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
范文 |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通用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1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五带的划分及特征。 教学难点: 1.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产生的地方时差。 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四季的形成。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媒体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地球仪若干、手电筒若干 课时安排: 2课时。建议第一课时讲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公转的方向和周期;第二课时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吗?学习本节内容后,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展示]:地球的自转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地球是绕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地轴。自西向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并讲述自转的周期) [教师]这有一个地球仪,哪位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请2-3名学生上讲台演示) [提问]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由于地转的自转;因为自转是自西向东) [演示]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昼夜的产生,并讲解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并讲解产生的原因。 [提问]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表面就完成一个昼夜交替,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大约是24小时) [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一个地球仪,一个手电筒,完成: ①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注意昼夜是怎样交替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 ②在图上找到中国北京、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并在地球仪上作好记号。 [讨论] ①当北京是白天时,纽约、东京哪个是黑夜,哪个是白天?(纽约是黑夜,东京是白天) ②北京和东京哪个地方先见到太阳?这说明哪个地方时间早?(东京。东京时间早) ③东边的地方和西边的地方哪个时间早?(东边) ④教材图1.18: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差异?如果畅畅中午12点打电话给姨妈是否合适?为什么?(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东边比西边的时间早。不合适,因为这时纽约正是半夜)(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略作讲解) [教师]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展示]:地球的公转<一>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 地球绕什么在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太阳。自西向东)(学生回答,教师略作归纳,并讲述公转的周期) [教师]请同学们再观察思考: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还是竖直的?地轴指向是否发生了变化?(倾斜的。没有) [展示]:地球的公转<二> (教师用鼠标控制,当地球公转到二分二至日点时,单击鼠标,使地球“停”下来,再单击使该区域放大,指导学生观察太阳直射的纬线)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观察、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概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包括方向、周期、速度、轨迹等。 ②结合“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示意图”,分析全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分布规律。 ③说出黄赤交角的意义。 ④掌握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拟地球自转、公转运动,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演示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现象,养成从现象分析成因、探索事物发展变化内在原因的观念。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对地理空间能力分析较弱,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理性思维有所启蒙,结合其认知思维特点,以图像动画演示为主。 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 难点: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讲授】地球运动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及意图 学生活动及意图 复习导入: 【课堂活动】 课堂模拟: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 自主学习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课堂活动】 师:初中我们学过地球运动,地球运动有几种形式? 生: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自转 1.方向 教师给出三幅图,一幅侧视图,两幅俯视图。请两位学生上台合作,一位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一位观察,然后把方向在三幅图上绘制出来 小结: 方向:自西向东(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周期 恒星日与太阳日 讲解恒星日的概念,教师绕着一个同学公转,同时自转,一周后不只360°。——因为公转多出了59′。 小结: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 速度 线速度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角速度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小结:速度:角速度——15°每时 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注:角速度和线速度在南北两极点都为0) 二、公转 布置任务:找出地球公转的基本数据:方向、周期、轨道、速度,具体的值是多少? 1.方向 观看公转的视频,自西向东。 周期 周期:一恒星年(365日6时9分) 速度 播放ppt展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小结: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 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出示图片,完成思考题: 1、什么叫黄赤交角?是如何产生的? 2、请在图中注出: 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南北极点。 四、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观察动画或观察图片,找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这个时间太阳分别直射哪里?完成下列表格: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日期 节气 直射点位置 3月21日 春分 赤道 6月22日 夏至 北回归线 9月23日 秋分 赤道 12月22日 冬至 南回归线 【结合黄赤交角,思考问题】: 1.回归线(2326 ′)是怎样得到的,回归线的含义是什么? 2.极圈(6634 ′)是怎样得到的,极圈的含义是什么? 完成活动题: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能不能用一个简图来表示呢?同学们试一试。 思考: 1.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2.北回归线上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3.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4.