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
范文 |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校本教研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1一、指导思想 加强和完善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二、组织机构 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 职责:学校教研工作总体思想、目标的引领及教研工作的督导 副组长: 职责:校本教研方案的制定及整体工作的安排部署。 成员:各教研组组长 职责:校本教研方案的具体实施及教研过程的记录、总结。 三、具体规定 1、学期初,教学校长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教研计划。 2、各学科教研组根据学校教研计划制定出教研组教研计划,计划目标要明确,符合实际。并上交教导处备案。 3、强化校本教研流程的指导管理工作。教导处负责制定促进本校教师素质提高、加强日常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或细则。 4、学科教研组每周活动一次,时间由教研组自己确定后上报教导处。 5、教学校长、教导主任以及其他中层以上干部要深入到教研组、备课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定期参加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 6、积极开展校级学科竞赛和教研组内的公开课教学。教研组每学期要组织学科竞赛。学校每学期要组织教师至少开展一次校内公开课教学,并进行评议,积极开展互相听课、评课、专题研究活动,把教学案例分析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7、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学科教研活动和竞赛活动,开阔视野,博采众长,争创佳绩。 8、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教研组教师均参加本学科的一切教研活动,做到保时、保质完成各学科教研任务,不流于形式。 9、各学科教研组长填写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交教导处存档。 10、教师要认真参加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教师参与教研情况及教研成果纳入教师考核工作中,按教师考核细则进行量化打分。 11、每位教师应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每人至少上一节学科组教学研讨课,每学期设计三个课件上传至学校公共邮箱。 12、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教研组要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每位年青教师都要拜一位骨干教师为导师,实行“师徒制”。师徒彼此间相互听课,彼此交流。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2为加强和改进学校教研工作,提高全体教师参与课改实验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促进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进一步搞好课改实验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新课程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有效的教研机制,努力学校成为学习化组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施方案。 1、健全组织,加强管理力度。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新课程实践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我校成立了校本教研的领导小组,形成学校校长第一把手亲自抓,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与的教学研究制度。 2、创造条件,加强学习培训 为了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鼓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培训、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时时、处处、事事学习的习惯。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答案,一切只有靠教师学习与实践来探索,学校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位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学习各种知识,学习专家课改理论和他人的经验;学习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适应不断生成的课堂,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3、以学校教学研究为载体,全面推进课改工作 校本教研制度的理念是教师是研究的主体,学校是教学研究的主阵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具体来讲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智慧和资源来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 (1)构筑教研平台,推动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研质量。 三、具体做法 1、期初,有计划地安排好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内容有骨干教师的经验交流、公开课观摩等,教师都要做好笔记,以便于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2、每人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及时记好理论笔记,每两月检查一次。 3、鼓励教师自学与培训,自学新课标的精髓,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如骨干教师培训、课题研究培训、校本课程研究培训、校本培训等,其中校本培训是学校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学校利用本校各级骨干教师和课改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优势,采取一帮一的教师互助活动,相互切磋、协调、合作,共同研讨问题,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4、由教导处每月举办有专题的课改沙龙或课改论坛,就当前亟待解决的教学热点问题为主题,让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进行研讨、交流,利用教师集体智慧来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5、继续推行校内一人一课、一周一课活动,加强随堂听课,听课教师应认真记好笔记,就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交流,实事求是地填写课堂评价表。 6、由教研组长负责本教研组的研讨活动,每人每学期上一堂研究课,并进行说课,听课教师进行评课,并说自己的教学设想。 7、每周的周三、周四下午定为教研活动时间,按学科进行说课活动,来提高备课的质量,以达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8、积极配合家长学校的工作,实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开放我们的课堂,让家长了解课程改革的巨大意义,取得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实现双赢的目标。 9、加强校际间的联系,制定相应的研讨活动计划,实行资源共享。 10、做好课题的管理工作,针对教学中的困惑,形成自己研究的课题,旨在平时做个有心人,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案例进行评析,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与遗憾之处,写下自己的校本教研故事。 11、鼓励教师积极撰写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 12、做好校本教研的总结提高及台帐资料的积累工作。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3为加强教学研讨,深化教育改革,创建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研,形成一支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学术型教师队伍和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1、加强学习,及时反思,定期总结,更新观念,提高理论水平。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着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加强成果推广。 