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美术教案 |
范文 | 美术教案范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范文1小班美术教案:彩色的雨 一、设计依据 《纲要》提出: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通过画线、玩色、粘贴、撕纸、玩泥等游戏活动,让幼儿接触各种易于使用的美术材料,使幼儿喜欢操作这些美术材料,逐步掌握它们的用法,从而进行自我表现。小班幼儿开始了解各种材料的使用方法,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和现有的发展水平,我设计了本次美术活动:《彩色的雨》。 一、 活动目标 (一) 引导幼儿点出多变的小雨点,及线条、 (二) 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积极参与绘画活动。 (三) 培养幼儿对抽象事物的想象力。 三、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们已经用蜡笔表现过自由的雨滴,有构图基础。 (二)物质资料准备:白纸、十二色水粉颜色一盒、调色板一个,棉签25支、下雨的图片。 四、重难点 (一)重点:引发幼儿对绘画及颜色的兴趣。 (二)难点:幼儿能点出多变的小雨点,对线条、点有初步认识。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给幼儿讲《下雨了》的故事。 2.出示下雨时的图片,让幼儿观察雨点的特征。 3.引发幼儿认识下雨天气,并让幼儿思考雨天出门要使用什么工具。 (二)基本部分 1、用提问小朋友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发现更多的.颜色。 教师:“小朋友你们都见过雨吗?雨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平时都最喜欢什么颜色呢?你们看老师手里有张彩色的雨的图画,你们觉得好看吗?小朋友, 彩色的雨这堂课就是让小朋友把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变成雨滴,留到自己的作品上” 2、教师示范讲解各种颜色的使用。 教师:拿出红色,蓝色,黄色请小朋友一起说出颜色,并且告诉小朋友本堂课就是要利用这三个颜色的变化画出好看的彩色的雨滴。 棉签:可以用棉签蘸颜色向画纸上点上雨滴。 3、幼儿开始正式创作色彩雨滴,教师辅导。 (1)创作开始,鼓励所有幼儿大胆使用双色调色。 (2)对操作困难的幼儿,教师可以进行辅导。 (三)结束部分 1、展示幼儿作品 2、 让每个小朋友将自己的作品贴到展示区。 3、回到家,可以问问爸爸妈妈下大雨时雨点是什么样的?下小雨时雨点是什么样的?与爸爸妈妈可以在雨天观察一下。 美术教案范文2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数 备注 1 《教材疏通》 1课时 这里要说明的是:1、本计划所安排的教学周次为实际教学所需的周次时间,与学校安排周次略有不同。2、第五周为国庆节,故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未将本周列入教学计划。3、由于涉及班级比较多,本计划只是针对一个班的教学所定。 第一课《我栽种的植物》 1课时 2 第二课《向动物朋友学习》 1课时 第三课《桥》 1~2课时 3 第四课《我设计的桥》 1~2课时 第五课《立线浮雕》 1~2课时 4 第六课《立纸浮雕》 1~2课时 第七课《变化的柱子》 2课时 5 第八课《盒子造型游戏》 1~2课时 第九课《综合纸版画》(一) 2课时 6 第十课《综合纸版画》(二) 1~2课时 第十一课《冷色和暖色》 1~2课时 7 第十二课《冷色调的画》 1~2课时 第十三课《暖色调的画》 1~2课时 8 第十四课《画情绪》(一) 1~2课时 第十五课《画情绪》(二) 2~4课时 9 第十六课《奇怪的图形》(一) 2课时 第十七课《奇怪的图形》(二) 1课时 10 第十八课《画汗衫》 1课时 第十九课《儿歌、童话配画》 2课时 11 第二十课《寓言、神话配画》 2~3课时 第二十一课《陶艺》(一) 1课时 12 第二十二课《陶艺》(二) 1~2课时 第二十三课《陶艺》(三) 1~2课时 14 第二十四课《现代建筑》 1~2课时 第二十五课《我设计的未来建筑》 1~2课时 15 第二十六课《我造的未来建筑》(二) 1~2课时 第二十七课《中国古代青铜艺术》 2课时 第一课:我栽种的植物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绿色的植物是维护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六年级学生已经在自然等其他学科中,了解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和初步掌握了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并已有一些观察的经历和种植的体验,还具备一定的文字和语言诉描述能力。本课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关心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和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以此陶冶学生的心灵情感。 本课教学内容是学生进入六年级的第一课,此后更应当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观察理解,并让学生能对事物发展的完整性有初步的把握。如植物主要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最美、最旺盛的时期是怎样的等等。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方法和充分的生活体验。 (二)教学目标 ①回忆生活中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并体会它带来的感受。 ②运用不同绘画材料来表现经历和感受。 ③完成一幅记忆画。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多种绘画材料,如水彩笔、水彩颜料、国画颜料、水粉颜料及相关用具。 ●导入:教师假以《拔虫牙》小作者的身份,生动讲述“那次”拔虫牙的经历和感受。注意故事要形象,讲述要真切。 ●欣赏:出示儿童画《拔虫牙》(放大图),画面与故事对照,欣赏画面是如何表现拔虫牙的经历和感受的。 ●讲述与感受:指名(或同桌之间)各讲述一件自己曾经历的难忘事,体验当时感受:欣喜的、惊讶的、孤单的、热闹的等。 ●师生合作:以某一学生所讲述的难忘故事为内容,师生板演合作一幅记忆画。注意:在合作中教师要以儿童心理和稚拙笔法经营画面,着意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到创作中来。 ●创作表现:在教师的创作启发下,学生各自把印象深刻的事表现成有主题的画面。注意:自由选用不同绘画材料。教师巡回指导。 ●欣赏评述:同学互相赏评习作。有没有在习作中大胆运用了以前所学的美术知识;画面有没有感染人的地方(即表达出习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评价建议: ●能否选择自己喜爱的美术材料进行绘画表现。 ●能否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大胆地表现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在绘画表现过程中能否大胆地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感情。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二课:向动物朋友学习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让学生运用仿生学的原理,观察、认识和利用自己熟悉的动物的特异能力及习性进行联想、模仿、发明和创造,并用绘画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见解。 在具体教学中,注意串通学生的各种知识,开拓他们的思路,让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勇敢表现。 仿生学已成为人们日益重视的科学研究领域。六年级学生对于动物世界已有较深入的认识。教学中,可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进行探究性教学。教学可采用丰富有趣的资料,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 ①情感领域:教育学生热爱人类的朋友——动物,并以赞赏的眼光来观察研究它们。 ②知识领域:接触一点仿生学知识,具体了解几种与动物相关的人类发明,引发学生趣味盎然地创造。 ③操作领域:将前人的创造或自己的发现变成合理、有趣又奇特的画面,增强学生的绘画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图片、录像带(介绍仿生学生发明的资料)等。 学具:学生喜欢用的绘画工具。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出示飞鹰和滑翔机的图片,请学生寻找两者有哪些地方相似。引出“仿生学”一词,让学生自己来给它下一个“定义”。 ●教学新授: (1)打开书本,看图片和文字,说一说各种发明创造的启示来源。 (2)请学生自己说一说其了解的以仿生学进行发明创造的故事。 (3)分组讨论未来人类所要解决的诸如交通工具等问题,并把问题写在问题板上。 (4)把问题板放到讲台上供各小组交流。大家讨论以仿生学的研究方法提出的解决方案。 (5)各小组可提出异议、方案进行答辩。 ●布置作业: 每位学生把自己小组的发明方案画出来。 ●作业画法提示: (1)铅笔、钢笔淡彩法。 (2)综合法。(可用蜡笔、彩色铅笔结合水彩颜料进行作业)。 ●作业展示评价: 对有独特发明的小组授予“发明奖”。给表现效果较好的同学授予“小小设计奖”。 ●教学延伸: (1)教师播放以仿生学为资料的录像片,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2)结束教学。 三、学习评价建议: ●能否为讨论提供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 ●是否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 ●小组合作是否能集思广益,完成作业。 ●画面表示的动物和发明设计的形象是否有关系? ●画画是否新奇、有趣?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三课:桥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的编写意图是进一步把学生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并强调学生进行一定的社会调查活动与美术学习相关联。注重人文教育的内涵。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桥梁建筑知识,是学生在观察和表现家乡桥梁的时候,能够联系家乡风貌较完整地说出和表现桥的造型特征及时代特点。 人类有悠久的造桥历史,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桥梁,充分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今天我们能看到许多造型奇特新颖的桥梁,是一道道融于大自然中的彩虹。六年级学生对桥梁建筑已有一定的审美意识。本课图例,展示了人类从古到今利用各种材料建造的桥梁,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解读,说说这些桥与地域风貌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二)教学目标 ①情感领域:通过欣赏家乡的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②认知领域:认识和观察桥的几种基本结构造型,了解各种桥的设计和环境的关系。 ③操作领域: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写生,运用多种绘画形式,大胆表现桥的丰姿,提高表现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录像带、照片等有关桥的美术作品。有关古今中外桥梁的图片资料。 学具:学生喜欢用的绘画工具。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1)教师检查学生是否按老师要求先走访调查了家乡的桥,并是否已写好200字左右的调查记录,和以线描的'形式画出的桥。 (2)展示学生的记忆画作品。并请这些同学读一下自己的调查记录(人文、建筑等多方面的内容)。请学生发表评价意见。 ●教学新授: (1)教师介绍桥梁知识。著名桥梁欣赏。 (2)展示有关桥梁的美术作品,请学生欣赏评价。 ●布置作业: (1)请学生对线描作业进行补充和修改,并以自己喜欢表现的手法进行涂色完成作业。 ●作业展示评价: (1)请学生把调查记录和作业连起来装裱展示。 (2)评出“小记者奖”,授予走访调查和作业表现突出的学生。 ●教学延伸: (1)播放录像片,介绍家乡风貌(有关桥梁介绍)。 (2)结束教学。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积极认真地做好调查记录。 ●是否表现家乡的桥梁风貌。 ●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 ●通过学习,绘画技能是否有提高。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四课:我设计的桥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教材是前一课《桥》的知识延伸,在学生考察了解家乡风貌,体验家乡人文景观的基础上,用美术表现的方法,为家乡规划、设计未来的桥梁。以家乡小主人的身份,来表现家乡未来的风貌;以桥梁设计师的身份,通过多种材料的运用来设计制作未来的桥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桥梁设计家以更大的想象空间。桥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体,本课教学中,要提供学生活动的情趣性,以及给予学生表现活动的自主性,让学生大胆设计,巧用材料合作制作。以多元的教学形式,多样性的评价方法,激励学生勇于想象,勇于实践的情感。 仿生学已成为人们日益重视的科学研究领域。六年级学生对于动物世界已有较深入的认识。教学中,可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进行探究性教学。教学可采用丰富有趣的资料,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 本课教材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在学生对桥梁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以美术课程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启发他们畅想未来,让他们想一想,未来的桥会是怎样的呢?本课培养学生勇于创造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培养科技发展和艺术创造不可或缺的想象力。以多种美术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学生对桥的独特想象,制作和绘画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录像带(反映大都市的现代桥梁)。 学具:各种废旧材料、沙盘、绘画和创作工具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1)教师展示前一节《桥》的优秀学生作业。 (2)评价学生作业,并提出如何为未来的家乡进行规划,使家乡更美丽。学生分小组讨论。 (3)交流各小组的规划和畅想。 ●教学新授: (1)教师播放现代大都市的桥梁录象,请学生欣赏。 (2)教师提出我们能不能一起根据我们的规划和畅想,为家乡设计未来的桥梁。 (3)各小组讨论,画出桥梁设计稿。通工具等问题,并把问题写在问题板上。 (4)交流各小组的设计稿。 ●布置作业: (1)教师要求各小组根据设计稿和所带材料,分别创作桥梁模型。 (2)各小组学生合作按设计稿巧用材料,制作桥梁模型。 制作一: 利用废可乐罐、纸板、丝线、筷子等制作斜拉式桥梁。 制作二: 利用废纸盒进行切割组合制作廊桥、公路铁路二用桥等。 制作三: 利用废泡沫、筷子等切割组合,制作多种艺术造型的桥梁。 ●作业展示评价: (1)各小组为自己制作的桥题名。 (2)各小组分头参观交流。 (3)投票选举“创意奖”、“技术奖”。 (4)授予“荣誉设计师”称号。 ●结束教学。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有独创性的设计构想; ●是否积极参与合作; ●是否能够较清楚地说明自己的创意; >●是否能够巧用材料,完成制作; ●是否能热情地表达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五课:立线浮雕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第11册的第5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这个单元同时也是本教材构成和图案一条线上的内容,本课是此单元的第1课,主要利用线材合理选择自己的工具和方法,在弯弯曲曲的牵连中,融欣赏、评述、交流、制作于一体,挖掘构成中质材所能体现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此课也为下一课《立纸浮雕》作好了铺垫,使学生从浅浮雕的线条造型逐步向浮雕的线条造型作好过渡。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地去了解线材所表现的形式美,在合作交流中掌握创作的方法,传递自己的情感,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这课还可以将制作好的作品来装饰学生自己的房间,美化生活,展现自我,舒展个性。在教学的延伸上可以通过服饰上的、家居生活中的立线浮雕来进行欣赏,了解它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 观察绳线造型的方法,了解平面装饰的构成。利用绳线或其他线材初步掌握立线浮雕的制作方法并加以表现。培养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在作品中传递自己的情感,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范作、铅丝、彩色的废旧电线等。 学具:各色绳线、胶水、毛笔、色卡纸、剪刀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用带来的各种线材(如彩色绳线、麻绳、铅丝等)弯曲成不同效果:单线造型、色块等,请同学们做出更多的效果。 ●教学新授: (1)欣赏范作与同学进一步研究、交流绳线的造型表现方法。 (2)可以通过课前预习先画好一张造型简洁、构图饱满的铅笔稿,课上用准备好的绳线进行组合搭配,粘贴成画。 ●布置作业: 可以采取两人合作一张作业的形式。 ●作业展示评价: 可以办一个小型的展览,由合作者来表述自己的创作意图,其余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更好的修改建议。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初步认识到线型材料的特殊造型效果? ●是否尝试运用绳线等线材组合成画。 ●是否大胆地用立线浮雕的方式来表达个人的爱好和情感。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六课:立纸浮雕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上一节课《立线浮雕》的基础上选择厚纸条来进行浮雕造型,别有趣味。其创作方法、造型表现语言基本上与上节课相同的。可以运用有色的纸、废旧的画报、包装盒裁成纸条,以卷、折、贴的方法造型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体验立纸浮雕创作的乐趣,丰富学生的造型能力。 这一课可以用制作好的作品美化自己的教室或家庭,也可以作为小礼品互相赠送,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既展示自己的才华,又传递了相互间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美化生活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会用纸条进行浮雕造型的创作方法,理解立体构成的表现语言。