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叉车的使用安全规章制度 |
范文 | 叉车的使用安全规章制度(通用6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叉车的使用安全规章制度(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叉车的使用安全规章制度 篇1一、目的 为了保证叉车能正常可靠地工作,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叉车作业,确保叉车安全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全体叉车驾驶人员及叉车的维护保养。 三、职责 1、安环部负责维持厂区交通秩序,并进行交通安全检查和考核。 2、设备基建部负责叉车管理制度及有关维护保养内容的制定,并对灌装车间进行监督和考核;负责联系外修人员对叉车进行维修。 3、灌装车间负责制定叉车包机责任制,由专人负责对每一辆叉车进行使用、维护和保养;负责对叉车司机的统一管理和培训;负责叉车驾驶员的内部培训和委外培训工作;负责叉车出现故障时及时上报设备基建部。 4、动力车间负责所有叉车的日常维修。 四、内容 1、资格要求 1)、叉车驾驶人员必须经劳动部门培训并取得叉车驾驶操作证后方能上岗,无证人员严禁驾驶叉车。 2)、没有厂部的安排,叉车司机不准擅自教别人驾驶叉车。 2、驾驶前检查 1)、检查转向灯、刹车、喇叭、前灯和反观镜是否完好;车胎气压是否正常;叉子是否弯曲、损坏及有裂纹产生。 2)、检查燃料油、发动机油、齿轮油、波箱油、液压油及水箱水位、电池水是否足够。不足时应按标准要求或标准线增添后方可使用。 3、驾驶规定 1)、凡使用叉车者,一定要用叉车专用锁匙,启动后不允许拨出车匙,更不能用其它非叉车锁匙启动叉车,避免损坏车锁。 2)、启动叉车时,每次启动不得超过5秒钟,再次启动应隔10~15秒以上,若连续三次,启动不成时应再隔5分钟。冬天启动时,应进行预热后再启动。如上述操作都不能启动时,应及时通知维修部人员进行处理,避免造成蓄电池损坏。 3)、叉车需依照“右上左下”方向行驶。叉车出入门口应减速慢行并响喇叭。驾驶时必须集中精神,不可麻痹大意。 4)、叉车启动时,注意观察周围是否有其它车辆、行人或障碍物;转弯时要看倒后镜及观察左右侧的情况,要亮指示灯,慢行并响喇叭;倒车时应先看倒后镜及回头观察情况,无障碍物方能行驶。 5)、车辆与道路边缘应保持一定距离,确保安全。叉车载有物料,在下斜坡时,应倒车行驶并控制好车速。上下斜坡时应慢速行驶,下斜坡时严禁空档滑行。 6)、行驶时货叉应距地面200-300mm,行进中不允许升高或降低货物,不得急刹车和高速转弯。 7)、在十字路口或其它看不见的地方,请减速慢行,并鸣喇叭;在潮湿、不平的地面行驶及转弯时,请减速;避免急转弯,避免在不牢固的物体表面行驶。 8)、运输途中停车时,一定要把手刹掣拉起并挂空档才能离开叉车。 9)、叉车出入门口应注意构筑物的高度,不得盲目驶入或驶出。 10)、行车时,非业务需要,一般人员不得坐在叉车司机身边,更不能用来运人,或进行其它与叉车作业无关的工作。 11)、不得在车间或危险品仓库内擅自接驳蓄电池等叉车电路,以免产生火花。 12)、叉车为各部门作业时,各部门要委派至少一名监护人员,协助叉车司机工作。 13)、严禁超载行驶。 4、使用规定 1)、使用托盘装载货物时,托盘上的货物必须排列整齐、表面平整,货物必须全部落在托盘之上,不得出现货物宽度超出托盘的情况,叉车叉起托盘时,必须将货叉叉在托盘的中央,防止物料的重心转移,发生物料滑落。