3、坚持全员参与,全程培训原则,互动合作,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4、坚持业务素质与师德修养共同提高的原则,加强教师群体政治思想及道德修养建设,努力提高师德水平。 5、根据教师不同具体需要确立不同的发展规划,建设一支学习型、教学型、研究型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二、教师学习制度 1、每学期阅读一本教学专著。 2、每学期完成15次以上的听课任务。 3、自觉学习专业知识,注重知识更新,提高专业水平。 三、教学反思制度 1、每节课课后必须在备课本的后面写教学后记,及时反思教学效果和教学得失。 2、每一次听课或学习后,及时写心得体会,并主动与他人交流。 3、每一次考试后,要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和教学反馈。 4、每月写一篇教学事例,记录本月教学最成功或最失败的一节课,并进行总结或反思。 5、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心得或论文,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 四、集体备课制度 1、分年级分学科成立备课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2、每周每组安排一名教师主备,负责起草一周的备课教案。 3、在教研组例会上,分备课组对教案进行研讨、修正。 4、年级组教师原则上按集体备课的教案上课,但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案,应根据教师水平及学生的学情作适当调整。 5、第二周集体备课时,能对上周上课的情况进行反思,并及时修改教案。 五、课题研究制度 1、每一位教师要求参与相关课题研究。 2、每一个课题必须逐级申报立项。申报立项时必须按要求填写申报书。 3、一个课题应该立足教学实际,注重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反对做大而空的课题研究。 4、课题研究必须按计划开展工作,定期反思,定期汇报,定期总结,确保按期完成。 5、课题研究要注意资料的收集整理,按要求做好验收准备工作。 6、课题研究要及时做好成果推广工作。 六、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办法 1、检查各教研组教研例会会议记录。 2、检查教师备课笔记、听课笔记。 3、收集评比教师教研心得、论文。 4、举行教师优质课、说课比赛等活动。 5、检查督导教师教学常规工作。 6、定期检查评价各课题组课题研究情况。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4为了深入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日照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适合我校实际的以校本教研机制,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特制定日照市实验学校校本教研制度。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1、校本教研工作,是指基于学校发展、教师提高、学生成长而开展的常规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活动。校本教研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校本教研工作的基本目标: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通过群众性、经常性和持久性的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实现学校自我发展和内涵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引导老师学习国家教育方针和有关法律与政策,进行专业研修,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研究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展集体备课,制定教学工作阶段性任务目标和实施计划、措施;展开课题研究,对教学问题、评价问题等进行反思与研讨,并提出对策与建议;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开展课题研究。 二、校本教研的实施要求 1、建全组织。学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和相关校本教研实施小组,形成以校长、教科研处、教务处、教研组共同参与的教研网络。教研组、备课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教研的基本单位,学校建立健全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并充分发挥其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 2、落实责任。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要担负起组织者、教育者和服务者的责任;业务校长是校本教研的主要组织实施者,要担负起协调管理与过程指导的任务;中层业务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是专题教研和学科教研的主要组织者,要对学科的校本研究具体负责;教师是实施校本教研的主体,要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3、完善制度。学校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制定教师备课、反思教学、教师互助、相关检查等管理制度,并把校本教研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进行管理考核。 三、校本教研的活动方式 1、教学反思活动。要求教师按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教学过程,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研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教师要实现教后反思常态化,每学期至少写出一定深度的教后反思1篇。 2、校本培训活动。校本培训要坚持培训内容的全面性,使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专业技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等方面全面发展;坚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处理好教师教学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搞好分层培训;坚持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做到理念培训与教学实践培训相结合、内部交流与外出学习相结合。支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省市等教育职能部门组织的培训会、研讨会、观摩会。 3、传帮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学校骨干教师要与本学科教师形成广泛对话、合作与互助关系,每学期上教学示范课不少于1节,并不定期地进行专题讲座。 4、集体备课活动。坚持进行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发挥备课组每位教师的作用,避免用一个人的思想替代众人的思想。集体备课要重教材理解、教学目标确定、学点排查、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手段选用、练习与评价题目的选编等,倡导老师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个性的备课与教学。 5、听评课活动。学校要积极开展。积极开展课例研究为重点的听评课活动,要将听课活动与专题研究、教师培训结合起来,实现教、评、研、训的统一。要坚持全员性和经常性,每位教师参加听评课活动每学期青年教师不少于20次,教研主任不少于20次,其他老师不少于15次。 6、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搭建各种交流平台,开展理论讲座、经验交流、问题研讨等学术交流活动,学校全员参与的学校交流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要积极争取专家的学术引领,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专家报告会;要通过组建学科、年级或校际教研协作体系,加强教师间、学科间、校际间的合作研究与交流,实现区域性教学经验、成果、资源的共享。 7、“小课题”研究活动。各学校要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等领域的“小课题”研究,走“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行动研究之路,学校各处室、教研组要结合实际每学年确定至少一个小课题开展研究。 8、校际间的联合教研活动。要定期开展以教学观摩、经验交流、教材统研为重点的校际间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四、校本教研的保障措施 1、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组织和领导,为校本教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要把校本教研制度建立和校本教研活动情况纳入学校的考核范围。 