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班父亲节音乐教案 |
范文 | 小班父亲节音乐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父亲节音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父亲节音乐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2、鼓励幼儿边唱边根据词意自由动作。 3、鼓励幼儿参与歌唱活动并体验与别人一起唱歌的欢乐。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儿歌音乐;操作卡片《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激发幼儿想上幼儿园的愿望用积木搭好一个“幼儿园”。 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 T:“看!谁来了?她要和我们一起学本领呢!”(教师出示布娃娃,让幼儿抱抱、亲亲她) T:“今天布娃娃要上幼儿园了!”(教师带幼儿来到用积木搭的幼儿园) T:“你们看,布娃娃在干什么啊?”(教师让布娃娃做各种欢快的动作,幼儿能说出布娃娃上幼儿园很高兴) 2、学新歌 T:“听!”(教师边用布娃娃边示范演唱歌曲) T:“布娃娃高兴的唱起了歌!都唱了什么?”(教师带领幼儿根据伴奏说歌词) T:“那我们和布娃娃一起来唱歌吧!”(教师用布娃娃演示带领幼儿用琴声歌唱,学会一句一句演唱歌曲,听教师的演唱,教师放慢演唱的速度,让幼儿更好的学习) T:“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幼儿随教师的琴声演唱一遍) 3、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 T:“爸妈妈都是怎样上班的呢?”(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出来,其他歌词也同样的方法) T:“我们一起上幼儿园吧!“(教师综合幼儿的动作,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T:“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最想和谁一起去啊?”(教师引导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 T:“那你们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那你们应该对好朋友怎么说呢?”“(教师鼓励幼儿主动邀请朋友,和朋友一起演唱,并为同伴进行喝彩,在学会结伴表演后,鼓励幼儿邀请没有朋友的幼儿,并一起表演) 4、复习歌曲 幼儿能随教师的琴声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小班父亲节音乐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表现出一家人互相热爱的情感,喜欢自己幸福的家。 2、初步体验一字多音歌曲的优美。 3、学习浮点音符的唱法。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熟悉歌曲,准备音乐CD或磁带。 2、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家。 活动过程 1、教师弹奏《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的音乐,小朋友拍手入室。坐半圆形。 2、小朋友集体表演律动: (1)《嘴巴》; (2)《我爱我的小动物》。 3、小朋友练声《小鸡叫,小鸭叫、小猫叫》。 4、小朋友欣赏新歌,并理解歌词内容。教师提问: (1)歌曲里唱了一些什么? (2)你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啊? 5、教师带下朋友学习新歌。 (1)教师先范唱歌曲一次。 (2)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练习歌曲数次。 (3)两位老师分别扮演成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在情景中联唱歌曲。 6、教师小结本活动情况。 活动反思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让一个活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会唱一首歌,会做一个动作,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斟酌的。 小班父亲节音乐教案 篇3活动由来 班里一名幼儿从家带来栗子和大家一起分享,使孩子对栗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教学进度,“铜碰钟”是幼儿要学习和认识的乐器,因此预想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细则》中提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依据这一目标,我设计了“好听的叮叮”的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听辨特定声音“叮叮”,感知曲式。 2、认识铜碰钟。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栗子、三角铁和圆舞板。 2、物质准备:音乐、小魔棒、魔袋;三角铁、圆舞板各一个;铜碰钟、托盘、栗子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乐器和道具感知“叮叮”和曲式。 