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诗经·卫风·氓》优秀教案 |
范文 | 《诗经·卫风·氓》优秀教案范文(通用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经·卫风·氓》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经·卫风·氓》优秀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3、《氓》的情节和主题。 重点难点 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 3、《氓》是一首叙事诗,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教学过程 一、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二、简介《氓》 《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教案《卫风氓教案》。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氓》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三、诵读诗歌,然后根据课后的注释来翻译课文。 诵读时要注意,《诗经》是典型的四言诗,它的节奏韵律非常明显,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注意一些重点字词的注音和解释。 四、情节和主题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请一位同学说说故事情节。 全诗分六章,第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诗经·卫风·氓》优秀教案 篇2一、教学目标 :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能力。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4、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5、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品位诗歌的语言,体会比兴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 分析《氓》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比兴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 3.讲解法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国古代诗歌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优秀的诗人如群星灿烂,众多体裁、风格、流派则如众芳斗艳,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了解和继承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将进一步激发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诗歌知识 1、诗歌起源: 诗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和生活,原始祖先的口头创作。 据说,周王朝有一种“采诗”制度,朝廷派人采集民间歌谣和乐章,借以了解民间习俗和政治得失。另有公卿列士向朝廷“献诗”制度,表达贵族阶层对政事的歌颂和批评。这些诗歌汇集至朝廷乐官“太师”手中,经太师整理编纂成书。 一般把编定于公元前六世纪,也就是距今2500多年的诗经,看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起点。 2、简介《诗经》 (1)地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六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又名诗三百。 (2)分类: 按音乐内容分: A、风:国风,共160多篇,多是民间歌谣,富思想意义、艺术价值。真实反映了当时时代风貌和人民生活。“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真切地表达广大人民,自己的感受,爱憎和愿望。开创了现实主义传统。 因是人民的口头创作,口头相传,作者已无所考。惟有《鄘风 载驰》为许穆夫子所作,她可说是我国最早的一位女诗人。 (雅颂中标有作者姓名有五篇) B、雅:宫廷乐曲, 大雅:用于诸侯相会。 小雅:用于贵族宴享。 (另有观点:按产生先后:旧为大雅,新为小雅) C、颂:用于周天子及诸侯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 (4)诗经的表现手法: 朱熹: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铺陈)直陈其事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联想),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风雅颂赋比兴:六义) (5)形式特点: A、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多数为隔句用韵。 B、多采用赋比兴手法。 C、以四言诗为主,而又灵活多变。 三、朗读诗歌 四、疏通字词 1、正音 氓 愆 垣 载 筮 咎 陨 隰 2、多音字 渐 jian(1)浸湿(渐染)流入(东渐于海) 将qiang(1)愿,请(将进酒) 靡mi(3)倒下(望旗旗靡)mi(2)奢侈(奢靡) 载zai(4)一边一边(载歌载舞)装载 充满(怨声载道) zai(3)一年半载 记载刊载登载 3、通假字 匪:非 于:吁 说:脱 泮:畔 五、理顺思路 1、按表达方式分这是首什么诗?按第几人称叙事?采用了什么手法? 叙事诗 第一人称 对比 用第一人称“我”回忆追述婚恋生活。 2、讨论本诗思路情节是怎样的? 恋爱(第一二章) 婚变(三至五章) 决绝(六章) 六、学习“恋爱”部分 1、重点字词 2、男女主人公在恋爱中有怎样的表现? 氓:求--怒--卜--娶 我:送--劝--盼--嫁 3、从中可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 女主人公:温柔多情,善解人意,天真活泼 真诚热烈 氓:急躁 任性 (没有男子汉的胸怀,不大度)热情 向往 明确:第二章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少女的心理及表现,可见其用情之深,思念之诚。恋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 “尔卜”句,神灵显示是一段天赐良缘。“以我贿迁”娘家以丰厚的嫁妆祝佑着女儿的幸福,姑娘带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嫁给了男青年。 4、用一两个词概括这段恋爱的特点。(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如何) 热情、幸福。