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年级《秋天》教案 |
范文 | 一年级《秋天》教案(精选2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秋天》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1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意。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学习第一小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了课题,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有一位山东作家,叫王宜振,他写下了一首非常美的描写秋天的小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学生自读 2、指名朗读 有不懂的词吗? 3、再读,想: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 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 4、你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都看到了什么?那作者又看到了什么? (金黄的)稻穗 (成熟的)向日葵 三、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朗读 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哪个字使整段都充满了生命力? 2、小结:秋天到了,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儿的苹果——这些能不让太阳更红更娇吗? 桂花飘香,菊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花香,这不让空气更甜吗? 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红更娇”“更甜更好”写处了秋天的与众不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读诗歌,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3、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我们继续感受诗歌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感受这美好的秋天。 二、品词析句 1、秋天,凉风习习,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干什么呢? 秋天来到(),在那儿()。 2、秋风所到之处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举例说说吗? 秋风飘到()()。 3、默读诗歌,你最喜欢哪个地方? 说说原因 4、交流 秋风“打滚”、“奔跑”——秋风调皮。“可爱”——作者对秋风的喜爱,对秋天的喜爱。 “抓一把......涂掉。”——夏秋之交,空气的清香。 “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静态写成动态。 5、指导朗读 三、理解课文意蕴 1、面对这样美丽的秋景,诗人的内心涌出怎样的想法呢? 读第6小节。 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 (1)“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 植物的果实成熟了,高低交错、颜色分明,让人赏心悦目。 (2)“发亮的汗珠”、“闪耀” 丰收了,人们在田野上辛勤地劳动,洒下勤劳的汗水,内心却无限喜悦,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果实,更是一种希望: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3)小结 诗人不仅赞美了秋天,更是蕴含了这样深厚的道理。 2、读最后一节,你读出了什么? “黄叶”是秋天的象征,通过“珍藏”“黄叶”,表达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作业: 1、背诵课文。 2、练习册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2设计说明: 阅读一篇文章就是打开阅读世界的一扇窗户。这篇课文,描绘了秋天美丽迷人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展开想象,乐于表达,结合图画感知自然美。可以采取图文结合,以读代讲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低年级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注意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课文图片。(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新笔画“乛”。 2.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 3.认识大自然,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初步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特征。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课文图片。(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1.(出示图片)创设情景,引出课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 2.引入新课《秋天》。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读文要求对照拼音把字读准确、画出生字。 3.指导学生认识自然段。 4.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出示10个生字。 (2)教师引导开火车读。 (3)小老师带读。 (4)指导学生认识“木、口、人”3个偏旁。 (5)教师引导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6)组织学生游戏。 5.指导学生分自然段练习朗读。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教师引问:这个自然段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征? 2.引导学生看图第2个自然段引问。 (1)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话写什么? (2)大雁是怎样飞的? (3)理解“一会儿”。 (4)引导同学找“一”字的不同读音。 (5)指导学生朗读。 3.引导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看图,读课文,回答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说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啊”表示什么? (3)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秋天到了。 4.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出赞美之情。 5.指名读。 6.引导齐读。 四、总结课文,指导背诵。(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看图,背诵。 2.师生会背。 3.指名背诵。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征,整节课中,利用多种形式的自由读,分段读,齐读,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激发了学生发现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课堂中,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认识了自然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美丽迷人的景色,创设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3教学目标: 一、按一定顺序具体地写出秋天的田野中最有特点的景物。 二、使学生意识到美丽就在身边,培养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 三、激发习作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自由地说,生动地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 1、先到田野中观察,寻找适合作为校外课堂的地点。 2、把握《埃及的金字塔》及《游天然动物园》在写法上的精妙之处。 学生:准备一篇你最喜欢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好作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在描写春天的景物中你最喜欢哪篇? 2、能简单地说一说喜欢的原因吗? 3、学生讨论,自由回答。 生1:“写出了春天姹紫嫣红。” 生2:“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 4、教师小结板书:写出了春天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等特点。 