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科学纸的观察教学设计 |
范文 | 小学科学纸的观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用各种感官、借助简单的观察工具进行纸外部主要特征的观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可以科学地描述一张白纸有哪些特点。 2.经历并理解观察比较、科学观测等过程,会把这种观察事物的思想和方法,迁移到其他的观察活动中去。 3.对于新的发现能提出新的问题和有继续研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白纸、放大镜4人1份书写纸、卡纸、报纸、挂历纸(4人1份),准备两本书(有一定厚度)。 小组合作人员:每组4人。组长1名,负责领导组员进行科学实验和探究过程。副组长1名,负责本小组纪律。 教学过程: 一、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1.引入。 同学们,老师手里有一张普通的白纸,你能不能告诉我这张白纸它有什么特点? 比如说:这张白纸除了是白颜色以外,还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讨论后,小组长汇报 教师评价。 (建议:这个教学环节教师过于强调自己在学生探究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大胆地放手,出示一张白纸让学生说出它的一更多些特征,因为在教材的一开始就有一位学生说自己一口气能说出白纸的10种特征。教师在这里只是一个学生探究活动的旁观者。描述白纸的.特点是一个学生全部的描述。教师在这里要提高要求。分清学生的汇报是观察得到的还是以有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间提高学生的描述能力、观察能力。) 2.比较不同的白纸。 书写纸挂历<提供不同纸张的图片> 卡纸报纸 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比较,这两张纸有什么不同? 如果是比较两张纸的薄厚用什么方法? 如果是两本书,我们用什么方法比较它的薄与厚呢?(建议:这个环节教案设计的非常开放,但是比较纸的不同最好是两两比较,教案上要注明两种纸类的比较,三年级学生的比较思维水平还是处在萌芽阶段。) 3.组织观察纸,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纸的结构(纤维),利用哪些工具,用什么方法。 观察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 教师评价。 为下节课造纸做铺垫。 (建议:教学设计过于简单,教学设计关键是讲清楚学生怎样学,教师怎样教。此环节的设计是在上个关节设计的基础上的,比较两张纸与观察纤维是两个有结构的探究活动,前面学生对纸的比较中会发现纸上有很多毛,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引出探究的内容。) 二、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追踪记录 学生搜集、整理《纸的纤维》的资料。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