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科学教案 |
范文 | 科学教案模板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 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难点: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水、尺子、接水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 1.你知道有哪些大的河流?家乡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后讲解:河流一般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涧溪流汇集而成的。当流水漫过地表时,会形成细小的水流和沟壑,这些细小的水流会逐渐形成溪流并汇成河流,而沟壑在流水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成大的切沟和冲沟并形成河床。 3.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板书课题) 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1.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 2.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 回忆沉积实验,观看课本60页插图。 3.学生做实验。 准备实验装置:注意空出盒的1/3不要装土。 观察无河水流过的“河道”,在记录纸上画出河道的形状,把它的宽度、深度标记在图上,并用不同、 的符号分别标记水流速度、水流速度慢有土沉积的地方。 推测:当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流速大,什么地方流速小,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 在河道上记下自己的推测,用虚线标出。 学生动手实验。注意:在向“河流”注水时,一定要检查出水口是否正对“河道”,试一试,流出的水是不是正好流入“河道”中。确保无误后,才能正式向“河道” 注水。注水一开始,要保持杯子中的水始终是满的。在实验盒的出水口,一定要用较大的容器接住流下来的水。为了让效果明显,观察得更清楚,可以让实验观察的时间长一些,也就是说在一瓶水流完后,再接着倒一瓶水。 观察河水流动速度的变化,注意河水的什么地方被侵蚀了?什么地方会有土沉积下来? 4.小组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结果。 6.教师小结。 三、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 1.思考: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学生讨论回答。 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课件。 四、课外拓展活动 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请课后阅读单元资料库,了解其他自然力如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科学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各样的绳,并围绕“有用的绳子”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2、探索绳的各种玩法,体验玩绳的乐趣。 3、提高动作的灵敏性与协调性,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 收集各种各样的绳子。 2、教师用绳自制的网兜。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各种各样的绳,并围绕绳子的用途展开讨论。 (1)启发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绳。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绳子,你们认识它们吗?请你们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拉一拉,它们一样吗?” (2)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3)请幼儿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绳,集体交流。 师:“你喜欢的绳子是什么样的?它可以用来做什么?”(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 (4)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 师:“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不一样的绳子?它们有什么用?” 2、引导幼儿探索绳子的不同玩法 (1)教师用绳子变魔术,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绳子还可以变魔术呢!”“今天绳子特别高兴,它们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可以怎么玩?你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商量一下,也可以把你的好办法告诉你的好朋友。” (2)幼儿自由选择绳子尝试不同的玩法,教师参与其中,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3)幼儿展示自己不同的玩法。 (4)引导幼儿探索合作玩绳。 师“能不能几个小朋友用绳子一起玩游戏?可以怎么玩?” 3、师生互动游戏:“网小鱼”。 科学教案 篇3教材分析: 《七色光》安排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包括分解阳光和混合色光);第二部分是滤光实验。 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先由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彩虹颜色和成因,引导学生制造彩虹光影--分解色光,再通过陀螺的旋转做色散的逆实验--混合色光,分析其中的光学原理。