2、教科研室、教务处要调整工作思路,降低工作重心,承担起校本教研工作的管理、研究、指导和服务的任务;要经常性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交流研讨和调研指导,发挥好引领的作用。 3、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打造一支高素质、有活力的教研队伍;要充分发挥各学科教研主任在教学中的带头作用,保证他们能尽量把精力投入到教研工作中去,注重教研主任的进修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5一、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 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要负总责,科导处、教科室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优质课比赛等教学观摩活动,集体备课活动,以及课题研究尤其是小课题研究等,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已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 四、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导处与教科室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要有研究课题或子课题,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务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 1、学校教科室、教务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确定学校核心课题,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 2、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组织学科组组长,定期学习理论,举办科研沙龙,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或读书汇报会。 3、学校教务处负责校本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4、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 ①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好好的校本论坛、课改沙龙等教研活动。 ③组织好骨干教师评审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④实施青蓝工程,组织好师徒结对,切实开展帮扶工作。 ⑤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⑥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 ⑦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校本教研情况。 (三)教研组管理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长由教科室和教导处聘请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长要配合教研室和教导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3、教研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④全组每月组织两次教师开展相关主题的研讨会,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制定本学科教改实施计划,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 ⑤组织组内每位教师每个月至少向校园网教研组栏目上传1篇教学研究信息。 ⑥带领本组教师申报教育研究课题,每学年每个教研组都要有课题研究,有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四)课题组管理 1、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一般设课题组长1人,成员3人以上。 2、课题组成立后,隶属学校教科室,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课题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 ②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 ③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及时向校教科室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 ④每学期至少组织成员召开3次相关主题的研讨会。 ⑤定期向学校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 ⑥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五)教师队伍管理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传达,或者上移植课。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3、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必须完成以下常规工作: ①按时参加教研组或课题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并把研究贯彻落实到课堂以及其它教育活动中。 ②在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 ③每两周至少参加一次全校性或教研组、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并认真完成相关任务。 ④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论文、教学案例或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或经验总结。 ⑤每学期教师听课10节以上。 ⑥每学期力争提供一节展示课、研讨课等。 五、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专业人员可以是院校的研究人员、教育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定期组织不同教研组或课题组分别交流。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61、建立专家引领的合作机制,定期邀请省市县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为校本教研导向并提供可靠的专业与智力支持。 2、建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策划、部署,对各教研组的校本教研工作进行具体督促、导向,对教师教研工作进行评估与指导。 3、每学年举行一次校本教研听证会,把校本教研的项目、活动方式、预期成果在校内公开。 4、坚持“一期一评估”,由教科室组织实施。 5、制定校本教研评价量化方案,做到评价与学校发展相结合,评价与教育教学效果相结合,评价与教师师德修养、业务素质提高三者相结合。 6、学校每学年在公用经费中提取15%作为校本教研专项经费,并由学校工会、教代会监督实施。 7、将校本教研的绩效纳入教研组工作考核、教师年度考核、教师评优、选模、晋级、评职考核、骨干教师考考核。 8、在校本教研中取得重大成果的,给予奖励。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71、凡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主动积极,资料积累充足,教学效果提高明显的科任教师,予以表扬,并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2、承担课题的骨干人员,就本组课题研究方面,每学期有一定质量的总结或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每学期奖励40元。每学年按时结题,并有较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市级课题结题奖励200元,县级结题奖励100元,课题组负责人市级奖励200元,县级奖励100元。同时结合其教学成绩可推荐这镇级骨干教师,和县级教学能手或县级骨干教师的优秀人选。 3、教研组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成绩突出,成果明显,按照教研组考核实施办法,可评为优秀教研组,教研组长评为优秀教研组长,按考核实施办法予以奖励,并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4、凡今后在评优树模等方面,课题研究没有成果或没有论文将降低一个档次入选。 5、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参与不积极,笔记资料等不齐全,达不到教研常规要求的,不评选,不评先进,并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本制度自20xx年2月起执行,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及时向教导处和校长反映。