平行行驶时,货叉插入托盘后,叉壁应与货物一面相接触,然后门架后倾,将货叉升起离地面200毫米左右再行驶。叉车高举托盘作业时,叉车叉起托盘时,必须将货叉叉在托盘的中央,防止物料的重心转移,发生物料滑落。高举时,应采用最小的门架后倾来稳定载荷,以免载荷向后滑动。放下载荷时要缓慢,以便于安放载荷和抽出货叉。高举托盘作业,叉车最大载荷不得超过1吨。 2)、叉车在桶类作业时,首先货夹必须牢靠夹住桶的上边缘,行驶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速度不得过快,不得碾压在凸起物上,防止因震动货物滑落;在通道比较狭窄时,减速慢行,防止桶壁被尖锐物划破造成物料洒落。 3)、不要运送松散的货物以免翻倒,运送前应将其固定牢固;不易稳定之物件,如高度大的设备、空桶、易滑动之缸体或物件必须绑上绳索,绑紧后方可提升。 4)、不准用货叉直接叉运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 5)、停车时,不要将货叉悬空,禁止叉物悬空时司机离开叉车。 5、停放要求 1)、作业完毕将叉车停放在指定的位置,货叉平放地面并对车辆进行必要的检查整理清洁。 2)、停放后将方向杆放在中央位置,拉好手刹车。 6、保养规定 (1)、新叉车累计工作每250小时保养一次,旧叉车累计工作每150小时保养一次。保养时,要清洗叉车一次,并将空气滤清器芯吹干净。各部位所需的油、水、电池补充加足。 (2)、驾车前检查遇有刹车不正常或其它故障时,由司机上报车间,车间要及时通知设备基建部,由设备基建部联系或安排维修部门进行处理。 (3)、在正常工作中,如发现叉车有异常声音或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由车间通知设备基建部进行外修;司机不得私自拆修。 (4)、灌装车间指定保养叉车的司机,每年应协助维修部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和维修工作。 (5)、叉车保养责任人(驾驶员),如违反上述的规定,按失职处理,并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全厂通报批评和进行处罚。 7、柴油机的保养: 保养必须有保养记录,保养分类如下: 日保养: 一级保养(累计工作50h,汽车约行驶2500Km)。 二级保养(累计工作250h,汽车约行驶12500Km)。 三级保养(累计工作1000h,汽车约行驶50000Km)。 8、叉车日点检项目 1)、渗漏检查:燃油、液压油、水 检查发动机、液压管接头、水箱以及驱动系统是否漏油或漏水,用手触摸和目测检查,严禁使用明火。 2)、轮胎气压 检查叉车的前后轮气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3)、制动液量检查 检查制动液油杯。查看制动液量是否在刻度范围内,如液量不足补加,并检查制动管路内是否混入空气。 4)、发动机机油量检查 叉车应放在平地进行机油量检查;冷机时检查油位,可准确检查。具体方法:先拔出油标尺,擦净尺头后重新插入并拉出,检查油位是否在两刻度线之间。 5)、电解液液位检查 电瓶盒上有上下液位刻度线,如电解液位不在正常范围,应加蒸馏水到顶线。 6)、液压油箱油位 工作油箱内油太少,管路中会混入空气。油太多,会从盖板溢出。油位应在二刻度线之间。 7)、制动踏板、微动踏板、离合器踏板检查 踩下各踏板,检查是否有异常迟钝或卡阻 8)、手刹车 车辆缓慢行驶,拉上手刹车手柄,车辆被制动停住。