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永生的眼睛教案 |
范文 | 有关永生的眼睛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永生的眼睛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永生的眼睛教案 篇1【填写要点】 盲童重见光明的快乐,盲人家庭的快乐,捐献者家人的自豪。 盲童恢复视力后,将会更加珍惜生活,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角膜:盲童 盲童父母 捐献家人 ( ) ( ) ( ) 晓得角膜( )。(汇报时说出填写依据) 1、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2、指导朗读:(说依据就朗读) (那个盲童将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带给人多少美好的憧憬啊。)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越来越多的人的到了欢乐,那我们怎么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加入读 ) 3、分角色练习朗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评读)(自豪,激动、敬佩、骄傲) 4、结束语: 是啊,父亲捐献角膜不但让失明的孩子的重见了光明,同时在温迪心中播下了美好的种子。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永生的眼睛 母亲 父亲 角膜 女儿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盲姑娘只能用于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有了恢复健康的可能。 (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 2、板书课题,激发读书兴趣: 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 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正音。 2、说说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三、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2、讨论交流: 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请你为大家声情并茂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会感动你。 3、课文的最后一段连续用到了“骄傲”这个词语,让我们把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讨论讨论: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赏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课文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全文。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交流感想: 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受,与同学们谈一谈。可以对文中的某 个人物发表看法,也可以对事情本身阐发议论。 五、课外拓展,实践活动 1、向你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他们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2、写一封倡议书,号召你的小伙伴参与到器官捐献的事业中来。 永生的眼睛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掌握难认难写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树立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观念。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树立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观念。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描写从而表现出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器官捐献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理解课题: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 3.资料交流: (1)学生汇报课前预习搜集到的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 (2)教师补充相关资料。 (3)听了这些资料,你对器官移植有什么看法? 二、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 (1)认准生字词。自主学习生字词。 (2)文中谁捐献了角膜? (3)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角膜给予琳达肺气肿栩栩如生 酷爱屡屡温迪热泪盈眶签署 (2)积累本课的词语。 突如其来栩栩如生热泪盈眶 与世长辞才华横溢重见天日 (3)课文中谁捐献了角膜? 板书:母亲父亲女儿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我”在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 三、再读课文 1.指名分别读“母亲”“父亲”“女儿”捐献角膜这三部分内容。 2.用“”线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想想你为什么感动,把原因写在句子边上。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角膜给予琳达肺气肿 酷爱温迪签署热泪盈眶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 (1)指名读这一部分。 (2)思考:当父亲同意捐献母亲的角膜时,“我”为什么痛苦难忍? (3)齐读父亲说的那几句话: “你能给他人最珍贵的东西……有了一些意义。” ①父亲认为怎么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②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③你体会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④为什么说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2.学习第二部分:父亲捐献角膜。 (1)默读课文,找出写父亲心愿的句子。思考: ①父亲的心愿是什么? ②体会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 ③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我”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我们”遵从父亲的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后,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 (4)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一片骄傲。 ①“一片骄傲”指的是什么?父亲所留下的到底是什么? ②指名有感情地读句子。 (5)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 3.学习第三部分:女儿温迪捐赠角膜。 (1)全班齐读。 (2)理解句子: 这一刻,我仿佛看到……骄傲的光芒。 ①指名读句子。 ②结合题目“永生的眼睛”来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③请同学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拓展延伸 1.说说全文要歌颂的是什么精神? 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捐献器官行为的看法。 (1)先把看法写下来。 (2)同桌交流看法,补充自己的观点。 (3)指名说。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征集家长对捐赠器官的看法。 《永生的眼睛》背景资料 1.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2.目前美国有超过84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患者。20xx年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 永生的眼睛教案 篇3教材分析: 《永生的眼睛》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鲜明,作者刻画了两个让人终身难忘的形象:善良,乐于助人的父亲和可爱、才华横溢的女儿。他们热爱生活、关爱别人的心,让人尊敬,让人怀念。结合本单元主题“眼睛”,使学生理解:如果能给失明者带来光明,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这个眼睛将得到永生。本文涉及到角膜捐献,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所以在课前让学生做初步的调查,了解周围人对待角膜捐献的看法。在理解课文内容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触动心灵,升华感情,熟悉文章内容。 学情分析: 我们班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技巧,对朗读很感兴趣。他们合作意识强,有一定合作学习的能力。思维活跃,敢于质疑问难,很多学生会依据文章提问题。大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个别学生学习时主动精神还不够,讨论时不够积极。 设计思路: 根据新课程的精神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四次让学生质疑问难,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这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使学生感到层次清晰,以解决文章内容离生活实际较远的问题。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逐渐理解内容,使学生对器官捐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体会到器官捐献的意义,达到感情的升华。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15个新词,并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质疑揭题 (配乐朗诵)“你的眼睛,像远方淡蓝的大海;那永恒的痛苦,像尘埃,隐没在你的眼中。你的眼睛,宛如水底的珍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我曾经是一位远离光明的人,当我在黑暗中倍受煎熬痛苦徘徊的时候,我多么想去看看身边的亲人朋友,去看看初生的旭日,去看看心中渴望的一切。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接受了温迪捐献的角膜。是她给了我第二次光明,第二次生命。