二、自读感悟,明确要求 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也来写一篇描绘景物的作文,它有哪些要求呢?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要求。 2、学生参加班级交流。 3、教师随机板书并小结,学生进一步体会习作要求。 (按一定顺序具体地写出秋天的田野中最有特点的景物) 三、联系生活,选择材料 1、你认为秋天的田野里最有特色的景物是什么? 2、学生回答。 生1:“一望无垠的金色稻田。” 生2:“硕果累累的果园。” 生3:“挂满“红灯笼”的柿子林。“ 3、教师引导:“在我们生活中,秋天的田野里最有特色景物是什么?” 4、学生讨论,教师板书:“稻田”。 5、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能否用一两句话概括? 6、学生自由说话,教师作随机板书。 生1:“遍野都是,而且看不见边际。” 生2:“在风的吹拂下,一浪推一浪地涌向远方,特像大海中的波浪。” 生3:“稻田是一望无垠的金色。” 生4:“稻穗沉甸甸的,粒粒挺着个将要胀破了的大肚皮,把稻秆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又是一个丰收年。” 四、抓住已知,指导写法 怎样才能把它写具体呢? 1、《埃及的金字塔》的作者是如何描写金字塔的? 2、学生讨论,教师板书小结:是抓住金字塔的外型、名称的来历、规模、怎么建造四个方面写的。 3、写稻田应该写它的哪些方面? 4、学生讨论,教师随机板书。 生1:“应该具体地写出稻子的叶、杆、根、穗的形状及颜色。” 生2:“应该写清稻田的大小,整体看上去的感觉。”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分类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秋天景物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欲望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认识秋天的显著特征,知道一些常见的植物叶的颜色在秋天会发生变化。 第一课时 9月22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课件,提问: (1)谁知道老师今天要讲什么内容? (2)你感到秋天是个什么样的季节? 二、出示课题 1再次欣赏美丽的秋天。 2问题: (1)秋天的什么景色最吸引你? (2)你认为什么颜色可以代表秋天? (3)谈谈你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讨论,交流 3带领学生欣赏秋天的画。 出示看看画家是怎么描绘秋天的。 说一说: (1)家乡哪些植物在秋天发生了哪些变化。(重点是树叶的变化) (2)自己家的院子和夏天比时,有何不同。 4儿歌:秋天到,天气凉,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 5你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 课后反思:学生通过观察能够说出秋天的变化。 第二课时 9月26日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秋天植物叶子的显著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欲望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1、组织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树叶的变化 2教师展示自己采集的叶子,让同学们认一认。(杨树叶,松树叶,银杏叶等等) 3观察叶子的显著特征,并说一说是什么叶子,有何特征,互相补充。 4课件:教师出示相对应的植物,学生给叶子找家。(认识几种常见的植物和它们的叶子) 5学生对照观察自己叶子,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叶子的形态。 6以组为单位,共同观察本组同学所植物的叶,比较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7将本组的叶子进行分类,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进行分类的。(尝试合作,体验成功) 8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体会更多的分类方法。 9谈谈这节课的感受。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会认“秋、色、黄”等九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秋天的美。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秋天的美。 课前准备: 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秋天里大自然中有哪些颜色。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副很美丽的图画,你们要仔细看,看后告诉大家这首歌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师:这副画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秋季)画里描绘的秋天景色美不美呢?美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 二、板题,读题 师(过渡):秋天真美啊,秋天的颜色真多啊。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秋天的颜色》。请大家把课题齐读两遍。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老师范读,同学们认真听感受一下秋天美的色彩。 2、学习生字词。 (1)老师读得好不好?那我们也像老师这样来读一读。请大家打开书本24页,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把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来。(学生读课文,划生字词,师巡视辅导) (2)刚才同学们自学时找出了生字词,老师也把它们找出来,你会读了吗?谁来拼读。(指名读,齐读)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个生字的读音。(学生自由发言) (3)秋姑娘把词语里的生字娃娃请出来,你们认识吗?(出示字卡,请小老师考同学;开火车读。) 3、读通课文。 师(过渡):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把生字娃娃学会了。我想读课文应该没问题了吧? 谁能读给大家听听呢?(指名读,小老师点评) 四、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挂图)观察图,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是什么颜色?(指名回答结合板书,相应贴出词卡黄色、红色、绿色、白色、蓝色) 2、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在图上找到这些词卡的'朋友,贴在它们的身上。 3、结合挂图指导朗读。 师(过渡):“同学们真厉害,帮稻谷、棉花、苹果、松树、天空找到了朋友,它们可开心啦,高兴得说起了话。(稻谷说……棉花说……) 4、编诗。 师:谁来当当小诗人像这样编一编。(指名说。) 5、秋天的颜色真多啊。课文中藏着一个表示颜色多的词宝宝,你能把它找出来吗?(五颜六色)谁能用五颜六色说一句话?(指名回答) 齐读最后一句话。(小朋友说:“秋天是五颜六色的。”) 6、学生戴上头饰扮演稻谷、棉花、苹果、松树、天空说话。 7、秋天可真美啊,把你觉得最美的一句读给你的好伙伴听一听,可以离开座位。 8、接下来,我们再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全班齐读)边读边想象秋天的美景,感受秋天的美。 五、作业 把你最喜欢的一处秋天景物画下来,然后说说你画的景物是什么颜色的,你为什么喜欢它,下节课告诉大家。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6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学生分析: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词语的理解。多数词语可以联系语言环境来理解。比如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缤纷”,这个词语比较抽象,但是当我们读完了这一段,眼前浮现出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和美丽的菊花时,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五彩缤纷指的是什么意思了。课文的语言很美,有些句子富有诗意,需要好好体会品味。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理解这些句子时,一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平时的生活积累;二要反复朗读品味。学生理解上有困难,比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讲秋天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来到的,为什么会不知不觉?因为秋雨虽凉,但不冷,使人爽快,不大,润物无声;朗读的时候,声音要轻一些,要给人轻松舒服的感觉,这样教学,学生会觉得容易些。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菠萝、钥匙、气味、香甜、粮食、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大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秋雨的特点,感受秋雨的美。