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运用教具、学具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画图演示 出示材料,学生判断 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动手体验理解自传方向 动身演示,体验自转周期的参照点不同 自主学习公转的特点 阅读教材 观看动画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3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形地貌也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重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橡皮泥等。 教师演示:地球仪,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在讲台前摆放一只地球仪)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各种各样的。反映在这地球仪上,我们通常说蓝色代表(海洋),黄色代表(高原),绿色代表(平原)。像这些高高隆起的地方往往就是一座一座的(高山)。那么,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大海永远是大海,陆地永远是陆地呢? (的确如此地球并不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内部外部都在不停的运动着,变化着。)揭题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火山改变地形 地球内部的运动我们见过吗? 师,是的,我们谁都没有看见过。那我们又如何知道地球的内部是运动着的呢?请看大屏幕:1963年一艘渔船漂泊在漫无边际的大西洋中,忽然间有渔民看到远处海水汹涌翻滚,转眼间升腾起数十丈烟柱,弥漫了整个上空。结果一昼夜之间在海面升起了一座苏尔特塞岛。为冰岛共和国增加了一块新的土地。 谁来说说大西洋海域里发生了什么?(火山)(板书:火山)从哪里看出来?(海水汹涌,有浓烟产生)火山爆发的结果是什么?(产生了小岛)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次火山,你决定用哪个词?(猛烈)(板书:猛烈)为什么? 小结:如此可见,火山带给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是多么猛烈啊!我们再通过一段视频,让同学们感受一下震撼的火山爆发。 2、地震改变地形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组卫星拍摄的照片。这是同一个区域不同时期拍摄的两张照片。可能不是很清楚,老师做一些大概的描述:这是蜿蜒曲折的河流,两边是高山,在高山的峡谷间是城镇与村庄。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两张照片上地形地貌有什么不同。 (河流堵塞;山体滑坡;村庄掩埋了,公路塌陷了。)小结:一句话,这里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是哪儿呢?(屏幕出示:四川省青川县)同学们应该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地形变化如此猛烈吧?(板书:地震)(课件:细节) 这次地震不但伤亡惨重,而且使当地的地形地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如:(课件出示)2007年4月2日所罗门群岛发生里氏8级地震,在引发海啸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将一座名为拉农加的岛屿突然“拔高”了3米,岛屿周围的珊瑚礁受到影响露出水面。 这次地震又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老师再来介绍一次地震:1920年,在宁夏的一个地方也发生了剧烈地震,地面出现了许多长达几米到几十米的裂缝(课件出示:裂缝),从山上崩塌下来的泥土、石块把长约2500米的河流堵塞,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湖泊(课件出示:湖泊),这就是由于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3、小结。 由此可见,每次强震过后,都会改变地球的地形地貌。你们还知道哪些因为火山爆发或地震而形成的地形地貌吗?(补充课件:富士山、唐家山堰塞湖、火山锥、断层) 三、地球内部运动与地形变化关系 每年全球有震感的地震不少于上百次、火山不少于50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火山和地震的呢? 教师解释:科学家们对地震和火山都进行了跟踪调查。慢慢的他们发现这与地球内部运动有关。地球内部分地壳、地幔、地核三层(课件出示)。地壳是有岩石组成。它包括岩层上面所有的陆地和海洋。我们人类及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生活在地壳上。往下是地幔。地幔主要有流动的物质岩浆组成,我们看到的火山爆发时的岩浆就是从地幔喷射而来。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促使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课件出示: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及我们国家所在的亚欧板块。)这些板块就如同漂浮在湖泊上的树叶也在运动着,唯一不同的是运动很慢,我们不易察觉。这一学说称之为大陆漂移说。开始很多人质疑不相信。可慢慢的找到了很多很多的证据证明这一学说。(板书:大陆漂移说) 1、探究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现在我们来仰望一座高山。它是(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的山。瞧,科学家们在这作座高山上发现了什么?(出示:喜马拉雅上上发现的各种海洋生物化石。) 的确,许多证据表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你们推测推测:喜马拉雅山是如何产生的? 科学家们认为它是怎样产生的'呢?请让我们关注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图上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他处在哪儿?(出示:地形图) 它正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师:注意这交界处。我们刚才知这两个板块是运动着,它们之间会发生(碰撞)碰撞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用挤压两本书做实验,发现两本书中间隆起了。)联系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两个板块碰撞,交界处就会抬升,隆起。(板书:碰撞高山)其实这个抬升过程是很缓慢的。是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地壳运动才造就了今天如此伟岸的高山。同学们相对于地震、火山改变地形的猛烈,这样的板块碰撞改变地形要来得(缓慢)。(在碰撞前加上缓慢一词) 根据科学家测定伟岸的喜马拉雅山现在每年还在以0.33——1.27厘米上升的速度上升。这说明什么?(印度洋板块还在撞击亚欧板块。) 2、预测非洲大陆的未来 了解了高山的崛起。我们一起到非洲大陆随同科学家预测这块神奇大陆的未来。 科学家们在卫星传来的非洲大陆照片惊讶的发现了一条大裂缝。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生:(读图及相关文字)在非洲大陆的卫星照片上,科学家惊讶的发现有一条大裂缝。纵穿非洲东部。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公里,深达1000至2000米,谷壁如刀削斧劈一般。总长超过8000公里。张裂的平均速度为每年2厘米~4厘米。 科学家们把它称为地球的大伤疤。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裂谷呢?(原来大陆板块除了相互的碰撞,自身也会在岩石圈脆弱的地方产生分离。东非大裂谷就是一个典型。)也让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吧。(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学生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那么预测一下,几百万年之后,非洲大陆会出怎样的情境? (裂谷会更大。非洲大陆分成两块。) 师;老师告诉你们,你们很很能干,你们的预测和科学家预测几乎相同。一起来看看科学家的预测。(屏幕出示) 小结:大陆板块分离产生裂谷。那么在海洋深处板块分离会产生?(海沟) (板书:分离裂谷、海沟)。这样的地形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是很(缓慢)的。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4【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毛巾、橡皮泥、泡沫塑料块、彩色笔等。 教师演示: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图片或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 3、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学习,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 三、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 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2、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3、教师课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块,以及六大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等运动方式。 