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范作、厚纸条、剪刀、白色乳胶等。 学具:彩色的厚纸条、剪刀、胶水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1)以由上节课的立线浮雕作品欣赏延伸到本课的范作欣赏来导入。 (2)教师利用纸条当场进行立纸造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出课题。 ●教学新授: (1)先让学生尝试一下一根纸条怎样能立稳在作业纸上,并体验一下卷、折、贴的立纸浮雕造型方法。 (2)让学生们欣赏书上的作品、感觉立纸浮雕造型的形式美和趣味性。 (3)以交流、合作的形式将准备好的彩色条状卡纸进行组合造型,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还可以让学生选择高低不一(即纸条宽度不一)的纸条进行浮雕造型,体验其线条的长短、曲直、深浅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学生结合书上的作品说说立纸浮雕的特点,小组交流自己的创意,寻找可以合作的伙伴。 ●学生作业: (1)如果时间来得及,可以一人独立完成作业。 (2)可以采取几个人合作的形式,在刚才的创意基础上完成一张或两张作业。 ●作业展示评价: (1)可以把作业作为礼物写上祝福语互相赠送。 (2)可以把学生作业加以展示,互相说说制作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对同学的作品表述自己的看法,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学习评价建议: ●能够用口头语言的形式对自己和同学的作业进行评述。 ●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索性活动。 ●是否积极地动脑,在造型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的创意。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七课:变化的柱子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第11册第7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属于这个单元的第3课。前面两课学生已尝试过绳线、纸条浮雕造型的表现方法,本课是一次圆雕造型练习,相对比较抽象。由于六年级学生已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因此本课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先让学生对变化的柱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课上通过选择一个基本柱形,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方法(如剪、卷、翻、刻、折等),主动地探求立体造型的表现方式,让学生更具有创新意识。 这一课可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如变化的柱子可以做成灯罩、小设施、建筑物、商品的包装等,学以致用,使美术和生活联系的更紧密。 (二)教学目标 情意领域: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认知领域:观察变化的柱子,了解造型的基本方法。 操作领域:利用学过的方法,(剪、折、刻、卷),尝试做一根富有变化的柱子。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范作、制作图等。 学具:彩色卡纸、剪刀、刻刀、直尺、胶水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1)通过范作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纸柱和一个已加工变化的纸柱,要求同学在简单纸柱上依次仿作变化的部分。 ●教学新授: (1)说说变化的柱子范作中都是采用了哪些造型方法。 (2)课上可以先选择确定一个基本的柱形(可以是圆柱、三角柱、四角柱等)。 然后用铅笔在柱面上画些小图案或者是有一定规则的线条,再用剪刀、刻刀去剪刻,并尝试用从前学过的方法(剪、折、刻、卷等)来进行翻转,卷曲某些部位,使其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 (3)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发明出一些新的制作方法。寻找合作伙伴一起来做个变化的柱子。 (4)问还有新花样吗?集思广益,逐步把原来的简单纸柱变成出乎意料的具有“豪华装饰”的纸柱。 ●学生作业: (1)每人在课前准备好的简单纸柱上加工变化,做出奇妙的纸柱。 (2)每人在课前准备好的简单纸柱上加工变化,做出奇妙的纸柱。 ●作业展示评价: 开个展览会,评出优秀奖。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参与同学的交流合作,发展了自己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能否在学习中拓展自己的思路,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否想出新的花样?变出的纸柱是否奇特美丽?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八课:盒子造型游戏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第11册第8课,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主要利用一些大小、形状、色彩不同的纸盒,以及一些废旧的物品,通过学生的创意和实践,在师生相互协作过程中,“变废为宝”,设计出奇妙的造型来,并以此为道具做个游戏来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也能激励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玩中撞击出创造的火花,产生更有新意的造型。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本课是对整个一单元学习后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其他的一些“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又有所不同,它不但可以体现在动物、建筑和服装的造型上,它还可以与“环保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艺术节中的活动展示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综合探索”味道,能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到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情意领域: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体验合力营造一个情境的自豪与欢乐 认知领域:感受化腐朽为神奇、积零碎为宏大的力量,认识到寻常资源可以创造美妙和快乐。 操作领域:能巧妙地进行单个的盒子造型和盒子的组合造型。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各种纸盒、废旧纸张、绳子、瓶盖、瓶子等废旧物品、剪刀、刀、海绵双面胶等。 学具:各种纸盒、废旧物品、双面胶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1)欣赏书上的作品。他们玩得多开心,盒子造型多奇妙啊! (2)在操场上让学生把盒子组合造型,做成城堡或奇异建筑切入主题。 (3)教师把带来的纸盒加以装饰,做成一个怪异服装造型,激发学生的兴趣。欣赏讨论课本上“化装舞会”的学生游戏照片。 ●教学新授: (1)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本组带来的物品可以组合成什么。或让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大小纸盒进行想像、交流,大胆表述看法,说说自己的组合创意。 (2)小组合作,作成一个造型。或让学生分组用各种方法(剪、刻、挖、插、接等)做自己喜欢的奇异服装,穿戴起来参与本组同学的游戏或表演(可有人负责写一个简单的台本)。 (3)以此为道具,设计一个游戏一起玩,可以与其他的组合进行合作游戏。 (4)分组进行加工制作,集体玩对垒或追逐的游戏。教师要发挥好一个援助者的作用,做好学生的引导者。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积极地动脑,利用现有材料进行有创意的造型活动? ●能否积极地参与探究性活动,大胆 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游戏中体现协作精神。 ●在游戏中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在表演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用盒子做成的服装是否很奇特?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九、十课:综合纸版画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单元学习内容是比较典型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造型游戏,也是整套教材中“纸版画”一条横向隐线的延续(如《手印联想》、《感觉肌理》、《粉印版画》、《纸版画》、《套色纸版画》等)。综合纸版画是利用拼贴、刻线、撕揭、揉纸等技法融合各种有肌理的什物材料,综合运用在同一印制底板上,表现出更活泼、奇特的艺术效果的纸版画品种。本课中涉及的基本技法(如剪贴、拓印等)在以前双册的美术教材中已有安排,所以本单元的课型定位是学生自由创作,主要不是传授技法。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怎样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去表现内容,鼓励学生收集材料,凭自己对材料的认识和感觉进行造型,对“形”的要求不必苛求。