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元素的教学设计 |
范文 | 化学元素的教学设计(精选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元素的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素的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元素概念,初步学会从元素的角度认识、描述物质的组成;学会正确读、写、用常见的元素符号;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学会从元素组成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学习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元素和物质分类,体会分类思想,初步形成物质组成的元素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物质的组成,理解元素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分,常见元素符号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讨论法、对比法、归纳法。 四、学法指导: 通过联系实际从生活中的物质入手引出元素,引导学生将化学与生活相联系。通过元素和原子的对比来加深对元素的理解。 五、媒体应用: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本节内容分三个环节 一元素概念 1、复习提问:分子、原子定义、性质、区别? 学生:思考回答,订正学案的答案。 2、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知道这样一则广告:某饮料瓶注明:含有钙、铁、锌、硒等成分,你知道这些成分是表示的什么意思吗?引出元素的概念。 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元素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 3、元素定义的讲解。 师:出示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氧气分子,甲烷分子、一氧化碳分子、氢气分子的模型图,让学生帮忙怎样根据分子的种类把它们分类。 教师引导: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在分,把分子再分,分成原子后,再让学生帮忙把这些原子再来分类。 生:学生拆开模型,按照自己的想法分类,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让学生初步接触分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分析,为什么氢原子分在一起? 氧原子呢? 碳原子呢? 板书:氢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1。 氧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8。 碳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6。 讲解:核内质子数都是1的一类氢原子就叫氢元素。(学生初步认识氢元素) 引导学生总结:氧元素、碳元素。学生完成学案。(进一步领会元素的含义) 学生总结元素的定义,老师板书。 板书: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师生共同分析水的微观构成,同时引出水的宏观组成。 (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让学生能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认识水) 5、反馈练习:完成学案中的练习。(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 教师引导:除了刚才的两种物质,我们以前学到的物质也是由元素组成的,你能来分析一下几种物质的组成吗? 教师引导: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让学生了解地壳中元素的分布情况。 问题:如果把刚才的碳氢氧三种元素重新组合,你又能得到什么新的物质? 生:学生思考回答,完成学案。 (让学生了解元素组成是物质组成的基本成分,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师:讲解:世界上的三千多万中物质就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 我们知道目前已发现的元素种类有一百多种,我们先来看一下其中的18种,元素名称。 我们来看一副漫画,引出元素符号。 出示1-18号元素符号元素名称,让学生互动,找出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并记忆元素符号。 生:阅读课本53页《活动天地》回答问题,找出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教师指导记忆。 2、元素符号的意义。 师:书写下列符号,思考它们表示什么意义? ①H ②2N ③5C 学生思考回答,总结元素符号的意义。 《板书》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讲解:元素和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完成学案中的表格,在班级展示答案,订正。 三纯净物、混合物。 师:问题:到超市购物,很快能找到我们所要的物品,为什么? 出示几种纯净物,让学生分类。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引出单质化合物。 让学生总结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 (让学生明白分类法的重要性,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在线测试。 谈谈本节课自己的收获。 自我检测。 作业:见学案的作业。 板书设计: 第四节元素。 一、元素的概念。 二、元素符号。 1、氢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1→氢元素定义。 氧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8→氧元素意义。 碳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6→碳元素。 三、物质分类。 元素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2)、通过联想记忆、卡片问答等趣味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 (3)、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的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在前一课题中,学生已知道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与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写“元素周期表简介”,目的在于让学生比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并确认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等信息即可,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 教学策略分析 元素概念的教学应注意从熟悉的例子切入,通过与原子的对比,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并组织好讨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元素符号的教学忌一步到位、急于求成,应分散难点,逐步记忆,减轻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并注意组织好有关的活动与探究,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联想记忆、卡片问答、查表抢答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概念。 教学准备 1、投影片:元素与原子的比较等。 2、元素符号的卡片、水分子等模型卡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回忆)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设疑) 什么叫元素呢? 回答: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元素的教学设计3第一课时 将教科书中有关元素的内容进行整理和系统分析,不难发现指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难点分散,逐步形成元素概念的提示。 《绪言》中提出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第二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中,知道元素可用于描述物质的组成;在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依据纯净物中的元素种类,可以区分单质和化合物。再到了解了原子结构以后,对元素概念进行整理、并明确表述,为后续系统学习物质结构知识铺平道路。 受此启发,笔者将本课时元素概念形成中的元素定义教学,定位于区分元素种类,并适当对今后运用元素概念需要知道的问题及内容,进行合理拓展,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运用元素知识。经实际教学证实,可以减轻学习的负担。 整个课时设计以归纳整理已学知识,再进行定向的对比分析,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与发展。同时,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通过反思,巩固和拓展知识的建构,认识探究的科学原理。这样可以较好地克服过度抽象的单纯概念教学带来的枯燥。重视运用能够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强化学习的注意力的同时,提高了体验成功的机遇。 第二课时 1、注意元素符号书写技能训练的频率。 学生记忆元素符号,需要在本节课前后各一周时间内,不间断地组织记忆训练。形式也需要不断更新,每次都在十种符号左右,不宜过多或偏少;熟悉与较为生疏的比例为6∶4或5∶5;对易出错的必须每次都练。 2、练习方式有:根据名称写符号;根据符号写名称;制作元素符号卡片;听写已知的化学式;大写字母相同的元素符号;小写字母相同的元素符号;根据分类写出元素符号;写出不同数量的原子;根据元素周期表听写元素符号;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默写元素符号;小组竞赛;个人擂台(PK)赛;听写速率赛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将记忆变得生动活泼,在欢笑声中记住不应有的失误,从而实现主动自觉的纠正行动。 元素的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表的有关推断。 教学媒体:多媒体、板书。 教学内容 导入课题展示一张元素周期表。 过渡我们按照元素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那么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间存在什么关系? 板书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教师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元素周期表。 问题1、元素周期表有多少横行、纵行? 答七个横行,18个纵行。 2、把不同元素排在同一横行的依据是什么? 答每一周期中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 3、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 答周期序数等于该元素的电子层数。 板书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4、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具体怎么划分? 答1、2、3为长周期,4、5、6、7为短周期。 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元素种类电子层数。 短周期1H-He212Li-Ne823Na-Ar83。 长周期4K-Kr1845Rb-Xe1856Cs-Rn3267Fr-112号267。 问题在周期表中有两个特殊的位置,镧系和锕系,仔细观看第四页元素周期表,说出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什么位置?结构上有何特点? 答在第六周期中,从57号镧(La)到71号元素镥(Lu),共15种元素,这15种元素总称为镧系元素。排在周期表第六行,第三列。 与此类似,在第七周期中,89号元素锕(Ac)到103号铹(Lr)这15种元素总称为锕系元素,排在第七行,第三列。 问题在周期表中共有多少列?分为哪些族? 答18列,16族。 族(18个纵行):主族(A):共7个。 副族(B):共7个副族。 第VIII族:包括8、9、10三个纵行的元素。 0族:稀有气体元素。 问题在周期表的18个纵行16个族中,各族从左到右的排列顺序如何? 答在元素周期表中,各族从左到右的依次是: IAIIAIIIBIVBVBVIBVIIBVIIIIBIIBIIIAIVAVAVIAVIIA0。 问题在所有族中,元素最多的族是哪一族?共有多少种元素? 答在所有族中,第IIIB族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因此元素最多,共有32种元素。 板书元素周期表结构:三短四长,七主七副VIII和零。 板书设计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2、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3、元素周期表结构:三短四长,七主七副VIII和零。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