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七、 学习“婚变”部分(三 四五章) ⑴ 请一学生朗读,提问:开头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⑵文中的比兴有何特点? [明确]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3)第三章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由前两章的叙事转入这一节的抒情和议论,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了明显的停顿和隔离,暗示着女主人公悲惨命运已经开始。 (4)结合三四五章考虑,女主人公用抒情兼议论的方法回顾了自己几年的婚姻生活及自己婚姻失败的原因,她的思想感情如何? 悔恨、沉痛、但是不哀伤。 集体朗读这部分。 八、学习“决绝”部分(六章) ⑴自由朗读,注意感情基调:悔恨但不哀伤。 ⑵提问:女主人公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从中反映出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反映其清醒 刚烈的性格特征。 九、 从文中可以看出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教师强调概括人物 性格特点,要从课文出发。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加以总结) 特点:勤劳 温柔 善良 坚强 十、如何看待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观点一:他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因素决定。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得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家庭、对感情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难以避免。 观点二:男女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虽有它的社会原因,但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也是不可忽略的。从他们的恋爱过程看,两人虽是自由恋爱,但女主人对男主人公缺乏必要的了解,被他忠厚的表象所蒙蔽,轻率地答应了他,种下了日后悲剧的种子。 板书 氓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基调) 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 《诗经·卫风·氓》优秀教案 篇3一.检查预习情况 匪:fēi愆:qiān将:qiāng载:zài于:xū说:tuō 徂:cú汤:shāng裳:cháng靡:mǐ隰:xí角:jiǎo 二.播放录音,同学梳理字词 三.齐读,请四位同学分别讲述本首诗的内容 全诗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感情基调? 恋爱(第一、二章)——热情、幸福 婚变(第三、四、五章)——怨恨、沉痛 决绝(第六章)——清醒、刚烈 四.提问教读 1、在第一节中,诗作的叙事节奏颇似电影蒙太奇手法,选取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来表现。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这三个场景。 明确: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约期相别 2.氓最初给女主人公的印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蚩蚩”,忠厚老实 3.氓是如何来提亲的?女主人公怎样对待他,是否马上答应了他? 男主人公:“抱布贸丝”,假借物物交换的买卖来和我谈婚事。 女主人公:深情远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婉言拒绝“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4.男主人公是如何回复女主人公的话?婚事是否谈成? 男主人公:(想象)生气 女主人公:“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5、提问:在这些场景中表现了两人什么性格?姑娘与心上人约定了婚期,在漫长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样的表现? 明确:男青年表里不一、急躁、任性 姑娘则温柔、体贴、情深意重、传统、善解人意。 “乘彼”等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现。 “复关”大概是男青年的居住地。姑娘一会“泣涕涟涟”一会儿“载笑载言”,足见对男青年的思念及深情。恋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 6.结婚前氓做了什么?结果如何?“尔卜尔蓍,体无咎言” 7.结婚前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男:对婚姻很郑重其事,认真 女主人公:痴情 8.女主人公为什么突然写到“桑树”叶落前和叶落后的变化,这是什么手法? 看到桑树想到其荣枯前后,如同自身命运比兴 9.女主人公对女子发出什么感慨?你如何看待她的观点?无与士耽 10.女主人公婚后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她认为婚姻悲剧的过错在哪里? 三岁食贫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1.周围的人是如何看待女主人公?咥其笑矣 12.婚后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男:不体谅人暴躁三心二意 女:勤劳肯吃苦任劳任怨专情柔弱 13.最后一段中女主人公对男子表现出一种什么态度?“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暗含什么意思?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决绝分离的态度 比兴,一方面说自己的愁思,另一方面也表明自己的态度,对男子的忍耐也有极限 男:易变 女:决绝,刚强 五.深化探讨 1、从文化视角体会当时的风土人情。进行今昔对比,体会人物的特点。 明确:“抱布贸丝”原始的物物交换,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范围的狭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精神领域的道德方面,尤其爱情观方面,少了更宽泛的选择范围,他和她上演了悲剧。她:温柔体贴,情意绵绵,嫁作他妇,任劳任怨,遭受暴虐,失望决绝。他:喜请良媒,娶她为妇,感情变换,其妻。 2.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3.赋比兴手法在本文中的应用 全文用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以斑鸠贪吃桑葚为例告诫女子不要为爱着迷。(孔子“过犹不及”) 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以桑叶枯黄掉落的自然情状比喻女子年老珠黄之情状,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同时由桑树引发对自己年长色衰,惨遭遗弃的叙述,这是“兴”。