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范文 | 颐和园教学设计模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颐和园教学设计模板,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2、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本课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2、《颐和园》的风光图片、课件 【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游戏激趣 师:上节课我们初游了颐和园,你觉得那里美吗?为什么? 1.指名回答。 2,猜图游戏。 3.这些都是颐和园的景色,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4.指名答,师板书。 二、学习“长廊”,掌握学法 师:作者首先来到了长廊,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步伐去长廊看看吧。 1.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长廊有什么特点? 2.课文是怎样写长廊“长”的?画出有关词语。“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这是用具体数字来表现长廊的长。数字不好理解,可引导学生同自己的教室或操场的长度相比,增强感性认识。 3.长廊不仅很长,而且很美,课文是怎样写长廊的“美”的? 4.指导朗读。 三、合作学习“万寿山”部分 走完长廊,我们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万寿山上又有些什么雄伟的建筑呢?(学习第3自然段) 1.出示图片,从屏幕上看图领略建筑物的雄伟壮观。 2,学生默读写万寿山段落,找出写了哪些主要建筑。(佛香阁、排云殿) 3.“佛香阁”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知道的? “排云殿”又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体会到的?) 4.指导朗读 5.出示填空题。 四、自主学习,体验成功 师:从万寿山下来,作者来到了昆明湖又看到了什么? 1.指名学生请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并简单说说理由。 2.出示佳句,品析: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比较滑和划) 3、昆明湖是这么静,这么绿,让我们再走近些看看水面上的湖周围有哪些景物? ⑴女生读第5自然段,男同学边听边找景物:堤岸、垂柳、小岛、十七孔桥 ⑵指名学生读描写十七孔桥的句子,说说十七孔桥的特点是什么?(狮子多) ⑶从屏幕上感受夕阳中十七孔桥的诗意美。 4.这么美的昆明湖让我们用朗读感悟一下。 5.顺理成章(句子重组) 五、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师:其实颐和园的景物还远远不止这些,我们随着镜头再次走进颐和园。 1.播放图片。 2.畅所欲言。 3.这么美的园子,你能不能向大家推介她,帮她设计一条广告语呢? 4.出示广告词。 六.作业超市 1、背一背:颐和园的景美,课文的语言也很美,我要有感情的多读几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写一写: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 3.画一画:颐和园很美,我要把她画下来。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附:教学反思 《颐和园》是一篇游记,课文不但文字优美,而且条理清楚,特别是本课的写作方法很值得孩子们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始终都以这个目标展开教学。 1、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生读课文时,我就设置了“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处景点?”这一问题。让生边读边想,初步感知文的'写作顺序。然后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最后再说说从文中体会到什么?感到遗憾的是在进行小练笔时安排的素材偏重于思想教育,未能很好的结合课文,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帮助不大。 2、这篇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来体会长廊的美丽,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感到遗憾的是抓住了重点段落进行精读,但为安排运用方法进行跟进的略读训练,使课堂整体效果显得单薄。 从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但正是有了这些问题,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钻研、虚心请教、及时充实,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少一些缺陷,少一些遗憾。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