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总分的句式,及含蓄、艺术化的语言。 教具准备:秋天的雨的课件 板书设计: 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 五彩缤纷的颜料 美丽、丰收、欢乐 藏着气味 吹起小喇叭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寓情导学。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引述: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对秋天。秋天来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我们用优美的词语来赞美一番吧! 2.齐读课题。(板书:秋天的雨)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师出示词语 (1)谁愿意领读这些词。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一起纠正。 (2)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边读边回忆上节课的内容,秋天的雨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生说。师板书:是一把钥匙 五彩缤纷的颜料 藏着气味 吹起小喇叭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读。 三、精读课文,品析内容。 (一)、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天总给我们阵阵凉意,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仔细听,看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 (1)学生说体会,教师指导读。 (2)男女生读。 (二)、体会五彩缤纷。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描写颜色的词用波浪线画出来。一会儿汇报。 1、出示画面(一)重点体会、美读描写银杏树的句子。 (1)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2)去词体会。 如果我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自己再来读读看,好不好?为什么? (“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3)指导朗读。运用联系上下文和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做动作的方法,走进情境,美读课文。 (4)个别读、全班读。 2、出示画面(二)体会描写枫树的句子。 (1)学生自主体会读。 (2)学生做上动作再读一次。 3、出示画面(三、四)。 (1)师引导学生观看画面,拓展语言,体会丰收的词:海洋、你挤我碰。 (2)个别读。 4、看录像,感悟“五彩缤纷”。 小朋友们,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去看一看?让我们一边看,一边读出它的美丽吧。 (多媒体出示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学生根据画面读相关文字。) (三)、体会“气味的香甜”。 秋天到了,不光庄稼丰收了,水果也丰收了。 (1)师引读学生想象秋雨里还会有什么味道? (2)重点理解勾住。 (3)秋天的雨多香啊!带着这样的体会,美美地读。 (四)、吹起小喇叭,体会欢乐。 (1)师生互动读一读。 (2)学生自主感悟朗读。 这么快乐的景象,就让我们来快乐地读一读吧。放开声音读出你的快乐,自己读自己的。 四、拓展、积累,升华感情。 1、小朋友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美丽、欢乐……) 2、齐读最后一段。 五、做自己喜欢的一项。 (1)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背诵本课喜欢的段落。 (2)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 (3)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 秋天的雨反思 是一首很具有美感的散文诗,以秋天的雨为线索,将秋天的众多景物描写巧妙地串起来,形成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语言文字的美感染了每一个幼儿,他们从文字中的确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为了让幼儿能够真正感受散文中优美的意境,我重复的给孩子看课件,让他们找一找秋天有些什么景色,丰富知识经验。有了知识经验的丰富,在第一环节中我就进行了提问: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有很多的水果。”“我也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有很多的颜色,非常的漂亮。”------小朋友都争着回答,还有的幼儿会用优美的话来说呢。 孩子们的记忆力很不错,看了一遍课件之后,有个别孩子就能答出:“把黄颜色给了谁?(银杏)”,虽然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不是很足,但看了生动形象的课件之后,很快就能回答出来。但是孩子们在秋天的气味方面,我可以让他们先闻一下橘子的香味,菠萝的香味……这样,他们就能充分的体验到秋天的好多气味。 综合本次欣赏活动,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幼儿在动静交替中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认识秋天收获的一些果实、种子和蔬菜,了解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感受大自然的养育之情。同时,在参与观察、分类、制作和交流等活动中,体验自制作品的成就感,感受欣赏他人与被他人欣赏的愉悦。 2、通过观察秋天收获的果实和种子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 3、知道几种常见植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态,初步学会给果实和种子分类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秋天的显著特征。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到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教学难点: 果实和种子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 1、说一说都有哪些果实在秋天成熟? 2、想一想:秋天,有哪些新上市的蔬菜和粮食? 1、看图片: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实物?你认为秋天是个什么样的季节? 2、说一说书上都有哪些果实。 3、分别说一说这些果实是什么样的。 4、给果实进行分类,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类的。 5、在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比一比谁的分类方法多。 6、同样方法,认识植物的种子,并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 7、教师讲解如何保存种子,学着制作简单的种子标本。 10.果实和种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举例说说他们为人类了哪些食品和用品。 11.用树叶、果实、种子做做装饰品,相互欣赏。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8教学要求: 1.学会5个生字,认识8个字。 2.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根据每个人课下搜集资料,创造机会充分练说。 3.理解“寻找”、“野外”两个词语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结合实际,充分朗读课文,知道文中颜色各指什么? 6.通过讨论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 7.培养学生换位想象的能力。 8.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寻找冬天》。 9.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寻找冬天》。 3.结合实际,充分朗读课文,知道文中颜色各指什么? 4.通过讨论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寻找冬天》。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正是初冬的季节,秋姑娘刚刚才和我们说再见你们还记得秋姑娘都给我们送来了那些礼物吗?赶快回忆回忆,因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与秋天有关的文章。(出示课题:寻找秋天),齐读课题。“寻找”是什么意思呀?希望这节课通过我们的成功合作,能够把秋姑娘曾经送给我们的礼物一一寻找到。 二.新授课 (一)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充分练说。 1.看图说一说秋姑娘给你带来了什么礼物? 师:同学们老师找到了秋姑娘送给我的礼物,你们快看(出示: 金色的稻田图)!秋姑娘给我带来(金色)的(稻田)。你也把自己寻找到的礼物跟你的朋友说一说。 2.小组讨论 刚才老师看大家讨论的特别好,谁愿意把你刚才说的跟大家说 说? 3.指名说一说 奥!你们寻找到这么多秋姑娘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真太棒!