让学生通过实践,感悟不同的材料产生不同的特殊肌理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制作纸版画的兴趣。 纸版画的特点是制作简单、省力、易学、费用低廉,而效果奇特。通过作者自画、自刻、自印三个过程来完成,可培养眼、手、脑的协调性,所以非常适合儿童学习制作。综合纸版画中那以外的印刷效果,常常使初学者兴奋,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感。而制作中的困难、障碍,儿童都乐于去战胜、克服它。所以说,版画创作对儿童的绘画能力、手工制作能力、意志和毅力是一种综合的锻炼。作品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培养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感受综合纸版画的特殊美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了解纸版画知识。 掌握综合纸版画造型的一些简单方法,开拓学生对艺术形式领域多样性的认识。 尝试运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材料,制作有趣的纸版画,学会合理地选用各种材料制作底版,让学生充分体验各种材料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仪、图片资料、若干废旧材料、剪刀、糨糊(或乳胶)、油墨、滚筒(或压印机)、底衬纸。 学具:课前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绒线、纱布、棉花、棉线、灯心绒布、瓦楞纸、厚纸板、窗纱、树叶、各种不同纸张等)、图画纸、剪刀、胶水、油墨(或颜料)、滚筒(或压印机)。 (二)设计方案1 教师出具一个纸盒,内藏物品,请学生伸手去摸一摸,并猜一猜盒内是什么?学生能说出触摸物体表面的感觉,而未必准确猜出是什么物品。教师揭出谜底,打开纸盒,取出一块综合材料拼贴成的印制底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印制底版,并要求一位学生一同合作。师生合作完成拓印面具,全体学生观察拓印过程。 用课件展示多种材质的肌理的图片,请学生观察欣赏,感受肌理。 教师提示学生从桌上取出老师事先放好的纸包。打开纸包,取出有肌理的物品。请学生摸一摸,看一看,然后进行拓印。小组协作,拓印肌理。展示肌理纹理作品。教师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认识肌理学习的感受。 然后请学生听一段音乐提问:“这段音乐是独奏还是合奏?”“合奏用哪些乐器来配合?”教师启发:我们各小组学生就像一个乐队,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各种乐器发出的各种声音,就像我们今天拓印出来的各种肌理纹样,如果我们把各种肌理纹样进行综合,就像奏出美妙的音乐一样。教师提示:今天我们就是来学习做《综合纸版画》。 教师课件展示多幅综合纸版画,提示学生观察研究什么材质能拓印什么样的效果。 要求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协商确定创作主题,合作制作底版。作品要求简洁明快,大胆构图,巧用材料,有趣味。 课件提示学生抓紧时间作业。 学生拓印合作作业,完成后进行展示。 设计方案2 出示有各种特殊肌理效果原图片。 大家观察这些图片,这些图片上有各种不同的纹理,展开你想像的翅膀,这些纹理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景物或者哪个事物的某个部分?(有的像城墙,有的像云,有的像鱼网等等。) 指导学生分小组观察课前收集的标本,用手摸摸说说感受。然后再出示各种线、窗纱、布等废旧材料。 那些图片原来是教师用一些我们平时丢弃的废旧物品粘贴在纸板上,涂上颜色印制出来的!像这些特殊效果我们用手绘的方法是无法表现出来的!如果我们用这些特殊肌理的材料作为剪贴材料来制作版画,那么能印制出纹理丰富、效果生动的综合纸版画来! 展示并欣赏综合纸版画,分析作品的选材。问:这几幅综合纸版画,运用了哪些材料来制作底版的?(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讨论内容:综合纸版画表现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表现风景、人物、动物和花卉等等。你准备表现什么内容?动手画出草图。 讨论选材:如果要设计人物为内容的综合纸版画,请出出主意,这幅图稿可以选择哪些材料来表现?(头发可用绒线来贴,衣服可用纱布……) 三、学习评价建议: ●制作过程中,你碰到了什么难题?是如何解决的? ●你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满意? ●你觉得作品中的材料使用效果如何? ●你是否发现哪些地方可以改得更好?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十一课:冷色和暖色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它与后面两课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的色彩双基教学单元。学生在了解三原色、间色等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冷色和暖色,是一次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过程。且本单元的学习对下一个画情绪的单元还作好了色彩基础知识与色彩绘画技能上的铺垫。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几乎到处都有色彩,人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色彩。而人对色彩天生非常敏感的,色彩的感情来自各人对生活、自然的不同生理感觉和情感,但有些感情许多人还是近似的。当太阳晒到皮肤上,或看到橙色的火光映照时,我们都会感到温暖。当站在蔚蓝的大海边,在白色的雪地上,我们会感到凉爽。久而久之,当看到红、橙、黄等色时就感到温暖,它们就是暖色;看到蓝、蓝紫、蓝绿等色时就会感到冷,它们就是冷色。因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对比为冷暖对比,但色彩的冷暖又是相对的,如紫色和绿色会随着不同色彩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它们在冷色环境中会显得较暖,在暖色环境中会显得较冷。 (二)教学目标 感受与认识生活和自然中色彩的冷暖和他们的相对性,学会用颜料调、画出冷暖的色彩。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范图、音乐、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 学具: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教师可准备两幅色彩范画,一幅偏冷,一幅偏暖,请学生谈感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 ●教学新授: (1)复习一下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如三原色、间色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出示一个色环,分别由红、橙、黄、绿、蓝、紫构成,且可以将色环对半分开,然后分别出示色环的一半红、橙、黄,一半绿、蓝、紫让学生讨论不同的色彩效果。学生通过交流,主动了解冷暖色的不同效果。 (3)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联想,从冷色中联想到什么,从暖色中联想到什么,通过交流加深对冷暖色的理解。 (4)欣赏书本上的彩图,辨析哪些以冷色为主,哪些以暖色为主,并谈谈各自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 (5)出示紫色和绿色的色卡,分别交换贴在导入时出示的范图中,感受它们在不同的色彩环境中产生的不同变化,明白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 ●学生作业: 分小组尝试调色练习,在一张纸上调出几个冷色,在一张纸上调出几个暖色。教师辅导调色的方法,注意水分的多少对色彩厚薄的影响。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基本了解色彩冷暖的变化? ●是否在讨论研究中积极进行思考? ●调出的冷色、暖色是否正确?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能否在造型活动中体验到冷暖色对比的趣味。 ●能否大胆用冷、暖色进行简单的设计创作。 ●能否用口头语言和短文形式,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进行评述。 美术教案范文3活动背景: 秋天是五彩斑斓的,鲜艳、美丽的色彩让孩子们喜爱……而秋叶也是五彩斑斓的它不同于春天单一的绿色,在秋季里,有的叶子它会慢慢的变红、变黄......让孩子们走进自然,运用自己的感官发现秋天是多姿多彩的,秋叶是美丽的。 活动目标: 1、观察欣赏秋天树叶的色彩、形状,感受秋叶美。 2、乐于参加活动,尝试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欣赏、感知秋天树叶的色彩美。 活动难点:尝试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秋天落叶的经验,对颜色有初步感知,并初步了解秋天到了,树叶慢慢变黄、慢慢变红…… 2、物质准备:情境创设“秋叶美景”、各种秋天的树叶实物、秋叶作品、操作用纸盒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受秋天树叶的色彩、形状。 1、入活动室,引领幼儿欣赏秋叶美景:(创设秋天树叶的美景一角) 师:秋天到了,树叶宝宝变得好美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问:秋天的树叶宝宝有些什么颜色呢?(幼儿自由回答,重点指导幼儿说出黄、红两种颜色的树叶)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树叶,感受树叶慢慢变红变黄的过程。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的这片树叶慢慢的变红变黄了,真美呀。