难点:引导幼儿探索铜碰钟的外形、音色和材质。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听音乐《慢慢走》,跟老师做动作。 2、感知“叮叮”。 (1)做游戏:出示魔棒,跟着魔棒一起说“叮叮”,指身体的各个部位。 (2)听“叮叮”的音乐,在音乐“叮叮”的时候,引导幼儿拍身体的不同的地方。 A段:“叮叮”——拍奏肢体。 B段:扭动身体。 3、认识乐器铜碰钟,并用乐器来感知曲式。 (1)出示魔袋:里面放有三角铁、圆舞板、铜碰钟。 (2)教师分别敲响这i种乐器,请幼儿闭上眼睛听,根据乐器的音色猜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3)幼儿分别说出三角铁、圆舞板两种乐器的名称、材质、演奏方法。 ①认识铜碰钟:介绍乐器的名称——铜碰钟。 ②倾听和分辨三角铁和铜碰钟的音色——都发出“叮叮”的声音。 ③探索铜碰钟的材质——木质和铜质。 ④探索铜碰钟的演奏方法——可以变换各种造型。 (4)用乐器来感知“叮叮”和曲式。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父亲节音乐教案 篇4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情景表演于歌曲,理解歌曲内容,知道不讲卫生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2、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大胆地用动作来进行表演。 3、初步学习创编演唱并表演。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动物的头饰(小羊、小兔等)。 (2)歌曲FLASH、中班幼儿的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猪小弟 1、今天我们这来了一位下动物要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做游戏呢。这个小朋友长得肥头大耳,胖乎乎的,吃饱就睡,走起路来摇着小尾巴,嘴里唱着“哼哼”调,谁呀? (小猪) ——这只小猪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猪小弟”。 2、瞧,他来了——(看FLASH)。 3、你们看,这猪小弟长得怎么样? 咦,他这是要去哪啊?去干什么呢?原来他想去找朋友玩啊,那他会找谁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4、幼儿猜测讨论。 二、欣赏歌曲情境表演,初步理解歌曲内容。 1、欣赏第一段情境表演。 ——刚才猪小弟去找谁做游戏?小羊有和猪小弟做游戏吗?小羊是怎么说的呢?为什么这么说呢? 2、引导幼儿一起学学小羊说:哎呀呀,你的身上都是泥,快去洗洗吧。 3、猪小弟还会去找谁做游戏呢? 小动物们会怎么说呢? 4、欣赏情境表演第二段。 提问:猪小弟去找谁? 小兔有没有和他玩?小兔是怎么说的? 5、引导幼儿学习小兔的话,要做出厌恶的表情。 三、学唱并进行表演。 1、带领全体有人当小羊,请中班情境表演的幼儿当猪小弟,进行情境表演,初步学习演唱歌曲。 2、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演唱,一人当小兔一人当猪小弟进行表演。 四、创编。 1、猪小弟还会去找谁玩呢? 小动物会怎么说呢?(全班幼儿一起说)感受歌曲中重复的特点。 2、全班幼儿一起边表演边演唱。 3、没有人和猪小弟玩,怎么办?(去洗澡) 4、带猪小弟去洗澡。听音乐,做洗澡的动作。 5、FLASH演示干净的猪小弟:洗完澡啦,猪小弟变得怎么样? 引导幼儿讨论:这时猪小弟去找朋友玩,朋友们会怎么说呢?会和猪小弟玩吗? 6、欣赏歌曲最后一段。 7、师小结:干净的宝宝人人爱,要讲卫生、爱清洁。 五、结束部分。 和干净的猪小弟一起做游戏。 小班父亲节音乐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念儿歌,尝试改编儿歌。 2、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活动准备: 大苹果1个、小朋友、各种水果的贴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美丽的秋天来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拉!都有哪些果子呢?” 小结: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拉,有红彤彤的苹果,有黄澄澄的生梨,有紫色的葡萄,还有桔黄色的桔子,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二、理解儿歌 1、学念儿歌第一、二句。(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有爱我) 出示小口袋(装有大苹果一个)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内是什么? 出示苹果。 小结:苹果是圆圆的的,摸上去很光滑,上面有个柄,下面有个小小的坑。 “你们说对了,我是一个大苹果。你们喜欢我们吗?” 2、学念儿歌第三、四句。(出示小朋友) “小朋友们都爱我,瞧,军军也喜欢我,伸出小手想碰我,哎呀!别碰我。” 提问:“大苹果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快帮军军想想办法吧! 小结:小朋友要讲卫生,吃东西以前先要洗洗手,这样食物开心,小朋友的身体也健康啦!” 过渡“大苹果听到我们小朋友都是讲卫生的好宝宝,高兴地念起了儿歌,你们想听吗?” 