4、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 实验三:一块长方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5、小结。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五、课后活动 注意继续收集并和同学交流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5学习目标: 1.利用地球仪演示和多媒体动画,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征。 2.通过地球仪演示和讲解,并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从而加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现象和读图分析,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从而学会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黄赤交角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前边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这节课我们将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板书) 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呢? 学生回答:自转和公转运动。 我们先一起回顾地球的自传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由初中所学的知识我们了解到,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自转轴就是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演示 教师转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 提问 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学生回答 演示利用多媒体动画再次演示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在图一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正确方向. 图一 提问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 学生回答 刚才同学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随观测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一般以太阳和天空中的恒星为参照物,相应的周期我们分别称之为太阳日和恒星日。 演示和讲解 运用“太阳日和恒星日”多媒体动画分析“恒星日与太阳日图”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图1图2图3 如图1:假设遥远的恒星(小圆)和太阳(S)同时对着地球上的一点P,设地球只自转而不公转,那么地球在E1处自转一周(电脑显示P点绕圆运动一周)。 如图2先以恒星作参照,动画显示恒星日的长度。 动画的过程是:地球一边自转(即P点绕圆心运动),一边由E1向E2运动(公转),当地球到达E2点停止,此时P点刚好对着恒星。 提问 此时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的角度是多少,以什么作参照? 学生回答 点击鼠标,电脑画出SE2的连线和E2与恒星的连线,标出“恒星日”)从E1到E2,地球自转了360°。而因为以恒星作为参照,地球从E1到E2的时间间隔就是“恒星日”,时长23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投影恒星日与太阳日比较表格,填写恒星日内容 图3以太阳作参照。在图2中可看出,地球在E2处时,P点还未两次对着太阳,即以太阳作参照时,地球自转还不到一周360°。 演示动画:地球继续自转(即P点继续绕圆运动),但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到E3处时,动画暂停,P点两次对着太阳。 提问 从E1到E3,相对太阳来说,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角度是多少? 学生回答:自转了一周多。 点击鼠标显示连线和“太阳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太阳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从E1到E3的时间间隔称一个太阳日,长24小时,其自转的角度是360°59′。 完成表格内容,总结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 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提问 什么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呢? 地球在单位时间内自转的角度叫做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提问 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计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为每小时多少度? 学生回答:15°/小时。 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根据地球自转周期360°/24小时推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小时,1°/4分钟,1′/4秒。但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即南、北极点的角速度为零。 我们再看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怎样的。 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叫做该点的自转线速度。 (投影)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 提问 读图说出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什么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因纬度而异(离地轴的距离即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赤道处最大(1670千米/小时),自赤道向两极渐小,两极的线速度为零。在南北纬60°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我们已经探讨了地球自转的规律。而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那么地球公转又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提问 结合前面我们刚刚所学的地球自转运动,说说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地球公转的规律呢? 学生回答:可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公转的规律。 演示 多媒体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在观看动画演示时,思考下面四个问题: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 地球公转轨道与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一样,是什么形状? 受公转轨道形状的影响,地球公转的速度是一样的吗?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长? (在演示的同时,讲解回答上述四个问题)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轨道与其它行星一样,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一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做近日点,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离太远最远,这个位置叫做远日点。 随着地球的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发生思维的变化,公转速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随后速度不断减慢,到远日点公转速度达到最慢,之后有逐渐加快,至近日点速度最快。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读图思考 阅读教材14页图,思考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北半球夏半年地球运行在远日点一侧的轨道位置上,因此公转速度较慢,日数(公转所需时间)较长;冬半年运行在靠近近日点一侧的轨道位置上,所以公转速度快,日数少。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板书) 提问 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指向哪颗恒星? 学生回答:北极星 对,地球在公转时是斜着身子在转动,地轴的北端永远指向北极星方向,我们假设地球是正着身子公转的,地球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地球仪演示 学生仔细观察,说出现象。 