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迎端午主题绘画比赛方案
范文

迎端午主题绘画比赛方案(通用7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迎端午主题绘画比赛方案(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迎端午主题绘画比赛方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龙舟的外形特征。

2、运用一正一反反复折叠及粘贴的方法装饰龙舟舟身。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欣赏龙舟的相关经验。具备一正一反反复折叠的基本技能。

课件:龙舟实拍图、龙舟底图、扇形鱼鳞折法示意图。

材料准备:彩色纸张、胶水、水彩笔、油画棒、龙舟底图(教师可参考龙舟图画一只大龙舟,幼儿一起合作完成装饰;也可A4纸打印与幼儿数量相同的龙舟底图,幼儿个人完成装饰。)

活动过程

儿歌导入,请幼儿说一说龙舟的特征。

1、儿歌: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

2、讨论:龙舟是什么样子的?(播放龙舟图)

出示龙舟舟身底图及操作材料,与幼儿讨论装饰龙舟的方法。

——我们可以怎么装饰龙舟长长的舟身呢?

——怎样才能让龙舟底图的整体画面更丰富呢?

小结:可以使用彩色纸张折成扇形鱼鳞粘贴在舟身上来装饰舟身,再用彩笔为龙舟底图涂色、添画,使整体画而更加丰富、美观。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播放扇形鱼鳞折法示意图,引导幼儿折叠时要正反等宽,反复折叠,使折痕均活动匀,尝试使用两种颜色的彩纸重叠后进行折叠,并将折叠好的扇形鱼依次粘點在龙舟舟身上。

2、引导幼儿关注整体构图,注意龙舟与添画的人物、景物的比例以及龙舟的色彩搭配,使整体画面生动有趣。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开展“端午粽子香”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制作和装饰粽子,体验过端午节的快乐心情。

迎端午主题绘画比赛方案2

赛龙舟是端午节期间的一项民俗娱乐活动,以其激烈性、比赛性赢得人们的喜爱,但在我们北方幼儿缺乏赛龙舟的生活经验。因此,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借助幼儿对赛龙舟的对赛龙舟的兴趣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充分认识和感知赛龙舟活动的激烈景象,鼓励幼儿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技能丰富生活经验,并大胆表现龙舟比赛这一内容。

活动目标

1.在喜欢和了解赛龙舟的基础上,大胆表现赛龙舟的激烈景象。

2.能够自主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技能,大胆表现龙舟比赛中人物表情、动作等细节。

3.大胆想象,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和家长一起搜集、观看赛龙舟竞赛活动。

物质准备,赛龙舟视频、PPT课件,各种纸张、笔和水粉颜料。

活动建议

1.播放赛龙舟的视频DVD。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端午节赛龙舟比赛的场景。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这是龙舟比赛的?划龙船人们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

小结:人们在划船的时候,整齐划一的动作才能划得很快,他们的船桨抬得一样高,他们的身体动作都差不多,所以这艘船一定划得很快。

2.播放教学课件,感知了解龙舟的基本特征。学习表现赛龙舟的场景。

(1)观察龙舟外形特征,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的龙头和侧面人的画法。龙头:龙嘴(锯齿型的牙齿)——龙眼(大又圆)——龙角(有分叉)

侧面人:头(可以是侧面,也可是正面或背面的)——身体(只画一侧的手)——手部动作画出划桨的姿势。

(2)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提问:龙舟上用了哪些线条和图案?你想用在龙舟上设计什么图案?

3.幼儿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鼓励幼儿利用夸张的线条、多彩的.颜色在想像的基础上创作出龙舟比赛的场景,教师观察并支持幼儿大胆表现。

4.用幼儿作品布置“热闹的赛龙舟”,引导幼儿互相评价、学习,感受创作的快乐。

迎端午主题绘画比赛方案3

设计意图: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生活经验,今年端午节我们即将开展“粽子飘香”的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引导幼儿学习简单地包粽子(折纸),并进行线描装饰。

3、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粽子飘香》、《屈原的故事》的欣赏课件,长条状的纸条与幼儿人数相等,彩带、油性笔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师:小朋友,明天我们因为什么节日放假呢?(端午节)那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有三角形的、有四角形的、有长条形的等等,并且有多种口味的,有肉粽、有豆沙粽、有红枣粽等等。

二、故事欣赏。

师:那你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故事,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1、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2、提问。

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②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活动啊?(饮雄黄酒、赛龙舟、佩香囊、戴五彩线等等)

三、教师示范讲解:

师:为了表示我们对屈原敬佩与缅怀之情,让我们也一起来学包粽子好不好?