3、完整欣赏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我们一起来念念大苹果的儿歌吧!” 4、请幼儿做做大苹果的样子,表演儿歌。 三、尝试仿编儿歌 1、学习仿编儿歌。 提问:“你们除了喜欢大苹果,还喜欢哪些好吃的东西?今天,大苹果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呢,你们看:(出示水果贴绒) 2、请个别幼儿为手里拿的好吃的东西编儿歌。 “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快上来选一个吧。” 3、集体仿编儿歌。 小班父亲节音乐教案 篇6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感受节奏的变化。 2、乐意跟着老师一起游戏,体验愉快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会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2、有快慢节奏的背景音乐。 3、鼓一只。 三、活动过程 1、引出 师:今天,我们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啊,我们先跟客人老师打招呼吧。 师:我们班的宝宝可是都很能干的哦,我们来为客人老师唱首歌《头发肩膀膝盖脚》。 2、语言游戏《在哪里?在这里》 (1)引导幼儿幼儿说出歌曲中所唱的身体的各部位。 师:刚才歌曲中唱到了我们身上的哪些地方啊? 师:好,那请你们用手指指看。 (2)教师有节奏地提问,幼儿根据节奏回答得有快有慢,并且一边回答一边用手摸摸相应的部位。师:你的眼睛在哪里?(头发,肩膀,鼻子……) 幼:我的眼睛在这里! 3、跟着小鼓有节奏地进行游戏 (1)引出小鼓 师:这是什么呀? 师:哦,是一个小鼓,这个小鼓还会唱歌呢。谁能让小鼓唱起歌?(请3-4名幼儿尝试让小鼓“唱歌”) (2)引出小手进行节奏游戏 师:小鼓今天来到我们班是想和我们的小手做朋友的,那小手都有哪些本领呢? 师:看看胡老师的小手在干什么?(爬呀爬、捏拢放开、拍手、拍肩……) 师:哇,小手有那么多的本领,那赶紧和小鼓做个游戏吧。小鼓唱歌唱的慢慢的,小手也要慢慢地做动作,如果小鼓唱得快快的,那我们的小 手也要快快地做动作。大家的小手准备好了吗? (3)引出小脚进行节奏游戏 师:我们的小手那么能干,还和小鼓做了这么好玩的游戏,我们的小脚想不想做游戏啊? 师:小脚会干什么呢?(跺脚) 师:原来小脚可以跺跺跺,那我们也来和小鼓做游戏吧。注意哦,耳朵听仔细拉,小鼓唱歌可是有快有慢哦,小脚也要跺的有快有慢。 4、在手脚会节奏游戏的基础上,学动身体 师:我们的小手小脚会做游戏,我们的身体也会动哦,你们看,老师的身体还会跳舞呢。 师:瞧,我可是听着音乐做动作的哦,我一下子快快的,一下子又慢慢的。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啊? 5、结束 在背景音乐下,教师带领幼儿有快有慢地走出活动室。 小班父亲节音乐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用听唱的方式学会歌曲。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数鸭子》。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能够自编动作。 3、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 能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准确视唱休止符。 教学难点: 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钢琴、自制图片(红绿灯、节奏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节奏引趣 以“11111”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还有“111111111111”。 2、认识休止符 出示红绿灯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看到红灯该怎么办? 3、出示节奏图片,让学生试着打击节奏,并说一说试一试该怎么将这里的红灯停下来? 大鸭子“111110”小鸭子“1111111111110” 4、指导模仿小鸭子的叫声读出节奏,发挥想象,认真思考。 师:除了小鸭子,小朋友们平时还喜欢哪种小动物呢,能不能像数鸭子那样唱一唱。” 二、学唱歌曲《数鸭子》 1、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不仅是一大一小两只鸭子,而是一群,那么有几只呢,想不想听听其他小朋友数鸭子”。 2、初听歌曲《数鸭子》。“要求听出这些小朋友是怎么数的。”师在学生聆听音乐时表演与歌词相符的舞蹈动作,加深学生对歌词的理解,也为后面的学生自编动作做好铺垫。 学生回答后集体学一学。 3、复听歌曲。“要求听出这些小朋友在哪里数鸭子以及歌中唱了那些话。”听后学生回答,然后出示儿歌集体学一学。 4、教师范唱。感受情绪。 5、轻声用小鸭子的叫声哼唱歌曲曲调。 6、学生学唱。先跟琴唱,后跟录音唱,简单加入表演。 7、歌曲表演。由学生自由选择唱还是用动作表演。不同要求的听,可使学生在无重复感的情况下熟悉歌曲。并逐步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也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表演形式,可使学生积极参与表演,主动地去感知、体验音乐。) 三、创编歌词 1、导入。“你还喜欢什么动物,我带大家去饲养场看看,你能不能象数鸭子那样唱一唱。” 2、分组创编。根据学生报出来的喜欢的动物,自由组合在所贴的动物画前讨论如何唱。 3、分组表演。