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范文 | 【荐】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 1、 经历整理加法表的活动,初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2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正确率。 2、 在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熟练计算20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在加法表中找规律。 教学方法 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20以内进位加法表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所有加法,今天我们和以前一样,系统的整理我们学过的所有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整理成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整理加法表。 师:先在小组内把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注意写得越完整越好。(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写卡片。) 师:想一想先确定一个标准,按什么分类整理呢? 学生可能会说: ?找出得数是11的加法算式排成一排。 ?找出得数是12的算式排成一排。 ?有些加法算式里面都有9等。 通过再次引导整理加法表时,引导学生明确整理的依据和标准,并给出部分例子做参考,降低教学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如:学生会发现: 第一行两个数相加都是11。 师:想一想第二行的算式呢? ?第二行两个数相加都是12。往下写8+4、7+5…… 师:你还有那些发现? 师:你明白同学们说的意思了吗?请和同桌合作,一起仿照上面同学的发现开始整理,完成课本P87的表格吧!(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活动,关注学生的合作。 ) 组织交流展示各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 2.再次探索规律。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加法表(出示加法表),我们再来仔细看看从中我们都发现了哪些规律? 设计意图:表中算式的排列有明显的规律,也有隐含的规律,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梳理能力。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的表现很出色,学会了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而且还有很多有趣的发现,找到了很多藏起来的秘密,请和更多的朋友分享你的发现和快乐。 板书设计 做个加法表 把加法表填完整。 作业设计 做个加法表 课后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一)、激发观察兴趣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数一数 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二)、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 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三)、数身边的事物 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数身边的事物: 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加深对5以内各数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在研究数的组成中,理解分是合的逆向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发现联系、寻找规律,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完成对1~5各数的认读写,数序,比大小的基础上,在解决问题体中,通过摆、画、写,自主探究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数进行分与合)。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 板书贴纸、学生每人小花卡片10张。 四、教学过程 (一)4的组成 1.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字朋友,今天我们来和他们做游戏。 教师要引导进行总结。教师带着学生边拍手边说,变成顺口溜。 分: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 合:1和3组成4,2和2组成4,3和1组成4。 分与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 2.梳理不同方法,找联系找规律。 (1)观察4的组成与分解,说说你的发现。 ①有1和3,就有3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2)演示2和2交换位置后还是2和2。 (二)学习5的分与合。 (1)写出5的分与合。 黑板上有4朵花,再添上一朵是5朵花,那把这些花放在筐里又有几种可能呢?试着写一写。 (2)说一说。 由学生介绍方法,在交流中完成三项任务。 任务一:形成有序思考,有序表达。 任务二:用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任务三:总结方法,自编顺口溜,便于记忆。 (3)由符号化还原于实物图。 有1和4,就有4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有2和3,就有3和2,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迁移,把较难的5的组成当作练习,在没有实物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脑海中进行分解过程,借助深入讲解的4的组成这座桥梁,搭建5的组成,并在完成4和5组成的基础上,再找规律,完善认识,增加数学的神秘性,从而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巩固练习 1.基础应用。 (1)猜一猜。 以游戏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1题。 边玩边让学生写出3的组成和分解,然后拍手说一说。 (2)对口令。 以学生开火车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 第2题,完成对2、3、4组成的复习。 (3)说一说下面的图表示什么意思,再填空。 2.解决问题。 (1)能一样多吗? 以独立书写的形式完成教材23页第3题,并说明原因。 (2)怎样就公平了? 更改23页第4题变成6个人,左边2个人,右边4个人,问题是怎样就公平了?以全班讨论的形式完成这道关于6的组成。 【设计意图】在猜一猜和对口令中巩固新知,复习2~5的组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突出数的特点,有时可以平均分,有时不能平均分。 (四)全课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数的分与合,还学习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你觉得在哪方面有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教学内容: 86~87页练习十5~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2、熟练计算9加几 3、联系生活应用 教学重难点 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卡片、红旗 一、基本练习 9+5=9+8=9+2=9+7=9+4= 看卡片,读算式,说得数 二、巩固练习 1、第5题夺红旗 指名两个学生夺红旗,其余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颁发红旗。 