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
范文 |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15篇 现如今,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1比较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8~12题。(15分)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倚女之碛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如倩女之赜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2分) A.山峦为晴雪所洗 酿泉为酒 B.冻风时作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 的特点;从“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读出作者 和 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爱莲说》中也有含“独”字且意蕴相同的句子: 。(4分) 5.乙文抓住了初春景象 、 的特点,在生动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 的情怀;用词上处处突出了早春景物的特征,如写柳条用“将舒未舒”,写麦田用“浅”,文中类似的词还有 、 、 。(5分) 参考答案: 1.A 2.D 3.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 变化啊。, 4.凝静清绝(或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特立独行和高洁傲岸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或晋陶渊明独爱菊) 5.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热爱美好自然,厌倦都市官场生活 始、乍、新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2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少不更事 B. 湖中人鸟声俱绝 精妙绝伦 C. 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 D. 是日更定矣 物是人非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8.本文文笔洗练,用“余住西湖”,“独往湖心亭看雪”,“□□□”,“□□□”就把作者看雪的行踪交代得非常清楚。(用原文句子填写)。(3分) 9.下面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雪三日后夜里“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尽显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B.“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词运用白描手法,细腻地描绘出夜中雪景的特点。 C.亭上二人见到作者“大喜”,实际上也写出了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 D.作者“痴”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的是世俗 之外的雅情雅致。 6 C 7 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注意:强、三大白、客此的翻译每一处1分。) 8 到亭上 及下船 (每空1.5分,错、漏一字,该空不得分) 9 B 参考译文 郑国有一个非常喜爱鱼的人,想了一些办法没有得到鱼,就用捕鱼的工具或者积水成坑诱鱼,或者编制苟笼投饵捕鱼。他在庭院里摆了三只盆子,都盛满了水,捕到鱼就放到水盆里养着。那些鱼由于刚刚摆脱了鱼网的折磨,身子疲乏得很,把白色的肚皮翻浮在水面上,或者把嘴露在水面上争着喘气。过了一天,鳍尾才开始摆起来。郑人把鱼捧出水盆来观看,说道:“这鱼莫不是受伤了吗?”过了一会,就拿麦子去喂鱼,又把鱼捧出水盆来观看,说道:“肚子吃不饱吗?”旁边有人对他说:“鱼儿依凭江河的大水才能活着,如今处在一勺之小的水中,你还天天拿在手里玩弄它们,嘴里嚷着‘我爱鱼呀,我爱鱼呀!’鱼就是不死,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郑人不听,不过三日,鱼都掉鳞而死。郑人才后悔没有听从他人的话。君子说“百姓就如同鱼,今天的统治者难道不都是像郑人一样吗?”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3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余挐一小舟 ()②雾凇沆砀()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④客此()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上下一白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①上下一白②及下船 C.①是日更定矣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千山鸟飞绝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4】.高雅的情调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舟子就用“痴”字来形容作者,说说这个“痴”字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小题5】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几联描写雪景的古诗词。(不少于2联)(2分) 答案【小题1】①通“桡”,撑(船)。②白气弥漫的样子。③尽力 ④客居【小题1】 D【小题1】①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②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小题1】作者借舟子的一个“痴”字点明主题,突出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表现了作者钟情山水、淡泊孤独、超凡脱俗的独特个性。 【小题1】示例: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4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句中划线的字。 ①是日更定( )②余拿一小船( ) ③长堤一痕( )④客此( ) 2.用现代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白: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余:余住西湖 上下十余里间 C.更:是日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及:及下船 及郡下 4.选出划线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舟子:舟子喃喃曰 左右舟子各一人 B.是: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C.绝: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D.饮: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5.简答。 ①文章的文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雪”是按什么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写出两句写雪景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完了,结束 ②撑,划 ③痕迹 ④客居 2.①岸边树木早已是冰花一片晶莹,湖面上到处是白气弥漫着,天空与云雾、山岭、湖水,上上下下全都白了 ②仅仅只有那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也只看到那么一小点,小船看起来如小草般,船上的人看起来只有两三粒米那样大小罢了 ③有两个人在铺着毡子的地上相对而坐,一个童仆正在煮酒,那炉火正旺 ④看见我,十分高兴地说:“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意对即可) 3.D 4.B 5.①痴 ②由面到点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答案不唯一)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5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①余挐一小舟 挐:______________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_______________ 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而或长烟一空 B.是日更定矣 问今是何世 C.问其姓氏 安陵君其许寡人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乃记之而去 10.选文画线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使用_________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①通桡,撑(船)。一作拏 ②尽力 9.D 解析:A.数量词/全;B.这/判断动词;C.代词,他们/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D.表顺承。 10.白描 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天人合一)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6阅读下列诗文,完成下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西湖 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3.(语意相近即可)①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 ②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③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为下文作伏笔。 4.《湖心亭看雪》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写景(答出“白描”即可);《西湖》用生动的比喻写景。 5.《湖心亭看雪》表达的是作者清高自赏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的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语意相近即可)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7文言文阅读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按要求填空。 (1)交代看雪的时间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代看雪地地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代看雪时的天气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交代看雪前准备的物质条件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的“独”字与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亭中饮酒二人为何见作者“大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大雪三日,湖中人鸟鸣声俱绝”,我们可以联想到哪首唐诗?你能把这首诗写下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崇祯五年十二月,是日更定。 (2)西湖湖心亭。 (3)大雪三月。 (4)小船毳衣炉火。 2.(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 (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比相公您更痴的人! 3.湖中人写声俱绝。 4.情趣相同。 5.《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意对即可)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8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更有痴似相公者 / 是日更定矣B.客此/ 旦日,客从外来C.问其姓氏 / 其如土石何D.是日更定矣/ 是进亦忧,退亦忧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小题3】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文笔精练,写景很有特色,“ ”从声音角度写出西湖雪夜的奇静;“ ”则从色彩角度描绘了西湖夜雪的全景。作者还抓住雪光的特点,捕捉了此时湖中特有的景物,运用白描手法,勾勒了“一痕”、“一点”、“ ”、“ ”的景色,创造出一幅意境朦胧、悠远脱俗的西湖夜雪图。(用原文词句回答)(4分) 【小题4】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B.“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为下文作伏笔。C.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和豪爽之情。