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的内容 |
范文 |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的内容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杜卫忠 教学目标(情感、知识、技能): 1、认识过度句与过渡段,初步了解过渡句(段)的作用 2、学会8个生字,理解32个词语的意思能说出其中5个成语意思 3、进一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理解课文,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 4、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顾全大局的品质,以廉颇勇于改过的品德,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 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活动,概括人物特点 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廉颇 教学准备: 战国末期七国草图,录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推敲课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为学习过渡句、段打好基础 2、学习推敲言行理解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才智超群,不胃强暴,维护国家利益的斗争精神 4、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查阅资料(3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将相和》,一起把课题念一下。生齐读课题: 13、《将相和》这是一个历史故事,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是很熟悉。因此呢,上星期,老师布置大家认认真真地去预习了这一课,同时呢,也可以上网去查寻一些有关将相和的资料。今天,老师先给大家一个展示交流的机会,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请大家把自己查到的资料上来交流一下,好不好?(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 二、揭题、审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分 1、课题中“将”指-“相”指-“和”的意思是-从“和”字可以看出什么? 2、那么我们想象一下,他们是什么原因是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呢?我们把课文打开,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读一下,想象一下这个问题? (整体感知课文) 三、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24分 1、推敲小标题,联系课文第3小节,朗读你发现了什么?(任务难,看出蔺相如才智超群)小结学法:联系上下文 2、听录音第8小节 要求:边听边想,你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把你认为最能反映蔺相如品质的句子划出来。(言行为主) 3、交流 出示重点句: 他理直气壮地说:“......” (1)齐读,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可围绕“理直气壮”词提问(“理直气壮”是什么意思?蔺相如骗回了和氏璧,为什么还理直气壮?) (2)联系上下文读一读,说一说 (3)用“理直气壮”的语气读一读 (4)蔺相如要把璧撞碎,真会撞吗?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怎样?秦王会让他撞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5)、朗读 4、听录音第9节 出示重点句: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送蔺相如回国 (1)重点讨论: ①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了,后果会怎样?那蔺相如为什么还大大方方?对比秦王态度 ②重点段意思讨论 如果有诚意-先交城 不然无诚意-不交城 杀了我也没用不讲信用 得不到璧 (2)朗读指导 (3)小组方法,口答段意 (4)人物评论:你觉得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长处) 三、课堂练习。5分 1、蔺相如之所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骗回和氏璧是因为———。 2、用“之所以.....是因为......”联系第二个故事,进行说话训练 四、布置作业。6分 1《作业本》1、2、4 2、预习另外两个故事 板书: 学习方法: 1、抓住重点词句 2、联系上下文 以将相和,完璧归赵 蔺相如语言 {行动机智勇敢 教后感: 《将相和》一课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课前教师先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的情况,并做到适当摘录,以丰富学生知识,为学文作好铺垫。学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教师课堂又给他们创设一个展示、交流的机会,在课前短短几分钟里,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获取多方面的知识信息,这样,既为顺利地读懂课文打下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查阅资料的好习惯。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