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吃重阳糕的作文 |
范文 | 吃重阳糕的作文(精选2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吃重阳糕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1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2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人们在这一天一般都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一大早,我就发现桌子上多了几袋热气腾腾的糕。我奇怪地问爸爸:“今天是什么日子?干嘛买这些糕?”爸爸说:“今天是重阳节,这是重阳糕。”爸爸边说边拎起一袋子糕,说:“一袋给你爷爷,一袋给你外公,一袋给你,一袋给邻居王奶奶,你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多可怜啊!她虽然不是我们的家人,但我们也应该多关心她。” 爸爸说完,我立刻拿起一袋重阳糕,飞快地向王奶奶家跑去。 王奶奶六十多了,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一大叠,眼睛已经看不清楚了,平时很少有人来看望她。我平时一有空总会去那里帮忙、陪奶奶聊聊天等。 我拿着重阳糕跑到王奶奶家,只见奶奶正眯着眼睛在很费力地洗菜。我跑过去对王奶奶说:“王奶奶,你坐下来,休息一会,吃点重阳糕吧!我来洗菜。”我边说边把王奶奶拉到凳子上,打开袋子,让奶奶快吃重阳糕,说:“奶奶,你看这重阳糕还热乎乎的呢,快趁热吃吧!”奶奶笑着连声说:“好!好!好!你真是个乖孩子。”我呢,回到水池旁,马上行动起来。不一会儿,菜洗好了。不过衣袖却湿了。我想:虽然衣袖湿了,但湿得有意义,我心里非常开心。 告别了王奶奶,回到家里,我发现没有人,于是赶忙找来一件衣服,刚想换上,爸爸回来了,说:“你怎么弄成这个样子?”我急忙解释道:“我帮王奶奶洗菜,不小心洗湿了。”爸爸笑着,抚摸着我的头说:“你真懂事,真是爸爸妈妈的好儿子。” 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多陪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邻居王奶奶,让他们不感到寂寞,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人生的快乐。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3丁零零,上课了,我们纷纷回到教室,等待黄老师到来。吱——门被黄老师推开了,只见黄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上了讲台,与平时不同的是,黄老师手里竟然还拎了一个画满蓝色小花的袋子,袋子里鼓鼓的,似乎有什么东西藏在里面。 黄老师让同学们猜这袋子里有什么东西?一位同学反应迅速,抢着说:“是不是答应给我们吃的熟花生呀?”黄老师摇了摇头。又有一位同学说:“是不是以前的学生给你写的信?”黄老师还是摇了摇头。最后,黄老师给我们揭开了答案。她把她的一只手伸到袋子里,摸出了一块重阳糕。黄老师说:“这是别人送我的重阳糕,我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说着,黄老师就掏出一把小刀,耐心地为我们切起糕来。 见到这么好吃,那么香的重阳糕,我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我的肚子也唱起“空城计”。我安慰我的肚子说:“肚子呀肚子,你再忍一会吧!马上就可以享受到美味了。”“袁佩雯——”果然,没一会儿,一个熟悉的招呼声就传进了我的耳朵里。呀!是黄老师喊我去领重阳糕呢,我立刻小跑到讲台边,从老师手里接过了一小块方方的糕。真香,我才把它放进嘴里咬上一小口,满肚子的馋虫就往上爬,让我忍不住大嚼特嚼,三下五除二就把重阳糕给全部吃了。 这真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重阳糕了!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4“丁零零”,上课了,黄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手里还拎着一个漂亮的纸袋子。她面带笑容地问我们:“知道这个袋子里装了什么吗?”