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树叶,感知树叶形状的美。 师:宝宝,你们觉得这片树叶像什么呢?(幼答)再看看,树叶还像什么?(幼答,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形状) 师小结:秋天的树叶真美呀,有这么多漂亮的颜色,还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呢。 二、作品欣赏,加深对秋叶美的感受。 出示秋叶风景画,引导幼儿欣赏秋叶美。(重点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整体感觉、色彩对比等多方面欣赏) 师: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三、集体创作,尝试大胆表现秋叶美。 师:秋天的树叶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老师准备了许多树叶宝宝,我们一起去把它变成美丽的画吧。 1、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大胆创作的幼儿。 2、幼儿同伴交流,共同欣赏,感受画面的秋叶美。 四、活动延伸: (1)继续捡落叶、说落叶,感受秋叶的色彩美。 (2)学一学秋叶飘的动作,听着《秋叶飘》跳一跳小树叶的舞蹈。 (3)为秋叶宝宝编一个好听的故事。 美术教案范文4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在用线条作装饰的描绘中,领会图案装饰的特点,提高对形式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用线条为圆面作装饰,根据圆碟不同部位安排合合适而美观的图案。 教学难点:纹样的运用,以圆的特点来考虑。 教学用具: (一)教师——美术课本、实物投影仪、纸碟作品、电脑软件 (二)学生——美术课本、水彩笔、纸碟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白色纸碟子。解说纸碟子的外形结构。内圆(盘底部分)、外圆(盘沿部分) 教师示范画碟。 (老师想为这个白色纸碟添上一些东西。)画完后 与白色碟子比较,那种碟子好看?为什么? 其实,同学们也能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为这 些白色纸碟添上漂亮的图案。大家想不想试一试? 板书课题:为碟子添画(线条装饰画) 二、讲授新课 分小组讨论: (1)书上哪个碟子你最喜欢,为什么? (2)分组游戏: 要想为碟子添好画,首先要根据圆形的特点,考虑好内圆图案的安排。现在有一个游戏请同学们来做一做。 游戏规则:: 每一组都有一张白色卡纸和一个信封。卡纸上面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碟子,信封里面有七个图案,看看哪些图案适合摆放在这些碟子里。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最团结,速度最快。 游戏后提问: (1)圆形碟子里的图案放在椭圆形碟子里,好不好?为什么? (2)为碟子添画,完整了吗? 还要为圆形和椭圆形的碟子的外圆添上花边图案。 三、欣赏优秀作业。 运用电脑播放图片。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接下来,同学们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用水彩笔为碟子添画,注意要自己开动脑筋,不能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画的一样。 五、学生互评。 六、课堂。 今天,我们为这些白色的纸碟添上了漂亮的图案,使它们变成了一件件漂亮的工艺品。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创造出更多美化生活的工艺品。 美术教案范文5第一课巨匠童心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的收集和课堂讨论,了解齐百石国画特色及其艺术风格,了解毕加索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体会人物不同面进行组合的技巧和方法,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 3.学习卢梭用丰富想象力弥补技术上的不足,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积极性。教学重点: 认识和了解人物不同面的特点以及剪拼和组合的方法,拼成一副完整的画像。 教学难点: 在剪拼和组合的方法基础上,采取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等方法使画像有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春节期间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呀?有什么收获? 要合理安排,更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压岁钱,添置需要的学习用具。 2.老师呀也喜欢过春节,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放鞭炮,到游乐场去玩各种娱乐游戏,吃各种好吃的东西等等,你们觉得老师和你们相比,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别看老师大你们那么多,和你们一样,也有一颗童心啊。 3.不只是老师,就是许多大画家,即使很老了,也有一颗有趣的童心,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发现巨匠的童心 1.齐白石(1)简介:老年的齐白石仍保持着一颗童心,蚱蜢、蜻蜓、鱼虾等都是他的至爱。笔下的花鸟虫鱼如天真活泼的儿童,在画面上跳跃、嬉戏。 (2)齐白石童心作品赏析 作品中什么地方体现出了齐白石的童心? 2.毕加索 (1)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 1901年6月24日,毕加索作品首次在巴黎展出。1973年 4月8日在法国过世。 (2)毕加索童心作品赏析作品怎样体现出了毕加索的童心? 3.从这两位画家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技艺上的,心态上的??三、巨匠童心的规律 1.这些巨匠虽然充满了童心,但是他们的'画是随意画的吗?也是有创作方法和规律的。 2.游戏连一连: 找出上面三幅图分别是哪幅作品构图空间布置。看来童趣的作品也是在讲究构图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的呀! 3.小游戏,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三幅作品脸部观察,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4.坐着的玛丽.泰雷兹分析。 脸部五官有什么诀窍?正面和侧面组合。还可以侧面和侧面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皮肤、指甲、衣服颜色?衣服颜色既有大块的颜色,也许多的线条,线面相结合,画面增添了装饰趣味。背景?大块面的背景色处理,简洁大方,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柔美。 四、试一试 1.老师在黑板上完成两幅半张人物侧面的脸,谁能够把他们分别完成,并形成一张有趣的作品? 可以用正面,或者侧面两两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使作品充满趣味,但是要使画面 美观还必须要运用你们手中的色彩工具哦。 2.优秀学生作业欣赏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3.讨论如果让你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并组成一幅有趣的画像,你有什么创意吗?法国画家卢梭是一位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画家,但是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感受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创作出许多伟大的作品,并被世人称为稚拙派。可见,只要大家大胆想象,细心创作,一定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五、学生作业1.发挥你的想象力,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再组拼成一幅奇异有趣的画像。2.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使画面有趣! 美术教案范文6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和想像设计有趣的房子。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和幼儿人数相等的16开白纸、水彩笔。 2.请4个小朋友扮演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房子” 1.老师:小朋友,你们看,哪些小动物到我们班来做客了 幼儿: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 2.老师:咦,你们到我们班来有什么事吗? 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一起说:“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的房子又破又旧了,想请小朋友帮助我们设计一幢漂亮的新房子,你们愿不意愿意啊? 二、引导幼儿讲述房子特征 1.老师:小动物们,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房子呢? 四个小动物一个个站起来说: 小兔: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最喜欢吃什么吗?你们就用我吃的东西做房子吧。 小狗:我最喜欢闻香味了,我想有一栋能发出香味的房子。 