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合七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 篇1[知识与技能] 1练习诗歌的朗诵。 2学习比喻、顶针、拟人修辞在诗歌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朗读,讨论,仿写,体会。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作者对理想的解释和对有理想的人的赞美。 2萌发树立远大理想的感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听写。 范读(听录音),齐读,一人一句开火车读,结尾齐读。 分析第一、二小节诗的含义、修辞。 第一小节: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运用了比喻、排比、顶针的修辞。顶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应该揭示其特点,并且举例:“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第1、 2个比喻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 第4句中的“黎明”比喻什么? 第二小节:理想有时代性。 第12和34句之间为何是句号而不是分号? [作业]:模仿第一、二小节写8句诗,要运用三种修辞,内容自定。 听写改错。 第二课时: 齐读。 分析第三至第十二小节。 三: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历史的发展。 “历史的脊梁骨”如何理解? 四:理想的实现要经历多次的挫折和失败。 与《在山的那边》相同的诗句是哪些? 五:理想给人力量。 指出每一句写理想给人何种力量? 与34句含义相同的古诗:“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联系书后背诵篇目 六:理想是崇高的。 如何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七:有理想的人常感寂寞。 如何理解“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八: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不幸”指哪些? “大写的人”指什么样的人? 九:理想使人重新做人。 十:对理想要执著。 “玷污”和“被扒窃”如何理解? 十一: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性。 [作业]:做课程探究。 第三课时: 交流仿写的诗。 十二: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比喻的内涵。 结尾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与本诗结尾含义相同的《在山的那边》的诗句是哪些? 记忆附录中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 讲课程探究。 [作业]:预习 教学设计方案 篇2一、 教学目标 : (一)能力目标 1、 学习“每”“辄”等词的古义;了解“未之知”这种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句子。 2、 学会分析三种比喻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二)美育渗透 领会作者文中所充溢的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激情的熏陶。 二、 难点、重点 1、 文章表现出来的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激情。 2、 三种比喻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三、重难点突破: 阅读文章,体会文中的激情。 阅读——讨论——体会比喻句的不同效果 四、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 媒体设计:(略) 教学课时:1 五、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读: 1、同学们,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与苏轼相伴,欣赏了“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承天寺夜景;在徐霞客的指引下,登游了极其险俊难攀的恒山。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也随袁宏道踏青去! 2、范读课文 学生评价 教师点拨 3、整体感知:久居城内,满眼都是红墙碧瓦。一旦到了郊外田野,满地绿意,满眼山光水色,不禁喜不自胜。这篇文章就是作者与友人游历了满井后写的一篇浸透着早春芳馨和感念大自然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美好情怀的佳作。 4、学生自读课文,消灭文字、词语障碍 注意“斫、遁、砾、茗、鹄、呷、蹇”等几个字的读音。 5、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点评 6、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然后在班上交流。 A.同桌借助参考工具书及课文注解疏通全文大意。 同时圈画疑难词句,并向老师提出质疑。 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泉:泉水,用泉水、茗:茶,煮茶、lei2:酒杯,举着酒杯、红装:穿着艳装—名词动用) B.作者围绕“满井”写了哪些内容? 讨论明确:柳枝、麦苗、土、冰(水)、山峦、鸟、鱼、游人(板书) C.作者抓住了这些事物怎样的特点?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讨论明确: 水——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3、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爱乡、怀乡之情。 教学重点:在阅读理解课文语言的基础上经历积累、感悟、运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领会“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的丰富含义。 课前准备: 1、推荐诵读王维的《归崇山作》一诗,了解诗意。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启发,入情入景 引出课题:家乡的桥 二、自读欣赏,整体感知。 1、配乐自由读全文。 2、围绕“家乡的桥”,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3、归纳板书,梳理课文。 