——教师示范讲解:

1、先将纸条一端折成一个三角形;

2、顺着三角形的一边正反来回折,将整张纸条折成连续的多个三角形;

3、打开三角形;

4、在纸条的起端,顺着折缝拢成一个立体的形状,似锥形;

5、顺着纸条上的缝往上卷绕,将纸条末端插入缝中;

6、用油性笔进行线描装饰;

7、用彩带捆绑装饰。

四、幼儿制作粽子,教师巡回指导。

迎端午主题绘画比赛方案4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有关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吃粽子和划龙舟。

2、引导幼儿用流畅的语言,说出自己知道的端午节。幼儿尝试用完整的内容表述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3、引导幼儿明确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体验集体吃粽子的快乐,感受端午节的节日的氛围。

二、教学准备

1、活动前要求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端午节

2、赛龙舟的录像

3、几个不同大小的香包;几个粽子

4、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5、端午节课件PPT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

1、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介绍端午节的来历。

(1)教师出示端午节课件PPT,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屈原的故事》。

(2)教师总结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历史人物屈原。

2、教师继续播放端午节课件,进入民俗风俗环节,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相关风俗活动。

(1)教师出示香包(粽子),引导幼儿观看,教师介绍什么是香包,幼儿欣赏和了解民俗文化。

(2)教师播放端午节赛龙舟视频,幼儿安静观看录像,感受赛龙舟紧张、欢快的气氛。

3、教师带领幼儿做端午节传统活动,赛龙舟的游戏。

(1)将幼儿分成四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

(2)听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着向前走,龙舟不能断开。

(3)教师组织幼儿在室内外开展端午节赛龙舟的游戏,也可以几个小组之间互相PK比赛。

4、教学延伸

教师总结以上关于端午节香包、端午节的粽子、端午节赛龙舟等都是风俗的传统纪念仪式!

教师出示端午节粽子,分发给大家品尝粽子,体验本次端午节活动的快乐。感受端午节的传统纪念意义。

迎端午主题绘画比赛方案5

设计意图:

艺术活动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指南》中强调:“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了”。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引领幼儿走进社区,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并与家长协调,鼓励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如:插艾草、编蛋兜、涂雄黄、包粽子,带幼儿去观看龙舟赛等,丰富有关端午节的经验。鼓励幼儿以绘画语言表现家乡人们过端午节的情景,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同时也帮助幼儿加深对家乡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萌发其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能清楚地说出家乡端午节的习俗,并绘画记录端午节中快乐的画面。

2.能画出家乡端午节中的主要情景,合理布局。

3.能大胆运用色彩表现快乐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活动重点、难点:

能画出家乡端午节中的主要情景,布局合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家长带领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并拍照留念。

2.物质准备: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图片;纸、水彩笔、油画棒;布置端午节主题画展板。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小朋友,上周我们过了个什么节?家乡的人们是以哪些方式来纪念国诗人屈原的呢?

二、回忆家乡过端午节的情景,讨论绘画内容和方法。

1.展示幼儿过节的照片,引发幼儿回忆端午节中趣事。

引导语:你们家是怎么过端午节的?你在节日里都有哪些有趣的事?今天画“快乐端午节”你想画什么?

2.出示端午节的一些物品,鼓励幼儿上台,体验插艾草、涂雄黄、斗蛋、赛龙舟等情景。

3.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讲述过端午节的情景。

4.出示节日环境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节日美丽的颜色。

引导语:你在照片中看到什么?它们用了哪些色彩来表现?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来表现?

设计意图:(提供端午节的物品:艾草,雄黄,黄鸡蛋等,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充分调动各感官参与,更直观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为下面绘画活动做好铺垫。)

三、端午印象画。

1.展示赛龙舟、包粽子、斗蛋等图片以及幼儿过节前景照片,加深幼儿对端午节习俗的印象。

2.引导语:小朋友,刚才我们一起回忆了家乡过端午的一些情景,原来我们家乡过端午节有这么多有趣活动,有包粽子、赛龙舟、插艾草、斗蛋等等,那小朋友想不想用画画的方式来表现家乡的人们过端午节的情景呢?那好,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进行绘画。”

3.教师简单示范讲解赛龙舟,粽子,彩蛋的画法,强调画面布局和颜色搭配。

4.交代要求,幼儿按意愿选择绘画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1)要求合理安排画面,能明显地画出赛龙舟,斗蛋等端午节场景。

(2)能大胆运用色彩表现快乐端午节气氛。

设计意图:(鼓励幼儿按意愿画画,满足了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四、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与评价作品。

提问:你画了什么?运用了什么颜色和画面布局来表达端午节的快乐气氛?