时间许可的话,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颜色的排列顺序、色块的大小是否会影响看到的效果”诸如此类的问题,以求观察与研究的结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做光的色散实验,知道光能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能对此进行观察研究; 2、使学生学会做光的合成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日光由七色光混合而成; 3、使学生认识色光可以被过滤掉,感受滤光纸下的神气世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爱好,并能从中感受科学实验的乐趣。 教学准备: 手电筒、镜子、硬币,水盆(装水)、陀螺(涂上七种颜色的圆形纸片)、红、黄、蓝3色玻璃纸和白纸。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牛顿与七色光的故事 1、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7页的“牛顿和七色光”材料,仔细观察两幅插图。 思考:大家读懂了什么?说说这两幅图各表示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内容? 2、组织交流。 二、做彩虹光影实验 1、师:夏天,雨后的傍晚,常常会看到彩虹,谁能说说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空中的水气反射阳光)它有几种颜色组成? 2、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3、师:你们能制造出一个彩虹吗? 4、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介绍人工彩虹的制作方法:在盆中倒一些水,把镜子斜放在水中,可用硬币抵住镜片,以免滑动,把一张白纸斜立在镜子前方,用手电筒对着镜子照射,调整镜子和手电筒的角度,很容易在白纸(或墙上)发现彩虹光影。 5、学生制造彩虹活动。 6、学生汇报活动情况。 7、师:制造彩虹的方法很多,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在哪里看到过类似现象? (晴朗的'白天,喷泉旁边的水雾中就能看到彩虹;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将会在水雾中看见一道彩虹。) 三、玩陀螺 1、制作陀螺。 学生上课前能够带来现成的陀螺最好。如果没有现成陀螺,教师分发准备好的圆形纸片(稍硬些)等材料,让学生装在铅笔上,指导学生制成一个简易陀螺。 2、指导学生猜测:陀螺旋转后会产生什么现象? 3、学生活动:旋转陀螺并进行观察,填写好实验记录。 4、师生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这是光的混合,是光的色散的逆实验。 5、拓展思考:陀螺旋转的方向、色彩的排列、色块的大小是否会影响白色光合成的效果? 科学教案 篇4教材分析 1.本课程让学生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了解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植物适应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对植物的生活习性有一定的认识. 学情分析 1.根据对该校学生的了解,应当多举例说明,适当可以让学生自己到田野中观察. 教学目标 1.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的事实)进行猜想。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植物的向地性 2.植物的向水性 3.植物的向光性 4.植物的叶片互不遮盖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提问:请你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讲述:生活中是否还见过类似的情况——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变成现在的样子? 3. 猜想假设:倾倒的小树发生这些变化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学生猜想: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4.过渡: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研究大树倒了后这些奇怪的变化吧! 二.活动 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1.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 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 4.学生动手组装装置。 5.布置任务:经常在杯内的纸上浇写些水,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下星期交流。 三.活动 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1.摆出问题。 2.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汇报、交流、完善。 4.组装实验装置。 5.布置任务:按要求完成操作,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便于交流。 四.活动 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1.学生设计方案。 2.汇报、交流、完善方案。 3.保护盆栽植物,坚持研究。 科学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2.了解火箭的基本原理。 3.了解多级火箭的发射过程。 4.通过实验探究和制作,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 5.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了解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6.体会航天事业对人类所产生的影响。 7.意识到太空探索是一项光荣而危险的任务。 8.能让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1. 