要求车辆不发生偏离。 9)、V型皮带下垂 关掉发动机,用手指在两个皮带轮的中间向下作用10kg力,检查下垂量是否在符合规定值(12—14mm)。如果皮带已被拉长,没有调整余量或被割破或有裂纹,应及时更换。 10)、液力变速箱油位 打开检查盖,拉出油标尺,检查油位是否在刻度之间。 11)、换挡手柄 检查换挡手柄是否松动,换挡时是否平稳。 12)、起升手柄、倾斜手柄、属具手柄 检查起升手柄、倾斜手柄是否松动,回位是否良好。 13)、燃油量 燃油表安装在仪表板上,每天工作后检查油位。每天工作后加注燃油,有助于防止水蒸气在油箱内凝结。 14)、转向灯 拨动转向灯操纵手柄,检查转向灯是否正常 15)、门架 操纵起升手柄、倾斜手柄,检查门架起升、下降前后倾斜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声响。 16)、链条张紧度检查 货架提高10——15cm,门架垂直,用拇指按压链条中部,检查左右链条张紧程度是否一致。 17)、排气检查 燃烧颜色燃烧情况是否正常 无色完全燃烧正常 黑色不完全燃烧不正常 蓝色烧机油不正常 白色燃烧室进水不正常 18)、外观检查 目测检查叉车外观是否有车体摩擦、磕碰痕迹;标识牌脱落;油污、灰尘;油漆脱落,生锈痕迹。 8、相关记录表 叉车维修保养记录表 叉车的使用安全规章制度 篇2操作注意事项: 1、经培训并持有驾驶执照的司机方可开车; 2、在开车前检查各控制和警报装置,如发现损坏或有缺陷时,应在修理后操作; 3、搬运时不应超过规定负荷,货叉须全部插入货物下面,并使货物均匀放在货叉上,不许用单个货叉尖挑货物; 4、平稳地进行起动、转向、行驶、制动和停止,在潮湿的或光滑的路面,转向时须减速; 5、装物行驶应把货物放低,门架后倾; 6、坡道行驶应小心行驶,在大于十分之一的坡道是行驶时,上坡应向前行驶,下坡应后退行驶,上、下坡忌转向,叉车在行驶时,请勿进行装卸作业; 7、行驶时应注意行人、障碍物和坑洼路面,并注意叉车上方的空隙; 8、不准人站在货叉上,车上不准载人; 9、不准人站在货叉下,或在货叉下行走; 10、不准从司机座以外的位置上操纵车辆和属具; 11、不要搬运未固定或松散堆垛的货物,小心搬运尺寸较大的货物; 12、起升高度大于3米的高门架叉车应注意上方货物掉下,必要时须采取防护措施;工作时应尽量使门架后倾,并在最小范围内作前后倾; 13、加燃油时,司机不要在车上,并使发动机熄火,在检查电瓶或油箱液位时,不要点火; 14、离车时,将货叉下降着地,并将档位手柄放在空档位置,发动机熄火并断开电源,将手制动拉好,在坡道停车时,还须用垫块垫住车轮。 叉车的保养: 要使叉车工作正常可靠,发挥叉车潜在能力,要有经常维护措施。技术维护保养措施,一般为: 1、日常维护,每班工作后。 2、一级技术保养,累计工作100小时后,一班工作制相当于2周。 3、二级技术保养,累计工作500小时后,一班工作制相当于一个季度。 一、日常维护 1、清洗叉车上污垢、泥土和垢埃,重点部位是:货叉架及门架滑道、发电机及起动器、蓄电池电极叉柱、水箱、空气滤清器。 2、检查各部位的紧固情况,重点是:货叉架支承、起重链拉紧螺丝、车轮螺钉、车轮固定销、制动器、转向器螺钉。 3、检查转向器的可靠性、灵活性。 4、检查渗漏情况,重点是:各管接头、柴油箱、机油箱、制动泵、升降油缸、倾斜油缸、水箱、水泵、发动机油底壳、变矩器、变速器、驱动桥、主减速器、液压转向器、转向油缸。 5、轮胎气压检查:不足应补充至规定值,确认不漏气。检查轮胎接地面和侧面有无破损,轮辋是否变形。 6、制动液、水量检查:查看制动液是否在刻度范围内,并检查制动管路内是否混入空气。