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答案 【小题1】D 【小题2】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浑然一体,上下白茫茫一片。 【小题3】人鸟声俱绝 上下一白 一芥 两三粒 【小题4】D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D项中“是”都是“这”的意思。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3】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写法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句即可。 【小题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为“侧面烘托”。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9[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予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____ (2)是日更定矣:____________ (3)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____________ (4)而此地适与余近: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 [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客居(2)这(3)起,兴起(4)刚好,恰巧 2.A 3.(1)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啊! (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 4.静谧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等)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等) 5.[甲]文:(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2)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乙]文:(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3)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10比较阅读下面文言诗文,按要求完成小题。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说笠翁,独钓寒江雪。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江雪》和《湖心亭看雪》尽管是一诗一文,但它们还是有不少共同点,请作一概括。 2.请比较《江雪》和《湖心亭看雪》的表达的情感有哪些不同。 3.从《江雪》 “独钓寒江雪” 中和《湖心亭看雪》“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两位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参考答案: 1.都是描写雪景和人物的活动。 2.表达的情感差异《江雪》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之感,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之情。 3.诗、文中的两个“独”字,都表现处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1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注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拏,又作“挐”。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大雪三日。雪: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6.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3分)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7.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4.(2分)(1)下雪(2)勉强;尽力 15.(4分)(1)我划着一艘小船,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炉火,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2)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16.(3分)使用白描手法。(1分)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寥寥几笔,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2分) 17.(3分)作者在天寒地冻、西湖人迹罕至的情况下仍独往湖心亭看雪,(1分)表现出他痴迷山水、不随流俗的生活情趣。(2分)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12【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虽乘奔御风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属引凄异 忠之属也 B.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 C.哀转久绝 湖中人鸟声俱绝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宋无罪而攻之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但采用的写法又有所区别:甲文采用的是 的手法,写景着素绿清影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乙文写景采用的是 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神。(2分) 5.甲、乙两文作者都寄情于山水,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作简要说明。(2分) 参考答案: 1.(1)这里指飞奔的马(只解释为飞奔的马亦可)(2)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只解释为酒杯亦可)(每字1分,共2分) 2.C(2分) 3.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襄、 沿、溯必须翻译正确,译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2分) 4.大笔点染;白描。(每空1分,共2分) 5.甲文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欣赏与赞美之情,(1分);乙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1分)。(甲文若只答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给0.5分。2分)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13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问题: 1、以上是《湖心亭看雪》全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明末清初的_________。 2、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结合整篇文章,一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雪景的语句有哪些?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用舟子的话收束全文,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以上是《湖心亭看雪》全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张岱。 2、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结合整篇文章,一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3、文章写雪景的语句有哪些?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答:雾凇(sōng)沆砀(hngdng)⑹,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4、结尾用舟子的话收束全文,有何用意? 答:作者喜爱这山水美景,有遇到知音的喜悦和自己的高雅情趣。 痴的含义: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压情致;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14【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乙】兴尽而返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①,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②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世说新语》) 【注释】①眠觉:睡觉醒来。②宿(xiǔ):一夜。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 (1)人鸟声俱绝( ) (2)是日更定( ) (3)强饮三大白( ) (4)夜大雪 (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①是日更定矣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B.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②且焉置土石C.①及下船②徐公何能及君也D.①人问其故②故外户而不闭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2)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译文: 小题4:甲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作者 的高洁情怀和 的生活态度。乙文则从语言和动作两方面刻画了王子猷 、 的性格。(4分)参考答案: 小题1:(4分,每处1分)(1)消失;(2)完了,结束;(3)尽力;(4)下雪 小题2:B 小题3: (1)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想您一样痴的人呢!。(2)(他)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 小题4:(4分,意思对即可,各1分)特立独行,不随流俗;豪爽率真、潇洒超脱。 试题分析: 小题1:(1)“绝”是“消失”的意思,不能理解为“断绝”等意思;(2)“定”在此意思较为特殊,意思为“结束”;(3)“强”在此意思为“尽力”,不能理解为“强壮、强迫”等意思;(4)“雪”在此为“动词”,意思为“下大雪”。 小题2:A.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重新 C等到;比得上 D原因;所以。B项的意思都是“哪里”。 小题3:(1)“莫”是“不” 意思,“似”是“像”的意思;(2)“方”是“才”的意思,“至”是“到达”的意思,“造”是“到”的意思。翻译这两句时,除了这几个关键字词,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流畅性与准确性。 小题4:甲文中作者喜欢一人独自去湖心亭看雪,表明其是一个特立独行、不随流俗的人;已文中对王子猷的语言、动作进行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其是一个豪爽率真、潇洒超脱的人。 点评: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必须是“浅易”的,对“浅易”的理解应当是:文中多数字词属于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即使有少数生僻字词,或选文中出现不常见的典故,也会安排注释以降低难度,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15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上下一白( )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4)及下船( )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小题3】如何理解文末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分) 答案 【小题1】(1)消失(2)全(3)尽力(4)等到 【小题2】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小题3】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恰是对作者最确切的评价,引用舟子的话一是对痴字的称赏,再则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一的含义,及的翻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翻译这一句时要注意 惟和粒字。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从知音的角度阐述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