同学们“刷”地一下全都举起手来。黄老师点了一个同学,他说:“可能是你上次说的要给我们带的熟花生。”老师笑着摇了摇头。我看了看,这袋子方方正正的,猜想着里面的东西也一定很方,我又仔细想了想,今天是农历九月初八,明天不就是重阳节了,难道这是……重阳糕?我举起手来,老师叫我,我说:“重阳糕。”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老师笑而不答,慢慢地把袋子打开,“哇哦!”同学们大叫一声,果然是重阳糕!哈!我猜对啦!老师大声宣布:“今天,我们一起吃重阳糕!”“哇——”同学们欢呼声一片,我激动得差点从座位上跳起来了。 开吃喽!老师拿出一把小刀,小心翼翼地把重阳糕切成块,然后让我们按座位有序地去领,同桌两人同吃一块。可我们却偏偏是第四组,看着其他组同学津津有味地吃着的样子,我们组的同学个个把脖子都快伸成长颈鹿了。终于轮到我了,我跑到讲台前,领了一块重阳糕。这块重阳糕上面有一根根五彩缤纷的像萝卜丝一样的点缀,中间一道白一道棕,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五花肉呢。糕幽幽地散发出一股股米香,真让人垂涎三尺。 走到位子时,我想把这块重阳糕分成两块,可是这糕却像不愿分开一样,紧紧粘在一起。同桌陆萧霏见状可急了,两手抓住重阳糕,用力一掰,就把它一分为二了,嘿嘿!果然是“女汉子”。她把其中的一块给了我,我轻轻地咬了一口,哇!粘粘的,软软的,香香的,甜甜的,真好吃! 因为这是老师给我们的重阳糕,并且还是老师亲手为我们切的,所以吃起来尤其好吃,更是难忘!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5今天下午第三节课,黄老师神秘地拿了一个很漂亮的袋子走进教室,然后微笑着问我们:“这里面会是什么?”我们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答案无奇不有:一封信?上次说要给我们吃的熟花生?运动会上给运动员的别针和号码牌?不对不对,都不对。直到沈钇臣说是重阳节的礼物时,黄老师才神秘兮兮地取出一块用保鲜膜包着东西。哇,重阳糕!果然猜中了! 等我们安静下来后,黄老师甜甜地说:“明天是重阳节,学校里给每个老师发了一大块糕,我想和你们一起分享。”我感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黄老师那么辛苦,这块糕是学校给她的犒赏,可她却要和我们一起分享,黄老师实在是太好了!如果此刻可以,我一定会给她一个大而温暖的拥抱! 黄老师让我们每桌派一个人上去取糕,然后两人分着吃。我拿到糕,扯下一小块,放进嘴里,久久舍不得咽下去。直到看见后面的黄栋宇和沈钇臣开心地吃了起来,我才小心翼翼地嚼了几下。那糕软软的,糯糯的,吃完后唇齿间还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吃完,黄老师问:“好吃吗?” “好吃!”我们响亮地回答道。 “为什么呢?” “因为是黄老师给的!”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是啊!这又香又甜的重阳糕里有着黄老师对我们的爱,在别处哪里能吃得到呢! 这真是一节特别难忘的课,我多想回到当时再回味无数遍啊!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6今天,黄老师又提着一个蓝色纸袋子满面春风地走进了教室,同学们都兴奋地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难道又是花生?”“不对,我觉得是重阳糕。”……在大家的猜测中,黄老师打开袋子,一大块的重阳糕摆在了讲台上,一层米白,一层浅棕,远看犹如一大块香喷喷的五花肉,让人垂涎三尺! 大家两眼放光地盯着重阳糕,嘴里不时咽着口水。黄老师拿着重阳糕在我们每个人的鼻尖停留了一小会,让我们先闻一闻。浓浓的.米香在教室里弥漫,大家肚子里的馋虫都被勾引了出来。“想吃吗?”“想!”大家异口同声。 只见黄老师拿起一把小刀,慢慢地在沿着糕的一个边角切了下去。我一边看着这“慢动作”,一边心急地想:什么时候轮到我呀?在我盯得快流出口水来时,只听一声“汤钰婕来拿!”我立刻“刷”地一下站起来,椅子差点都要被我撞翻了。我一路小跑着赶紧去拿糕。回到座位,我迫不及待地与同桌一起分享,“太好吃了!这是我从小到大吃到最好吃的重阳糕了。”我忍不住边吃边说,蔡以恒也不住地点头附和我。黄老师慈爱地看着吃得津津有味的我们,问道:“还有谁要?”我一听,忙举手示意,心中不停地说:“老师,我要,看我,看我!”黄老师好像跟我心有灵犀一样,又给了我一小块,顿时我心里的“小馋虫”已经乐的一蹦三尺高了,我兴奋地接过重阳糕,美滋滋地享受着这无与伦比的美味! 