你 们想不想对秋姑娘说些什么呢? 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小伙伴都寻找到哪些秋姑娘送的礼物 呢?他们找到得跟你们的一样不一样呀?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看看。 (二)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1.范读课文 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还有谁在哪里寻找秋天?(生1:有王老师、小文、小方和小力到野外去寻找秋姑娘给他们带来的秋天的礼物。) 问:“野外”是什么意思? 问:课文中小朋友寻找到了秋姑娘送的哪些礼物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图片)原来他们也寻找到了那么多秋姑娘送的礼物,我想他们跟我们一样也特别喜欢秋天,你能不能试着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出示板书) 2.练习朗读 (1)那么赶快跟你的小伙伴练一练 (2)谁想给大家读一读 (3)你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行吗? (4)还有这么多同学都想要读,那咱们就一起读好吗? (5)你们读得这么好,我想考考谁的记忆力最好。把书扣上。 谁能连贯的把他们的话说一说。 (6)合作朗读,师读第一句,大家读小朋友说的话和最后一句。 3.积累词语 师:是呀!秋天有这么多的颜色,那么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你能用一个词语说一说吗? 4.换位想象 师:秋天的景色太美了,你们看这么美的景色还吸引谁呀?(大雁)快想一想它们会说些什么呀? 不知不觉中,通过合作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么多秋姑娘送给我们的礼物,现在我们大家就休息一会儿一起做个游戏好吗? 5.一分钟休息,猜谜语 全班玩猜谜语的游戏,你们也像小文、小方、小力一样用说说“秋天是()的”,请你的朋友猜猜秋姑娘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礼物。 (三)仿照原文,口头作文《寻找冬天》 过渡:通过我们共同合作寻找秋天,老师发现你们越来越聪明了,有一件事我想请你们这群小机灵鬼儿帮帮忙,你们愿意吗?(愿意!)五彩缤纷的秋天刚刚过去,我们又迎来了充满神秘感的冬天。学校的“小喇叭”广播向我们征集有关《寻找冬天》的小片断,要求仿照《寻找秋天》这篇课文来说一说。说得好的我们要推荐到学校的小广播站请他给全校同学说一说。我们看看到下期的“小喇叭”广播时能听到我们一1班哪位学生的声音。 (1)先给你们一点时间,闭上眼睛好好想一想冬天的景色。 (2)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冬天的图片。 (3)把你想到的,看到的和你的同桌先说一说。 (4)全班交流 下节课我们选出班里说的最好的同学到小广播站去广播。 三.总结 感谢同学们与我的合作,正是因为我们的合作才发现了五彩缤纷的秋天,而且发现了冬天的美丽之处。韩老师特别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能够合作得更好,去发现更多更美丽的事物。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各方面感知秋天的精彩,体会秋天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并了解人们在秋天里进行的各种活动,知道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把上节课画的“大自然送给你们的礼物”拿出来,看看。看看谁受到的礼物多。 二.揭示课题《迷人的秋天》 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秋天、说秋天。 四.为什么说秋天是金色的、迷人的?(学生边说老师边出示插图) 秋天不光带给我们迷人的景色,还带给我们许多丰收的果实。(请学生拿出带来的秋天特有的食物,一边品尝一边交流。体验秋天的美。) 五.师述: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人们举行各种活动的季节。看图中的人们在举行什么样的活动呢? 六.问:你去过哪些地方秋游呢?看到过哪些景色?让学生拿出以前秋游时的照片,作一下介绍,写明时间、地点,课后作为一个专题布置。 七.秋天来了,人们的生活还会有哪些变化? 八.让学生来画秋天。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10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 1、能说出文中描绘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秋天。 2、能体会作者练字的精妙之处。 3、通过对精妙语句的剖析,欣赏本文的语言艺术。 4、反复朗读,沉浸到诗的意境中去,品位诗独有的艺术魅力,进行审美的再创造。 5、通过创作诗歌来体会秋天特有的魅力,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1、导入:可由前两课自然导入,也可由古代名家诗句导入。 2、默读课文 3、读一读,写一写,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秋天》。 4、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自然、有感情地朗读。 5、逐节研讨。 研讨目的:理解每一节诗的意思。 研讨方式:四人一组合作探究,提出疑问,共同解疑。每节由两组代表报告探究结果,不能解决的疑问可请全班同学研究,或请老师解答。教师点播引导的方向,可依语言分析揣摩的一般步骤要求。 6、齐声朗读,尽量达到背诵。 7、再创造实践: 写一首短诗,题目为《我眼中的秋天》。全班交流,体会诗歌独有的艺术魅力。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11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新笔画“乛”。 2.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 3.认识大自然,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初步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特征。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课文图片。(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1.(出示图片)创设情景,引出课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 2.引入新课《秋天》。 1.学生按顺序观察。 2.学生自由讨论,再回答。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读文要求对照拼音把字读准确、画出生字。 3.指导学生认识自然段。 4.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出示10个生字。 (2)教师引导开火车读。 (3)小老师带读。 (4)指导学生认识“木、口、人”3个偏旁。 (5)教师引导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6)组织学生游戏。 5.指导学生分自然段练习朗读。 1.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文,对照拼音把字读准确,画出生字。 3.学生认识自然段,并且用序号标注。 4.学生识字。 (1)学生齐读。 (2)开火车读。 (3)小老师带读。 (4)认识“木、口、人”3个偏旁。 (5)学生自主识字,汇报识字方法。 (6)游戏巩固。学生开展摘果子游戏活动,如果摘果子的学生读对了,其他学生跟读。 5.三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学生倾听思考共有几句话。 1.填一填。 这篇课文有 个自然段。 2.给正确的音节涂上喜欢的颜色。 秋(qiū quī) 个(ɡè ɡè) 气(qì bì) 片(qiàn piàn) 3.给下面的字加一笔组成新字再组词。 了→( )→( ) 人→( )→( ) 一→( )→( )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教师引问:这个自然段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征? 2.引导学生看图第2个自然段引问。 (1)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话写什么? (2)大雁是怎样飞的? (3)理解“一会儿”。 (4)引导同学找“一”字的不同读音。 (5)指导学生朗读。 3.引导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看图,读课文,回答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说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啊”表示什么? (3)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秋天到了。 4.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出赞美之情。 5.指名读。 6.引导齐读。 1.学生汇报: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征。 2.看图学习第2个自然段,思考回答。 (1)数出有1句话,写了什么。 (2)学生看图,回答:“大雁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3)理解“一会儿”。 (4)学生明白:“一群、一会儿”、“一”字,“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3.