引导比较两边的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第7题小动物回家 游戏 森林里修了许多新房子,每种动物都有,请你帮小动物找自己的家 方法:出示标有141311121718的楼房,指名扮演小动物各自算卡片找自己的'家。 3、第8题 让学生弄清楚每种商品的价格 你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 你喜欢那两种玩具,买这两种玩具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填空集体讲评。 4、第9题 指导弄清题意 数一数大树前有几只小兔?树后有8只,一共有多少只兔? 学生独立列式,师巡视辅导。 指名汇报讲评 5、思考题 出示珠子图 指导看懂图意 依次数出每颗黑色珠子前面的红色珠子有多少颗? 看一看,红色珠子的颗数有什么规律? 猜一猜,手里有多少颗? 小组讨论 指名汇报。 板书设计 9加几的练习课 8+9=179+8=17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5根小棒,5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数数从1~5,从5~1 2、比较大小 3○44○25○12○3 3、看图回答 ○○△△□△□○□△☆△ 一共有()△。 从右边数,☆排第()。 从左边起,第5个是()。 二、探究新知 1、学习4的分解与组成 (1)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红花的游戏,4朵红花,分成两份,看谁分得又快又好。看谁的方法多,分完以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交流展示。 (3)探讨分的方法 刚才大家想了很多方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而且一个也不落下? 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 444 132231 引导学生读数的组成,先领读: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再自由读 (4)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整理。 (5)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分析式,看看有什么特点?看到3和1组成4,就能想到什么? (6)练习数字4的组成。 2、学习5的组成 请同学们拿出5根玉米,把它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分分看。以小组为单位,结合4的组成的操作过程,人人动手操作。互相启发帮助总结出5的几种不同分法。 交流展示汇报并加以整理。 5555 14233241 怎样才能记住5的组成呢? 练习5的组成。(猜数游戏、对口令) 三、巩固运用 完成21、22页的内容以及23页的3、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教材分析: 捆小棒这个教学内容,其实主要是学习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10以内数的认识及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加减法的含义,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顺序及大小,会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对20以内数及运算有一些初步认识。但是,要让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知识,并能熟练正确地完成20以内的计算,还必须经过必要的学习,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还允许他们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地数、认、读、写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体验数位的含义,建立数位的概念,并培养合作意识。 3、 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数的意义和组成。 教学难点: 明确不同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提出问题,合作探究。1、 猜测。学生估计的数板书在黑板上(教师拿出一捆10小棒)同学们能猜出有多少根小棒吗?(数一数)2、 思考。各小组数小棒要得出准确的根数,我们应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较快地数出整捆的根数?方法一:一根一根数3、 探索方法二:二根二根数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捆小棒,1捆是(1)个十,10个一就是(1)个104、 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数数方法在全班汇报,可能有:?5、 说说?1捆是()个十,10个一就是()10?动手操作,感知数的组成。1、 11的认识(学生马上就回答出11。)1) 数一数a 因为我本来就知道10上面是11。同学们都有了一捆小棒,再拿出1根小棒,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吗?b 10加1就是11。2) 说一说c 一捆是10,再加旁边的1根,就是11。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是11呢?怎么看的?可能出现:学生边听边认3) 讨论?11当中有两个1,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是一样吗??4) 认识计数器,?看一看自己手中的'计数器,玩一玩,说一说你知道了些什么?并在计数器上拔出11动手操作,感知数的组成2、 摆一摆、拔一拔学生边说边摆小棒。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摆一摆15、19,并告诉你们组的同学为什么这么摆?同桌说含义拨计数器。2) 在计数器上拔出这两个数,说说含义。2个十就是20。3) 20的认识。刚才认识了15、19,知道19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9根再数上1根,是几根呢??我们也把这10根捆成1捆,现在是多少?为什么??在计数器上拔出2个十,并说含义。所表示的意义3、 拔数练习。4人小组,1人说,另3人拔。4、 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1) 读一读各自准备好的直尺,读一读。2) 看看尺子上的数,你能提一些数学问题吗?5、找一找。抽生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见到过11-20各数?应用新知,巩固提高。1、看图写数。学生完成2、找朋友。3、我会说。1) 19的前面是( ),后面是( )。2) 比14多1的是( )。3) 17的邻居是( )和( )。4) 比16大,又比19小的数有( )。总结师总结生总结 自我评价: 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在本设计中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态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数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连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找准整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连减:小鱼图,初步感受连减 1、课件:你们观察,发现了什么?(一共有6条小鱼)你们刚才看到什么了?(游走了1条),再看,又发现什么了?(又游走了3条)你能连起来说三句话再提个问题吗?(6-1-3=2)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谁列式? 算式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你知道叫什么吗?像这样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算式,叫连减。(出示课题) 3、你会读算式吗?谁能象他那样读? 4、6表示什么呀?(河里一共有6条鱼)游走的.1条是从几里面去掉?3表示什么?