发射火箭的录像或图片 气球、喷气车,可旋转的大塑料瓶、水 、打气筒 。 第一课时 一、情景创设。 1.播放视频——20xx年10月12日9点整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的精彩瞬间。 2.学生描述发射瞬间火箭运动状态。 3.观看一些火箭图像。使学生知道飞向太空是人类千年的梦想,要进入太空就必须有足够的速度,目前采用的推进工具是火箭。 二、教师提出问题。 火箭能升空,大家认为它的力量从哪里来? 三、学生进行假设,教师对大家的假设做整理。 四、验证假设。 1.师:小结大家的假设,我们看到的火箭在飞行时,总是一部份向前运动,另一部份向反方向运动,在我们生活中有这种类似的运动现象吗? 2.师:我们能借助这些现象,做实验来证明我们的假设吗? 3.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师生对提出方法作适当评价。 4.教师演示自动喷水器。它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吗?制作自动喷水器需要哪些材料? 我们做实验时要注意观察那些现象? 5. 学生讨论并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要认真观察实验并提出问题: 如:向筒内倒水后有什么现象?水从喷口向哪个方向喷出?筒朝哪个方向转动? 五、制作、实验,搜集证据并作记录。 六、 交流观察现象,并作解释。 学生描述,并上台画示意图,也可以.画箭头并说明意思。 七、对反冲现象进行小结。 1.如果从物体内喷出的不是水而是气,物体会不会运动?运动方向又怎样呢?还可以做哪些实验? 2.演示实验:反冲小船 3. 教师小结: 当水、空气从一种物体中向某个方向快速喷出时,这种物体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起来,这种现象叫做反冲。 4.师生解释、交流:火箭飞离大气层,它的飞行与反冲作用有关。 八、拓展应用。 除了火箭,生活中你还知道那些反冲现象?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揭示任务。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反冲现象,今天我们来做模拟火箭。 二、制作火箭,了解火箭升空的道理。 1.观察“火箭”的结构,明确模拟火箭的制作材料。 (1)小组观察并讨论,并作记录: “火箭”有哪些部分组成?制作“火箭”需要哪些材料?“火箭”起飞的动力从哪里来? 2.分小组制定做火箭的方案 教师要求: (1)记录时力求文字简练,提倡图文并茂。 (2)提倡记录预测结果。 (3)思考:需要装多少水?水的多少影响火箭的飞行吗?需要打多足的气?空气的多少影响火箭的飞行吗? 3.小组交流方案,并相互质疑。教师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先要明确学生的意图,针对核心问题进行质疑。对不能达成共识的方面可做记录。 4.小组按设计方案做火箭。 5.分小组放飞火箭 教师要求: (1)装水,打入气体,增大封闭气体的压强,在水火箭尾部加接一根轻绳,便于实验安全和回收方便。 (2)请仔细观察“水火箭”起飞后的现象,作好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记录。 (3)按照设计方法反复做几次,如果需要可以修改设计方法。 (4)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器材,做好交流准备。 6.小组交流放飞火箭中的现象,提出更好的改进方法。 7.解释火箭飞行的道理。 火箭飞离大气层,必须自带氧化剂,火箭的飞行主要靠向后喷出燃气的反冲作用。 科学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油和水倒在一起,油在上水在下互相不相溶的现象。 2、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3、初步尝试用绘画记录的方式。 活动准备: 1、每人水、油各一小杯、备用的油和水 2、筷子若干 3、记录单、记录笔、黄色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入 1、杯子里有什么? 2、如果把水和油倒在一起,可能会怎样? 二、猜想记录 1、简单介绍记录表 2、幼儿记录并讲述自己的猜想 三、进行实验 1、提出实验要求:认真观察,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 2、幼儿实验,老师观察实验情况,提醒幼儿进行记录。 四、交流、讨论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办法让油和水混在一起? 幼儿讲述自己想到的方法,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让幼儿或教师进行演示。 五、提出新问题 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油和水混在一起呢?我们下次再来研究。 活动三:让油和水混在一起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尝试把油和水混在一起的方法。 2、体验实验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油水混合物数瓶 2、洗洁精、肥皂粉、盐、筷子若干 3、记录表、记录笔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师生共同回忆“油和水”的实验情况。 上次我们做了一个油和水的实验,知道油是浮在水上面,那有什么办法让油和水混在一起呢? 2、提出问题 老师这里有三样东西,请你们猜猜看,哪样加到油和水里会让它们混在一起? 二、猜想、记录 1、幼儿猜想、记录 2、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 三、幼儿进行实验 1、提出实验要求: (1)每种材料都要试到。 (2)试一样记一样。 (3)可以用筷子等材料进行搅拌。 2、幼儿实验,老师观察指导 四、交流、讨论 1、你刚才试了几种材料? 2、那几种材料加到油和水里会混在一起? 科学教案 篇7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访问、查阅资料了解青春期特点。 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 科学知识: 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青春期变化是人体正常发育。 意识到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青春期变化。 体验到青春期是生命中的重要时期。 