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8以校为本,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即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研究活动。 一、建立理论学习制度 1、教师的新课程与教学理论学习,以分散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并以自学为主。 2、集中学习时间安排在周六上午,学习1小时。 3、集中学习时间实行点名制,无特殊情况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并且将学习参加情况纳入年结考核。 4、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相结合的习惯,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课题研究制度 1、树立实施“科研兴校”意识,把实施素质教育和开展校本教研列为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2、健全学校科研组织,根据科研兴校的要求,建立健全学校科研室,负责学校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普及,负责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的主项研究与指导。 3、领导带头承担科研课题,撰写科研论文,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及科研能力。每周六上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从整体上研究学生的素质目标体系,并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具体化,研究学生各科课堂结构的优化,构成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最佳环境和途径,以促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素质能力的形成。 4、科研与教研相结合,各学科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法与学法,进行教法和学法的同步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科研课题要体现研究对象、范围,展现研究目的、意义等,反映科研人员和实验人员的科学的思维过程。 6、课题的选择和确定要经过四个步骤。 (1)调查研究:也就是在选择课题、制定方案前对教师的“教情”和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查研究,主要调查学生学的现状和规律,从而明确改革方向。 (2)课题论证:从实践中提出的科研课题是否正确,需要从理论找到依据,从理论高度上进行论证,从而明确课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制定方案:制定方案就是对教学改革进行整体设计,把论证的理论及具体操作的程序都用方案的形式表示出来。实验方案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论证、实验目的、实验对象、操作措施(方法、步骤、时间)、实验原则和组织领导。 (4)组织实施,进行实验。 7、要反复研究,不断总结。教学实验是一项艰巨、细致、复杂的宏伟工程。课题得到论证后实验组成员要通力合作,精心实施,反复研究,不断总结,才能有所发现,有所作为。 集体研究――深入课堂进行教改实践,组织教师共同研究,明确方向,探讨问题,找出改进方法。 阶段研究――学期或学年的总结性研究。这时要将平时的做法,经验和问题、尽量提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经过分析、研究,写出比较全面的总结、论文或实验报告。 个人研究专题化――在总体实验方案的指导下,实验人员根据个人的特长和教学特色,分别拟定自己的实验课题,并且要求根据专题把课上出特色,坚持下去,总结经验。 三、建立对话交流制度 1、学校领导要重视培训工作,并有专人抓师训工作。 2、对此项工作要提高认识,理解掌握有关政策,并能按省、市、县各级部门师训方案、计划、规定、制度执行。 3、做到“三个积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积极进行自我学习、培训。做到:认真记笔记;参加研讨会;发表看法,解答问题,写出感受,最后用到实践中去。 4、各位教师根据中心课题设立专项课题,并把题目计划,完成时间报镇教研室,学校给予一定的保障措施,镇教研室定期检查指导。 5、领导带头承担科研工作,起示范作用,并定期召开研讨会,专题讲座,使科研成果从实际出发,有指导作用,上档次,出水平。 四、建立教研激励机制 1、目的:总结推广教研成果,把教育科研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使教育成果产生实际效应,积极向县、市、省教育部门推荐优秀的科研成果。 2、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将教研工作情况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年度考核的主要条件之一。 3、严格执行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9新课程的实施,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结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及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要总负责,分管副校长直接抓,教科室、教导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教坛新秀献课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l、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 四、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与科研室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要带头开展课题研究,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 l、学校教科室、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确定学校核心课题,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 2、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组织课题组组长,定期学习理论,举办科研沙龙,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或读书汇报会。 3、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4、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 ①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搞好每学期一次的“校本论坛”。 ③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④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 ⑤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校本教研情况。 (三)教研组管理。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的设置由教导处一年一定,原则上设组长1人。 3、教研组长由教导处聘请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导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4、教研组活动必须做到“定时、定内容、定主讲人”,做到“有计划、研讨、记录、效果”: 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④每学期至少组织全组教师开展1次校本教研流程观摩活动,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制定本学科教改实施计划,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 ⑤组织组内每位教师每个学期至少向校上交1篇教学研究信息。 ⑥带领本组教师申报教育研究课题,每学年每个教研组都要有课题研究,有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⑦带领本组教师按照《学校教研组考核说明》的要求积极创建优秀教研组。 (四)教师队伍管理。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传达。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3、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必须完成以下常规工作: ①按时参加教研组或课题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并把研究贯彻落实到课堂以及其它教育活动中。 ②在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 ③实施“六个一”工程。 