整体看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 六、讨论题: 1、他们的婚姻失败除了氓的变心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2、女主人公婚变后还有没有可能获得幸福 《诗经·卫风·氓》优秀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学习《氓》中对比手法的使用,体会诗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2、了解诗中赋、比、兴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3、在诵读中理解、鉴赏课文,使学生逐步培养诵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把握《氓》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及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正确学习、应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把本课升华为对学生“理智的爱”的教育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跟课堂气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自古以来,爱情就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个主题为世人所歌颂。纵观历史,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悔;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浪漫;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取舍;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忠贞。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爱情有关的诗歌——《氓》 《氓》选自《诗经》中的“国风”,讲到《诗经》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诗经》?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以彼物比此物。即对人或对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即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发端,已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二、研读课文 1、由老师朗读一遍课文,大家在听的时候找出你认为应该注意的或不懂的字词,包括课文中的注释部分。(通假字——于通吁,感叹词 说通脱,摆脱 无通勿,不要 泮通畔,边岸 至于顿丘:至于—到达 将子无怒:将—请,愿 乘彼诡垣:登上那倒塌的墙 以我贿迁:贿—财物,指嫁妆 体无咎言:体—卦象 ; 咎—灾祸 其叶沃若:沃若—润泽的样子 无与士耽:耽—沉溺 自我徂尔:徂—到 三岁食贫:三岁—指多年 ;食贫—食物贫乏指生活贫困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 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 2、全体学生齐读课文。 3、总体概括:按诗歌的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诗歌分为抒情诗跟叙事诗,那大家觉得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请用最短的话复述这首诗。(恋爱——婚后——决绝)恋爱——婚后——决绝各是在文中的哪些部分? 4、让一个学生领读“恋爱”部分,讨论这首叙事诗是以第几人称来叙事? 体会在第一部分中氓和女子的形象各是怎样的?(氓:易躁易怒,为下文的爱情悲剧做铺垫。 女子:温柔'热情(送子涉淇,将子无怒) ,不见复关,既见复关(一悲一喜,既写出女子感情专一炽烈,又写出其纯情痴情)) 5、这一部分是回忆追述恋爱生活。它的基调是什么?(热情、幸福) 6、让一个学生领读“婚后”部分,让学生自由讨论分析这一部分。 (第三段——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兴起,总结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 以“桑”设喻,“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美丽; 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 比的运用,写出了女子内心的痛苦。写女子的悲叹,点出悲惨的教训,表现出女子内心的悲痛,也用以告诫后人 第四段——以兴起,正面写男子变心。又以“桑”设喻,“其黄而陨”喻女子年老色衰。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姻的不幸,并点出婚姻不幸的根源和女子的清白。 第五段写婚后的辛劳,不幸,再加上无情男子的瘧待伤上加伤。 人物形象:勤劳善良(女子),背信弃义、冷酷无情(男子) 基调:怨恨、沉痛) 7、让一个学生领读“决绝”部分,以同样的方式思考总结这一部分,教师从旁引导 (以淇、隰起兴,写出女子的反省,女子意识到凡事都有个度,忍耐有,爱情也有。女子通过反思而变得刚强。) 8、问题小结 1、高尔基说过,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结合本课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从原先的温柔痴情到成熟刚毅、坚强果断) 2、这首诗的题目是《氓》,如果要给题目添个定语,或副标题(例:无情的氓),你会怎么添,为什么? 3、从这篇课文中大家学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引申到中学生恋爱问题,引导他们“理智的爱”) 三、总结 这是一首弃妇诗,叙述了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充满了对负心人的控诉,最后通过反思变得刚强,清醒过来,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氓》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的《氓》随感,字数不限。 《诗经·卫风·氓》优秀教案 篇5一、导入 二、明确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诗经》有关的文化文学常识。 2.掌握《诗经》两首涉及到的文言现象。 3.能把握古诗节奏、韵律、感情,恰到好处的朗诵古代诗歌。 4.能熟练背诵、正确默写这两首诗歌。 方法与过程目标: 1.体会赋比兴手法及其在诗中的运用。 2.体会《采薇》重张叠句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把握诗歌内容与感情,培养负责任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三、知识积累 (一)了解学生对《诗经》的了解程度 (二)详细介绍诗经有关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 说的是内容,“赋、比、兴”说的是手法。 “风”包括15部分,称作“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 “雅”分为“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即正,指朝廷正乐。