大象:我最喜欢去旅行,我想带上一座跟我去旅行的房子。 长颈鹿:我最喜欢高高的房子。 2.老师:小朋友,你们听清楚小动物的`要求吗?它们要的房子可不一样,小动物们你们也别着急啊,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热心了,都会帮助你们设计房子的,你们先到旁边休息一下吧。(小朋友,跟小动物们再见) 3.老师提问:刚才,小动物们要我们做什么呀?(设计房子)小朋友见过什么样的房子。(高高的、矮矮的……)他们的屋顶有什么不一样(尖、圆顶、斜顶)房子上还有什么(门和窗)门和窗是什么样子的?(方、圆、半圆)小朋友见过这么多的房子,可是小动物的房子都是 有要求的,小兔子,用它最喜欢吃的东西做房子,小朋友想一想它最喜欢吃什么(蘑菇等)用这些东西给它设计房子吧。 (用同样的提问方法引导幼儿说出: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要设计的房子)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辅导,并引导幼儿用直线、曲线、波浪线、或者用大面积的色块装饰房子。 四.请一两个能力强的幼儿来说一说设计的房子。 五、请全班小朋友互相观看设计的房子。 美术教案范文7活动目标 1、学习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 2、借助儿歌语言和动作,感知用曲线的'轨迹表现毛线团。 3、敢用多种色彩来表现毛线团,养成正确取笔、放笔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猫头饰一个、毛线团一团,黑板,彩色粉笔若干。 幼儿用书、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 1、歌曲《小花猫》导入,并出示毛线团,探讨毛线团的样子。 师生表演唱歌曲《小花猫》。 师:小花猫捉完老鼠想玩一玩,你知道他想玩什么吗?出示毛线团: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幼儿进行讨论。 2、绕毛线团,感知绕毛线的动作。 教师示范绕毛线团,让幼儿感知毛线团由小变大,由中心向外不断扩散。 2、教师借助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掌握由内向外一圈圈画螺旋线,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绕毛线团的动作。 3、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毛线团。教师:绕线团、绕线团,一圈一圈往外绕,越绕越大,越绕越大,毛线团绕好了。鼓励幼儿边空手练习边念儿歌。 4、幼儿绘画毛线团,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启发幼儿给小猫咪添画许多彩色的毛线团。鼓励幼儿边绕边念儿歌,提醒幼儿一圈一圈往外绕。教师巡回指导。 5、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欣赏。让幼儿说说喜欢哪幅画,为什么?表扬能够大胆用色的幼儿。 美术教案范文8一、教材分析 《红屋顶》 本课《红屋顶》主要是通过将表现相似题材的现代绘画作品进行相关比较,从中寻找多种绘画表现手法,初步了解一些现代派绘画的面貌特征。《红屋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生应《红屋顶》“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以现代派绘画作为介绍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说,西方绘画自现代派以后开始变得空前地形式多样起来,艺术家特别强调把主观感受纳入到艺术创作中,在此之前,西方绘画多以描绘客观对象为主,用照相式的方法去表现物象的客观存在。了解、认识现代派绘画的发生时段、历史背景、发展情况、形式特点等,可以从多维度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及文化记忆,有助于学生建立多元化的审美感、文明感和历史感。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本课是以题材的个案——红屋顶来搭建认识、分析、综合的桥梁。现代派艺术家对同一艺术表现题材独具慧眼、苦心经营的创造,产生风格迥异的视觉形象,是教学互动中最重要的依托。学生能从一个具体的视觉形象入手,能够在不同艺术作品的直观对比欣赏活动中,触摸到20世纪这一重要艺术思潮的脉搏,而不是停留在词语上的概念。 教材的第30、31页展示了三类有关红屋顶的作品。一类是当代中国画家的',一类是法国印象派画家的,再一类是西方现代派画家的。前两类都是写实性的,’后一类在表现形式上有明显的变化。每幅作品造型的变化手法与形式特征在教材文字上分别做了简单扼要的介绍。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比较、分析,可以引发学生对现代派绘画的兴趣,对其风格特点获得较为明晰的印象,丰富视觉信息的储存,拓展联想思维。 第32页呈现的是当代中国画家运用现代派绘画理念创作的作品和展示《大明风度》形式变化过程的图例,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会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了解艺术创作中形式变化的过程,也是探究艺术家的视觉思维的过程,能帮助学生丰富审美感受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感性和理性有机地交融,形、色、线、面从具体的客观物象发展而来,又逐渐脱离具体物象原有的造型特征,获得独立的造型意义,张扬了个性审美感受,表达了一定的历史内涵和民族审美精神。以此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艺术形式与人文内涵的内在联系。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下:08课 红屋顶 两个学习活动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在体验和理解两个方面。 “活动一”是一个体验、消化的过程。 “活动二”是一个理解、深化的过程。讨论中注意师生互动的方式,尽量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从对现代派绘画的困惑与不解,转而到有兴趣的学习,激发他们产生对新事物的探究精神。因此,在学习评价中要关注学生是否在不断地探讨,不断地表达,能否对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资料库”和“学习大空间”既有相关知识介绍,又有通过实践加深理解、拓展学生联想思维的活动设置,给学生提供了继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 ◆能够对比传统西方绘画,把握一些现代派绘画形式变化的基本特征。 美术教案范文9目标 1、耐心、有兴趣地参与粘贴活动。 2、学习使用浆糊进行粘贴。 准备 1、穿好线的纸盒、纸杯若干,浆糊、抹布、剪刀、彩色纸条。 2、教师用宽于卷筒卫生纸芯长度的蜡光纸包在纸芯外面,使蜡光纸比纸芯长出一段。 过程 1、元宵节都要玩花灯,我们也来做个花灯吧! 2、教师先示范在纸盒四周粘贴彩色纸条装饰花灯,让幼儿观察彩色纸条是什么颜色的,在彩色纸条一端抹上浆糊,粘贴在纸盒和纸杯的.边缘上,然后用抹布把手擦干净。再示范用剪刀将卷筒卫生纸芯上多出的蜡光纸剪成须状。 3、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大胆选择漂亮的彩色纸条,指导幼儿将边缘一圈贴满。对选择做纸芯花灯的幼儿,要多加具体指导和帮助。 4、播放过节的欢快乐曲,将做好的花灯挂起来,让幼儿相互欣赏。 建议:活动前,可让幼儿看看花灯画面,引发做花灯的兴趣,并对制作的效果有初步印象。 美术教案范文10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地球自转现象,观察比较分析落日前、落日时、落日后三个时段的特点,认识日落过程中天空的色彩变化。 2.把观察到落日的景色用水粉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写生能力。 3.在创作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落日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重点: 懂得不同的观察时间和地点,落日的色彩都会有不同。根据自己的感受能观察出不同时间和地点的落日时天空以及周围景物的色彩变化规律。难点:经过观察、分析后,能在主观感受的同时尊重落日的色彩变化,大胆地表现落日美景。 教具准备: 了解并收集、整理有关落日的知识和图片,制作好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 事先观察落日,拍摄落日,收集有关落日的知识和图片以及准备好水粉画工具和颜料。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怎样把落日的美景,用颜料表现出来,特别是过渡的地方。 教学建议 天空中大量的红、黄色和紫色,染红了树,染红了湖水,呈现了水天一色的美景。启发学生能更加全面地去了解、认识落日的色彩,感受到不同的落日美景,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和欲望。 对用颜料表现要加以示范。 课后反思 学生运用颜料不够熟练,特别是过渡的地方不够自然。 教学过程本人教学思路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课件出示(讲故事):“夸父逐日”的传说。 教师:夸父能追到太阳吗?为什么他追不到太阳? 学生:因为落日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演示)太阳在这边落下,就是相当于在另一边升起。 教师:虽然我们无法追逐到太阳,但我们可以把落日时最美的瞬间,用我们的画笔永远地保留在我们的画纸上。(引出课题——落日) 2.欣赏落日,丰富体验。 (1)启发学生回忆原先积累的落日印象。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闭上眼),落日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情景?再请个别学生说说——得出落日给人的一般印象。 (2)组织学生交流落日的图片资料。 