五、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专业人员可以是院校的研究人员、教育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定期组织不同教研组或课题组分别交流。 (二)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要求 1、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制订好详细的活动计划、做好周密的安排、按计划组织活动,做到准备充分、效率高。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做好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并作好活动总结。 3、由教研组或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由负责人及时向教务处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教务处组织的由负责人及时向校长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 4、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整理好过程记录与活动总结,建立并保管好各级管理主体的校本教研档案。 5、校本教研活动的参与者要积极参加相应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配合管理主体顺利进行教学研究,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 六、校本教研奖惩办法 1、每学期根据优秀、达标教研组,学期根据优秀、达标教研组,优秀、达标课题组评比实施细则开展评比活动,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2、对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3、属于校本培训范畴的活动,按实际学时给予计算继续教育学分,报主管部门登录。 4、评比结果与教师个人年度考核及各类评优评先挂钩,对校本教研工作漠不关心、无故不参加、态度差的教师不得参与各类评优评先。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10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探索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及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机构,落实措施 学校要形成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教导主任、学年组长协助抓的管理系统,成立校本培训工作小组,为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及发展战略,制定校本培训整体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明确校本培训的目标、原则、机构、内容、形式、课程、专题、措施,确保培训优质高效。 二、研修目标 1、不断更新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进一步发展教师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 5、建立本校的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三、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四、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总负责,分管副校长直接抓,教科室、教导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五、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师徒结对、经验交流、协作解决、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周、校际交流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 六、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与教科室室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管理教学的副校长及校级领导带头人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管理教学的副校长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4、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 1、学校教科室、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 2、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定期学习理论。 3、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4、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①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②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③每学期听课10节以上。④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汇报校本教研情况。 (三)教研组管理。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长的设置由教导处一年一定,设组长2人。教研组长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导处、教研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3、教研组活动必须做到“定时、定内容、定主题”,做到“有计划、研讨、记录、效果”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④每学期至少组织全组教师开展1次校本教研外出学习观摩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⑤组织组内每位教师每个学期至少向校上交1篇教学心得体会。⑥带领本组教师按照《学校教研组考核方案》的要求积极创建优秀教研组。 (四)课题组管理。 1、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一般设课题组长1人,成员3人以上。 2.课题组成立后,隶属学校教科室,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课题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①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②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③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及时向校教科室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④定期向学校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⑤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五)教师队伍管理。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传达。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七、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专业人员可以是院校的研究人员、教育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定期组织不同教研组或课题组分别交流。 (二)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要求 1、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制订好详细的活动计划、做好周密的安排、按计划组织活动,做到准备充分、效率高。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做好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并作好活动总结。 3、由教研组或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由负责人及时向教务处或教科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教务处或教科室组织的由负责人及时向校长室汇报或汇报总活动情况。 4、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整理好过程记录与活动总结,建立并保管好各级管理主体的校本教研档案。 5、校本教研活动的参与者要积极参加相应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配合管理主体顺利进行教学研究,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