学生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看图,读课文,回答问题。 (2)学生理解“啊”表示明白。 (3)学生各抒己见,回答问题。 4.学生自由读课文。 5.2~3名学生读课文。 4.我知道“一”字的读音。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 “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四、总结课文,指导背诵。(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看图,背诵。 2.师生会背。 3.指名背诵。 1.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2.师生会背。 3.师生独立背诵。 5.用填空形式练习背诵。 天气( )( ),树叶( )( ),一( )( )叶子( )( )( )落下来。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征,整节课中, 利用多种形式的自由读,分段读,齐读,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激发了学生发现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课堂中,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认识了自然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美丽迷人的景色,创设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4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背诵课文。 3.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学习重点 1.会写4个生字:“了、子、人、大”。 2.继续背诵课文,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出示卡片。(教师) 教学环节 一、复习引入。(用时:8分钟) 1.引导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检查背诵情况。 1.学生认读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做游戏:捉气球。 2.学生背诵课文。 6.读一读,记一记。 秋天 到了 高高 会飞 一个 来了 蓝蓝 一片 天空 二、学习生字。(用时:16分钟) 1.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 2.教师引导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 3.教师重点指导生字。 4.教师范写。 5.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认读“了、子、人、大”。 2.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笔顺和笔画特点。 3.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笔画占格位置。 4.(1)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 (2)学生在书上描红,仔细观察,掌握结构,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的不同之处。 (3)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在班级展示。 7.填空。 (1)“了”字共( )画,第二画是( )。 (2)“子”字共( )画,第三画是( )。 (3)“人”共( )画,笔顺是( )。 (4)“大”共( )画,笔顺是( )。 三、指导口头造句。(用时:8分钟) 1.出示课文中带有“一会儿”的原句。 2.指导说说有什么事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 3.指导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1.学生读句子。 2.学生交流汇报。 3.学生口头造句。 (1)自己练说。 (2)指名说。 8.我会说。 下课了,同学们一会儿 ,一会儿 ,玩得可开心了。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用时:8分钟) 1.今天我们学习了《秋天》,你喜欢秋天吗?看到这么美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点什么? 2.回家后请把你眼中的秋天画出来,然后拿来让我们共同感受美丽的秋天。 1.学生各抒己见。 2.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9.画一画你眼中的秋天。 五、总结全课,深化认识。(用时:5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围绕新认识的生字,展开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把范写指导贯穿学生书写的整个过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指导书写必须细致。不仅要从整体上观察生字的结构,还要对笔画的占格位置、正确笔顺、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也要进行提醒。在学生沉浸在秋天美景意犹未尽之时,设计了让学生“用手中彩笔画出心中最美的秋天”这一环节,在读、说、画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12教学目标: 1、观察秋天自然景物的特点,注意季节的变化。 2、 体验秋天收获的季节带来的喜悦和劳动的艰辛。 教学重、难点: 1、 能用自己喜欢的事物、方式、游戏美化生活。 2、 明白秋天自然景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发现秋天 1、听乐曲《秋天私语》,边听边想象。 2、让儿童说一说自己听到的、想到的。 3、秋天悄悄地来了,你发现周围的景物、人有哪些变化? 儿童交流: 天气凉了,天很高,很蓝。 人们换上了保暖的衣服。 小燕子搬家了,飞回南方了。 二、 走进秋天 带领儿童去体验秋天收获的快乐,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想到的。 三、 和秋天一起玩 1、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参加秋收后的心情。 2、游戏:猜一猜。 把秋天收获的东西装在袋子里,请儿童互相猜。 3、 创作: (1) 你打算做什么?玩什么 (2) 分组创作。 4、 分享 (1) 布置展览、展示每个儿童的作品。 (2) 介绍自己的作品。 (3) 讨论作品的用途。 5、评价儿童在活动中的收获。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13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学生对大自然和对老师的热爱,激发学生们热爱大自然,热爱老师的美好情感。 2.积累目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生字目标: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字。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 (1)、自读。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画出自然小节号。 (2)、正音。分自然小节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反馈。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音。 (4)、检测。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随机请学生准确读字。 2.细读感悟点:再读课文,感悟课文的含义。 (1)、自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看一看通过阅读你都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在书上标注出来。 (2)、交流。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随时进行点拨、指导。 (3)、质疑: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4)、小组讨论,组长汇报。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训练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卡片,进行开火车的游戏。 (2)、出示自学提示,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自学提示: 1、读一读生字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它们。 3、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识字的方法。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点。 (4)、学生汇报。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4.拓展延伸点:发散思维 1、你知道哪一天是老师的节日吗?如果你就是找枫叶的小朋友,在这一天里,你想跟老师说些什么? 2、做贺卡。我们一起来做一张贺卡,将你跟老师说的话写在上面,然后送给你们的老师吧! 