教学准备: (1)调查提纲、写给家长的一封信。(2)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光盘和图片。 学生准备:收集青春期的资料。 教学步骤: 1、课前给家长写一封信,信里要写清楚本次课的目的,需要家长帮助做什么,以获得家长的帮助,完成了解学生生长发育的调查提纲。特别要向家长宣传早期性教育的必要性,个别地区守旧思想较严重,更要做好家长的工作。 2、导课时可以说:课前,我们围绕自己的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做了一些调查,很感谢同学们和你们的家长对老师的信任,调查活动完成得非常好。下面我把调查结果和同学们说说。 3、在班里交流几个比较典型的情况。 4、谈话: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应该出现哪些变化呢?老师给大家介绍介绍。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光盘讲解。 5、谈话: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 6、推荐书目: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 《告诉孩子真相》 《青春期——写给女生》 《青春期——写给男生》 科学教案 篇8新生入园时,为了稳定幼儿的情绪,缓解分离焦虑。我们班布置了一个墙饰------列快乐火车。每节车厢里貼的是幼儿与家人的照片,孩子们看见照片后哭闹的现象有所好转,不哭的幼儿还愿意把自己的照片介绍给别人。过了一段日子,照片贴的差不多了,我就带着孩子们一起看,并建议他们把照片装饰得更漂亮些。经过商量,孩子们决定做花。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我们把皱纹纸裁成小张教幼儿搓成小球,贴到照片周围就像花一样。在孩子搓小球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幼儿用手摸皱纹纸,还说“有点剌手”,“像卫生纸”。这是孩子通过自己的感官,对皱纹纸有了最初的认识。我赶紧又拿了两张画纸和糖纸,让他们摸摸是否一样。他们摸完后告诉我:“不一样。”还告诉我他们对纸的质地不同的感受。我问他们:“你们知道这些纸叫什么名字吗?”孩子们都是根据纸的颜色来说的, “白纸”、“彩色纸”。“你们想认识这些纸吗?”“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看到孩子们有这方面的探索需求,又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幼儿发展感知觉的目标,我们决定设计有关纸的活动并做一本纸书,有意识地让孩子多接触一些不同质地的纸,通过感官操作活动去感受、比较纸的不同,发展他们的感知觉。 撕纸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通过撕纸感受不同的纸质地不同。 2.让幼儿初步尝试撕纸,练习撕的技能。 材料准备 彩色纸、即时贴、皱纹纸。 活动效果 除了继续提供一些皱纹纸满足幼儿搓纸团做花的需要外,我还在美工区投放了许多用剩下的比较规则的纸,或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曾用过的被丟弃的复印纸、即时贴纸等,让孩子练习撕纸。我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想让孩子自己主动探索找出适合撕的纸,感受纸的不同;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长远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学会珍惜身边的资源,发现其新的价值。在操作中我看到,孩子们爱选择鲜艳好看的即时贴纸撕,多次尝试后发现这种纸好看不好撕,于是改用其它纸。有的孩子拿到一张折过的旧纸不太愿意用,这时,我适时引导他们看看能不能撕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并带头撕了起来,孩子们的注意力自然从纸的好坏转移到撕的兴趣上来了。 科学教案 篇9设计意图: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玩吹泡泡,看着那一个个在阳光下闪耀着五颜六色光彩的泡泡,总是特别的欢欣雀跃。“为什么泡泡水能吹出泡泡?”对泡泡水冒出泡泡时特别好奇、贪玩。为了满足幼儿求知欲,让幼儿能动手操作,使幼儿能在玩中学,学中乐,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尝试欲望。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及操作活动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产生愉快的情绪和探索兴趣。 2、初步感知洗涤用品的特性。 3、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 二、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一台,音乐磁带。 2、各种各样的洗涤用品:洗衣粉、洗洁精、洗手液、肥皂等;搅拌棍、水桶、小杯、脸盆、围裙、擦手布;吹泡泡用具。 3、活动室环境设置(张贴五颜六色的泡泡画,让幼儿感到走进五彩缤纷的世界中。)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活动:抓泡泡 播放音乐,教师吹泡咆,让幼儿抓泡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观察、讨论活动: ①提问:“泡泡好玩吗”?(引出制作泡泡水的话题) ②让幼儿讨论怎样可以做泡泡水。 ③提问:“泡泡水里面有什么呢”?(幼儿观察泡泡水,通过看看、闻闻、摸摸、说说自已的感觉。) ④怎样制作泡泡水呢?(通过讨论,打电话请教化工厂的叔叔阿姨) 教师小结:洗涤用品和水混合在一起能做成泡泡水。 3、操作活动:制作泡泡水 ①请幼儿选择一种洗涤用品,加上水制作泡泡水。 ②提示幼儿在实验中仔细观察水中有什么变化。 ③教育幼儿不要把泡泡水沾在地上和衣服上。 ④教师巡回指导,让幼儿知道洗涤液溶化在水里,会冒出泡泡。 并丰富词汇:大泡泡、小泡泡、圆泡泡。 4、玩《吹泡泡》游戏。 ①组织幼儿边念儿歌边玩游戏。 5、结束活动:组织幼儿吹泡泡。 ①让幼儿分别在户外有阳光及无阳光的地方吹泡泡、玩泡泡、追泡泡游戏。 ②提醒幼儿不要把泡泡水沾到嘴里。 活动延伸: 1、用洗衣粉等洗涤用品开展劳动活动。 2、开展绘画——有趣的泡泡活动。 附:儿歌: 吹泡泡 吹泡泡, 吹泡泡, 吹成一个大泡泡, 泡泡吹散了, 泡泡飞上天了, 泡泡吹破了,嘭!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