添加制动液时,防止灰尘、水混入。向水箱加水时,就使用清洁自来水,若使用了防冻液,应加注同样的防冻液。水温高于70℃时,不要打开水箱盖,打开盖子时,垫一块薄布,不要带手套拧水箱盖。 7、发动机机油量、液压油、电解液检查:先拔出机油标尺,擦净尺头后插入再拉出检查油位是否在两刻度线之间。工作油箱内油位应在两根刻度线之间;油太少,管路中会混入空气,太多会从盖板溢出。电瓶电解液也同样要处在上下刻度线之间,不足则要加蒸馏水到顶线。 8、制动踏板、微动踏板、离合器踏板、手制动检查:踩下各踏板,检查是否有异常迟钝或卡阻。手制动手柄的作用力应小于300N,确认手制动安全可靠。 9、皮带、喇叭、灯光、仪表等检查:检查皮带松紧度是否符合规定,没有调整余量或破损有裂纹,须更换;喇叭、灯光、仪表均应正常有效。 10、放去机油滤清器沉淀物。 二、一级技术保养 按照"日常维护"项目进行,并增添下列工作。 1、检查气缸压力或真空度。 2、检查与调整气门间隙。 3、检查节温器工作是否正常。 4、检查多路换向阀、升降油缸、倾斜油缸、转向油缸及齿轮泵工作是否正常。 5、检查变速器的换档工作是否正常。 6、检查与调整手、脚制动器的制动片与制动鼓的间隙。 7、更换油底壳内机油,检查曲轴箱通风接管是否完好,清洗机油滤清器和柴油滤清器滤芯。 8、检查发电机及起动电机安装是否牢固,与接线头是否清洁牢固,检查碳刷和整流子有无磨损。 9、检查风扇皮带松紧程度。 10、检查车轮安装是否牢固,轮胎气压是否附合要求,并清除胎面嵌入的杂物。 11、由于进行保养工作而拆散零部件,当重新装配后要进行叉车路试。 (1)不同程度下的制动性能,应无跑偏,蛇行。在陡坡上,手制动拉紧后,能可靠停车。 (2)倾听发动机在加速、减速、重载或空载等情况下运转,有无不正常声响。 (3)路试一段里程后,应检查制动器、变速器、前桥壳、齿轮泵处有无过热。 (4)货叉架升降速度是否正常,有无颤抖。 12、检查柴油箱油进口过滤网有否堵塞破损,并清洗或更换滤网。 三、二级技术保养 除按一级技术保养各项目外,并增添下列工作: 1、清洗各油箱、过滤网及管路,并检查有无腐蚀,撞裂情况,清洗后不得用带有纤维的纱头,布料抹擦。 2、清洗变矩器、变速箱、检查零件磨损情况,更换新油。 3、检查传动轴轴承,视需要调换万向节十字轴方向。 4、检查驱动桥各部紧固情况及有无漏油现象,疏通气孔。拆检主减速器、差速器、轮边减速器,调整轴承轴向间隙,添加或更换润滑油。 5、拆检、调整和润滑前后轮毂,进行半轴换位。 6、清洗制动器,调整制动鼓和制动蹄摩擦片间的间隙。 7、清洗转向器,检查转向盘的自由转动量。 8、拆卸及清洗齿轮油泵,注意检查齿轮,壳体及轴承的磨损情况。 9、拆卸多路阀,检查阀杆与阀体的间隙,如无必要时勿拆开安全阀。10、检查转向节有无损伤和裂纹,转向桥主销与转向节的配合情况,拆检纵横拉杆和转向臂各接头的磨损情况。 11、拆卸轮胎,对轮辋除锈刷漆,检查内外胎和垫带,换位并按规定充气。 12、检查手制动机件的连接紧固情况,调整手制动杆和脚制动踏板工作行程。 13、检查蓄电池电液比重,如与要求不符,必须拆下充电。 14、清洗水箱及油散热器。 15、检查货架、车架有无变形、拆洗滚轮、各附件固定是否可靠,必要时补添焊牢。 16、拆检起升油缸,倾斜油缸及转向油缸,更换磨损的密封件。 17、检查各仪表感应器,保险丝及各种开关,必要时进行调整。 四、全车润滑 新叉车或长期停止工作后的叉车,在开始使用的二星期内,对于应进行润滑的轴承,在加油润滑时,应利用新油将陈油全部挤出,并润滑两次以上,同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润滑前应清除油盖、油塞和油嘴上面的污垢,以免污垢落入机构内部。 