今天的重阳糕是我吃过最好吃的!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7今天是重阳节,我刚一觉醒来就看见妈妈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重阳糕。它是椭圆形的,金黄金黄的,闻上去还有一股桂花香呢!我咬了一口,糯糯的,甜滋滋的,就像吃了蜜一样。我三下两下就把它给搞定了。我又来到了楼下,再吃了一大碗的重阳糕,奶奶在一旁笑眯眯地说:“真是个小馋鬼!” 妈妈说:“重阳节又称菊花节,是老人们的节日,所以我们要尊敬老人,关爱老人。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听了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孝敬老人,那么就会让这个世界充满欢乐。 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我怎么也吃不下饭,因为我的肚子已经给重阳糕撑得鼓鼓的了。 九月初九,小朋友!你们千万不要忘记这个特殊的节日哦!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8今天是重阳节,我和妈妈去外婆家吃晚饭。外婆说:“今天是重阳节,我们一起来做重阳糕!”我一听,一蹦三尺高,大声嚷着:“我也要做,我也要做!” 收拾干净了桌子,外婆端出一盆浸湿后又晾得半干的米粉,把它们倒在一个大竹匾里,我激动得直搓双手。我卷卷衣袖,搓搓小手,深吸了一口气,准备大干一场。第一步是和面,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是用糖水和。外婆给我倒了一些糖水,我便开始揉。“我揉,我揉、我揉揉揉……”我自己为自己鼓劲。由于用力过大,铁盆被我弄得“咯噔”响。可是我的手不一会儿就酸了,使不出劲来。面团还总是不听我的话,粘在盆子的壁上不下来。于是我便用手指挖。这一挖,弄得手上黏糊糊的。外婆赶紧说:“在手上抹点干面粉。”面团差不多成形了,也越来越柔软了。我将面团一分为二,将面团按成面饼,现在要给这半成品“化妆”啦!先用红丝绿丝做几条红红绿绿的头发,眼睛一只紫一只红,鼻子只有一条线这么细,嘴巴是用瓜子做的,脸上还五颜六色。真不知道这块重阳糕烤好是什么样的。是黑乎乎的,还是白白胖胖的?只见外婆那也快做好了,外婆把细细的,白白的米粉一勺一勺放入蒸笼里,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压平,再用小刀把它们切成一块块菱形,再小心地撒上红丝、绿丝和黑芝麻,最后,我们把蒸笼放在蒸锅上蒸。外婆说:“只要我们再耐心等上二十分钟,就可以吃到又松又软的重阳糕啦!” 我们静静等待着,不一会儿,一阵甜滋滋的香味悠悠传来,重阳糕蒸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自己的杰作,迫不及待地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好香啊!”我感叹道:“没想到重阳糕如此美味,我还是第一次吃到自己做的重阳糕呢。”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9中秋一过,就进了深秋,深秋有着我一生最重要的日子——重阳。九九重阳是我的生日,也是母亲的受难日,每逢重阳佳节自然比常人更为思念亲人。思念着母亲,就想到了母亲的重阳糕。 时光总能在我的依恋中回到从前: 米粉有点糙,不是那种白白的细末,水是井水,煮开了还有点甜,当开水遇到米粉的时候,尽是那“噗噗”冒泡的兴奋劲,粉啊水啊黏糊在一起不愿意分开了。一双手伸过来一揉一按,那团黏糊糊很快就变成了面冬瓜。一双手也沾满了粉渍,然后稍用力就把那“冬瓜”掐了一段一段的,端个菜刀又拍成一方块一方块,像是豆腐,却比豆腐香,看了不小心就会流下哈喇子。再撒上些发酵粉,那是希望入锅后能蒸得壮些,让我们做孩子的看了喜欢,吃着也开心。 “豆腐”在竹架篓里排成几排,隔了水进了锅,一对丹凤大眼睛随着碎步声到了灶口,紧盯里头的火苗,几双小眼睛也挤了过来,灶后的墙上,映照出的身影,随着火苗的跳跃绘就一幅天伦永乐图。 水开始沸腾,催促着所有的小眼睛回到了灶前,却都盯住了锅盖四周不断冒出的白烟,还用手去抓。直到那白烟越来越多,多得用手怎么挥也挥不去的时候,就有笑声了,笑声之外,听得见呼吸声粗了,也急了。 大手终于揭开了锅盖子,稍事扇散那一笼笼冒不完的白烟,那一个个粉扑扑白嫩嫩待嫁的“姑娘”,就出现在眼前了,外衣缀点着一条条红红绿绿的绸丝,身上涂满了胭脂,被她们的娘一个快速给端了出来,齐齐整整坐在了灶台,等待着姑爷。 