游走的3条是从几里面去掉?5在哪呢?(记在我们的脑子里)。 二、小鸭图,加深连减意义 1.连续播放画面,细心观察,你会讲故事吗? 2.你能列个连减算式吗? (汇报图意,列出连减算式) 3.齐读算式 三、小兔情境,清晰部分与整体关系 1.你们看,这里住着小兔,你们知道住着几只小兔吗?为什么?你们看,先跑出来几只?又跑出来几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谁会列式?10-4-2,这里的4表示哪部分?2呢?剩下的4呢?(指名到前面为大家指出)(分别说说每部分表示的是哪部分) 3.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连减,,我们会读、会算。 下面我们来动手做。 四、巩固练习 1、小松鼠 一共10只松鼠,地上有几只?树上有几只?问题是树洞里有几只? 你能列出连减算式吗? 2、读读算算 8-5-3=5-2-1=9-5-4=10-2-7= 3、逆向思维训练 (1)月亮说:“我可以表示一个数吗?” 7-2-3=月亮,月亮代表几呢?你是怎么想的? (2)小猫可以代表一个数吗?小猫-4-2=1,小猫代表几呢? (3)大树可以代表一个数,9-大树-3=2 (4)7-()-()=1 你是怎么想的? 4、你能举例说生活中的连减的例子吗? 5、渗透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你猜想各部分可能会是几?如果整体是10,求各部分应该怎么做呢。 6、我们带10元钱,可以买什么?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减,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去掉两个数的运算叫做连减。连减就是从第一个数里减去第二个数,用这个得数再减第三个数,就是最后的得数。 六、作业:补充计算 七、板书设计:连减 9-2-2=5 教学反思:通过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理解连减的含义较好。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例题、“试一试”,第46—4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景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出6、7减几的计算方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意识,愿意与别人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星期天到了,智慧爷爷要带同学们到课外去学习一些知识。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观察情景图 (1)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 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三、建立模型 1、同学们已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么哪种方法更能表达图意呢? (1) 学生评价,教师引导。 (2) 学生讨论并列出算式。7-3=4 7-4=3 2、“试一试” 让学生看图列式,并简单表述想法。 四、应用拓展 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智慧爷爷很高兴,他要奖给你们一些礼物只要你们答对问题,礼物就属于你们。 1、“想想做做”第1题,看图列式。 (1)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 交流时重点探讨第3幅图。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说图意,再填写算式和得数。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说出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再自己画线连一连。 4、“想想做做”第5题。 7只蜻蜓,飞走几只,还剩几只呢? 填完7-□=□后,再交流。 5、“想想做做”第6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回答问题,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提问题的能力。 6、“想想做做”第4题,“吃蛋糕”比赛。 蛋糕上写着3组算式,让学生比较每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智慧爷爷带我们到课堂外面去,你有哪些收获?你是怎样得到他的礼物的? 七、 六、教学后记:1 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2 学会通过数的分合来学习新知识。 3 对于利用加法求减法,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利用。 4 计算的时间太长,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快的反应出来。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雪山乐园主题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这部分做整理复习。 3、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整理复习。 教学难点: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应用。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模型。 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物体。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雪山乐园中参观了凉亭和滑雪场,复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加减法。圣诞节到了,你们看,谁来了?(课件) 圣诞老爷爷带来几棵圣诞树(指黑板),等我们把这些树上挂满知识果实以后,老爷爷就会送礼物给我们。想得到礼物吗? 好,让我们和圣诞老爷爷一起走进雪山乐园。(板贴课题:雪山乐园)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天真可爱,为了符合学生学习特点,以圣诞老人派发礼物来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二、复习: (一)图形、位置的复习 1、复习立体图形(课件出示) (1)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 (2)师:仔细观察一下,图中有没有我们学过的图形,在哪?(学生一一说明,教师随机板贴。) (3)师:你们的桌子上就有这些形状的物体,小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他们的样子。(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相应物体摸一摸、说一说,感受物体的特点。教师随机指导。) (4)师:谁愿意上来和大家说说这些物体的样子。(生自己选择,拿的是什么体,它是什么样的。) (5)师:教室里也有这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朋友,你能找到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纠正。) (6)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图形”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板贴:图形)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观察主题图,回顾以前学过的图形,并从图中找到与学过图形相对应的物体。然后通过摸实物进一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点,同时说出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物体。真正的把学过的知识整理并运用。】 2、复习位置 (1)师:打雪仗堆雪人真有趣,圣诞老爷爷还会带我们去哪呢?(课件出示) (2)师:咦,圣诞老爷爷呢?(课件) (3)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小组内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它们都在哪儿?