(楚国的环境不好社会风气差或楚国是搁强盗国。) ⑷、教师点拨:晏子先举例,再针对楚王的侮辱,运用同样的推理,驳得楚王“只好赔不是”。 ⒊课堂小结:根据课文,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了晏子的过人才智?(让学生自由发言。) ⒋作业本上3、4题。 第三课时 ⒈学习第6自然段。 ⑴、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放在课文结尾有什么作用? (点明事情的结果,照应开头,说明楚王改变了对晏子的态度。) ⑵、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句,比较语意。 (“从这以后,楚王很尊重晏子了。”书上原句比改后的句子意思更肯定,语气更强烈。 ⒉深刻认识“晏子”。 学习课文后,你喜欢晏子吗?为什么? (有过人的才智,善变的口才,不畏强权,热爱自己的国家。) ⒊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再写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楚王仗着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出使到出国的晏子。(起因) 第二段(3至5自然段):晏子针锋相对,三次反驳了楚王对它的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经过) 第三段(第6自然段):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结果) ⒋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三第5、6题。 课外阅读资料 晏子童年逸事: 晏子姓晏名婴,春秋时期齐国人。他博学多才,聪明过人,是齐国著名的政治家,为齐国的富强做了很多好事。关于晏子童年的逸事,更是耐人寻味。 春秋时期,诸侯各国国事交往频繁。齐王决定从自己国家众多的孩子中挑选一个,培养成自己的外交大臣。 那应该如何选择外交大臣的苗子呢?国君自有妙招。他派贴心侍从到各地寻找天资聪颖的小孩,亲自与他们生活、交谈。一天,他给每个孩子分发一些花种,同时告示天下,谁能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谁就能成为最终外交大臣的重点培养对象。 孩子们得到种子后,被父母领回家里,开始了精耕细作,有的家庭甚至请经验丰富的花农指导,又是浇水、施肥、松土,又是清拾害虫,个个都生怕幸运之与自己擦肩而过。 有一个出身贫穷的小男孩也得到一份花种,虽然尽心尽力,无微不至地培育,但是花盆里的种子,就是不见其发芽。 最后,预定交花的时间到了。富人家的孩子,穿着漂漂亮亮的衣冠,个个气昂轩宇,信心十足地捧着富贵鲜艳的花朵,必恭必敬的等待着国君的垂青。齐王坐在金銮殿上,仔细地巡视每个小孩,可是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更没有一丝孩子当初来京城那种兴奋之情了。大臣们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正当大家都紧张郁闷的时候,一个小男孩只身捧着一个空花盆来到齐王跟前,国君终于露出了微笑。 当然,小男孩成了最后的幸运儿。因为齐王分发的全部都是经过沸水煮熟的花种,根本就不可能发芽,生根和开花。而这个小孩就是晏子。后经过齐王的培育,晏子成为了一位人格和国格相和谐的大臣。且他的外交风范也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晏子的思辨术 历史上以个子矮小而闻名者,西方有拿破仑,中国则有晏子。拿破仑以军事天才留名青史,晏子则以处世智能供人玩味。若谈思辨上的机巧,晏子当更胜于拿破仑一筹。 晏子是春秋时代齐国宰相,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为三朝元老。他在外交上最令人津津乐道者,莫过于出使楚国的那一次事迹。楚国欺侮晏婴个子矮小,故意另外开个五尺高的小门,要他走小门,把晏婴和齐国同时矮化了。晏子不甘示弱,立即给楚国一只回马枪:「这是狗门,不是人进出的门。出使狗国才走狗门,出使人国,就该从人门进入。」楚国无奈,只好开大门迎接。 到了楚王朝廷,当酒宴进行到一半时,突然二个卫士缚了一位犯人上来。楚王问道:「被缚的是那一国人,犯了什么大罪啊?」卫士答道:「是齐国人,犯了窃盗罪。」楚王看了看晏子说:「齐国人生来就爱偷别人的东西吗?」晏子听了,不慌不忙回答:「我听人说过,橘生长在淮河以南是橘,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这两种植物树叶一样,果实味道却不同,什么缘故呢?完全是水土环境的关系。这个人,在齐国从不偷窃,到了楚国,就干起这种勾当来,莫非是楚国的环境使然,养成了爱偷窃的习惯。」楚王无言以对,觉得自取其辱。晏子替自己和齐国保住了尊严,并达成了外交任务。 从这里,我们了解晏子有很强的思辩能力,可以把各种现象,解释成对自己有利的说法。这种能力,必须平时多培养正反两面的思维,用多元化、多角度的视野看事件。此法不仅让晏子在外交上左右逢源,也让他在劝戒国君上如鱼得水。 齐景公死了一匹心爱的马,勃然大怒,拿起戈要击杀养马的人。晏子出面说:「你这样刺死他,他死得糊里胡涂,我替你宣布他的罪状,也好让他死而无憾。」晏子将戈接过来,指着养马人的心窝,大声说:「你罪大恶极,一死都不足抵罪。第一,你替国君养马却让马死了,该死!第二,你让国君为了一匹马,要杀养马的人,又该死!第三,你让国君为了一匹马杀了养马者,丑名闻于诸侯,更该死!」景公听到这里恍然大悟,赶紧说:「把他放了吧,免得伤害我仁义的名声。」晏子说出了景公未曾思虑过的角度,点醒了景公,救了养马人一命。 另一次,景公生了病,大臣梁丘据请求杀掉负责祈祷的官员。晏子又出面了,他说:「如果祈福对人有好处,能使人得到神灵的庇护,那么诅咒就会让神灵发怒,对人也有伤害。今天国内诅咒君王的人太多了,就算祈祷的官员克尽职守,天天为君王祷告,又怎能敌得过成千上万人的诅咒呢?所以主公得病,和他没关系,不能归罪于他。」这又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的思辨。 晏子用这说法来劝戒君王,对个人是相当危险的。若景公有意把生病和诅咒联想,那么晏子摆明了是在「唱衰」他。但是晏子敢于挑战迷信,更敢于「谏说犯君之颜」,这都看得出他的智能与勇气。怪不得个子矮小的晏子,连司马迁都以为其执鞭而忻慕焉。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