板书设计 我 (找)火红的枫叶 (做)贺卡 我 (爱)老师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14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秋游、赏花和绘画等活动,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进一步认识秋天的特征,知道北京市花和市树的形态和习性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 观察比较市花和市树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 (一)秋游去 1、自由发言:秋游时,自己都去过哪些地方,向同学介绍介绍。 2、看图:说说他们都去了哪里,在干什么? 3、说说到了秋天,你看见游客到我们这个地方游玩什么? 小结:我们爱大自然的秋天,秋游不仅可以观赏大自然的美景,还可以增长很多的知识呢! (二)认识市花和市树 1、出示菊花和月季花图:找一找哪朵是菊花,哪朵是月季花? 2、看图,观察比较这两种花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 3、描述一下自己看见过的菊花和月季花的颜色,说说他们的气味有何不同。 4、出示各种各样的菊花和月季花图:欣赏它们的美。 5、出示国槐和侧柏图:找一找哪棵是国槐,哪棵是侧柏? 6、观察比较两种树的叶、花、果实、气味等形态特征。(小组合作) 7、说说自己都在那些地方见过这两种树和花。有没有人破坏它们,谈看法。 8、教师小结这两种花和树是北京市的市花和市树。要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9、想一想:如何把秋天的景色留住?(画画、儿歌、照相、找诗……)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15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认识自然段。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认识自然段。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3个偏旁,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偏旁,偏旁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学生识记字形和理解字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的3个偏旁,都是以前学过的字变化而来的。可以再现以前学过的“木、口、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字变成偏旁后的差别,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偏旁表义的特点建立偏旁和字义之间的联系。 要注重渗透多种识字方法,降低难度。如“秋、叶、会”等合体字可以在学会新偏旁的基础上采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有的可以通过做动作来帮助学生记忆,如“飞”就做张开双臂飞翔的动作;“片、个”都是量词,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说说“一片()、一个()”,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加深对字的印象;有的可以建立文字与图片的联系,如“树叶、秋天”;有的可以对比着认一认,如“大”可以结合“小”字来识记,让学生初步知道有些字词有相反的意思。教师在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常用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识记字形并充分交流,力求做到一字多法,一法多用。 还可以用熟字组成新词,引导学生巩固识字,扩展词汇。如“秋天、天气、大树、树叶、纸片、个子、飞鸟、飞走”。 2、写字。 在巩固撇、捺写法的基础上,本课要学写新笔画横撇。教师在范写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本课要写的4个生字中,“了”和“子”、“人”和“大”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加以区别,指导学生在写好“了、人”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写“子、大”。 本课要写的4个生字,可以组成一些新词,如“日子、大人、大雨、大山”。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正确朗读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关注轻声的读法。以第一自然段为例,建议教师通过范读,学生跟读,感受“凉了、黄了、叶子、来了”这几个词语中两个字前后轻重的变化。也可以边读边配以轻重变化的击掌声或呈现词语时前后两个字字体大小、颜色深浅不同,提示轻声词语的读法。 关注词语连读,不唱读。在读好轻声词语的基础上,将词语放入短语中,如“天气凉了”“树叶黄了”“秋天来了”。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等方式适当体会这一类短语的节奏感。困难较大的还可以采用在短语下画线的方式提示注意连读。 借助拼音读准“一”的变调。如“一片片、一群大雁、一会儿、排成‘一’字”,可以采用对比读的方式,分别读不变调和变调的一串词语,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变调带来的音韵美。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或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美丽的秋景,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对秋天的情感。在熟读的基础上,结合对课文的内容理解、生活体验,再现图片、抓关键词等方式引导学生背诵。背诵在课堂上进行。 2、理解运用。 导入部分建议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尤其是四季如春的地区更需要提供图,以便于学生建立秋天天气转凉,树叶变黄等直观感知。 大多数地区的学生对秋天树叶黄了、落了的景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大雁南飞的情景,可能不熟悉,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图片、复述生活经验等直观手段,增进学生的了解,引领学生走进秋天的情境。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从“天气、树叶、天空、大雁”这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特征,可以通过表演、视频等方式,体验和感受景物的变化,体味秋天的情趣。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可通过把“那么”换成“非常、很”等,帮助学生理解“那么”表示程度深,再通过朗读加深体会。 “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这个句子的教学,教师可以借助插图,或者提供大雁南飞时两种不同队形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一会儿……一会儿……”表示变化快,再通过朗读加深体会。 课文中出现的“那么……那么……”“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有的老师希望能用其中的句式指导孩子们进行说话练习。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来说,这个要求放在一年级上册是不适宜的。老师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有目标意识,不要随意添加教学要求,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3、课后练习。 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数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自然段是文章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有明显的标志: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根据这个特点,可以让学生数数本课有多少个自然段,然后按自然段逐段学习。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16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背诵课文。 3.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教学重点: 1.会写4个生字:“了、子、人、大”。 2.继续背诵课文,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出示卡片。(教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用时:8分钟) 1.引导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检查背诵情况。 二、学习生字。(用时:16分钟) 1.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 2.教师引导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 3.教师重点指导生字。 4.教师范写。 5.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口头造句。(用时:8分钟) 1.出示课文中带有“一会儿”的原句。 2.指导说说有什么事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 3.指导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用时:8分钟) 1.