(师巡视,随机指导。) (4)找生交流。(是板贴:前后、上下、左右) (5)师:同学们看的很认真,你们看老师现在在哪? (6)你能说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吗?我们平时说话还经常会用到表示位置的“上下、前后、左右”,你能说一个吗? (7)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位置”的知识还真不少呢!(板贴:位置)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由找圣诞老爷爷引导学生对位置的描述,然后让学生具体说说图中每个图形的位置,最后说说生活中需要用表示位置的词语来描述的例子。通过以上几个环节,来复习整理并巩固位置的这部分知识。】 (二)比较和统计的复习 1、复习比较 (1)师:圣诞老爷爷接着带领我们去哪,你看到了什么?(课件) (2)师:这么多的冰雕小动物,你能给小鹿和小松鼠比比个吗?(板贴:高矮)它们还能比什么?(板贴:多少、大小) (3)师:你怎么知道猴子比兔子少?(因为小猴3只,小兔4只,34。所以,小猴比兔子少。) (5)师:同学们回答真积极,老师请两个同学过来,你们说他俩该怎么比较?(学生回答)现在老师和他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师:看来谁比谁很重要,不能单独的说谁高或者是谁矮。) (6)师:同学们既会看又会说,还真的是很会“比较”呢!(板贴:比较)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出冰雕小动物不同之处,并以此展开对生活中不同事物的比较。同时,教师渗透比较的对象发生变化时比较的结果也发生变化的数学思想。】 2、复习统计 (1)师:如果想知道这些冰雕小动物各有多少只该怎么办?(统计一下) (2)师:好,请你们小组合作完成手中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3)【板贴四个小组统计表】师:谁能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统计的?(学生说,教师随机提炼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并板贴。) (4)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分一分、数一数、排一排”的过程就是“统计”。(板贴:统计) (5)(课件出示)看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口头提问并口头解答。)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由学生独立解决老师所提出问题,引出对“统计”知识的回顾应用。同时,在小组交流中,回顾整理统计的方法。】 三、律动:同学们,现在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让我们一起来拍拍手。(1)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2)看谁能说出和老师意思相反的词,并做出动作。(师说大,生说小) 【设计意图:在轻松的氛围中,回顾刚才所复习内容:位置、比较。】 四、练习: 师:好,刚才我们休息了一会。接下来,我们再努力闯过四关,圣诞老爷爷的礼物就会来啦!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 1、第一关分一分:(课件)这两个小朋友的房间太乱啦,大家能帮忙整理一下吗?你打算怎么整理? 好,请打开书第115页,大家按照统计表对以上物品进行分类统计。 【实物投影展示订正】学生说数量,老师表扬数一个划掉一个的好方法。 2、第二关:比一比。(课件)师:你看到了什么?。追问,小狗一定比小兔重吗? 3、第三关:圈一圈。(课件)师:这个叫小华的女孩在干什么?仔细观察,想象出是“前、后、侧”那一面照出的,然后圈出来。问:你怎么知道照的是后面,你是怎么判断的?你怎么知道照的是侧面,你是怎么判断的? 4、第四关捏一捏:同学们,你们喜欢捏橡皮泥吗?(喜欢)。请你捏一个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者是球的物体送给圣诞老爷爷吧!(学生捏) 【实物投影展示】找生展示并说。我相信圣诞老爷爷一定很喜欢! 五、小结: 今天我们和圣诞老爷爷一同游玩了雪山乐园和数学王国,同时装饰了几棵圣诞树,这些知识果实是:图形、统计、比较和位置。圣诞老爷爷对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满意,所以他要把礼物送给大家!同时他也祝愿同学们圣诞节快乐!(课件)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教学内容: 8和9的组成P55 P60 3、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8和9的组成 一、引入 提示:蔚蓝的天空上星星在闪,月亮奶奶想把星星摆成两份,如果是你会怎样分呢? 二、新授 请你拿出学具,在小组里摆一摆,你能分几种?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 汇报,说一说你分了几种?你是怎样分的.? 观察,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每一种分法吗? 看到8可以分成7和1,你能想到什么? 如果是9颗星星,又可以怎样分呢? 学生动手操作后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师演示9的分成,学生填书上的空。 2、读一读 学生互相读8、9的分组成 3、做游戏 1、猜数 2、拍巴掌 3、小猴跳 三、练习 1、P55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2、P60 3 4 5 6 3 4小黑板出示 6完成找朋友的游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教学目标: 1、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教学重点: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铅笔、投影。 教学过程: 一、模拟表演,提出问题 请表演的小朋友上台表演,师口述内容,生表演,一只大兔子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对大兔说:我买9支铅笔。大兔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大袋鼠提出了一个问题: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 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 列出算式,159 三、讨论159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题。 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算的?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减。 (2)、15分成10和5, 10-9=1 1+5=6 (3)、把9分成5和4, 15-5=10 10-4=6 (4)、9+6=15 15-9=6 4、尝试练习 (1)、让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计算试一试各题。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四、巩固算法 1、基本练习(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独立计算。 (2)、选3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摘苹果(练一练第2题) 在游戏中进行计算。 3、 发展练习,(练一练教学游戏) (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交流。 五、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了解统计的意义。 2、巩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知,明确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复习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统计 1、观察讨论 (1)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这张图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作用? 