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语文a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范文 | 语文a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a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a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课文中三句话的意思。 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能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思品:能联系学习的实际,说说从课文中明白了什么。懂得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查阅资料:教参 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课时数2 板书设计: 27古人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第1课时:学生活动时间(约)30分钟教师活动时间(约)10分钟 教学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介绍《论语》、孔子、孔子的弟子。 2、过去我们学习过的《论语》,你能背诵几句吗? 3、想一想,平时我们都是怎么学习的?你想不想知道古人怎么学习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如何学习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9课,齐读课题:27、古人论学习 4、通过这个题目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内容的吗?(生对题目进行解答:古人讨论有关学习的问题) 过渡:古人是怎样讨论学习的呢,我们赶快来了解一下吧。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2` 1、自由读课文:朗读、读通、读准字音。 2、读音:好:读作hào,“好”还读什么?你能用这些读音分别组词吗?知:zhì “知”还读什么?你能用这些读音分别组词吗? 3、查字典理解下列词:凡惟 培养学生察字典的能力来自于平时的训练之中。 纠正读音,有利于学生正确流利读课文。 4、指导朗读课文。(投影)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1)指名读。(2)画划线、画着重符号。(3)分别读。(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读课文:5` (1)画出不理解的字、词,结合注释理解; (2)朗读课文,注意句读; (3)练习背诵。 6、学习第一则论语 (1)我们以前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不知道的意思可以怎样做呢?(生:看注释、查字典、连接句子意思等)那就按照前面学过的方法看看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学完后,同桌可以交流一下。(读文、解释重点字、串联句子的意思,其他学生补充)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释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明智。 知:知道为:就是知:聪明 (3)这句话中有这么多的“知”字,它们的意思一样吗?(学生解释:前面的一样,最后一个不一样,从注释中发现的。师适时鼓励,并巩固重点字“知”) 4、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作业:1`1.读熟课文2.抄写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论语》 学生说说你对《论语》这部作品的理解。 二、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一)第二句:(投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指名读。 (1)理解重点字的意思: 好:喜爱。读作hào。 (2)自己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自己理解; 同学交流; 汇报、指导: 意思是:对于作学问来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趣的人。 (二)第三句:(投影)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1)指名读句子。(2)理解重点字的意思:凡:凡是。 惟:文中的意思是“只”、“只是”。理:道理,事理。 疑:怀疑,有疑问。悟:了解,领会,觉醒。 (3)同桌同学互相说说句子的意思。 意思是:凡是学习某种道理,没有疑问必然没有领会、感悟,只有产生疑问,然后才会有所领会感悟。有小的疑问就有小的感悟,有大的`疑问就有大感悟。 通过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 3、指名读课文。4、读了这三句话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说出) 从字的意思到词语的意思再到句子的意思,有条理的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的学习。 (1)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 (2)学习要有兴趣,这是的老师; (3)学习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三、课堂总结:(1)说一说,你从这两则论语中,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背诵、默写两则论语 语文a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默写课文,能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4.理解三句话的意思,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明白了什么。 教学重点: 理解三句话的意思,会背诵默写。 教学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际,明白《古人论学习》中几句话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三句话的意思,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习过几篇古文了,你们还记得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古文《古人论学习》,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看看下列词语,读准字音。 是知也好知也 3.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停顿。 师示范朗读 4.指名朗读。 三、理解句子含义。 1.理解第一句。 (1)知:看注释,什么意思? 在古文中同“智”智慧 (2)把整句连起来说说意思 自己练习说同桌说说指名说 (3)练习背诵 2.对于第二句话,同桌说说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要求会背 重点理解:好之者和乐之者 3.学习第三句 重点理解:疑(怀疑)惟 连起来你明白什么了。 4.读了这三句话,你明白了什么? 5.练习背诵 四、补充孔子的部分名句。 练习读试着背一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谈谈学文后的感受、练习默写、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指名背诵,并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指名背一背、说一说 二、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谈谈你学了古人对学习的评论后,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 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 三、检查背诵。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惟凡 记忆字形 2.说说写这两个字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指名说一说 练习书写 五、练习默写。 默写后学生之间互相评一评 六、指名说一说你收集或背下来的与学习有关的名家名句。 指名读或背 七、教师总结。 语文a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明确目标: 1、认读2个生字。能够借助注释、字典理解古文重点字词的意思,能说出古文的意思。 2、理解古文蕴含的教育意义,懂得学习应该诚实、有兴趣、善质疑。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解析思路预设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二、精读内容 三、回归整体体会道理配乐朗读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师配乐范读,学生自由学读。 3、师生同读。 4、展示朗读。 二、精读内容体会道理 (一)感受学习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板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学生质疑,依疑导学。 2、理解意思,体会道理。 3、角色朗读,积累知识。 (二)感受学习要有浓厚的兴趣 出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运用学法自学 2、汇报、质疑。 3、讨论:为什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整合前两句,体会联系。 5、角色朗读。 (三)感受唐彪的论学习之教诲 出示: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1、依法自主学习。 2、互相说说意思。 3、小结内容。 4、指导朗读。 三、回归整体配乐朗读 1、师:通过学习你有何收获?你知道该如何学习吗? 2、配乐朗读。 指名诵读。(古筝曲) 全体诵读。(配乐) 3、师小结 半部《论语》平天下,读《论语》不同之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希望同学们能多读,善思,勤学,把我国古典文学发扬光大。 板书设计: 27、古人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应诚实 (知道) (聪明) 知好乐有兴趣 疑悟善提问 布置作业: 必做: 1、背诵课文。 2、把你搜集到的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摘录在积累本上。 选做: 写一写学习的收获或体会。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