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黄河颂》的语文教案 |
范文 | 《黄河颂》的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河颂》的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黄河颂 教学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 1、让学生课前自主搜集整理资料,如黄河及诗歌背景的相关资料。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3、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诵诗歌。 4、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㈢、情感目标 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2、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生课前准备: 1、查黄河的相关资料: A、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B、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2、查诗歌背景,可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 3、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感受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激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黄河景观的视频及大合唱保卫黄河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豪迈的黄河赞歌―――《黄河颂》。 (二)简介创作的时代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 (学生在全班分享自己所整理的资料,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三)朗读交流 1、小组合作进行朗读,后展示,进行评价。要求: 1、勾画不认识的字词 2、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2、听朗读录音 3、全班齐读诗歌。 (首先借助音乐,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然后通过想象音乐中描绘的场景和体会音乐中的感情完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交流转换。《黄河大合唱》中八个乐章的感情一脉相承,因此最后就能以学生自己从音乐中感受的思想感情来朗读诗歌,效果显然胜于教师对学生说要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 (四)品读诗歌: 1、诗歌的朗诵词告诉我们,黄河的英雄气魄表现出我们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那么诗中的哪些诗句体现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学生边找边分析边读,教师适时加以指导。) 明确:“黄河滚滚,奔向东南。(因为诗人站在高山之巅看黄河,这“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是“望”统领的内容,所以“望黄河滚滚”中的“望”字读的时候应该把声音拉长一点。)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掀”字应重读。因为“掀”字不仅写出了黄河奔流的动态:掀起万丈狂澜,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惊人)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重读“劈”)师小结:我们学习诗歌不仅要理解它的内容,而且要抓住关键词来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描写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注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明确:三个“啊!黄河!”的内容 第一个: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中华民族文化。读的时候应该舒缓、深沉、感恩、赞颂 第二个:民族的屏障,保卫中华民族。读的时候,应把巨人的伟大坚强读出来) 第三个: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感情越读越激昂 而且三个“啊!黄河!”语气在逐渐增强,感情也在逐渐加深。全班齐读 3、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黄河颂”,那么诗人到底在赞颂什么? (五)合作交流 小组交流以上的阅读印象,并从以下几种发言形式中选择一种与小组同学交流:①这首诗歌中我最欣赏的是-------②读了这首诗歌,让我最感动的是-------③这首诗歌让我明白了--------④读了这首诗歌,我有这样的疑问-----(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分层教学的需要:一般的学生都能说出自己最直接的心灵体验和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而有一定语言鉴赏功底的学生则会选择“让我最欣赏的”形式发言,对于喜欢另辟蹊径思维独特的学生来说,“我有这样的疑问”这个话题则更能激发他们发言的热情。) (六)作业布置 搜集整理有关描写、歌颂黄河的诗句,并至少能背诵三句。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