(只有个别学生喜欢的少数动物,也可集中在一组,各唱各自喜欢的动物)唱后让学生互评和自评该得几“星”。让学生体会到创编的无限乐趣,在他们的脑海里逐步形成创新的意识。 通过互评和自评,促进创作的热情和体验合作的成功感。 四、课堂小结 1、小结。师:“今天,我们在见到了许多小动物,小朋友们还能把小动物请到我们的歌曲中来,和他们成为好朋友,你们可真能干!” 2、律动出教室。对学生的成绩给予鼓励,为他们的再学习、再创造注入了活力与激情。 小班父亲节音乐教案 篇8一、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乐意学唱与小动物相关的歌曲,并尝试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是适合小班幼儿的艺术领域的一堂课。幼儿在活动中学歌曲,拍节奏,能充分感受体验乐曲的欢快和跳跃。在音乐旋律和歌词下,引导幼儿进行移情体验和表达自己内心的体验。我利用了小班小朋友们的年龄特点,我准备了故事来引题,相信小朋友们会学的很开心。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兴趣,借助音乐,通过练习乌龟爬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移情体验。 2、专注地听音乐,结合动物形态找准节拍。 3、理解小乌龟克服疲劳,战胜困难勇敢爬上山坡的意志行为过程。 三、活动准备: 小乌龟手偶、小书包、山坡的背景 四、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动物》。 2、教师提问(猜谜语)。 教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让宝宝猜一猜),这个新朋友呀背着硬硬的壳,走起路来慢吞吞,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幼儿:小乌龟。 (二)、展开部分 1、故事引入 教师:(出示小乌龟手偶)小朋友,小乌龟在干什么呢?一起来听听故事吧。《小乌龟上山坡》,有一天乌龟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去爬山坡,山坡可高了,小乌龟爬着爬着有点累了,爬不动了,怎么办呢?小乌龟擦擦身上的汗水,爬呀爬呀继续用力的爬,太阳很大很大,小乌龟感觉很热,小乌龟不怕晒,还是勇敢的往上爬,爬呀,爬呀,哗……又怎么啦?大雨落在了乌龟的身上,爬山坡就更加困难了!小乌龟不怕晒,不怕雨,一边爬着一边唱着歌“嘿嘿哟,嘿嘿哟”,终于坚持爬到了山坡上,我们给小乌龟鼓鼓掌!(小乌龟,你真勇敢!)你们喜欢小乌龟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回答)。 2、欣赏歌曲 教师:小朋友,我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播放视频动画)。 3、教师提问 教师:小朋友,这首歌曲不错吧,那么小乌龟上山坡时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再听一遍歌曲的第一段吧。(教师示范唱,引导幼儿回答) 小乌龟经过努力终于爬上了山坡,你猜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一起再来听一听歌曲的第二段吧。 4、教授歌词 教师:小朋友这首歌可真有趣啊,跟着我一起来念念歌词吧。 歌词内容: 小小乌龟上山坡,嗨嗨哟,嗨嗨哟,爬呀爬呀用力爬,汗水流呀流。 小小乌龟上山坡,嗨嗨哟,嗨嗨哟,爬呀爬到山坡上,心里乐悠悠。 5、学唱歌曲 先按照歌曲节奏拍手说一遍,再拍手唱一遍。(间奏时静听音乐,不要拍手)。 目标:让宝宝再次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在音乐中掌握一拍一动的匀速节拍。 6、律动游戏 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表演小乌龟好不好? (1)教宝宝模仿小乌龟爬的动作; (2)每个幼儿发一个小书包,做龟壳; (3)幼儿和教师一起学小乌龟行走; (4)教师扮演乌龟妈妈,幼儿扮演小乌龟,请幼儿跟随教师边做动作爬上坡边唱。幼儿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做相应的动作两次,手脚要跟随音乐打出重拍。 目标:让宝宝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乐器,在娱乐中来感受一拍一动的稳定节奏,这是一种节奏的游走法。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你学会这首歌了吗?一起来唱给身边的人听吧! (四)、延伸部分 请幼儿和父母一起去爬山,并将爬山过程中看到的风景及照片展示出来,将给朋友听。 小班父亲节音乐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感受节奏的变化。 2.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验愉快的情绪。 3.能大单在集体面前表演,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乐器响板、小马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景导入 故事大概:在大草原上有一匹小马,它的名字叫做“小红马”。小红马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肚子饿了它就去河的对岸吃青草,每天小红马都是快快跑,跑过了小桥吃青草,吃的肚子饱又饱。小红马就是这样过着快快乐乐的生活。 二、学习掌握节奏,更好地记住歌词。 1.老师提问:小红马在跑步时,马蹄落地时发出的是什么声音呢?(“呱哒呱哒”的声音) 2.