三、品味语言,积累运用(随学生的兴趣点调整教学环节,组织教学) 1、教师引读文中描写桥名的语句。 2、品读王维的诗句,理解“撷取”的含义。 3、播放媒体,欣赏不同字体的桥名,感受中华书法艺术品的美妙,体会儿时坐船、看桥名、听故事的情趣。理解、积累“飘逸潇洒”、“刚劲雄健”。 4、指导朗读,抒发阅读感受。 5、欣赏家乡小桥的造型,借助课文语言,选择感兴趣的桥,介绍介绍。 6、欣赏作者儿时在桥边玩耍的情景描写,指导朗读,体会惬意与难忘。 四、根据板书提示,总结课文。 1、理解: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2、创设情景,表达感受。 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希望自己能住在什么样的地方?(播放课件)人人都想住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那里绿树成林,空气清新,多美啊!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我真希望》。 2.板书课题,指导有感情读好课题。 (点评:通过课件中的图画、音乐及教师生动的描述,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美好的希望之中。) 二、初读课文,认知生字 1.师:借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圈出文中的生字,和词语在一块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课件显示生字)。 ①小老师领读(有注音),想领读哪个就读哪个。 ②集体读(有注音)。 ③开火车读(无注音)。 ④抢读(无注音,打乱顺序)。 ⑤游戏:读字救小羊。(课件显示情境:大森林里,小羊站一边,大灰狼站在另一边。大灰狼慢慢走近小羊,学生同时大声快速准确读出生字。如果学生还没读完,大灰狼就走到了小羊跟前,大灰狼就会吃掉小羊;如果学生读完生字大灰狼还没走到小羊跟前,大灰狼就会停下来,小羊就得救了。) 3.学生自由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同桌听。 (点评:这一板块的教学活动,体现教师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教师创造多种朗读方式,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由于生字教学比较枯燥,课件“读字救小羊”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生字的快乐当中。) 三、朗读感悟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 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归类,并找出问题,四人小组带着问题边读边讨论。 2.小组交流并讨论:“我”为什么有这样的希望?该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我的心情?屏幕上随机出现相应的画面内容。 3.全班汇报,朗读感悟。 ①整体要求每小节以“我真希望”开头,重音应落在“真”上,突出一片真心。后两句“不是……而是……”,语调应由低沉,逐渐转向明快;用轻柔、向往的节奏和语调读好每小节的最后一句话,把无限的希望、美好的憧憬表达出来。 ②第一小节屏幕显示:浓浓的黑烟——轻盈洁白的云彩。 引导学生理解“轻盈洁白”,从而指导学生读好这个词。 第二小节屏幕显示:灰灰的粉尘——清澈晶莹的泉水。 引导学生想像泉水清澈见底,晶莹透亮的样子,理解“清澈晶莹”一词,并读好它。 第三小节屏幕显示:浑浊的气体——象征香味的略带彩色的气体。 引导学生体会浑浊气体刺鼻的味道,理解“芬芳”一词,从而指导学生读好“淡淡的芬芳”。 第四小节:美好的环境——树绿、花红、小鸟鸣叫。 引导学生理解“我真希望”反复出现的含义,及最后省略号所代表的意思,从而指导学生读出内心希望的强烈,感受结尾意蕴深远。 (学生先说哪一节,就先出示哪一节,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4.感情朗读 ①学生自由读全诗。 ②男女生分读全诗。 ③教师引读:我真希望…… 不是…… 而是…… ④看屏幕,学生配乐齐背。 (点评: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并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朗读感悟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充分表达出来,自由发挥自己的朗读技巧。) 四、联系实际,加深感悟,指导实践 1.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录像资料。 师: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我们不希望看到,请看屏幕。 2.指导实践,布置作业(课件显示提纲) 师:这些现象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课后对自己身边的环境做一次调查,存在哪些污染,如何治理,咱们下一节课交流。 (点评:通过观看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结合实际情况,深化本课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布置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为动笔写小诗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课文,导入 1.读生词卡片; 2.背诵课文。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深入调查了周围的环境,你有什么收获吗? (点评:把学生从课前的状态迅速带入情境中,将入境和复习结合起来。) 二、交流调查结果,拓展延伸 1.全班交流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2.谈自己的感受。 师:做了这么细致的调查,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感受吗?有什么新的希望吗?该为环境保护做点什么呢? 3.语言实践,拓展延伸。 师:请大家模仿课文中诗歌的表达形式,用上“我真希望”的开头,把自己对改变环境的愿望写一写,可以写一段,也可以写二至三段。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点评:通过实际调查交流汇报,使学生深深感触到污染无处不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已经刻不容缓。通过写小诗,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口语表达及写话的训练。) 三、巩固课文,加强语言文字的练习 1.出示问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洁白的()芬芳的()动听的() 2.指导“我会写的字” ①出示我会写的字,引导观察。 ②学生试写感悟,交流体会。 ③根据书写情况,教师范写指导。 ④学生再练。 3.采集本课中表达环境美的词语。 (点评:通过这个板块的练习,强化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将教师的示范指导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后,实现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指导更有针对性。) 四、总结 师:学了这一课,让我们大家赶快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母亲,做出自己的贡献吧! 作者:李迎迎 教学设计方案 篇5一、教学要求 1每人选送一件作品(美术、书法、手工等任选其一)。要是自己认为最好的',有创新的。 2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能讲述完成的过程。 3观看展览后,评出好作品,并说出理由。 二、教材说明 本次口语交际有一幅图,图上画的是一个展览室,墙壁上有同学们的书法、绘画作品;桌上摆放着手工制品。一个同学一边张贴自己送来的书法作品,一边与身旁的女同学交谈。另一个同学送来了自己制作的轮船模型。还有一个女生在认真地观赏同学们的摄影、绘画作品。 图下有两点要求: 一是每人选送一件自己认为最好的美术或书法、手工等作品参加展览。先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再说说你是怎么完成的。 二是评一评谁的作品好,好在哪里。 讲述明白,大家参与评议,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引导学生看图,读题目,明确要求。 1?图上都有什么? 2?同学们在干什么? (二)分组讨论、交流。 (三)展示、介绍自己选送的作品,并说说是怎么完成的。先在小组展示介绍,再选优秀者向全班介绍。 (四)评议:谁的作品好,好在哪里。 (五)小结:鼓励作品好、说得好和评得好的同学。 教学设计方案 篇6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星星多漂亮呀!今天,老师要把它送给最聪明、最勇敢、学习最认真的小朋友,大家可要加油啊! 我听好多老师都夸咱们班的小朋友聪明,那你认为咱们班谁最聪明?现在,我想请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帮个忙,就在刚才蓝猫和淘气在飞船上吵了起来,我想你们劝劝他们,你们愿意吗?(放课件:蓝猫和淘气吵架) 在这么多小朋友的劝说下,我们看看他们怎么做?(课件:蓝猫和淘气和好了) 小朋友,你们真能干!现在,蓝猫和淘气和好了,紧紧的挨在一起,笑得多开心啊!有个韵母就发挨在一起的挨这个音。我们现在就一起认识它好吗? 小朋友先看黑板(贴上单韵母a和i) 单韵母的本领可大了,两个韵母可以组成一个新的韵母,我们叫它复韵母。(移动i紧挨着a的右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个复韵母aieiui。(板书) 二、互动学习 (一)学习复韵母ai。 1、教师范读ai。教发音方法。(领读跟读自由读指名读) 2、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字发ai的音? 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非常认真,ai娃娃特别高兴,就请来他的好朋友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看它们是谁?(课件:拼音娃娃dtnl) 4、ai和他的好朋友见面,会怎样打招呼呢?和你的好朋友一块想一想,说一说。(同桌试拼音节指名拼读齐拼音节男女对口令) (二)学习复韵母ei 1、小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课件:大力水手)大力水手力气非常大,他经常帮助别人,你们有谁愿意当一当大力水手?那好,咱们举行一次大力水手扳手腕比赛,谁赢了,谁就是大力水手!你们想参加吗?(扳手腕比赛) 2、刚才听到小朋友憋足了劲,拉长声音都发ei的音。声音短一点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复韵母ei的音。(出示ei) 3、练习发ei的音。(指名读师正音齐读) 4、请小朋友看图,谁说说怎么利用图来记住复韵母ei的音和形? 5、谁能根据四声发音的方法,读出ei的四声。(出示ei的四声。自由读指名读当小老师读) 6、ei娃娃看见你们这么聪明,就打电话来把他的好朋友找来了,你们看。(课件:bpmf)。ei见到他的好朋友一高兴不知怎么打招呼了,小朋友帮帮他,好吗?(同桌试拼音节指明领读师生对口令) (三)学习复韵母ui 1、小朋友,老师想问一问,你们都会打电话吗?老师想和你们做一个打电话的游戏,你们愿意吗?我来当妈妈,你们来当孩子。师:孩子们,你们今天学了几个复韵母?生:两个,ai和ei。师:不对呀,妈妈听说你们要学三个复韵母呢,快放下电话问问老师去吧!师:对,我们今天还要学一个复韵母,可是你们已经学会了,就是喂。(出示ui)喂是ui的第二声。(师领读跟读自由读指名读) 2、现在你们谁能说一句,里面有ui这个音的话?(随机出示ui的四声。自由练读齐读指名读) 3、你们可真棒!ui娃娃高兴的不得了,让他的好朋友乘飞机赶来了,你们看它们是谁?(课件:zhchshr)小朋友们,快猜猜看,他们好朋友在见面时会说些什么?(同桌试拼四个小组各拼一个指名拼读两大组对口令) 4、小朋友快打电话告诉妈妈,我们这节课学了三个复韵母aieiui。(师生打电话) 三、拓展巩固 1、你听我说。(学生迅速找出老师所读复韵母的卡片) 2、拼音娃娃找朋友。 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在咱们班交了这么多既聪明能干,又认真学习的好朋友,老师真高兴!老师真心的祝愿咱们班的小朋友变得越来约聪明,越来越爱学习,会学习!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吧! 本课设计的特点是:教者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蓝猫和淘气引入学习情境,以游戏和联系生活方式教会学生aieiui的发音。如找朋友扳手腕打电话对口令。学生学得轻松自然。教师对学生的发音训练有层次、有过程、有针对,训练的形式也多样,面向了全体,体现了合作。 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61、62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是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2、知道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来和大家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出示苹果图)大家来看,屏幕上有很多不同颜色的苹果,每个苹果的下面都有编号,现在老师不看屏幕,我找同学来随便说出一个编号,老师就知道这个编号的苹果是什么颜色,谁先来试试? 生:(活动) 师: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生:想。 