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 |
范文 | 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增强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3、能通过写广告语把对课文的感悟表述出来。 教学过程 一、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1、正确认读所出示的生字。 2、美读四字成语。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全文,找找课文第几段写“日月潭”名称的由来。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反馈:重点指导朗读第三句。(弯弯的月亮、圆圆的太阳) 4、出示日月潭的简笔画,看图齐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四段 细读课文,感悟秀丽风光: 1、日月潭不仅形状奇特,风光更是秀美无比,现在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吧。 (播放日月潭的风光图,师朗读第三、四段) 2、看了、听了你最想说什么呢? 3、这么美的景色就在课文第3、4段中,自由读读,想想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 (清晨、中午太阳高照、下雨) 4、读把自己喜欢的景色划下来,多读几遍。可以和同桌交流你读后的感受。 5、反馈。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随机品读) ⑴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的倒映在湖水中。(隐隐约约) ⑵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清晰) ⑶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批上轻纱,周围的景色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朦胧) 适时引导学生注意语气:清晨、蒙蒙细雨时读得轻柔;太阳高照时读得明朗。 6、日月潭就像一位爱美的姑娘,不同的时候换上不同的新装,呈现出不同的景色,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有感情朗读第3、4段。 四、背诵积累 1、想永远记住这美丽的景色吗?请你发复读,背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2、指名背──同桌互背。 五、拓展练习 为日月潭设计广告语,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 1、学生自由练写。 2、交流点评。 六、感情朗读全文 教学反思 记得李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这句话给我极大触动。在这节课中,我努力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同时努力让学生自己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要体会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 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同时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但由于让学生的品读的句子较多,显得有点蜻蜓点水,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句子的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是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留下这美的烙印。我想课文美的地方较多,如果重点抓住一两处美景深入体会,更能让学生形象的感悟美景,体会语言文字的精美,从而得到一定的语言积累。新世纪,人们疾呼,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呢?我想,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生活的乐趣,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能够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展,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也算是一种真正的语文课吧。这也正是我所努力追求的。 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2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熟读课文,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2.学会本课“环、绕、迹、隐、约、建、筑、蒙、吸”9个生字及生词。 3.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及句子。 湖水碧绿、太阳高照、蒙蒙细雨 树木茂盛、点点灯光、隐隐约约 风光秀丽、薄薄的雾、名胜古迹 (1)湖的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2)湖的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3)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中外游人。 (二)能力训练点: 训练学生读书说话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的办法 重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出那里的美丽迷人。(通过学生,课文分析来突破重点)。 难点:怎样让学生理解光华岛把湖水分成日潭、月潭两半的。(利用简笔勾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通过各种读书形式,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利用查字典识字,掌握字的音、形、义。 3.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课文内容。 2.动笔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3.分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4.分段朗读,纠正字音,分析字形。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读第一段并学习这段内容。 3.教师出示“日月潭在什么地方?这一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分组讨论,明确日月潭的地理位置,理解这段的“茂盛”“环绕”“名胜古迹”等重点词语。 (教师出示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三)学习第二段。 1.用各种读书形式,熟读第二段。 2.让学生自己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句子,重点体会“碧绿”一词。 3.通过对比句子来体会日月潭的形状之美,并了解日月潭名字的.来历。 (1)把“圆圆的”“弯弯的”删去,句子还是通顺的,那么能不能删去呢?为什么? (2)“弯弯的”不能删,因为月亮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如果删去,就不知道月亮是弯的还是圆的了。 (3)有“圆圆的”这句话听起来形象、亲切。 (4)教师指导“圆圆的”“弯弯的”是对应的,读时要重音。 (四)利用简笔画,指导背诵。 为了帮助学生背诵这一段,用简笔画勾出日月潭的平面图,然后再让学生看着图,用本段4句话中的一些词语给学生提示,这样学生很快地就记住了这一段的内容和文字。把课文流利地背下来。 第二课时 (一)学习3、4自然段。 1.读3、4自然段,理解这两段主要写什么。 2.让学生自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分组讨论“倒映”“隐隐约约”“模模糊糊”“清晰”“朦胧”(清晰与朦胧的意思相反)能够显示出日月潭风光多姿多采。 3.再读3、4段,出示“早晨、中午和下雨时日月潭的风光是怎样的?” 这一问题,通过熟读和讨论让学生知道: (1)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湖面上还飘着薄薄的雾……。 (2)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群清晰的展现在眼前……。 (3)要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 (4)通过朗读,体会日月潭是个美丽的地方。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再观察插图,让学生欣赏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说说日月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再读第5段,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赞美之情。 3.进行思想教育:我们国家还有许许多多象日月潭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就要爱它的山山水水。 (三)布置作业。 1.练习填空找出写日月潭名字来历的三句话,然后出示下列填空题:湖的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湖的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结合习题,进行听写课文,思考练习2、3题。 3.进行词语搭配练习。 湖水茂盛蒙蒙灯光 树木秀丽点点高照 风光碧绿太阳细雨 (四)板书设计: 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词语,理解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部分常用词语。 2、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4、默读课文,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卡片若干,录音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的游戏。(谁摘下了苹果,就带着同学们读生字)。 2、看课件,读生字: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让学生自主的指汉字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 1、从整体入手学习:教师伴着音乐范读: 2、教师点击鼠标:出示问题: 三、读课文,看课件,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及时纠正读音。 3、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让学生自选读哪个自然段,然后进行评议。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说说哪个字书写起来有困难。 2、教师和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节。 2、引出下文: 张老师们知道,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到底是什么传说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1、听录音,概括课文内容。 2、指名一生说说故事的梗概。 (将大尖哥和水社姐降服恶龙,救出太阳和月亮,让人民重新见到了光明。他们自己却化作了青山。) 3、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哪一节讲到了? (起因是恶龙把太阳和月亮吃了,第二小节描写了着一个内容。) 4、默读第3节,思考: ①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你是怎么体会的? ②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比较 a、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恶龙。 b、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比较哪个句子好,说说为什么? 5、默读思考:这一节讲了什么?按地点不同可分哪两层?每层的内容是什么? 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说说他们是怎样和恶龙决战的?(体会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激战三天三夜等词语。) 比较句子: a、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b、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练读这两句话。 三、学习第三段 1、轻生读第3段 2、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3、齐读这一节。 四、再读课文,由零到整的再感知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并复述课文内容。 2、看有关录象。 3、学了这篇课文,你们觉得大尖哥和水社姐是个怎样的人?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