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最后的姿势教案设计 |
范文 | 最后的姿势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抓住细节描写,感受谭老师对生命意义的 追求和诠释; 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①.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 ②.了解环境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回到2008年5月12日那天,去共同关注发生在那天可歌可泣的故事,去共同认识一位伟大而平凡的老师,共同感受谭老师那定格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姿势。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段,感受谭老师的爱与责任 1.(出示第一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段,你觉得谭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 (关爱家人,工作积极) 追问:你是从哪些关键词语中看出来的? (关键词:平常、给小女儿、早早、上班。) 2.师小结:是啊,这一节让我们感受到了谭老师的普通,感受到了他的关爱,他的责任。 3.学生齐读这一节。 三.学习第二段,感受谭老师的爱与责任。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默读课文2到7小节,用笔画出直接描写谭老师的句子,并将画出的句子默默地再读几遍,从这些句子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师? 2.指名交流句子 句一: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 (1)问:谭老师的课让你学到了什么?(人生的价值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2)师:谭老师是这样说的,他更是这样做的。再读句子。 句二: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都不要拿!快······” (1)请再把谭老师的`话读一读。从谭老师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 (他当机立断,先人后己,首先想到的是学生,体现了他对学生无私的爱。这里连用“!”,语言简短有力,体现谭老师说话干脆,当机立断。) (2)指名读,齐读。 句三:在教学楼……谭老师……护住了四个学生。 (1)抹红“立即”,齐读。问:从“立即”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说明反应的速度快、当机立断) (2)谭老师做出了一个怎样的反应?(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护住了四个学生。) (3)找出这句话中描写谭老师动作的词。(拉、撑、护) (4)你可以自己边读边笔画一下这些动作,看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危难时刻,谭老师使出全身的劲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张开一把保护之伞,他恪尽职守,大爱无私。) (5)齐读。 3.师:谭老师,是责任,让您奋不顾身的用身体保护学生;是大爱,让您的灵魂在危难当头折射出人类最伟大的光芒!您这是对“人生的价值”作出了最精彩的回答,您是言传身教的光辉典范! 4.请大家再读课文第二段,看看课文在描写谭老师的语言、动作的时候,还写了什么?(当时的环境) 5.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交流。 A.句一:天空阴沉沉的。 (1)对于这一处环境描写,作者单独列为一个小节,是想提醒我们什么呢? (2)指名回答: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B.句二:忽然,课桌……起来!地震! (1)此时情况如何?(万分危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三个感叹号。) (2)指名读,齐读。读出情况的危急。 C.句三:楼房摇晃得……腾空而起。 (1)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楼房马上就要塌了,情况危急到了极点。) (2)这样危急的情况,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千钧一发、十万火急……) (3)感情朗读。 D.句四:地动山摇,……塌陷了…… (1)这句话写了什么?(地震的后果十分严重) (2)省略号又告诉我们什么呢?(谭老师遇难了) 6.这些环境描写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呢?能不能删除呢? (真实,更反映情况的危急,烘托谭老师面对灾难的镇定 以及先人后己的崇高精神。) 7.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录像,感受谭老师的伟大。 ﹡一边播放录像,师一边朗读:在教学楼即将……楼房塌陷了…… 8.齐读第二大段 9.小结:这段话从正面描写了谭老师在危急关头,在灾难面前舍身救生的感人情景。 四、学习第三段,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1.过渡:地震后,人们发现了谭老师有什么感受?请默读第三段,用“—”分别把人们说的话划出来。 2.交流:①.救援人员说:“······”(师:这是护生的姿势,是牺牲的姿势。) ②.获救的学生说:“······”(问:这一“扑”说明了什么?这是谭老师对学生的爱与责任啊!) ③.一位老师说:“······”(师:生死攸关,舍身救生。) 3.师:你说他说,千言万语,在大家心中,谭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临危不惧,大爱无私,舍己救人,恪尽职守,履行师德~~~~的老师) 4.同学们想想,这段去掉,你觉得行吗?为什么? (不行,文中救援人员、学生、老师从三个不同角度侧面烘托出了谭老师的光辉形象,最有说服力。) 五.学习第四段,深情赞颂谭老师的爱与责任。 1.自由朗读第11小节,找一找这段话共几句,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亲切——痛苦——赞颂) (1)<补充资料>从教26年来,谭千秋不仅教学成绩显著,被评为特级教师,而且他非常爱学生,在校园里看见一块小石头都要捡起来,生怕学生们在玩耍时受伤,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 (2)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这是谭老师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板书: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3)齐读句子、理解句意(先讨论,再指名回答。) ( 在地震中,在危难之际,谭老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这一姿势体现了他临危不惧,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高尚品质;这一姿势,让人深受感动,永生难忘,成了人们对他永恒的记忆。) (4)这是多么崇高的姿势呀,多么充满爱的姿势,让我们一起缅怀谭老师,缅怀那永恒的姿势——(学生齐读句子) 2.师:谭千秋,一个普通的老师,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他用自己的行为全诠释了教师的爱与责任。俗话说“大爱无痕”,谭老师就是将自己的大爱化成了最后的姿势,所以人们这样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出示句子,生齐读。老师板书:英雄不死 精神千秋)英雄人已经逝去,但不死的是他的精神! 3.再读第12节,倘若请你把课题中的“最后”换个词语,你会换成什么?(大爱、责任、英雄、师德、千秋······) 六.情感升华 1.师:谭千秋,多么好的一位老师,但是无情的灾难将他带走了,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永远……但是,他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中,他的英雄事迹将永载史册,让我们一起看这首诗,再次缅怀我们最敬爱的老师。 2.放背景音乐,老师轻轻读《我该想到······》 3.此时此刻,面对这么好的老师,你也一定有很多话要对他说吧,请你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待会我们交流。 4.交 流写话内容。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3 2.《补充习题》P18-19/三至五 3.(课外延伸)每人出一份小报(双休日完成) 内容:①.英雄事迹简介 ②.地震前的预兆 ③.如何逃生 ④.给灾区小朋友的信 注意提示:(排版,插图,标题,内容) 板书设计: 6.最后的姿势 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英雄不死 精神千秋 《我该想到》 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老谭 老谭!你说句话啊 昨天晚上就听说 有个老师救了四个学生 我哪想到就是你呀 让我给你擦擦手吧 那上面有血 血迹已经开始发黑了 昨晚被运到操场时,你的手还是软软的 才过了一夜,咋就变得这么硬啊 前天我们牵着手在这个操场散步时 你的手还是热热的 怎么现在就成了冰凉的呢 也许,我该想到那个救学生的老师 就是你,老谭 我也是一名人民教师 我怎能不明白你对学生的感情 又怎能不理解你作为教师的选择 那一刻 如果我也在 我会和你并肩守护学生的,一定 可是此刻,摸着你又硬又冰的手 我的心还是疼啊 你感到了吗?我心心相印的爱人。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