一只只黑乎乎的小手啊,伸向前去,却像被咬了一口似的,一只只又缩了回来。此刻看那“新娘子”,脸上已经印上了几个黑乎乎的小圈圈,却还是那么好看。 一切都逝去了,只是每年重阳,我还在等待母亲的那声叫唤:“吃重阳糕喽!”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10再过两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了!我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就能给爷爷、奶奶一个大惊喜了。我一定要做出世界上最好吃的重阳糕,亲手送给爷爷、奶奶们品尝! 我们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各种各样的材料:有小小的葡萄干,脆脆的小核桃,还有甜甜的巧克力豆……我们戴上一次性手套和口罩,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心想:“一定要认真地做好重阳糕!”我下定了决心! 瞧!涵钰妈妈端来了一大锅滚烫的开水,慢慢地倒进装有米粉的盆子里,然后用筷子把水和米粉和在了一起。不一会,米粉成了一个大白馒头,白白胖胖,可真好玩儿,我可真想咬一口! 和好米粉后,涵钰妈妈分给每人一小块儿,我也得到了一小块儿。我把它放在桌上,用力一压,再拿上准备好的磨具往上一按。呀!一个米老鼠重阳糕出现了!它好像在说:“我是米老鼠重阳糕,你把我打扮得漂亮一点,再送给你的爷爷、奶奶,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 我看着它轻轻一笑,说:“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把你打扮得漂亮一点的。”说完,我就把它装饰了一下! 看!两颗巧克力豆做的小眼睛,炯炯有神;一颗小葡萄干做的小鼻子,显得非常俏皮;一个用枣片做的小嘴巴,看起来甜甜的!就这样,一个漂漂亮亮的米老鼠重阳糕诞生啦! 大家把各自的“杰作”放到蒸格里。啊!真是五花八门,同学们的手可真巧啊! 等呀,等呀,重阳糕终于蒸好了。浓浓的香味飘满了整个教室,真是太馋人了! 我第一次做的重阳糕可真成功,爷爷、奶奶吃了我的重阳糕一定会赞不绝口的。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11近了近了,秋天的脚步近了。是谁驾着祥云在俯视人间?你看他左耳上盘着一条蛇,右肩上扛着一柄斧,看起来威武极了。噢,他就是秋神蓐收! 蓐收舞动巨斧,带出一阵风。秋风飒飒,美丽的菊花绽开了笑脸,枫叶似火,大雁南飞。明天就是重阳节了,我心念一动:何不做个重阳糕应应景呢? 我向妈妈说了我的想法,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带着我冲向超市。我们买齐了食材:粳米粉、糯米粉、豆沙馅、红枣、红丝绿丝等。妈妈厨艺不精,她特地在百度上查了重阳糕的做法,不停说着“原来如此简单”,实际操作起来翻了船。在她的指挥下,我不知不觉加了很多水,粉全部都溶解了,变成了一盆薄汤,我不禁跳起了脚:这还能做糕吗! 正当我急得六神无主时,爸爸下班了,如神兵天降。知道了我的意图后,立刻掏出手机,查了“下厨宝”,就开始教我。只听他说:“重新拿一个盆,粳米粉、糯米粉各放250克。”见我做得很好,他紧接着道:“加水,记得水要一点一点加,把大块的粉粒捏碎。”我当然知道,我可不会在同一块石头上再摔倒一次!谁知事与愿违,水又多了一些,没有达到我预定的要求,不禁又懊恼起来。爸爸赶紧安慰:“没关系没关系,我们跳过‘筛粉’这一步,接着做下去就行。”于是,我按着爸爸说的,不停地揉搓挤压,直至所有的颗粒都消失不见。我拿出蒸笼,在底部铺上纱布,把粉团搓圆后摊平,放上豆沙馅,再搓一个粉团,覆盖住豆沙,摆上红枣,用红丝绿丝点缀。哈哈,我欣赏着“杰作”,这不就跟下厨宝中的图片一模一样嘛! 我乐颠颠地把蒸笼放进蒸箱,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会怎样。过了15分钟左右,只听“叮”的一声,蒸箱停止了工作,也意味着重阳糕可以出炉了。我忐忑地拉开蒸箱:呦,雪白的糕上红枣笑颜如花,红丝绿丝也齐齐向我打着招呼,一股香甜的气味扑面而来。“可别让我失望啊!”我满怀希望、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好好吃,虽然不完美,但也很成功!我细细咀嚼着,重阳糕滑软柔润,甜而不腻,清香可口,重重美味又层层分明。