太阳永远直射赤道,赤道面和公转轨道面重合 阅读教材图1.18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北半球) 读图指导 掌握“黄赤交角”的“一轴两面三角度” (1)“一轴”指地轴。 (2)“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3)“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在地球的`公转运动过程中,有“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是指: (1)“三个基本不变”:地球在公转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2)“两个变”: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 巩固练习 (1)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决定了南北回归线的纬度。 (2)南北极圈的度数是90°- 23°26′= 66°34′,因此也决定了南北极圈的纬度。 2.太阳直射点 由于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得多,因此可以认为太阳射来的是平行光。 假设:假如地球表面是平面,太阳与地面的关系:均是直射。 实际:地球是球体,表面是球形,因此在球形表面只有一处垂直。 我们将太阳光线中与地球球面垂直的这条光线称为太阳直射光线,其延长线穿过地心。 我们将太阳直射光线与地球的交点称为太阳直射点。 在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由于地球所处的轨道位置不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也会发生移动。 多媒体动画演示 观看多媒体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并思考以下问题 (1)公转的四个重要位置二分二至日的日期分别是在哪一天前后? (2)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地球的哪一条纬线? (3)说出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 边演示,边总结结论。 (1)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 (2)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3)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画图讲解说明) 巩固练习 (1)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何时在北半球?提示: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2)太阳直射点何时在南半球,方向却是向北移动? 提示:从冬至到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但方向却向北移动。 (3)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几次直射现象?两者之间的纬线呢?回归线之外呢? 提示:一次。两次。没有直射。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6【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在本课中,学生将通过资料获取地球运动的关键信息,从而认识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活动一:阅读“地心说”和“日心说”两大学说的文献资料得准确的地球与太阳运动信息。 活动二: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一)根据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改进原有的地球模型。 (二)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昼夜交替现象。 (三)用连续组图的形式记录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学情分析】 在前一课学习中,学生发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关键在于确定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因此本课需要学生依据正确的地球运动再次模拟实验,最终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正确解释。这样的设计,既体现科学的严谨性,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人类认识地球运动以及宇宙的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学说。 2、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3、地球还会绕着太阳公转。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会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文献摘要,并能通过阅读文献获取地球运动的相关信息。 2、能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最终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 1、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2、有证据意识,知道所有科学观点都需要众多证据的支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知道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的动力。 2、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通过阅读资料获得准确的地球与太阳运动的准确信息,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难点: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材料一组 小组:反光效果好的小圆贴片、较硬的铁线、第1课中学生自己制作的地球模型、手电筒、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展示班级记录表,帮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中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几种假设。 2、引导学生说出每种假设的根本区别就是地球和太阳的运动状态不同,从而聚焦到研究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主题中来。 3、揭示课题: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板书) 二、探索: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预设20分钟) 活动一:阅读文献资料获得准确的地球与太阳运动信息 1、阅读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比较他们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活动记录表中。 2、比较两种学说,谁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你的依据是什么? 活动二: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1、改进地球模型 a、根据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改进原有的地球模型,增加实现自转的“地轴”(地球有自转轴且地轴倾斜作为事实直接告知学生即可,不必过度延伸)。 b、在地球模型相对的两个面上分别贴上1个反光的小圆片,使两个小圆片刚好分别处于白天和黑夜,为了方便观察和交流给小圆片编号。 2、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从地面观察的视角来观察不同的小圆片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过程。 3、用连续组图的形式记录小圆片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现象。 三、研讨:交流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预设12分钟) 1、交流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比较“地心说”和“日心说”,谁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依据是什么? 3、再次做昼夜模拟实验与前一次做昼夜模拟实验有什么不同? 4、借助活动记录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 四、拓展:(预设3分钟) 1、你还知道哪些现像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2、课后收集更多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的资料。 