教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欣赏交流摄影作品和图片资料,再选个别学生上台展示(在实物投影上),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落日的丰富与美丽。(板书) (3)引导学生欣赏观察教师的落日图片。 教师:课件出示——落日美景。 重点观察《西湖的黄昏》,并和学生一起观察、分析得出: 落日因大气层强烈吸收折射的光线而发出红光。天空的色彩变化由远处的亮黄色依次过渡到红色、紫色、蓝紫色等。(课件展示相应的色块,用具体形象帮助学生深刻理解) 通过更多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注意到:不同地点的'落日、不同天气的落日,还有不同时段的落日都有很大的不同。a.怎样的地点看落日会更好?高处向下的角度,没有物体遮住太阳,有利于观察,层次清楚。b.怎样的天气看落日会更好?晴朗多云。c.落日前、落日时、落日后天空的色彩分别有怎样的变化?当太阳在空中渐渐下落时,色温减低,形成暖色调。 在很多因素的作用下,我们每一次看到的落日都有各自的特点。 我们对落日进行写生,就是要根据每次看到的落日,以及它给你的感受来进行描绘,这样才能画出美丽的属于你自己的落日。 3.选定内容,创作表现。 学生:从自己准备的图片资料、摄影照片或是书本上的图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进行写生。 教师:巡视指导,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优秀的表现及时向其他学生展示说明。 4.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注意欣赏别人的作品,选出本堂课中你最欣赏的三件作品。 学生:把各自的作品贴在展示台上,互相欣赏,找出自己欣赏的作品。 教师:请学生谈谈最欣赏的是哪三件作品,为什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作品,并能对作品进行恰当的评价。 5.课堂小结。 学生:请学生小结本堂课收获。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去发现美,勇于去表现美。 美术教案范文11一、教学内容: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了解纹样》 二、教学目标: 了解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纹样的色彩应用、构图形式和构图原理,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了解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纹样艺术的学习兴趣和审美修养。 三、教学重点: 纹样的构图形式和组织形式。 四、教学过程: (一)、纹样的定义 今天,我们请几位同学给我展示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学习用品,或者自己生活中喜欢的其他物件,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刚刚几位同学说的用品都是我们生活学习中常见的,有些像衣服、陶瓷、摆件、花瓶、建筑等很多物品,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它们都有些共同的特点,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一些图案、纹样的修饰。这或许也是我们喜欢这些东西的原因,因为有了这些图案的装饰,不仅使得物品的外观更具美感,还增加了它们的鲜活的特色,比如(以陶瓷为例),有位同学刚刚提到的陶瓷,想象一下,如果它没有外面的图案装饰,只是单纯的白色,大家还会喜欢它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各式各样的装饰来美化我们的生活与环境,它将艺术与生活巧妙的连接在了一起,这些图案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了解纹样》。纹样是如何将我们的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呢?我们今天就来了解和学习一下关于纹样的相关知识。 首先是纹样的定义。 纹样的定义:即装饰花纹,一般指用于工艺美术设计的装饰花纹。之所以称纹样,是强调一个“样”字,以供生产制作之用。纹样最终目的不是图稿的直接使用,而是要经过工艺加工,被体现在工艺品或日用品之后,才能发挥其艺术的作用。 (二)、纹样的构图形式和色彩搭配 知道什么是纹样后,我们大家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随便的勾花图案都可以称之为纹样呢?我们之前所说到的纹样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有美感? (请学生回答)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刚刚提到的学习用品和我们的生活的纹样中(师课件展示列举的纹样图)。我们不难发现,纹样之所以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是因为它在构图形式和色彩搭配上都有一定的讲究。那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纹样在构图和色彩上有哪些方式。(从学生列举的例子中找出同类进行说明) 1、将纹样的形象巧妙的组织在一起,叫作纹样的构图。常见的纹样构图形式有:对称式和均衡式。 2、纹样的色彩搭配成功与否,是由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三要素决定的。纹样的色彩搭配有:同一色相配色、类似色相配色、对比色相配色。 下面我们再来展示一组图片(学习用品之外的如中式礼服、抱枕,古代的彩陶、建筑物等上面都有纹样的图片)。在这组图片中,我们发现,纹样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生活增添精彩,比如刚刚到家看到的中式礼服(旗 袍),它将传统纹样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兼容并蓄,自成一格。包括我们现在还能见到一些传统家居,它们在纹样的运用中表现出一种古典的风韵。了都这些物品后,我们发现: 1、纹样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们就已经将纹样运用于生活中了,请大家欣赏课本中的图片。 2、纹样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举例列举) (三)、纹样的题材 我们在欣赏各种纹样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纹样图案看起来很像一些植物、人物、动物,还有的像是风景,这是因为纹样在设计的过程中,都是从我们生活中常见美丽事物中取材的。所以纹样的题材分为:植物纹样、几何纹样、动物纹样、风景纹样、人物纹样。 (四)、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 (由老师展示一组植物的图片,学生来进行植物纹样设计) 下面我们来一个“比一比,变一变”的小游戏,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把刚刚看到的植物图片进行植物纹样设计,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进行设计。 (一分钟后)我们来看一下,三位同学的纹样设计,他们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有的与植物的原型很接近,而有的则是很夸张的设计,还有的是按照植物的形状想象出来的纹样。总结出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概括、夸张、想象三种方式,其中最突出的是想象。 (五)、纹样的组织形式 在刚刚的小游戏中,同学们设计的纹样都各有风格,那么,现在大家来回想一下,你在设计纹样的时候,是如何来构图的,你用的是概括、夸张、想象的哪 种设计方式?假如现在让你把设计的单个图形组合成一种形式出来,请同学们尝试着做一下。 (抽取学生设计的作品进行展示) 通过同学们设计的'纹样,我们可以观察出纹样在构图与组织形式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引导学生对纹样的组织形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纹样的组织形式分为单独式、适合式和连续式。 1、单独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能单独用于装饰的纹样。由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 2、适合式:由单独纹样发展而来,安置在特定外型中,受外型限制。构图形式有均衡式,辐射式,对称式,旋转式等。 3、连续式:相对于单独式纹样而言,它以单位纹样做重复排列,图案的纹样可以不断重复出现,图案的长度或面积可以无限地延伸。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两种形式。 A、二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产生优美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横式或纵式的带状纹样,亦称花边。 B、四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所产生的纹样。广泛应用在纺织面料、室内装饰材料、包装材料等上面。 纹样组织在处理图案的基本纹样与其构成形式之间的协调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目的性,组织的形式除了受作者的主观感受影响外,通常还取决于装饰的对象、目的、材料、制作工艺等因素。 单独纹样是指没有外轮廓及骨格限制,可单独处理、自由运用的一种装饰纹样,它可以单独用作装饰,也可用作适台纹样和连续纹样的单位纹样。作为图案的最基本形式,单独纹样从布局上分为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形式。(举例说明三种纹样组织形式的不同应用) (六)、学生设计 牛刀小试——请学生设计一枚单独纹样或连续纹样 要求: 1、为文化衫、水杯、笔袋设计纹样。 2、运用概括、夸张、想象等方法进行。 