吃着吃着,我想起了远方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明天我一定要打个电话给他们,祝福他们健康长寿!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12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 《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有诗描述重阳糕的制作: 蔡云:篝火鸣机夜作忙,织工一饮登高酒,依然风雨古重阳,蒸出枣糕满店香。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还馈送亲友,称“送糕”;又请出嫁女儿回家食糕,称“迎宁”。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13马上就到传统祈福和敬老的重阳佳节了,我和妈妈准备一起做重阳糕送给外公外婆。 首先,我们去超市采购做重阳糕的材料,然后还在小区里采了一些香气扑鼻的桂花,因为妈妈说,用这样的桂花水来和面会更香。 回到家中,我和妈妈就开始分工协作,我负责仔细地挑选新鲜的桂花,去梗,洗净,然后用热水浸泡,妈妈负责搓粉,筛粉。由于我的任务比较轻松,很快完成了,看着妈妈还在辛苦的搓粉和筛粉,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分担更多家务,于是我就帮妈妈筛粉,细细的雪白的粉从网里掉下来,就像在下雪一样。虽然手臂很酸,但是看到自己劳动的成果和妈妈开心的笑容,我也不觉得累。 经过我和妈妈一个小时的努力,准备工作完成,我们一层粉一层豆沙的在饭盒里铺好,还在最上面的一层撒上了红枣和葡萄干,然后放在锅里开始蒸糕。 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重阳糕出炉了!妈妈立马拿出手机,让我端着重阳糕不停地摆pose。一顿咔咔咔之后,心满意足的妈妈开始发朋友圈去点赞了。 我看着自己努力劳动做出来的糕点,尝了一块,真是美味啊! 晚上,爸爸开车把我做的重阳糕和贺卡送到了外婆家。我希望外公外婆吃了我做的重阳糕,可以身体健康,快快乐乐!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14重阳节正值五谷收获的日子,重阳糕,不仅是节日的食品,还是神佛的供品,也是馈赠的礼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用于农历九月九日佳节并且形色花巧,所以又叫花糕。 重阳糕起源很早。南朝梁代人宗懔(约501-565年)的《荆楚岁时记》注说:“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宋代高承在《事物记原》卷九说:“盖饵,即糕也。”并引述晋代葛洪《西京杂记》所记汉代“食饵”的记载。实际上以粉面蒸糕唐代已经出现,不过并不专为重阳节的食俗。而宋时做糕之风已经很盛了。到了宋代,城市经济逐渐繁荣,市井之内出现了独立经营糕饼食品的店铺,“糕”与登高之“高”谐音,于是吃糕与登高同成节俗。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15九九重阳节到来了。今天星期日,老师给我们布置两个任务:一是学做重阳糕;二是以此为素材,写一篇作文。这第一个任务,对于我们全家来说,那可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怎么办呢?全家人经过商量后决定:要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学会我们不会的东西。 我到妈妈办公室里上网查到了重阳糕的制作方法:将糯米粉1.5千克,粳米粉1千克混合成相粉,加入白砂糖0.5千克,加入0.75千克反复揉搓,静放2小时后,用旺火蒸15-20分钟,撒上色浆、芝麻、红绿丝即成。 今天一大早,我和外婆到菜市场去买糕料。买糕料的爷爷说:“我有15年的做糕经验,每年都大量批发重阳糕,我来教你做”。我们一听,马上拜爷爷为师。爷爷给我们称了半斤糯米粉,半斤粳米粉,2两红绿丝后告诉我们:“把这些相粉放到盆里,根据口味,加上白糖,在喷雾里装160毫升凉水,边喷边搓,搓好后马上就可以放笼里蒸了。 回到家里,我们把饮料瓶盖扎满孔,当喷雾器,然后在瓶子里按规定装上水,边喷边搓。搓好后发现相粉很松散,这能蒸成糕吗?我和外婆商量:先蒸一半试试看,如果不行,另一半加水后放置两小时再蒸。 我们取一个搪瓷盘子,在盘底抹上油,把搓好的糕料放到盘子里,上面撒上红绿丝,用旺火蒸了30分钟。 因为是第一次蒸,所以我们时不时地去观察重阳糕的变化情况。