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在汪曾祺的文字里找到静气与意趣
范文

在汪曾祺的文字里找到静气与意趣

算来,汪曾祺先生离世16年了。16年来,他的人他的文字被人们不断提及。尤其是在当下,于浮躁与不安中,人们愈发发现他的好。他为人素朴亲和,文字淡雅干净,其笔下的人物、吃食、草木、虫鱼,充满意趣。

铁凝说汪曾祺是一个饱含真性情的老人,一个对日常生活有着不倦兴趣的老人,他从不敷衍生活的常态”,并从这常态里为我们发掘出赞美生命的金子。确实如此,他就是那样一个对生活始终保有好奇与热情的老先生,而且是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

这里特别推荐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风选编的《汪曾祺集》,其中《一辈古人》收录的是汪曾祺写人物的文章,《彩云聚散》收录的是汪曾祺关于吃食、花鸟鱼虫的文章。

人物 寥寥几笔勾出模样性情

汪曾祺善于写人,他笔下的人物有一种素朴的鲜活感,往往就是那么一两处细节描写,这个人的模样性情就出来了。

他写他的祖父,一位拘谨刻板又有点怀才不遇的老先生。其生活简朴自奉甚薄到什么程度呢?一个咸鸭蛋能吃两顿。喝了酒后,这位老先生就在屋子里大声背唐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他写他的父亲,一个心细如发的男人。母亲死后,父亲按母亲的喜好给母亲做了几箱子冥衣,单夹皮棉,四时不缺。

最爱汪曾祺写西南联大的那些人那些事。

话说沈从文先生教写作,从不讲理论,总让学生自己写,学生交上习作,他在习作后面给出评语,有时候评语比原文还长。

西南联大里,不仅老师特立独行,学生里也有各种奇才怪才。在《泡茶馆》一文里,汪曾祺提到一个姓陆的同学,据说一个人骑自行车旅行过半个中国,这位陆同学几乎长在茶馆里,连洗漱用具都存放在那里。《跑警报》一篇里还讲到两位不跑警报的'同学。一个是位女同学,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因为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热水没人用,她可以尽情享用。还有一个广东同学,爱吃莲子,大家都走了,他用一个大漱口缸在锅炉火口上煮冰糖莲子。

草木 生气灵动打开你的感官

草木虫鱼落在汪曾祺的笔下,也一样生机盎然。

他早年有篇文章叫《花园》,那个生气灵动劲儿,会让你的感官也跟着打开。花园里有天牛、蟋蟀、知了、蜻蜓、土蜂、螳螂,有桂花、梅花、天竺果、碧桃、丁香、绣球……当然,少不了一个坏”小孩,把草压倒,然后动一动头,倒下的草又慢慢站起来。我静静地注视它,看它的努力快要成功时,又把头枕上去,嘴里叫一声‘嗯’!”再不就是逗弄含羞草,触遍所有叶子,看都合起来了,自低头看我的书,偷眼瞧它一片片的开张了,再猝然又来一下。 ”

花儿开得当季的时候,坏”小孩会折上一枝奉给家人,放到瓶子里用清水养着,春天里有海棠、夏天里有绣球、秋日里有桂花、冬天里有腊梅。这看着怎么像《红楼梦》里的情节?

吃食 活色生香外有掌故历史

汪曾祺爱吃会吃在文坛是很有名的,后人写回忆文章总会提到这一点。他对食物抱着宽和的态度,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所以,咸菜、苦瓜、炒米、茶面、马铃薯、豆腐、小萝卜,最普通的食材,他也能鼓捣出花样来,一旦落于笔下,也能变得活色生香,且有掌故有玩笑。

昆明的吃食”是汪曾祺最广为传颂的文章。不少读者甚至按图索骥,去寻找汪曾祺笔下的过桥米线、汽锅鸡、宣威火腿、牛肉。我倒是有感于汪曾祺描述的一种叫雪花蛋”的菜样,以鸡蛋清、温熟猪油于小火上,不住地搅拌,猪油与蛋清相入,油蛋交融。嫩如鱼脑,洁白而有亮光。”这得是什么味道?

还有一篇文章叫《口味》,讲的是各地人不同的口味。说到山东人特爱吃葱,汪曾祺讲了个笑话:婆媳吵嘴,儿媳妇跳了井。儿子回来,婆婆说:可了不得啦,你媳妇跳井啦!”儿子说:不咋!”拿了一根葱在井口逛了一下,媳妇就上来了。记得汪曾祺还提到过一种辣椒,辣到什么程度呢?只放一根吊在灶上,每次做菜时晃一晃,那辣味儿就进去了。

(来源:新商报,记者王军辉)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0: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