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风”是“诗经”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比如《阿房宫赋》中的前半部分,由外到内,由建筑到人物,运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大笔墨的描写秦始皇的荒淫生活。首先,作者先描写阿房宫工程浩大,宏伟壮丽。“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长虹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字字句句,无一不表现了阿房宫的宏伟气势。这是写“外”,主要描写楼台建筑,如此的建筑之内,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接着,文章自然而然进入了第二个层次,描写皇宫内的人物活动。“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如此奢华的生活,除了皇宫内的妃嫔媵嫱,又有何人能够享受得起呢?然而,这些人也有自己的痛苦,她们“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漫立远视,而望幸也;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秦始皇时期奢靡、腐朽的宫廷生活。 3.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 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 《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 《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 4.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 “兴”又兼有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 《诗经·卫风·氓》优秀教案 篇6一.诵读(形式可以多样)诗歌,整体感知 1.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例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听录音,领会阅读技巧,明确本诗写作内容。 3.学生朗读诗歌,指出《氓》使用“比兴”手法的句子。 答案:“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 二.再读诗歌,疏通词句 1.翻译诗歌,强调文言重点。 (过程与方法:学生小组讨论翻译,8分钟后,回报成果,老师总结并强调重点文言现象。) 2.大屏幕展示重点,提问检查。 解释下列红颜色字词的含义: (1)抱布贸丝。 (2)至于顿丘。 (3)匪我愆期, (4)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5)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6)泣涕涟涟。 (7)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体无咎言。 (9)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10)之耽兮,不可说也。 (11)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12)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1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4)二三其德 (15)靡室劳矣。 (16)夙兴夜寐 (17)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18)兄弟不知, (19)老使我怨。 (20)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1)信誓旦旦 三.通过“老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探究→老师指导总结”的过程鉴赏领悟 1.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批判男子的负心。 2.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个女子的形象? 对爱情与幸福有诚挚的追求、勤劳 无辜被弃、无奈,不能抗争命运 温柔、坚强 3.本诗采用怎样的叙述角度?有何作用? 运用“我”(第一人称)的好处: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更具亲切感、真实感。 4.说出《氓》使用“比兴”手法的句子的好处。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好处:结构上, (1)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是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2)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 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似连; 《诗经·卫风·氓》优秀教案 篇7一、理解并背诵注释① 二、补充《诗经》六义,一般以首句的第一个词为标题,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 三、赏析《卫风氓》的思想感情 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从表达方式上看,是一首什么词?采用第几人称叙事抒情的? 明确:爱情诗,叙事词,第一人称 2、我们现在是21世纪的中学生,能理解距今2600年前的爱情?挑战。背诵诗歌,思考: (1)词歌中有没有不懂的字词句? (2)歌写“氓和我”如何恋爱?如何结婚? (3)概括婚恋双方的举动,反映什么情感或性格。 明确:恋爱:自由恋爱,私定婚期; 结婚:举行仪式,嫁给情郎 氓:骗—怒—娶“我”:送—劝—望—泪 占有对方痴情幸福 喜怒无常纯真热情 3、3-5章没有一字提及婚后的幸福生活,而是写婚后“氓”的变心,我的痛苦。 思考:①“氓”变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印证第一章哪些词句? “桑之落奚,其黄而陨”,年老我衰,没有当初美貌,导致第三、四、五者插足。 ②“我”有没有过错? 真情不改,坚守妇道,辛勤劳作,操持家务 ③“氓”有没有责任心? 不能富足,遮风挡雨 ④“我”痛苦是不是仅仅来自变心的丈夫? 笑贫,亲人娘家人都笑话我! ⑤“我”的痛苦生活得出什么教训?擦亮双眼,决不能让“氓”这样的男子“骗、花”到手。 4、阅读最后一章 思考:①我对这个薄情的丈夫是不是乞求?何处可以看出?反映她性格另一面? 散伙:决绝,清醒、刚烈 ②“我”与丈夫离异后会不会有幸福生活? 悲剧一生,“女子耽矣,不可说矣” 小结:该诗叙写了爱情悲剧,也是“我”的人生悲剧,可以看作是“我的”追忆,也可以看作是散伙前哭诉和痛诉,诗中主人公“我”是值得同情。 思考:“我”的形象相当感人,靠那些艺术手法?比兴、对比、描述。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