只看见透明的蒸锅上炊烟袅袅;蒸锅里红边盘子里,雪白的重阳糕上红绿相间,十分好看,我马上用相机拍下了这美丽的画面。 重阳糕蒸好后,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盘子端出锅,用筷子一夹,可以,不散。夹一块嘴里一尝,哈哈!黏中带沙,香中带甜,口感非常好,比买的重阳糕还好吃呢! 通过今天学做重阳糕的活动,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我今后还要不怕苦难继续学会更多的东西。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16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唐代以前已有此糕点,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插五色小彩旗,由于“糕”与“高”同音,寓意吉祥,作为节日礼品一直盛行不衰。 今年10月2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踏秋”,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出游赏景、登高望远、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都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随着时代变迁,很多传统习俗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但是重阳节为长辈孝敬一盒重阳糕,这一延续千百年的习俗,至今仍然活在上海人的生活中。 因各地风俗不同,重阳糕的制作方法也因地而异。上海,自开埠之后就成了移民城市,五方杂处,中西交融。随着全国各地移民进入上海,重阳糕各式制法也流入上海,而一些沪上本地农家自治糕饼颇有风味。 如今,除了沈大成、乔家栅、三阳泰、悦来芳等老字号食品店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重阳糕,郊区也有各具特色的农家自制糕点,在重阳节期间被用来馈赠亲友,如香糯软滑、松软香甜的松江叶榭软糕,甜不腻口、清香淡然的七宝农家糕,还有清香松口、糯而不粘的崇明糕。这些传统糕点的制作技艺因其独特的配方技艺和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深层意义被先后收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重阳节到来之际,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这些“舌尖上的非遗”项目合而为一,精心制作了“上海重阳糕新装礼盒”,传美食传统制作技艺,品海派精美糕点名品,融多种非遗创新元素,扬尊老敬老重阳美德。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1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称老人节、登高节。 重阳节要吃重阳糕,我和爸妈特意去夫子庙买重阳糕。到了莲湖糕团店,才发现店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好像一条长龙。我们赶紧跑过去排队,刚站到队尾,一群人又蜂拥而至。过了好一会儿,才轮到我们,我们买了两份重阳糕。 重阳糕还热乎乎的,是由糯米粉和豆沙做成的,上下是两层糯米糕,中间是一层豆沙什锦馅,上面还撒了一些红绿丝。尝了一口,松松软软的,还有一种清香,让人吃了还想吃。卖重阳糕的阿姨还送了一面三角形的小红旗。这面旗子是剪纸做成的,上面有一条镂空的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回到了家,我将小红旗插在重阳糕上,送给爷爷奶奶。他们从小就带我,很辛苦。重阳糕代表代表着我对他们的感谢、敬爱之情。爷爷奶奶接过重阳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直夸我长大了懂事了。 尽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父母经常教导我要孝敬长辈。从现在起,我一定要孝敬长辈,将来也要教导我的儿女一定要孝敬长辈,让孝敬长辈民族优良传统永远发扬光大下去。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18花糕的起源有一种来源甚早的说法。