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 |
范文 | 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模板(通用7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模板(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1活动目标 1、了解大雪节气后,南北方气候的变化。 2、了解各地相应的习俗(给树木保温、腌腊肉、吃糍粑等)。 3、知道冬季树木保温的方法。 4、体验串山楂,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用草秸包裹树木的图片、腌制腊肉、制作糍粑的过程图、草秸草绳(或薄膜纸、绳子)、山楂、木签。 2、谚语:节到大雪天下雪;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瑞雪兆丰年;大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等。 活动过程 1、通过图片简单了解大雪节气时各地的习俗。 2、一起学习几个谚语,理解谚语的意思。 3、户外实践:到户外帮助树木保暖。 4、室内实践:串山楂活动。 活动延伸 了解有制作腌菜习惯的幼儿家庭,请幼儿回家与父母共同制作腊肉,并带来幼儿园观察腊肉的变化。 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2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11月22日或23日是大雪(今年是22日),是24节气中第20个节气。 2、了解简单的大雪文化,知道大雪的由来与相关习俗。 3、理解大雪儿歌的含义,并大胆尝试复述。 4、知道冬季如何防寒,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PPT故事《二十四节气图画故事——第二十节大雪》或“图片+老师讲故事”的形式。 2、儿歌 大雪到,大雪到,天寒地冻开始了。 冷风吹,雪花飘,山川树木尽萧条。 穿厚衣,带厚帽,加强锻炼身体好。 3、节节虫身体中间留出空白可添画的部分 活动过程 1、故事图片(节节虫、吉鸟、大尾鱼)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大雪的节气特点。 (1)大雪的天气是怎样的? (2)大地、树木都有些怎样的风景? (3)在天冷的时候,我们要怎样保护自己,抵抗严寒? 小结:在二十四节气中,大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寒气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是“大雪”节气的原本之意。大雪过后,要要添加厚实冬衣保暖,还要加强身体锻炼。 3、添画节节虫:小班可以只涂色,中大班加入数物对应的内容。 4、健康领域还可以延伸,给树木的防寒和小朋友保暖,大雪后的食物(腌腊肉、吃糍粑的风俗,不挑食,多吃黑豆、黑木耳、鲫鱼等良好饮食习惯)。 活动延伸 美工区,制作节节虫;阅读区,自制绘本;建构区,搭建节节虫。 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3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早期阅读活动,初步学会自主阅读图书,拓展对雪花及雪天特征的认识。 2、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结合已有关于雪花及下雪天的经验学习按诗歌中句式仿编诗歌。 3、感受诗歌清新、自然、富有童趣的特点及美好的意境。 活动准备: 教师操作材料(大书)、北风字卡一张、视频展示仪。 幼儿人手一张图文结合的诗歌卡片、大雪花若干张、油画棒。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大雪花》引入。 教师佩带“北风”字卡扮演北风阿姨,幼儿扮演大雪花,一起玩音乐游戏《大雪花》。 2、教师:“小朋友们,你们今天和北风阿姨一起玩游戏,开心吗?”;“北风阿姨也很高兴,我特意准备了礼物送给你们。你们猜,我的礼物是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 3、朗诵一次诗歌,请幼儿结合诗歌来猜谜底。 4、寻宝活动:一起把大雪花找出来。 5、幼儿自由结伴自主阅读诗歌。 教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去问问好朋友或老师。 6、集体阅读诗歌。 (1)你在诗歌中读到了什么喜欢的句子?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一起阅读诗歌。 7、设问,拓展思维,学习运用诗歌中句式进行仿编。 (1)“如果你大雪花,除了把大雪花团成打仗的炮弹、堆成胖胖的娃娃,还会和小朋友玩什么游戏呢?” (2)“那你们又会落在那里呢?” 8、伴随《雪花飘飘》的音乐画出自己续编的内容,并将自己创作的诗句说给好朋友或客人老师听一听。 