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小红马跑步的声音吧! 3.幼儿感知两种不同的.节奏。如: ××××|××××|××|×-|| 呱哒儿呱哒儿呱哒儿呱哒儿,呱哒儿,驾! 三、学习旋律,演(更多请你搜索,请关注其他 小班父亲节音乐教案 篇10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体验“抱抱”的愉悦之情。 2.懂得拥抱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能主动拥抱自己的亲人、老师和伙伴。 活动准备: 绘本、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活动,体验拥抱带给人的愉悦感受。 1.倾听音乐,做律动《爱我你就抱抱我》。 师:我们刚刚唱的是什么歌? 2.讨论:平时你最喜欢和谁抱抱?为什么? 二、观察画面,为绘本阅读做准备。 1.观察教师出示的两幅画面,从动作和表情上观察。 师:你看到了谁?谁正抱着谁? 师:妈妈怎么抱宝宝的?是什么表情? 师:宝宝心里会怎么想?会说什么? 教师总结:原来我们宝宝都很爱自己的妈妈呀,那我们回去记得和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2.观察教师出示的小猩猩,猜测事件。 师:看看小猩猩现在是什么心情?学一学小猩猩的表情。猜猜它怎么了? 师: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三、师生共同阅读绘本,理解作品的含义。 边看绘本,边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师:刚刚我们听的故事叫什么名字? 师:现在知道小猩猩为什么不开心了吧? 师:这一路上都有谁帮助小猩猩了? 师:小猩猩最后找到妈妈了吗? 四、再次体验,抱抱的呼唤。 师:你们看了小猩猩的故事,你们想和你的好朋友抱一抱吗? 师:我们也来跟客人老师抱一抱。 小班父亲节音乐教案 篇11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初步学会跟唱。 2、尝试根据形象的歌词进行表演,萌发对春天喜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引导幼儿思考。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春天里有哪些景象? 小结:春天来了,柳树会发芽,花朵会开放,冬眠的动物都醒来了。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曲《春天》,唱的就是有关春天的美丽景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你们听到歌词里都唱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图谱。 3、教师边指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边和幼儿一起清唱歌曲。 三、原来春天里有这么多美丽的景物,让我们一起跟着琴声把这首歌唱出来吧! 四、师生共同探讨动作并表演歌曲。 1、你能用漂亮的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吗? ——请个别幼儿上来进行表演,其余幼儿演唱歌曲。 2、师生共同表演《春天》,我们全体小朋友一起用动作来表现对春天的喜爱吧。 五、延伸活动:幼儿园的春天也很美丽,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找找吧!(播放歌曲) 课后反思: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一首旋律优美的曲子《春天》真正把孩子们带入了春天,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歌词的内容,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倾听,清唱,跟唱,齐唱等教学方式来帮助幼儿学唱歌曲。同时在出示图谱的教学环节里,引导幼儿回答歌词并在黑板上出示图片,深深的吸引了幼儿。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是最后一句: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幼儿在学唱时很快记住了歌词的内容,从而达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 从整个活动来看,幼儿的兴趣很好,表现欲望强烈。大多数幼儿能在和谐快乐的气氛中学唱歌曲和表演歌曲,这次教学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学会了根据歌词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表演。这也是孩子们的一个进步! 小班父亲节音乐教案 篇12内容与要求: 学习合着音乐一拍一下的做模仿动作。 活动准备: 小兔、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图片,《走路》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模仿各种动物走路,并说出小动物走路特点。 1、播放音乐,幼儿自由模仿,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师:今天小颖带来了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我要邀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来听听,你们可以跟着音乐随意的做动作。 