五、布置“快乐端午主题画展”,引导幼儿自由参观交流。

活动反思:

农村的幼儿与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相比较,知识面等方面都比较贫乏。出于对这一方面的思考,在我执教《快乐端午节》这一活动之前,先对幼儿对端午节习俗的认识做了简单的谈话调查,结果发现孩子们对这个节日一无所知。因此,在活动前,带领幼儿走进社区,了解过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并鼓励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的物品,简单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学习包粽子,编鸡蛋网袋,并拍照留念。值得表扬的是,本班家长非常的配合,收集了很多端午节的物品,拍了大量的照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做了铺垫。

活动开始,先以谈话形式,结合图片,端午节物品实物,孩子们的照片,与幼儿一起回顾家乡人们过端午节的情景,为下面的绘画活动做好铺垫。在端午印象画环节中,孩子们的绘画兴趣很高,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绘画水平选择绘画内容,在赛龙舟区,由于大部分幼儿对于“赛龙舟”这个活动并未亲眼所见,所以,我先让孩子说说自己从其它地方了解到的“赛龙舟”,通过提供赛龙舟图片供幼儿观察,最后经过教师的简单示范,大部分幼儿能画出赛龙舟活动的动态特征和比赛时的激烈场景,不足之处在于,个别幼儿用色不够大胆,画面看起来不够鲜艳。粽子区的孩子们特别可爱,会给粽子加上可爱的眼睛、嘴巴,很形象。不足之处在于,大部分幼儿没有涂上底色,画面显得较为单一。画蛋区的孩子,绘画内容比较丰富,有在鸡蛋上作画的,有画彩蛋的,有画斗蛋情景的,都能大胆作画,专注力和兴趣点非常高。最后的展示环节,孩子们都非常开心,纷纷对自己的作品和同伴的作品进行对比,发出“好漂亮”的赞美声。

艺术教肓是实施美肓的主要途径,绘画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幼儿园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借助绘画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其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在本次活动中,立足家乡传统节日文化—“端午节”,鼓励幼儿大胆用绘画形式,表现家乡人们过端午节的情景,提升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迎端午主题绘画比赛方案6

一、活动背景: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等,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

二、活动意义: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为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特在初一、初二年级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三、活动过程

1、第一主题:端午祭屈原主题班会

具体时间:6月21日午时第三节课

具体要求:

(1)经过上网等途径了解屈原及他身上体现的高贵品质。

(2)班主任和学生一齐摘抄屈原辞作,经过班会课进行朗诵宣读。

(3)班主任需经过制作敬屈原的课件,和学生一齐赏辞忆故事。

(4)经过主题班会感受祖国传统节日文化,到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目的。

2、第二主题:端午识艾草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与端午节有着不解之缘。每到端午节,按照民间传统,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艾蒿,以驱邪祛毒。

具体时间:6月21日午时第三节课

具体要求:

班主任和学生经过各种途径采摘艾草,做成标本,了解艾草在端午节的特殊用途。

(1)标本尽量完整,在报纸或书中安放:叶片向左右两侧分开摊平,小部分叶片可叶面朝下,叶背朝上,皱缩的叶片要展平,后压干,过1x2天换换纸,以便吸取标本体内的水分。

(2)当标本七、八成干时,将它安放在A4纸上,做到整齐、匀称、美观,像一幅图画。

(3)做标签,标签的资料包括:植物的名称(学名或俗名)、科属、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者等,标签的大小通常是120×70(毫米),贴在A4纸的右下角。

(4)用另一张A4纸做标本说明卡,自行设计版面,资料包括:标本名称、科属、生活环境、经济价值、药用价值、与端午节的渊源等,并注明班级和姓名。

(5)将两张A4纸背对背整合,然后压膜。

3、第三主题:端午节班级包粽子

具体时间:6月21日午时第三节课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具体要求:

班主任带领学生在活动之前准备好包粽子的材料,利用班会课时间和学生一齐包粽子。

班级总体要求:

(1)班主任假前认真布置此项活动,申明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2)要求全体学生参加,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在自主选择和适当调整的原则下,将学生有机分为三个大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活动,保证每个主题都有10个以上的学生参与。

迎端午主题绘画比赛方案7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今年端午节期间将继续在全校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特制订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目的:

1. 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 通过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时间:5月31日-6月2日(端午节放假期间)

四、活动内容

1、“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手抄报比赛

2、“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绘画比赛

3、“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诗歌、故事征集

4、“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摄影比赛

五、活动程序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通过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广泛宣传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1、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3、一、二年级举行“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摄影大赛

4、三年级举行“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诗歌、讲故事比赛。

5、四年级组织“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手抄报大赛

6、五年级“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绘画大赛

第三阶段:表彰评比阶段

以班级为单位评选优秀组织奖,个人奖设一、二等奖若干;

学校将召开表彰会,对优秀班级及个人予以表彰。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5: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