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参考 |
范文 |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参考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参考【1】第一课时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学习目标〗 1、会认“凤”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牙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溺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今天,俺们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他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俺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读通课文 1、采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身的伙伴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 2、指名读。 (其他同学做文明听众,注意他的字音读准没有,若你听到有不准的,你起来教一教他) 三、再读、理解课文 1、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这次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同学讨论交流。 (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3、学习第三段,带着问题朗读: ⑴ 自由读第三段。 ⑵ 你能用自身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 ⑶ 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说明了什么? ⑷ 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闹的局面读出来吗? 4、看图,理解第四段: 傣族人民都因为能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而笑容满面。也鼓励同学笑容满面的来读这一段。 5、朗读体会第五段。 6、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小朋友们身上,祝愿他们── 四、教师小结,安排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有感情的朗读6~8段,下一节课俺们进行朗读擂台赛。 五、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高兴 (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 准备工作 周总理的样貌、神态 泼水的过程 第二课时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学习目标〗 1、学写本课12个生字。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知。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感知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开火车、抽读、猜谜等游戏方式复习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向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令人难忘的。 二、课文延伸 1、俺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风情。哪位同学能向俺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 2、同学介绍。 (同学知道的可能不多,教师可以引导着介绍几种) 3、交流阅读体会。 三、识字、写字 1、识字: ⑴ 出示要求认知的和要求会写的生字,让同学想方法记住字型。 ⑵ 指名同学向大家介绍记字方法。 ⑶ 用组词的方法,协助理解字义。 2、写字: ⑴ 让同学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不容易写好。 ⑵ 老师有重点的进行范写指导。 ⑶ 同学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完成课后练习“俺会填”,鼓励同学积累自身喜欢的词句 五、小结、作业设置 把学会的生字组上词写一写。 六、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俺会读(出示生字词) 俺会写(重点指导容易出错的)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参考【2】学习目标: 1、会认 17生字,会写 8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并准确运用生词造句。 3、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畅所欲言) 2.板书“泼水节”,解题。 师: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脚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沾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4.补齐课题---“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 今天,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它到底特殊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给他纠正) 3.再读思考: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在带有生字的下面做记号。 4.检查初读情况。 5.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重点理解: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2.指名读第2 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 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二)学习课文3自然段。 1.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有关语句。 (1)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展示象脚鼓图片。 (2)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这句中有一个比喻,生动形象。 (3)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2.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烈的场面读出来吗? (三)看图,细读第四自然段。 1.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课本插图)谁来说说“今天”周总理穿的什么样的衣服。周总理为什么要这样打扮呢? 2.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并反复读一读。 (四)读、议第五自然段。 (1)男生读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女生读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2)男生扮演周总理,女生扮演傣族人民,一边泼水一边祝愿,想想怎么说呢? 启发想象: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 (五)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总结全文。 正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令人难忘的”,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读生字,齐读,点名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老师朗读,同学们闭上眼睛感悟课文中所写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这个特别的中的氛围。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思考:(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3)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二、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不容易写好。 2.重点指导:“恩”上半部不是“田”;“泼”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凤”不要写成“风”;“鲜”,鱼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寿”下边的“寸”要写小一些;“脚”三个部件的高矮不同。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