2、模仿动物走路并说出小动物走路特点。 第一位:小兔子。师:请问小朋友听到音乐里面有谁?我听见小朋友有说小兔子的,浩浩是你吗?你听见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呢?(跳跳跳)模仿给我们看看吧(幼儿模仿)原来小兔子是这样走路的,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兔子走路吧,小兔子走路跳跳跳(师幼互动,重复几次) 第二位:小鸭子。师:你们还听到了谁?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呢?(摇摇摇)请一位小朋友示范并强调鸭子走路是摇呀摇呀摇。(师幼互动,重复几次) 第三位:小乌龟。师:还有谁呀?小乌龟是怎么走路的呢?(慢慢爬)强调乌龟走路是爬呀爬呀爬。(师幼互动,重复几次) 第四位:小花猫。师:最后一位是谁呢?小花猫是怎么走路的呢?强调小猫走路静悄悄。(师幼互动,重复几次) 3、你们还知道什么动物?它们是如何走路的? 二、幼儿能一拍一下的做模仿动作。 1、请幼儿根据教师口令有规律踏步。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知道了小动物们是怎么走路的了,可是他们刚才走的太乱了,有快的有慢的,不整齐。小朋友们平时走路是怎么走的?(排好队喊1、2、1,)我们来踏给小动物们看一看好不好?(小朋友走路1、2、1) 2、请幼儿跟随口令一拍一下做模仿动作。 师:小朋友的踏步踏的真好,很整齐,小动物看了都特别羡慕,它们也想学习一下,让我们来帮帮它们吧。(小兔子走路1、2、1,小兔子走路跳、跳、跳) 三、学习合着音乐做模仿动作。 播放音乐《走路》,听音乐,带领幼儿一拍一下做模仿动作。 小班父亲节音乐教案 篇13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幼儿体验浓浓的亲情,激发幼儿爱的情感,从小培养他们懂得饮水思源,尊重、感激别人的劳动,知道回报、关爱他人。 2、有重点地指导幼儿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父亲的责任和工作。 3、知道父亲节的由来。1910年,美国最先提出庆祝”父亲节”的倡议,并从1934年开始,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日本从1950年左右开始,将”父亲节”正式定为国民的节日。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请老师先发校信通与爸爸沟通,给幼儿讲一讲自己是干什么,会干什么和幼儿做游戏拔河、猜拳、大压小游戏、孩子们与爸爸们共同完成”大手牵小手”的手印画。 2、图画纸、颜料、音乐、彩色纸等。 3、成功素质节日主题教材、节日主题音乐六活动过程;、教师向幼儿介绍父亲节的来历。 4、幼儿分享父亲的快乐、出示爸爸的大手”大手牵小手”的手印画。 5、幼儿唱”父亲节”的歌曲。 6、幼儿为父亲自制的小礼物、回家后向爸爸赠送小礼物,并说出;爸爸您辛苦了,我爱您。 小班父亲节音乐教案 篇14活动目的: 1、帮助家长创造与孩子间的交流平台、交往平台,从而促使幼儿健康成长。 2、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亲子游戏活动,使孩子在欢乐的游戏中成长。 3、以活动形式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活动时间: x年6月11日上午午9:30―11:00 活动地点: x幼儿园室内大厅与音乐教室。 活动参与人员: x幼儿园中班组全体成员与家长。 活动过程: 1、家长游戏:水果蹲 目的:增加家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反应能力。 准备:六种水果头饰。 玩法:六人一轮,每人分别命名为水果的名称(例如苹果,香蕉,橘子,西瓜,樱桃),由主持人开始说,例如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橘子蹲,此时代表橘子的人就要根据节奏蹲下起立蹲下起立,同时嘴里要说橘子蹲橘子蹲完西瓜蹲等等,然后被点名的水果所人就要接着蹲下起立,以此类推。如反应不及,则被淘汰,最后剩下的3人为胜利。 2、亲子游戏:强强父子兵 目的:通过相互配合游戏,增进父子感情。 玩法:父子两人为一组,四组进行比赛,孩子爬在爸爸的背上,爸爸在规定时间内做俯卧撑,数量多着为胜。 注意事项:动作一定要标准。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有意义的父亲节,宝宝们都非常喜爱这样的活动,爸爸们也非常的高兴,还非常感谢我们老师,我们感到很欣慰。 小班父亲节音乐教案 篇15【活动目的】 1、使幼儿知道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知道爸爸的艰辛。 2、通过亲子游戏给父子提供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带、彩色纸、彩笔、鼓、花、羊角球等器械、自制奖牌。 【活动过程】 幼儿配乐朗诵: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 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您是那么的伟大、威武,是他们心中最崇拜和尊敬的人,是他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1、表演《感恩的心》。 2、演唱歌曲《我的好爸爸》。 3、亲亲爸爸说说悄悄话。 4、室内亲子制作《心连心爱心卡》。 5、《击鼓传花》家长和幼儿听鼓声同时传花,鼓声停花在谁的手中幼儿说一句祝福的话或表演节目,家长简单介绍自己的工作或家庭中的趣事。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