【板书设计】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日心说证据: 1、有长期的观测数据支持 2、伽利略通过观测也证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3、傅科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地心说证据: 地球上看 日心说 地心说 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活动记录表】 活动记录表一:比较异同点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填序号) 1、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 3、地球是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4、太阳处在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 5、日月星辰等所有的天体都围绕着地球运动,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6、地球和其它星球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地心说 日心说 活动记录表二:画出小圆片的亮暗情况 小圆片 自转前半周 自转后半周 亮暗 情况 【作业设计】 1、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xx)。 A、太阳绕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转 C、地球自转 D、太阳自转 2、改进地球模型时,穿金属丝操作方法正确的是(xx)。 A、从南极穿入,北极穿出 B、从下面穿入,上面穿出 C、从北极穿入,南极穿出 D、随意穿,没要求 3、下面(xx)图,小圆片的亮暗情况与实际观察结果是一致的。 A、 B、 C、 D、 4、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日心说的观点是(xx)。 A、地球是球形的 B、太阳在宇宙的中心 C、地球围绕太阳转并且绕地轴自转 D、地球在宇宙的中心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7教学基本理念 1、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初一的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理性认识。本节课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学的思想。通过活动、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2、 采用讨论比较方法展开“活动” 考虑到学生以前学过一些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采用比较法进行讨论,使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了解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异同点,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以及比较分析能力的培养。 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师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搜集一些关于地球运动的资料,对教材中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加以补充、说明。 知识目标: 1、 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 2、 知道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3、 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能力目标: 1、 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绘制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内在联系。 情感目标: 1、 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通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 地球自转及带来的影响。 2、 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 2、 地球公转且地轴是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产生 ①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 ②一年中白昼的长短变化。 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 四季的变化 教学用具: 地球仪、手电筒等。 教学课时 拟用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感受下列现象 日出日落 日出自东、日落自西 日出日落产生的`现象 【讲授新课】 地球的自转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9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 学生阅读后提问: ①、生活中我们感到是天转还是地转? ⑵、哥白尼的“日心说”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 今天,我们就学习关于地球运动的一些知识,首先学习地球运动的一种形式——自转。 演示一: 教师展出地球仪,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地球是绕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地轴。自西向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并讲述自转的周期)哪位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请2-3名学生上讲台演示) 板书: 1、自转运动的规律 ①概念 绕地轴旋转 ②方向 自西向东 ③周期 一天(大约24小时) (承转)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由于地转的自转;因为自转是自西向东) 演示二: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昼夜的产生,并讲解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并讲解产生的原因。 板书: 2、昼夜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表面就完成一个昼夜交替,其经历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球的自转,注意昼夜是怎样交替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在图上找到中国北京、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并在地球仪上作好记号。 学生讨论: ①当北京是白天时,纽约、东京哪个是黑夜,哪个是白天?(纽约是黑夜,东京是白天)②北京和东京哪个地方先见到太阳?这说明哪个地方时间早?(东京。东京时间早) ③东边的地方和西边的地方哪个时间早?(东边) ④教材图1.18: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差异?如果畅畅中午12点打电话给姨妈是否合适?为什么?(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东边比西边的时间早。不合适,因为这时纽约正是半夜)(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略作讲解) 教师小结:板书 3、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产生昼夜交替 ②产生地方时差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8板书设计: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地球公转 地轴倾斜 教学后记: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教学目标: 1、知道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2、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3、能用模拟实验、模型、示意图等方法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4、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能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 教学重点: 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教学难点: 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 地球仪,光源,极昼极夜现象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会出现很多令人奇怪的现象,比如:北半球到了夏季,太阳就会挂在天空几个月而不落下,北极中心地带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而到了冬季,就会连续几个月不见太阳,北极中心地带的黑夜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极昼和极夜。 2、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就是一天,可是极地的白天和黑夜竟然长达半年!