《南齐书》卷九上说,刘裕纂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便骑马登上了项羽戏马台。等他即位称帝后,便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据传说,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就是当年发给士兵的干粮。 另一种传说则流传于陕西附近。传说明朝的状元康海是陕西武功人。他参加八月中的乡试后,卧病长安,八月下旨放榜后,报喜的报子兼程将此喜讯送到武功,但此时康海尚未抵家。家里没人打发赏钱,报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来。等康海病好回家时,已经是重阳节了。这时他才打发报子,姶了他赏钱,并蒸了一锅糕给他回程作干粮。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给左邻右舍。因为这糕是用来庆祝康海中状元,所以后来有子弟上学的人家,也在重阳节蒸糕分发,讨一个好兆头。重阳节吃糕的习俗就这样传开来了。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19今天的语文课,黄老师神秘兮兮地拎着一个小小的蓝袋子走进教室,笑嘻嘻地问:“你们知道这个袋子里面是什么吗?”我马上想到了上次剥花生比赛结束时老师说要给我们带熟花生的事,于是毫不犹豫地站起来说是炒花生。同学们都哄堂大笑,边笑边说:“袋子那么方,怎么可能是花生呢?”我只感觉脸又红又烫,很不好意思地坐了下来。一连好几个同学回答,老师都只是摇头。我们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真不知老师的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后来还是老师揭晓了答案:“马上就要重阳节了,……”“重阳糕。”还没等老师把话说完,同学们就异口同声地叫起来。黄老师微笑地点了点头:“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分享重阳糕吧!”教室里顿时一片沸腾。 开始切重阳糕啦,只见黄老师戴上了塑料手套,拿出刀来,小心翼翼地切着。趁着老师切的时候,我细细地打量,重阳糕的颜色是红白相间的,远看像一大块肥得流油的五花肉。老师一边切一边喊我们上去领,没过一会儿,我也领到了一小块“五花肉”。我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品味着,它不但甜在我的嘴里,更甜在我的心里。 一轮分完了,老师问还有谁要的,一开始我们都口是心非地说不用,因为虽然我们肚子里的馋虫还在蠢蠢欲动,但黄老师还没有吃呢,我们怎么可以再伸手要呢?可渐渐的,有点同学实在抵挡不住诱惑,还是上前要了一小块,于是,有更多的同学涌到了讲台边…… 黄老师切糕的时候,一不小心划伤了她的手指,这一幕被我看见了,心里又感动又心酸。“五花肉”在黄老师的手里慢慢变小,最后没有了,但有一种爱却在教室里越来越清晰…… 吃重阳糕的作文 篇20今年国庆放假恰逢重阳节,爸爸妈妈带我去慈城年糕馆体验现场制糕过程。 一进入年糕馆,里边真是热闹非凡啊!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又来到了“印糕制作室”。印糕又名“重阳糕”,因为正是重阳时节,制作印糕的人可真不少啊!场馆内人头攒动,我们好不容易等到一张空闲的八仙桌,我迫不及待地请工作人员给我们调配好“原料”,并拿来制糕的工具。 只见服务员阿姨娴熟地把糖水倒入黄豆粉中,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一些喷香的黑芝麻,“原料”就算准备妥当了。随后,服务员又给我们拿来一小碗松花粉,告诉我们,在压糕前要把松花粉抹在模子的底部,便于脱模。 开始制糕了,我先试着把松花粉均匀地涂抹在印模上,再把黄豆粉压进模子,双手使足劲,把它摁得结结实实的,然后用铲子铲除多余的粉末,接着用木棒敲击模板。这时,一个个涂着金黄色松花粉的“重阳糕”就诞生了。 “重阳糕”小巧精致,有圆形的,有扇形的,还有树叶状的,正面还印有花草图案和代表吉利的祝福词呢!一个个小印糕在我手里似乎“活”了起来,一会儿工夫,食品盒就被挤得满满的。 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制作的“重阳糕”,我要把这些“作品”送给关心爱护我的长辈品尝。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