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4设计思路: 冬天到了,对于冬天里的事物,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大雪花了,上周的下午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大雪花飘飘洒洒,屋顶上、地上积满了雪。有的孩子说像糖,有的说像花,有的说像羽毛……议论纷纷,充满了兴趣。但是身处南方城市,很少有机会去亲近雪、感受雪。为了满孩子们的兴趣需要,设计了本活动。试图让幼儿在“雪”的世界中,认识雪、体验玩雪的乐趣。 活动目标: 在看看、说说、玩玩、做做中了解雪的基本特征,体验玩雪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雪景”音乐录像、故事《雪花》动画2、教师场景布置、白色纸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冬天到了,天气冷了,在上个星期天空中下起了什么?(下起了雪) 小结:冬天到了,许多许多雪花都从天空飘落下来。我们跟雪花们打个招呼。 2、大雪花是怎么样的?(颜色、大小、形状)小结:雪花白白的,一朵一朵、一片一片,像花、羽毛一样,真漂亮。 二、欣赏故事有小动物不知道天上下的是大雪花,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听听故事就知道了。 1、小黄狗看到下雪说什么? 2、小花猫看到下雪说什么? 3、老母鸡用什么方法知道是大雪花的? 4、它尝了尝说什么? 5、小朋友出来和小动物们玩什么?我们还能和雪玩什么游戏? 小结:冬天到了,天上会下起白白的、凉凉的雪,地上、树上、屋顶上都变白了,大家可以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还可以滑雪,真快乐。 三、游戏:下雪啦 1、呀,什么飘下来了?雪花要和我们做游戏了。 2、雪停了,你们还想和大雪花做游戏吗?那怎么办?好的,我们一起来做雪花。这里有一些白色的纸条,可以请小手帮忙来撕大雪花。看看谁做的.雪花又多又漂亮。 指导重点:感受大、小的区别;帮助幼儿掌握许多张一起撕的方法。 3、再次在音乐中玩雪 四、游戏:做雪球 1、雪下得好大啊,我们把雪花捡起来做成雪球,打雪仗去吧。看看谁做的雪球最大、最牢。 2、幼儿整理地面纸屑,做雪球。 3、雪球做好了吗?我们到操场上打雪仗去咯。 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5活动名称: 大雪花(音乐) 活动构思: 歌曲“大雪花”本身难度并不大,幼儿应该很容易学会唱,重点是把握3/4拍的音乐节奏,难点是幼儿用抒情、柔和的声音来合唱,并通过歌唱进一步体会大雪花飘落那种美的意境。另外,由于需要教幼儿使用小打击乐器来为歌曲伴奏,活动时间和纪律的掌控就很需要注意。最好可以事先让幼儿熟悉乐器及伴奏方式,以免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过于关注乐器本身。 活动目标: 1、把握3/4拍得音乐节奏,用抒情、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大雪花飘落的情景。 2、体验用语言、肢体、乐器表现雪花飞落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冬天的雪景画面数张。 2、节奏打击乐器。 3、歌曲mp3,歌词投影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学念歌词(12’) 1、欣赏雪景,谈论雪天优美的景色导语:今天老师带了几张雪景的图片给你们欣赏,你们喜欢雪景吗? 追问:雪景美在哪里?为什么喜欢雪景?小结:大雪花飘落的情景非常美。 2、欣赏歌曲,感受大雪花飘落的景象。导语: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歌,这首歌曲就是讲述了大雪花飘落的故事。你们在听的时候要用心,看看大雪花飘到了哪些地方? 分段播放mp3音乐,每放完一段后暂停,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追问1:大雪花飘到了哪些地方? 追问2:它在田野里、小河边、院子里遇见了谁? 3、运用乐曲的节奏一起学念歌词,尝试用语言展现雪花的美。 老师先运用节奏朗读一遍歌词,再带着幼儿朗读完三段歌词。 二、运用乐曲,表现3/4拍得节奏。(7’) 1、欣赏教师弹奏歌曲,进一步体验雪花轻轻飞舞的情景。导语:老师来弹奏这首歌曲,你们在听的同时来思考怎么能用身体来扮演大雪花?体验雪花轻轻飞舞的情景。 弹完之后请二三位幼儿来扮演大雪花。 2、听音乐、用手轻轻地拍掌,拍出3/4拍的节奏。导语:我们在唱这首歌的时候还可以用手来拍掌,拍的时候需要用3/4拍的节奏。 老师带着幼儿分组练习。 三、学唱歌曲(10’) 1、第一遍:听教师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提问:老师唱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2、第二遍:幼儿跟着教师将歌词嵌入其中,学习演唱。导语:注意倾听歌曲中的连音和延长音,想象大雪花在空中轻柔的飘动。注意,要像大雪花飘落一样,用稍慢、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3、第三遍:部分幼儿运用砂罐为歌曲敲打节拍,创造大雪花飞舞的意境。