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李致远《朝天子·秋夜吟》原文译文 |
范文 | 李致远《朝天子·秋夜吟》原文译文 《朝天子·秋夜吟》是元代诗人李致远创作一首散曲小令。这首小令前两句写佛寺的晚钟、秋蝉声;三四句写佛寺的月亮和凉风;五六句写远处楼台传来了凄凉的悲笛之声;七八句写诗人的相思。全曲用语考究,押韵,抒发诗人秋夜中一段相思之情。含蓄隽永,余味悠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致远《朝天子·秋夜吟》原文译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吕】朝天子·秋夜吟 年代:元代 作者:李致远 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中吕 曲牌:朝天子 梵宫,晚钟;落日蝉声送。 半规凉月半帘风,骚客情尤重。 何处楼台,笛声悲动?二毛斑秋夜永。 楚峰,几重?遮不断相思梦。 [注解] 梵宫:即佛寺。 半规:圆形为规,半规即半圆。 二毛:鬓发斑白。 楚峰:指四川、湖北两省边境的巫山一带,有十二峰,其中神女峰最奇。 [译文] 寺庙里传来傍晚的钟声,一阵阵蝉鸣送走了落日。半轮凉月升起,半帘夜风吹来,触发起诗人的满怀愁绪。什么地方的楼台上,传来悲怨的笛声?鬓发早已斑白秋夜这样漫长。巫山神女虽相隔重重山峰,也遮不断对她相思的梦。 朝天子·秋夜吟是元代李致远的一首散曲·小令。这首小令以“秋夜吟”为题,全曲意在抒发诗人秋夜中一段相思感情。开头两句说:佛寺中晚钟响了,意味着薄暮降临,秋夜就要到来,一种苍茫、孤独之感暗暗产生。第三句写落日时,秋日的`蝉声一阵阵传来,点明秋令。接下来写秋夜典型的景色:半轮凉月升起,半帘夜风吹来,自然触发起诗人的满怀愁绪;写作者自己头发花白,已成黑白二毛,还孤独地守在漫漫秋夜中,心中充满了隐痛。 拓展 创作背景 这首小令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李致远滞留在楚地寄居在僧寺里,作为一个儒家士子,他盼望着乘驷马车,戴黄金冠,然而生不逢时,离乡多年,只落得蜇居梵寺的下场。正值秋季,他看着寺庙漫山的树叶由绿转黄,又在渐渐强劲的秋风中飘落,清泠凄清的秋夜撩拨起他无限的思念之情,于是写下这首小令。 作者简介 李致远,元代散曲作家。生卒年不详。孙楷第《元曲家考略》根据元代仇远《金渊集》卷二《和李致远君深秀才》诗,以为李致远为溧阳(今属江苏省)人,当名深字致远。一生不得意,但因穷忘忧,孤傲清高。与文学家仇远相交甚密。明代臧晋叔《元曲选》中《还牢末》杂剧署名李致远。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列其为曲坛名家,评其词“如玉匣昆吾”。散曲今存小令二十六首,套数四套。 词语注释 1.朝天子: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谒金门”、“朝天曲”。 2.梵宫:即佛寺。 3.半规:圆形为规,半规即半圆。 4.骚客:诗人。屈原代表作名《离骚》,后因以骚客、骚人称诗人。 5.二毛:鬓发斑白。秋夜永:秋夜长。 6.楚峰:指四川、湖北两省边境的巫山一带,有十二峰,其中神女峰最奇。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