2、用油脂枪压注润滑剂时,应压注到各部件的零件结合出挤出润滑剂为止。 3、在夏季或冬季应更换季节性润滑剂(机油等)。 叉车的保养分为四类,即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日常保养是每天都要进行的保养,通常每工作50小时后进行一级保养,每工作200个小时后进行二级保养,每工作600个小时后进行三级保养。 8、叉车的日常保养具体内容有: (1)检查发动机曲轴箱和空气滤清器内的机油量,燃油箱内的燃油量以及散热器内的冷却水量,不足时按要求添加。 (2)检查蓄电池内电解液面的高度,视需要而添加,并保持盖子气孔畅通,极柱与导线接头接合紧密牢固。 (3)检查液压制动器和手制动器的自由行程及工作可靠性,并视需要加注制动液和排除系统内的空气。 (4)检查视轮胎气压并清除嵌入胎纹的杂物。 (5)检查车辆液压系统油箱中的.工作油量及管路,接头等处有无渗漏现象。 (6)检查灭火水箱的水位。 (7)检查仪表、灯光、喇叭等的工作情况。 (8)上述各项检查完毕后,起动发动机,检查发动机的运转情况,并检查传动系、制动系以及液压升降等系统的工作是否正常。 叉车一级保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检查发动机的油量、机油粘度及机油中的脏污程度。 (2)清洁蓄电池,视需要添加蒸馏水。 (3)检查风扇皮带外表及其松紧度。 (4)检查变速箱、驱动桥及工作油泵、水泵驱动装置有无异常噪声。 (5)按要求在离合器、制动器纵连杆各部位加注机油或润滑脂。 (6)检查起升油缸、倾斜油缸活塞杆的磨损情况,若有轻微擦伤痕迹可用油石或细砂布磨平。 (7)检查并紧固轮胎的螺栓、螺母。 叉车的使用安全规章制度 篇31、工作前 a、司机开车前,应检查发动机水位、油位是否符合要求,并检查连接处和各接头是否渗油、漏油。 b、检查燃油油量、液压油油量及各油管接头有无漏油情况。 c、检查蓄电池电极柱导线是否拧紧,其它导线有无松脱。 d、检查轮胎气压、方向盘、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是否合适。 e、检查灯光、喇叭等信号装置是否正常。 f、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应在出车前进行排除。 g、发动机发动后,检查各项仪表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应立即熄火,进行检查排除,正常后方可运行。 h、叉车作业前先松开制动手柄,然后起步行使,并检查脚踏制动效果是否良好;检查门架的起升、倾斜动作是否正常,转向是否轻便、灵活;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作业。 2、工作中 a、叉车行使作业时,应注意倾听有否异常声响。 b、叉车在厂区、车间干道上行驶,其速度应控制在工厂安全部门规定的速度范围内,并注意来往行人随时鸣号。 c、叉车只能在完全停车后才能换向;严禁提升、倾斜同时操作及超载运行。 d、出现异常现象,应停车检查,及时排除。 3、工作后 发动机熄火前,应使发动机怠速运转2—3分钟后熄火。 发动机熄火停车后,应拉紧制动手柄。 低温季节(在零度以下),应放尽冷却水。 当气温低于—15度时,应拆下蓄电池并搬入室内,以免冻裂。 转动机油滤清器手柄1—2转,检查螺栓、螺母有无松脱现象,并及时排除不正常情况。 f、将叉车冲洗擦拭干净,进行日常例行保养后,停放车库或指定地点。 