我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二、探究极昼和极夜现象: 1、谈话: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夜可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还记得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 2、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1)思考:利用手电筒、地球仪、示意图等材料,我们怎样能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 (3)全班交流。 (4)小结。 三、研讨地轴倾斜的角度和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 1、讨论:我们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是23度,如果倾斜角度加大,会出现什么现象?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2、交流。 四、总结延伸: 1、交流并记录: (1)在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主要有哪两种形式? (2)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自转有什么特点?地球公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公转有什么特点? (3)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自转?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公转? (4)地球的运动出生了哪些自然现象? 2、延伸拓展: 我们还想知道地球运动的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地球自转 公转 地轴倾斜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傅科摆——地球自转 三、认识相对运动: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地球在公转吗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9课程标准: 1.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主要特征。 2 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引起的地理现象。 3 利用图表说明五带的界线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 1.用地球仪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通过游戏活动理解地球运动的特征和意义。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 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结合生活实际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主要特征。 2 地球自转与公转引起的地理现象。 3 五带的界线及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分析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3五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 根据文字图片资料分析,运用直观教具演示,参与教学游戏,合作学习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结合生活经验,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明确地球运动的特点。 【地球的自转】 活动一:演示地球自转 教师:出示资料,提出问题: 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学生演示地球仪,观察在下图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学生观察、讨论。 1)利用光源和地球仪,学生演示:当前地球上昼夜的形成和分布。指出昼半球、夜半球的范围。要求学生观察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哪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 (2)将地球仪转动180°,再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3)连续转动地球仪,观察各地(如中国和美国)昼夜更替的情况,思考并总结昼夜更替的原因。 (4)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要多长时间?(24小时) 3 让学生看图片“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结果展示: (边演示) (1)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 (2)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转到向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昼,转到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越往东的地区,时间越早。 活动二 拓展延伸:猜想 (1 )地球如果不自转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2 )地球是透明的会怎样? (3) 地球自东向西转情况会怎样? (4)中国国土辽阔,当最东部洒满阳光的时候,最西部还是繁星满天,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给与补充纠正。 课堂小结: 比较的项目地球的自转 方向 围绕的中心 周期 地理意义 巩固运用略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10[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2.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3.通过运用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图,提高学生图解分析能力。 4.学会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方法并对常见岩石进行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常见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2.通过去野外收集各种不同的岩石,了解岩石的成因及类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比能力。 3.通过绘制简单的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 4.在介绍岩石的形成和转化时,联系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和利用状况。通过了解地壳的物质循环的漫长周期(有的要经过几亿年),从而知晓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人类要大力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矿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通过“岩石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的学习,培养学生关于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 4.通过野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从热爱自然美,上升到探究科学的`美。 [教学重点] 1.岩石根据其成因的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 [教学难点] 1.岩石成因及其相互转化; 2.地壳物质循环,包括“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的理解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媒体与教具] 实物教学,如提供矿物、岩石标本等;多媒体教学法,演示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利用阅读材料“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的矿物”及“化石”知识进行自主学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前面我们通过学习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初步了解了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特征以及地球的圈层结构和物质组成。从第二单元开始我们要学习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的物质组成及其循环运动,进一步熟悉我们人类生成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大家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但是由于技术条件限制等原因,目前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利用主要局限于地壳,而地壳是自然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所以,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