仔细观察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 (2)学生观察讨论,思考,依据自己的体验回答。 仔细观察统计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梳理统计图信息。 2、回答问题 根据条形统计图上的信息,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1)最受二年级同学欢迎的饮料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喜欢哪两种饮料的人数同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3、提问与解答 (1)根据统计图上提供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问与解答。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3)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全班解答,订正。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充分讨论,在互动中分享、互补。 二、拓展练习 1、完成108页第14、15、16题。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采用全班合作的方式进行。 2、随堂练习。 3、补充练习。 三、课堂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对书中情境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能力目标:借助挂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会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它?大家会从1数到10吗? 二、探索新知 1、 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学生可能说:有1个脑袋,1张嘴,10个手指等。只要说得对,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同时要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 2、 寻找教室里的数 师:同学们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这么多的数,真了不起!快来看看我们的教室,你们能发现哪些数? (学生可能会说:有1块黑板,2扇门,6盏灯,25张桌子,47名学生……对于能说出比10大的数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3、 寻找校园里的数 师:现在,我们要数一数“可爱的校园”中的数。 4、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在忙什么啊?你发现什么呢? 三、 课堂总结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睁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想和他们交朋友吗?你打算怎么做? 板书设计: 可爱的校园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一、学生情况分析 今年我带一年级三班和四班的数学课。一年级学生入学不久,大部分孩子聪明可爱,活泼好动。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他们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还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但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在本学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作为主要目标。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 1、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并能认、读、写0--1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这些图形的特征和名称,并能进行设别。 4.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实践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并会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得信息,加深知识的理解。 3、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五、教学进度安排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教学建议: 在进行总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进程和收获。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哪些内容最有趣,哪些内容最有用,哪些内容的学习最困难等。 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而不要进行机械枯燥的训练。 在复习中,教师要告别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复习中题目的难度和范围体现了本册教科书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 学期知识技能的评价建议: 1、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在本学期结束时,要求学生每分钟能正确计算8道左右,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用图画呈现的简单问题。 3、会比较多少、大小、高矮、长短、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整时四种情况。 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 3、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整时四种情况。 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所学内容,为后面的练习做铺垫。 二、练一练。 1、第1题可先让学生观察图,明确题意,再说一说左上、右下、右上、左下所指示的位置,并填空。 2、第2题,先让学生填空,再说一说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规律,再填空。 3、第3题是巩固数的组成。 4、第4题目的.是能正确熟练地进行20以内加减法运算。 5、第5题巩固认识钟表的四种情况。 6、第6题是巩固比较数的大小,它不是直接把两个数字拿来比,而是要先运算再比较大小。 7、第7题先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再提出问题并交流和解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8、第8、9、11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并且列式计算。 9、第12题,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明确图中符号的含义和题目的意思,再进行统计。 10、第15题,先观察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独立地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在此可组织交流与讨论。 11、第18题,是一幅连环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编数学故事,然后说一说,算一算。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