师: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自己一定会探索出来其中的奥秘,而且一定会比老师做的更好。 2、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回顾温习: 师:大家来看,谁来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了。 生:熊大、熊二。 师:是的,熊大和熊二想招待他们的好朋友,熊大拿出6个苹果和好朋友分享,他想给每2个苹果放一个盘子,能分几盘? 生:3盘。 师:你来上来摆一摆。(粘贴) 师:6个苹果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正好摆完,我们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生:6÷2=3 单位(盘) 师:在这个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 生: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 2、初步认识余数 师:熊二准备了7个苹果也要两个放一个盘子。大家用你们的学具自己摆摆看,你上来给大家摆一摆。(粘贴7个苹果图)。 师:看看这两次摆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熊大分了3盘正好分完,熊二分了3盘还剩下一个。 师:那剩下的一个为什么没继续摆呢。 生:因为要每2个分一盘,剩下的1个不够再分成1盘了,所以就剩下了。 师:你真棒。对像这种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我们就能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师:大家来看看怎样把它用算式表示出来。 师:被除数7表示共7个苹果,除数2表示每2个分一盘,商3表示分了3盘,所以单位要是盘,最后还余下一个大家可千万不要把它给忘记了啊,我们在商的后边加上6个点,把余下的1个写到点的后边,它余下了1个,所以它的单位要是个,这余下来的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师:我们试着来读读这个算式吧? 生: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 师:读的很好。这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谁能再来说说这个余数表示什么呢? 生:这个余数表示平均分后剩下的数。 3、课堂练习,及时巩固。 师:很棒,现在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打开课本61页,来看练习1,大家做一做。共圈了8组,还剩1个。一起读出算式。 生:17除以2等于8组余1个。 师:算式中每个数字各表示什么? 生:被除数17表示共有17个五角星,除数2表示每2个圈一组,商8表示平均分了8组,余数1表示还剩下1个。 师:回答的真好,第二题,共圈了7组,还剩2个,一起读出它的算式吧。 生:23除以3等于7组余2个。 师:这个算式的意义呢? 生:共23个圆,每3个分一组,分了7组,还余2个。 师:看来大家都已经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其实啊,有余数的除法中还隐藏了一个小秘密,我们现在一起去探索一下。 ? 4、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师:拿出8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 师:你来汇报一下。 生:每4个摆一个正方形,摆了2个,算式,8除以4等于2个。 师:真棒,现在用9根小棒来摆,看会出现什么情况?你来说说你的结果。 生:摆了2个,还余下一根。 师:为什么会余下1根呢? 生:因为摆一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余下1根不能再摆一个正方形了。 师:说的太好了,怎样列示呢? 生:9÷4=2(个)······(1)根。 师:那10根、11根、12根呢?都来摆一摆,并列出算式? 师:谁来把他的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同学们那我们不摆小棒,能自己推算出下面的算式吗?13根(13除以4等于3个余1根)、14根(14除以4等于3个余2根)、15根(15除以4等于3个余3根)。 师:现在观察这些算式,看看能发现什么? 生:发现了除数都是4,余数是1、2 3。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余数是4或者比4大的数不行吗? 生:不行,因为如果余数是4就又能摆出一个正方形了。 师:哦,现在你们有没有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那个小秘密呢? 生:余数都比除数小。 师:回答的太好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小于除数(板书)现在看看我们用这个秘密武器能不能帮熊二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如果用小棒摆这个图形,它可能余几根? 生:1根或者2根。 师:为什么呢? 生:如果余下3个的话就又能摆一个三角形了。 师:你太聪明了,摆这个图形可能余几个呢?来一起回答。 生:他可能是1—4根。 师:这个余数比除数小的武器不仅能帮我们解决摆小棒问题,还能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来看这个除法算式,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几? 生:1—5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余数比除数小,除数是6余数只能是1—5. 师:回答的真完整啊,那如果这个算式,只让我们写一个最大的余数,应该写几? 生:5 师:那如果我们知道余数是6,那除数会是谁? 生:8,因为余数要小于除数,除数要大于余数,余数是6,除数8比他大,所以是B. 师:真是个会思考的小朋友,我想写一个最小的除数,应该写几呢? 生:7。 6、课堂总结,课后思考 师:看来同学们对有余数的除法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不仅知道了余数的意义,还知道了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一定小于除数。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老师在上课前做的那个小游戏,希望同学们课后一起交流能够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探索出它的奥秘,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好,下课。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除数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