叉车的使用安全规章制度 篇4一、目的: 为了维护设备完好和安全使用,保证机动叉车驾驶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型号规格的机动叉车。 三、安全驾驶操作: 1、持证上岗,严禁酒后驾驶。 2、操作者必须熟悉叉车的性能,严格遵守操作使用规定,非叉车驾驶员严禁驾驶。 3、按规定对车辆进行检查,叉车的转弯灯、喇叭以及刹车制动必须有效。 4、作业时货物装卸要平稳、牢固,货物重量须均匀分配在两叉车之间。手柄置于中间静止位置,不能同时操作两个手柄移动。 5、当驾驶员前面视线被挡或搬运大体积的货物时,应将叉车倒车低速行驶。叉车装载货物下坡时,必须低档,低速行驶。 6、行驶中应做到:货叉距离地面300~400mm,起重叉架要后倾。 7、在厂区内行驶时,速度应小于10km/h,装载货物及进车间时限速5km/h。 8、停车时应拉紧手制,档位位于空档。 四、作业中应遵守“十不准”: 1、不准将货物升高作长距离行驶; 2、不准用单货叉作业; 3、不准用货叉挑翻货盘的方法卸货; 4、不准利用惯性卸货; 5、不准用空档或分离离合器滑行; 6、不准超负荷作业。 7、不准用制动惯性溜放圆形或易滚动的货物; 8、不准用货叉拔起埋入地下的物件; 9、不准用货叉直接铲运危险品、易燃易爆货物; 10、不准在货盘货叉上站人作业,起升货物后货叉下严禁站人; 五、维护及保养: 1、检查发动机油轴箱和空气滤清器内的机油量,燃油箱内的燃油量及散热器内冷却水量,不足时按要求添加。 2、检查电池内电解液液面的高度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是添加并保持盖子孔畅通,检查电极与导线接头是否接合紧密牢固。 3、经常检查轮胎气压,并清除轮胎纹路中的杂物。 4、检查液压制动器和手制动器的自由行程及工作可靠性,并视需要加注制动液和排除系统内的空气。 5、查车辆液压系统油箱内的工作油量及管路、接头等处有无渗漏现象。 6、查仪表、灯光喇叭的工作情况。进行完上述各项检查之后起动发动机,检查发动机的运转情况并检查传动系统、制动系统以及液压升降系统的工作是否正常。 叉车的使用安全规章制度 篇5(一)、检查车辆 1、叉车作业前后,应检查外观,加注燃料、润滑油和冷却水。 2、检查起动、运转及制动性能。 3、检查灯光、音响信号是否齐全有效。 4、叉车运转过程中应检查压力、温度是否正常。 5、叉车运行后还应检查外泄漏情况并及时更换密封件。 6、电瓶叉车除应检查以上内容外,还应按电瓶车的有关检查内容,对电瓶叉车的电路进行检查。 (二)、起步 1、起步前,观察四周,确认无防碍行车安全的障碍后,先鸣笛后起步。 2、气压式制动的车辆,制动气压表读数必须达到规定值方可起步。 3、叉车在载物起步时,驾驶员应先确认所载货物平稳可靠。 4、起步必须缓慢平稳起步。 (三)、行驶 1、行驶时,货叉底端距地高度应保持300~400mm,门架须后倾。 2、行驶时不得将货叉升得太高。进出作业现场或行驶途中,要注意上空有无障阻物刮碰。载物行驶时,如货叉升得太高,还会增加叉车总体重心高度,影响叉车的稳定性。 3、卸货后应先降落货叉至正常的行驶位置后再行驶。 4、转弯时,如附近有行人或车辆,应先出信号,并禁止高速急转弯。高速急转弯会导致车辆失去横向稳定而倾翻。 5、内燃叉车在下坡时严禁熄火滑行。 6、非特殊情况禁止载物行驶中急刹车。 7、载物行驶在超过7°和用高于一档的速度上下坡时,非特殊情况不得使用制动器。 8、叉车在运行时要遵守厂内交通规则,必须与前面的车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9、叉车运行时,载荷必须处于不防碍行驶的最低位置,门架要适当后倾。