今天我们学习了《秋天》,你喜欢秋天吗?看到这么美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点什么? 2.回家后请把你眼中的秋天画出来,然后拿来让我们共同感受美丽的秋天。 五、总结全课,深化认识。(用时:5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把范写指导贯穿学生书写的整个过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指导书写必须细致。不仅要从整体上观察生字的结构,还要对笔画的占格位置、正确笔顺、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也要进行提醒。在学生沉浸在秋天美景意犹未尽之时,设计了让学生“用手中彩笔画出心中最美的秋天”这一环节,在读、说、画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17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7页及练习七第13、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图上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上看清楚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正确列式计算。 2.使学生切实感受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他们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结合用数学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具准备: 课件、展示台、录音机。 教学过程: (黑板上已板书:金色的秋天) 一、录像激趣,引入新课 师: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好,请看大屏幕! 1.两段录像场景。(动画片里面的形象,以及一些生活实例) 师: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举出身边的具体实例。 师: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种事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3.谈话引入。 师:生活中的许多事,我们都用了数学知识去解答。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好吗? (教师板书:用数学) 二、新课部分 (一)教学图1 师: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对,秋天到了,秋天多么美呀!(课件出示背景图:孩子们三五成群到郊外去玩。)瞧,他们来了!(演示课件,不出现大括号和问号。) 师:你看到了什么?(有四个小朋友在玩,又跑来了两个小朋友。) 说得好,孩子们接着看…… (课件演示大括号和问号闪动) 师:现在在我们原来学习的基础上多了一个大括号和一个问号,他们表示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谁来说?(学生自由回答) 师:大括号表示把先跑来的四个小朋友和又跑来的两个小朋友合起来(师边说边做手势),下面的“?人”就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问我们“先跑来4个人,又跑来2个人,合起来是多少人?”(结合教师手势)孩子们,你们自己说说,边说边做动作,开始! 师:谁来说给大家听?(指定学生回答)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图上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 (多请几个人说) 师:(稍慢)先跑来的4个小朋友和又跑来的2个小朋友是这道题的两个条件,求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人就是问题。先跑来的4个小朋友是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条件,又跑来的2个小朋友是告诉的第二个条件,要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师:根据原来有4个小朋友,又跑来了2个这两个条件,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能!) 师: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学生回答) 师:对了,因为是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教师手势),所以用加法算。 师:加法算式怎样写呢?谁来写? (生说,教师板书:4+2=6,课件也出示算式) 师:4、2、6各指的什么?(请学生到屏幕前来指) 师:原来有4个小朋友,又跑来2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6个!)你们运用这两个条件求出了这个问题。(结合教师手势)孩子们真能干! (二)教学图2 师:这些小朋友玩累了,想到好朋友小强就在旁边住,想去小强家休息一下,小强见他们来了,可高兴啦!赶忙跑到地里摘向日葵,好用瓜子来招待这群好朋友!瞧,小强在地里正忙着呢!(课件演示:7个向日葵,大括号) 师:大括号表示什么?(一共有7个向日葵) 师:真不错,接着看──(课件演示:摘了3个,?个) 师:你看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听! 师:谁来说给大家听?(学生回答) 师:有7个向日葵,小强哥哥摘了3个,问我们还剩几个,那么告诉了什么条件?提出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师:这幅图告诉了我们有7个向日葵,小强哥哥摘了3个这两个条件,提出了还剩多少个这个问题。 师:谁来完整地说说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学生回答) 师:谁来告诉我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用减法算。因为是从7里面去掉3个,所以用减法算。) 师:谁来列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7-3=4,课件也出示算式) 师:7、3、4、在图上各指的什么?(请学生到屏幕前来指) 师:有7个向日葵,小强哥哥摘了3个,还剩几个?(4个)孩子们真能干!你们运用这两个条件解决了这个问题。(伴随教师手势) (三)小结,指导看书 师:刚才图上的两件事,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我们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所以这样的题我们也叫它──“应用题”(课件出示这三个字)。孩子们,这种题叫什么呀?(应-用-题!)你们以后会解答应用题吗?(会!) 师:好,翻开书第47页,从上往下看,第一幅图你们见过吗?(见过)下面的算式能填完整吗? (能)第二幅图你们见过吗?(见过)下面的算式能填完整吗?(能)好,填在书上。 (四)课间活动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18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秋天收获的一些果实、种子和蔬菜,了解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感受大自然的养育之情。同时,在参与观察、分类、制作和交流等活动中,体验自制作品的成就感,感受欣赏他人与被他人欣赏的愉悦。 (二)通过观察秋天收获的果实和种子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 (三)知道几种常见植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态,初步学会给果实和种子分类的方法,学会制作简单的种子标本,进一步认识秋天的显著特征。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到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三、教学难点: 果实和种子不同的分类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都有哪些果实在秋天成熟? (二)想一想:秋天,有哪些新上市的蔬菜和粮食? (三)看图片: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实物?你认为秋天是个什么样的季节? (四)教师将果实按小组分给学生,说一说都有哪些果实。 (五)分别说一说自己组内的果实是什么样的。 (六)小组合作:将小组内的果实进行分类,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类的。 (七)在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比一比哪个小组分类方法多。 (八)同样方法,认识植物的种子,并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 (九)教师讲解如何保存种子,学着制作简单的种子标本。 (十)果实和种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举例说说他们为人类了哪些食品和用品。 (十一)用树叶、果实、种子做做装饰品,相互欣赏。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19教学目标: 秋天里自然界的主要颜色——红、橙、中黄。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和表现秋天的美。 教学难点: 表现秋天的方法。 教学准备: 表现秋天的各种资料,水粉、彩色复印纸、色卡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1)(2)(3)](讲故事)有一天,老师带同学们到野外去寻找秋天。