我要去寻找那位光明的使者,温迪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师:大家都听见了吗?这是一位接受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天日的人的呼声,他要呼唤、感谢的是谁?(学生齐答)对,是金发碧眼的温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温迪一家人捐献眼角膜的感人故事。(板题:永生的眼睛) 师:看了这个题目后,你有哪些疑问呢? 生:永生是什么意思? 生:眼睛怎样才能得到永生? 生:谁的眼睛获得了永生? 生:课文题目为什么叫《永生的眼睛》? (板书:谁?怎样?为什么?)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现在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探究学习,释疑解惑 1、小声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谁捐献了角膜?在他们捐献时,“我”的态度如何? (板书角膜捐献:母亲父亲女儿 “我”的态度:不情愿遵从遗愿主动捐献) 2、你从哭喊中体会到什么? 3、父亲是怎样教育引导使我从不情愿到遵从遗愿? 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投影出示:“你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1)这里有几句话?谁先来读读第二句话?你怎么样理解这句话。( 身体比任何金钱、地位等都更重要,因为一旦给予了他人,自己将不再有了;对人来说死亡就是走向终结,然而生命却能够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使他们能够重获新生,更多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2)对于一个盲人,一个尿毒症患者,一个白血病人,他们最想得到的礼物是什么?什么样的礼物最珍贵?(对于因角膜病致盲的人,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可使其复明。通过肾脏移植(换肾)可治愈尿毒症。在配型成功的前提下,移植骨髓可以治愈白血病。所以对上述三种病人来说,“最珍贵的礼物”是角膜、肾、骨髓。) (3)怎样帮助别人恢复健康?(这有很多种办法。凡力所能及的帮助都是好的。) (4)父亲是怎样一个人?(关爱他人无私奉献) 指导朗读:把你的理解通过读表达出来。(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 4、请同学们再读5-8自然段,看一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温迪又怎样使“我”的态度发生由遵从遗愿到主动捐献的改变呢? 6、请同学们潜心默读9-13自然段,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做批注,想想令你感动的原因。 7、学生画句子做批注后,小组交流并全班交流。 温迪离我而去了,她去世后的三周,我收到了一封角膜银行的信。 出示配乐幻灯片:“亲爱的里弗斯先生和太太: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令爱――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终生分享她的美丽。” 此时此刻,你对“永生”的含义有何进一步的理解? (人虽死,但精神永存) 共同解答在学课文前提出的问题,答后擦去板书:谁?怎样?为什么? 8、关于这一家人的故事讲完了。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我国角膜捐献的情况。 (1)课件出示: 资料一: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 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资料二:目前美国有超过84 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xx年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 (2)看了这两段资料,你有什么想法?我国的角膜捐献情况显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三、交流体会,课外延伸 电脑课件出示:当人体的某一器官出现病变导致功能衰竭,威胁到人的生命时,植入健康的器官代替原有的器官成为现代医学延长生命的重要手段。器官移植被列入20世纪人类医学三大进步之一。每年数以万计的病人在器官移植后得以生存,肾移植的10年生存率已经超过60%,心、肝、肺移植的5年生存率也已经达到50%以上,前景非常可观,然而器移植供体短缺的矛盾也日趋严重,目前大约有五分之四需器官移植的病人在等待供体的过程中死亡,因此急需解决器官移植供体的来源问题。 引导学生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器官捐献。 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办板报、广播、写倡议书等方式向家长及社会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四、总结全文 放录音《爱的奉献》,集体朗诵父亲的话。 板书设计: 角膜捐献 “我”的态度 母亲 不情愿 父亲 遵从遗愿 女儿 主动捐献 教学反思:这篇教学设计从情景到质疑,到延伸拓展,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渗透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同时本文在四次质疑问难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这个设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自主、合作、探究”是本次课程改革积极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课学生合作很好。同时学生联系课内外知识,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器官捐献的行为能够正确认识。 当然,教学中还有不够完善之处,朗读中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如果他们读得不好时,应及时给予更多的机会和指导。少数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要做引导做适当的归纳小结。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六附反思,永生的眼睛,希望对你有帮助! 永生的眼睛教案 篇4预习提示: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画出生字,自己记。 3、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 4、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4.按课文前的“连接语”中的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5.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及相关事例。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阅读资料,交流感受 1.教师导入:《触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静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多么盼望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呀!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下面的资料: (投影出示) 资料一: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 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资料二:目前美国有超过84 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xx年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 2.看了这两段资料,心中有什么话要说? 引导学生谈一谈对器官移植的看法:假如自己的父母要求在死后捐献器官或遗体,你会同意吗?你是否愿意在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或遗体? 二.熟读精思,探究文本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学们学习之后一定会对器官移植产生新的看法。 2.检查预习情况:轮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3.仔细阅读,边读边把令你感受很深的句子画出来,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比一比哪个小组最会学习。 5.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研读: 研读重点:文章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研读重点:父亲教育“我”的两段话。 a.投影出示: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悟:你可以给予他人哪些东西?为什么说给予别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最珍贵的? b.投影出示: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引导学生讨论:第二处语言与第一处语言有什么关系? c.把父亲的这两段耐人寻味的话连起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悟。 研读重点:含有“骄傲”一词的句子。 a.引导学生说一说谁为谁感到骄傲,为什么感到骄傲,从中体会到什么?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6.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有结束。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故事原文的结尾,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出示投影) 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三.大胆评议,深化感受 1.评价人物:文中的一家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之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而进一步通过朗读品出言中之美,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 2.评价作品: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是否还有不足,应如何修改? 鼓励学生从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多角度进行大胆评议,发表不同看法。 交流体会,延伸课外 学完课文,你对器官捐献有什么新的体会?你打算做些什么? 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办板报、广播、写倡议书等方式向家长及社会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四、课堂检测: 1、听写生字。 2、用书面形式向家长及社会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