除堆垛或装车时,不得升高载荷。在搬运庞大物件时,物件挡住驾驶员的视线,此时应倒开叉车。 10、叉车由后轮控制转向,所以必须时刻注意车后的摆幅,避免初学者驾驶时经常出现的转弯过急现象。 11、禁止在坡道上转弯,也不应横跨坡道行驶。 (四)、装卸 1、叉载物品时,应按需调整两货叉间距,使两叉负荷均衡,不得偏斜,物品的一面应贴靠挡物架,叉载的重量应符合载荷中心曲线标志牌的规定。 2、载物高度不得遮挡架驶员的视线。 3、在进行物品的装卸过程中,必须用制动器制动叉车。 4、货叉在接近或撤离物品时,车速应缓慢平稳,注意车轮不要碾压物品垫木,以免碾压物绷起伤人。 5、用货叉叉货时,货叉应尽可能深地叉入载荷下面,还要注意货叉尖不能碰到其它货物或物件。应采用最小的门架后倾来稳定载荷,以免载荷后向后滑动。放下载荷时可使门架少量前倾,以便于安放载荷和抽出货叉。 6、禁止高速叉取货物和用叉头向坚硬物体碰撞。 7、叉车作业时禁止人员站在叉车上。 8、叉车叉物作业时,禁止人员站在货叉周围,以免货物倒塌伤人。 9、禁止用货叉举升人员从事高处作业,以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10、不准用制动惯性溜放物品。 11、不准在码头岸边直接叉装船上货物。 12、禁止使用单叉作业。 13、禁止超载作业。 叉车的使用安全规章制度 篇6为了规范车间叉车的使用,特制定《关于叉车使用管理规定篇》。具体内容如下: 一、责任人 叉车责任人为车间叉车司机,隶属于车间进行管理 二、责任 1、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 2、服从车间管理,保质保量地完成班长及调度安排的日常各项工作任务。 3、维护车辆的清洁和完整,经常对其安全附件和性能检查,并按规定进维修和保养。 4、严禁酒后驾车。 三、使用管理 1、车辆严禁超载、超速、载人,杜绝驾驶员以外的人随意动用车辆(叉车司机如因故不能正常上班,当班班长及调度可临时顶岗); 2、车辆在作业过程中严禁急停、急刹车、急转弯,限速行驶; 3、车辆开始作业前需检查制动情况,作业扣需将叉车在指定位置停放,严禁在生产线随意停车; 4、行驶过程中调节好叉车臂高度,避免划伤地面。 四、处罚 1、司机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如叉坏物资将按公司材料原价赔偿损失。 2、在作业过程中,不服从车间指挥,经核实第一次罚款50元并警告批评;第二次给予加倍处罚。 3、在车间内超速行驶,第一次处罚50元并警告批评;第二次给予加倍处罚; 4、司机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撞坏附属物及公共财产,视其情节罚款或按财产原价赔偿。 5、上班时间,司机人员严禁脱岗、睡觉。经发现一次罚款50元并警告批评;第二次给予加倍处罚; 6、下班后,需将叉车停放到指定地点,并将叉车臂降到地面高度,如违规处罚50元/次; 7、工作期间饮酒或酒后上岗,处罚100元/次; 8、叉车司机严禁在作业过程中严禁载人,如违规处罚50元/次; 9、叉车司机工作结束后,未将钥匙带走,或将叉车交由车间操作者作业,如违规处罚100元/次; 10、严禁将车间各项标识牌、标识线等进行破坏,在加油后需检查是否存在漏油等情况,在叉运作业中需将叉车臂提升到合适高度,避免将地面进行划伤,如违规处罚100元/次。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