小刚说:“秋天是蓝色的”,小兰说:“秋天是黄色的”,丽丽说:“秋天是红色的”。你们说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课件(4)](多彩)板书:多彩的秋天 问:在多彩的秋天里主要的颜色是哪些?(中黄、橙、红) 二、欣赏秋天的景象。(个别画面问:主要颜色是什么?) 请大家欣赏秋天的景象[课件(5)—(12)],同学们大都住在城里,还有许多农村秋天的景象你们不常看到[课件(13)—(19)]。 问:喜欢秋天吗?最喜欢哪些景象?看完这些秋天的景象,想和老师说些什么?能用一句话赞美秋天吗?谁知道都有哪些节日在秋天?(中秋节、重阳节、十月一)这些节日更为秋天增添喜气。 三、秋天的表现方法。这么美的秋天,用什么办法可以表现呢?同桌相互说说。 问:你们想出了什么方法?当你表现秋天时,主要选择色卡中的哪些颜色?(出示色卡)为什么?(红、橙、黄可以代表秋天的颜色) 现在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来表现秋天?表现秋天的什么?只要同学们动脑筋,就会想出许多方法。下面同学们看看农民是怎样表现秋天的?[课件(20)—(24)],再看看小朋友们是怎样表现的?[课件(25)—(30)],下面我们就要看看XX班的同学们是怎样表现的?看谁的方法最新颖。开始行动吧!(放音乐——《秋韵》伴奏) 四、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五、介绍作品。(利用实物投影) 谁到前边介绍自己的作品?能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吗?还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边来?高高举起。在座的同学也将作品举起来,看看。 六、。(出示树叶贴画) 你们看这幅画是用什么粘贴的?喜欢吗?星期天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采集,但可要注意不要乱踏草坪、乱折树枝。 欣赏评述:1、师生将各组粘贴的“秋天的树”组织在一起,形成“小树林”。共同欣赏,体会用颜色能表现出我们对秋天的感受。 2、请学生用一句话或一首小诗赞美秋天。 3、赏析画家用色彩表现秋天的作品。 板书设计: 多彩的秋天 红橙黄 课后反思: 第二节: 1.师生在课前准备一些多角度反映秋天人们生活的图片、艺术作品。 2、课上,教师首先播放反映秋天是人们欢度节日、喜迎丰收……等内容的录像片。结合大家带来的各种资料,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秋天里的趣事。 3.展示表现秋天趣事的学生美术作品,赏析第21页的范作,师生分析其作画方法。 4.师生讨论如何画一幅表现“多彩的秋天”的画。 5.个人或集体共同完成一幅秋天的作业。 6.同学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7.赏析中外画家表现秋天的绘画作品,师生讨论:这些作品从哪方面表现了秋天的美。 8.观看冬、春、夏的录像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其它季节的美感,号召学生课后进行表现。 根据课前准备的工具、材料(纸团、毛笔、水粉……)。 小组研究:①第20、21页上学生作业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②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秋天的色彩? 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现出秋天的色彩。 欣赏评述:展示学生作业欣赏教师 板书设计:多彩的秋天(二) 课后反思:学生用了多种方法表现出了秋天的多姿多彩,画面效果好,色彩和谐。 第三节 1.师生在课前准备一些多角度反映秋天人们生活的图片、艺术作品。 2、课上,教师首先播放反映秋天是人们欢度节日、喜迎丰收……等内容的录像片。结合大家带来的各种资料,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秋天里的趣事。 3.展示表现秋天趣事的学生美术作品,赏析第21页的范作,师生分析其作画方法。 4.学生以上节课的作业为背景,用粘贴、绘画或贴画结合的方法表现秋天里的趣事。 5.教师播放表现秋天的音乐。 6.:同学之间相互观摩作业,并结合自己的作品抒发对秋天的感受。 7.赏析中外画家表现秋天的绘画作品,师生讨论:这些作品从哪方面表现了秋天的美。 8.观看冬、春、夏的录像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其它季节的美感,号召学生课后进行表现。 教师辅导:利用一些优秀的学生作业及教材中的学生作品与学生一起分析其表现方法,如果采用的是粘贴或贴画结合的表现形式,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主要景物、人物与背景的颜色要区别开。 欣赏评述:展示学生作业欣赏教师课后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板书设计:多彩的秋天(三) 展示学生作品 教学反思:学生用了粘贴的方法表现出了秋天的色彩和情趣,画面效果好,色彩和谐,但仍有些作品的人物与背景的颜色没有区别开,且学生的粘贴速度较慢,有没完成作业的现象。 一年级《秋天》教案 篇20【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了”“子”“人”“大”4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过程与方法】 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 认识生字,背诵课文。 难点 注意“一”的不同读音,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可爱。 老师:准备生字卡片和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1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么现在是什么季节?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秋天那美丽的景色吧。 (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看音节,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画生字。 把课后我们要认识的、要会写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3.读带拼音词语。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相信大家都认识它们了吧?现在它们来到屏幕上了。 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自己练习读一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4.现在拼音宝宝和它们的词语朋友们分手了,请你再读一读。(指名读,同桌互查) 5.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指名读) 6.下面,让我们把生字送回课文中,自由读一读,看谁能把课文读的更通顺,更流利。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老师请三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谁来读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那么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呢?(板书:天气、树叶、大雁) 2.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1)能读读这段吗? (2)区分一片,一片片。 (3)你觉得树叶飘落的景象美吗? 师:金黄的树叶转着圈儿,从树上一片片地飘落下来,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地上铺满了厚厚的叶子,远远望去,真是一个金黄的世界! (4)指导学生边想象边读课文。 (5)比一比谁读得美。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有一种动物却要和我们告别了,它是谁呢?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板贴图片) (2)秋天,大雁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大雁是怎么飞的呢? (3)为什么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4)大雁马上要出发了,你想对大雁说什么呢? (5)“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一会儿……”在很短的时间里做不同的事情,所以读的时候语速要快点。(指导读,特别要强调“一”的不同读音)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问: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句话? (2)点名读,齐读。 5.配乐朗读全文。 四、诵读积累、延伸结束。 1.指导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根据课件演示复述课文内容。 3.课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外面的秋色,回到家里给家人讲讲秋天有什么变化。 五、书写生字。 1.读读“了”“子”“人”“大”4个生字。 2.这几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说说这四个字应该怎样写。 3.重点指导“了”“子”。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 4.学生描红,再自由练习,教师巡查。 5.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