作业评价: 1、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从图案、组织形式、色彩等方面来介绍); 2、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课堂总结: 本课教学属于“设计应用”型的课程,重点在于对纹样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呈现。本课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知晓纹样与生活的联系、明确知道纹样是什么,为之后的学习内容打下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更好的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欣赏纹样的美,并形成好的审美感受。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由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课堂创设讲授情境,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让学生相互交流,从学生的作品中总结课堂成果。 美术教案范文12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设计制作封面,使学生对设计的方法有所了解并掌握封面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欣赏不同形式的封面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感。 3、在课堂学习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重难点:学习如何设计、制作一本书的封面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封面设计范图、封面设计作品、色卡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执教时间:4月11日——4月12日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读书,接触过许多的书,不知你们是否有注意过书的封面?(给学生回答,教师即时引导)教师拿出学生书包里的一本书(掩住书名),请学生认一认这是同学们哪一课的书?(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也来设计一本书,教师展示课题:我设计的一本书。 二、引起兴趣: 1.教师用实物投影出示几本装帧精美的书籍给学生看。 师生交流对话: 问题1:同学们喜欢老师的书吗?想了解这些书的内容吗?有读的欲望吗?/ 问题2:为什么喜欢这些书,它什么地方吸引你? 问题3:教师出示破旧的书本询问学生是否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引导学生爱护书本和书本做好朋友。 1、学生说:拿出自己所有的书本找出自己认为最漂亮的一本介绍给同学们,并说明为什么喜欢,如果感到有缺憾,请说出如何改动自己会更喜欢。 (先在小组介绍,后到实物投影仪前介绍给全班同学。) 三、出示实物投影引导学生观察: 封面包含哪几部分? (1)文字——标题、副标题、拼音 (2)图案——内容缩印、装饰效果 1、文字设计的要点: 醒目、易读、有装饰效果。 2、图案设计的要点:要与书本相适应。 3、讲解封面设计时可运用的方法: 以前学过的各种绘画技法和美术字的书写技法,可以用彩纸或废旧挂历纸剪、撕、粘贴的方法,还可用各种形式将版画运用到封面中去。 4.演一演: 请几组同学分别饰演书本、图案、文字,说明他们的关系。 评价:表扬表演有特色的小组以鼓励教育为主。 5.说一说: 可以用学过的哪些方法来设计制作? 选择好装饰的方法: (1)单独纹样 (2)对角均衡 (3)环型装饰 (4)对称装饰 (5)抽象图形 (6)版画装饰 以上同学们看到这些封面设计装饰方法各不相同,再对自己的草稿进行修改,加入今天学习到的各种设计构图方法。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设计。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每人完成一张封面设计的作业,作业有困难的可与同学互相交流合作,要求设计具有特色、新颖、有创意。 8、课堂小结,作品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品,看谁的设计新颖、富有创意给予最佳创作奖、最佳制作奖、团结合作奖……涉及面要广。 第二节 执教时间:4月13日——4月14日 二、引导学习阶段: 1、学生小组讨论设计一本书要注意什么方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由一位同学来记录讨论出的设计几个在素。 2、教师请小组出示讨论结果。各小组进行回答,教师引导并给予肯定。 3、教师出示自己的设计要素。教师对学生各小组的回答情况给予总结并板书,并为学生讨论的要素进行补充,提出教师对设计的几个要素的意见。 设计要点:主题突出背景画面有趣并与主题内容相关图文并茂色彩艳丽 4、教师提出另一个问题:如何实施设计方案? 教师请学生自由举手并回答自己的意见,然后总结步骤:构思打稿修改定稿上色装饰(拼贴) 5、请同学们欣赏设计作品,教师边展示边与设计要素相结合进行引导学生的思考。 三、学生课堂学习活动阶段。教师布置作业(以“小小科学家”为题设计一个封面),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四、学生作业展示。学生完成作品的到黑板前展示,教师对学生作品提出看法(来得及的学生可以带下去再修改),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表扬并评出优秀作品。 五、课后拓展:本课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一起来做一本书,书的内容自己定,文字材料及相关资料在课前小组进行准备,可以拼贴图片和文字,课前把相关的材料带好。 札记:我请同学们按照兴趣分组,有的作“我喜欢的卡通人物”,有的做“我喜爱的美食”等等,合作作业。学生们兴趣很大,高兴得搜集资料,制作得非常精美。看来兴趣是成功的引路人。 美术教案范文13目标 1.初步学会看图制作,剪折整齐,编号正确。 2.会在八面图书上画出多种图样。 准备 1.每人铅画纸16×10厘米,14×10厘米各一张。 2.彩笔,剪刀,一张制作图样,一本做好的八面图书。 3.见幼儿用书。 过程 1.欣赏范样,引起幼儿做八面图书的兴趣。 2.示范讲解制作补助。 比较两张纸的长短,选出长的纸对折,留一公分边,然后一分三,中间两条先按土剪开。 将一张段的.纸对折剪开,将两片纸按图3插入第一张纸。 练习饭开,分别在角上写沙锅内页数。 按页数次序画沙锅内插图。 3.选几个做得好的幼儿上台,将自己的八面图书讲给大家听。 4.互相交换看八面图书。 美术教案范文14教学内容: 让大家认识我 教学目标: 1、认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撕、剪、贴、画等一系列的活动, 2、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 3、情感:增进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重难点: 树叶的形状和剪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设疑引入: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请来了谁和大家一起玩游戏,展示大树示范品。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2、引导学生赏析大自然树木图片,引导学生感知色彩以及树形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说一说树木的.形状,树叶的形状 、花纹、颜色等。 4、引导学生看看教材上的学生活动图片说一说他们都在干什么,鼓励学生像他们一样参与活动。 5、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做出漂亮美丽的树叶。 三、学生自己做树叶,教师辅导。 1、重点辅导不会制作的学生。 2、根据自己喜好任意制作树叶,可用不同的方法:剪、贴、撕等。 四、学生剪过后,贴在老师制作的大树上,位置贴法任意不限制。 教师可帮助没有主意的学生找准位置。 五、教师小结: 今天大家都学到了什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都不错, 美术教案范文15活动目标: 1、尝试用绕圈的方法练习画苹果。 2、理解故事内容,愿意照顾苹果树。 活动准备: 1、教师范图《苹果树》 2、幼儿操作材料(操作材料包、画笔) 活动重点:尝试用绕圈的方法练习画苹果。 活动过程: 1苹果呢?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意图: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教师出示范画提问:这是一棵什么树?树上有什么?有几个苹果?为什么只有一个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理解内容。 秋天到了,许多苹果树上都长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然而,有一棵苹果树却只结了一个苹果。大家都不喜欢它。这棵苹果树难过地说:“我也想长出更多的`苹果,只是没有人来照顾我。”苹果树需要宝宝们的照顾。刚才苹果树说什么了?宝宝们要怎样照顾苹果树呢? 3、教师小(来自:小班美术教案苹果树)结:我们宝宝都愿意照顾苹果树,可以帮助小树捉虫子,清扫树下面的垃圾,为苹果树浇水、施肥、修剪枝叶等。 师幼示范了解画法 意图:教师幼儿示范,了解苹果的画法 1、第二年的秋天,苹果树上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教师用绕线的方法画苹果,边画边念:绕绕绕,绕圈圈,苹果长大啦。 2、请几个幼儿来模仿老师画苹果的方法来画苹果。同时纠正画法,要用绕圈的方法画苹果。 3、教师分发操作,请幼儿独立画画。 要求:把白色的地方涂满,不留空白,绕圈不画到轮廓线以外。 意图:展示作品,体验快乐。 1、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2、比比谁的苹果画的又大又圆。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