注意:同伴之间要有合作,能跟着节奏打。 活动延伸: 在个别化的时候每个人来画一幅有关“大雪花”的画。 活动反思: 这个教案是在原教案上做了一些修改和调整的。首先是活动目标,其目标2原来是“了解雪花与动植物生长的关系”,对于这一点,在整个活动中只有从歌词中才能体现出来,而且是间接体现的。由于是音乐活动而非科学活动,因此我更改为一个情感方面的目标:体验用语言、肢体、乐器表现雪花飞落的乐趣。这使得活动目标更加凝聚一些。 对于歌谱,我发现原谱有一些问题,比如F调的音太高,幼儿会唱不上去;3/4拍写成了2/4拍;结尾的时候很仓促;伴奏和弦很难配。针对以上问题我稍微对原谱进行了修改,结果见附件。 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6活动目标 1、感受大雪的寒冷,体验制作糯米美食的快乐。 2、初步了解大雪食糯的习俗,知道食用糯米可以驱寒保暖。 3、选择喜欢的材料尝试制作糯米美食。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美味的大雪》故事音频及图片;“糯米美食”组图。 纸面教具:《新年装饰》。 材料准备:“美味的糯米”(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蒸熟的糯米饭、糯米面团、红糖粉、不同的坚果碎或馅料,如芋泥、花生、芝麻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大雪节气“冷”的特点 ——今天真冷啊,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暖和一点吗? ——活动身体后,你们有没有更暖和一些呢? 二、播放音频/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大雪食糯的习俗 ——寒冷的大雪来了,熊猫奇奇、熊猫妙妙又有什么保暖的好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奇奇和妙妙的好办法是什么? 三、出示组图引导幼儿感受糯米美食的丰富性 ——奇奇和妙妙吃了美食,还拍了很多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些美食你们都吃过吗?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四、出示材料制作糯米美食体会制作享用美食的快乐 1、出示材料,请幼儿观察并大胆表达自己的制作想法。 2、根据幼儿兴趣,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制作糯米饭/八宝饭、一组制作红糖糍粑,教师巡回指导。 3、成果展示,幼儿品尝糯米美食,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7活动目的 1、了解大雪节气的由来,包括大雪的时间以及文化。 2、通过科学实验,让大家在动手动脑中加深对节气的印象。 活动安排 大雪节气相关儿歌、风俗、科学知识 儿歌: 大雪到,大雪到,天寒地冻开始了。 冷风吹,雪花飘,山川树木尽萧条。 穿厚衣,戴厚帽,加强锻炼身体好。 大雪问答知多少? (1)大雪节气的时间?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大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寒气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是“大雪”节气的原本之意。节气大雪与天气预报中大雪不是同一概念,节气大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2)大雪节气有哪些风俗? 民间有“冬腊风腌”的习俗。大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在南方还有吃糍粑的`习俗,是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 (3)大雪节气意味着天冷了,要开始下雪了,那雪是怎么形成的呢? 地球上的水是不断循环的,阳光蒸发陆地、大海、动物、植物里的水,形成水蒸气到空中,水与灰尘凝结聚拢,受重力开始下落,通过降雨回到地面。当气温足够低时,则会以雪的形式落下。雪其实是一个个固体小冰晶组成的,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雪花冰晶。 (4)雪的科学知识拓展 A、雪具有保温性 俗话说的“瑞雪兆丰年”,就是指雪能够像被子一样覆盖在大地上,有效防止土壤中的热量过快地散发到空气中。 B、下雪后,为什么有时候在枯草上堆积,而水泥路上却没有积雪? 当地面温度低于0度时,雪落在地面上就不会化。地面温度高于0度时,水泥地面由于是一块整体,体积大、热容量大(除非是寒带冻土层,否则一般情况下,地下温度都高于0度),且导热系数高于植物纤维等,于是当雪花落在水泥地上,地面的热量便将其融化。 C、下雪后影响交通,怎么解决? 因为盐水溶液的凝结点比水要低很多,所以能在同样的温度下不容易凝结成冰;工作人员正是利用了这一物理特性,所以用盐水来化积雪,防结冰。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