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腊八节幼儿园活动教案 |
范文 | 腊八节幼儿园活动教案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腊八节幼儿园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腊八节幼儿园活动教案1活动来源: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既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为了让宝贝们了解吃腊八粥的由来,我们开展了本次活动——腊八粥的故事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通过故事,培养幼儿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感知勤劳和懒惰”。 3、 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活动准备:各种腊八粥的相关图片、制作腊八粥的各种材料及腊八粥故事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了解腊八节吃腊八粥 1、我们每天的早餐都会吃些什么呢?(牛奶、鸡蛋、花卷、饼干、鸡蛋饼、面条、包子、粥) 2、那你们都吃过什么样的粥呢?(肉松粥、八宝粥、皮蛋粥、肯德基粥) 3、观看图片,说说粥里面有哪些东西?(强调腊八节、腊八粥) (小结:这是我们腊八节时吃的腊八粥,粥里面有红枣、桂圆、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莲子) 二、欣赏故事 1、哪一天是腊八节? 2、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3、腊八粥里面都有什么呢? (重点突出:勤劳的人) 三、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 老师向幼儿逐一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简单了解这些谷物的形状、颜色以及对人体的帮助。 活动延伸:腊八节除了有好听的故事,还有一个好玩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活动反思: 节日活动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国家的节日丰富多彩,但有些节日,我们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甚至根本不知道。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及习俗,认识了一些有关制作腊八粥的材料,并帮助幼儿从小树立要做一个勤劳人的意识。如果可以让幼儿参与制作及品尝那就更好了! 附故事:腊八粥的故事 腊八就是中国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中国人要喝腊八粥。腊八粥和我们平时喝的粥是不一样的,里面有很多不同的米和干果,好看又好吃。腊八这天喝腊八粥,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从前,有一家人,爸爸妈妈和一个小儿子,爸爸妈妈都很勤劳。所以他们家每年都能收获很多的粮食,日子过得很好。可是小儿子却和爸爸妈妈不一样,每天早上很晚才起床,起床后就出去玩,从来不干活。爸爸妈妈想:他还小呢!也许长大了就会干活了。 小儿子一天天的长大,但还是非常懒惰。“你应该干活了”“哼!我不干活也可以,我爸爸妈妈会照顾我的!” 终于有一天,他的爸爸得了重病,再也不能干活了。“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啊,只有勤劳的人才会吃得饱,如果你这么懒惰,将来会后悔的。”说完,爸爸就去世了。小儿子难过了几天,想去干活,可他什么都不会,也不想学。过了几天,他又回到了老样子。不久,他结婚了。他的妻子很漂亮,但是也很懒。过了不久,他妈妈也去世了。冬天到了,天气非常冷,他们住的房子破了,家里有没有食物了,怎么办呢? 他们只好四处找东西吃,屋子角落里还有点米,袋子里还有点红豆、花生……终于找出一点点能吃的东西。两人马上做了一锅粥。可是粥太少了,他们喝不饱。这时候他们才想起爸爸妈妈的话,哭了起来。 后来他们再也不懒惰了。每天早早起床干活,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但是每年到了腊月的时候,他们还会找来各种粮食,做了一锅粥,告诉自己不能懒惰。 后来大家都知道这件事了,以后,人们每到了腊八这天,就用各种粮食做一锅粥,在吃腊八粥的时候,爸爸妈妈总爱给小孩子们讲这个故事,告诉孩子,永远不要做懒惰的人。 不过,现在我们喝的腊八粥和以前不一样了,人们把各种好吃有营养的东西都加入腊八粥,比如燕麦、杏仁、葡萄干、桂圆、栗子等等,再加上冰糖或白糖,一锅香甜甜的腊八粥就做好了。 腊八节幼儿园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3.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4.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5.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 6.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7.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 活动准备 1.课件《腊八粥》、 2.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3.腊八粥制作工具: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 4.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分组合成材料。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三、我做腊八粥 1.认识电饭煲,清洗材料,学习使用电饭煲。 2.引导讨论制作腊八粥的方法,熬制腊八粥。 3.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成品粥。让幼儿了解腊八粥的多样性。 四、品尝腊八粥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品尝腊八粥,让孩子们说说课件里的小朋友们们在做什么?他们高兴吗?为什么?你们做的腊八粥分给谁一起品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小朋友们),培养幼儿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2.学念儿歌: 腊八粥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煮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3.全体幼儿品尝制作的腊八粥,感受劳动的成果,感受腊八节的快乐 五、认识卡片上的字。 以游戏的形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识字:米、枣、红糖、豆、莲子、花生、腊八节 腊八节幼儿园活动教案3活动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学会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 师:宝贝们,你们知道十二月八日是什么节日吗?(腊八节) 二、基本部分 1.腊八节的来历。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腊八粥称为"福寿粥"。""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来纪念他。 2.介绍腊八粥 你们吃过腊八粥吗?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 请幼儿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豆、胡萝卜、白萝卜、玉米豆(腊八豆)...... 腊八粥里面会有多样不同的食材。 三、结束部分 教师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请幼儿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 圆圆的黄豆, 红红的胡萝卜, 胖胖的玉米豆...... 四、活动延伸 投放不同材料到美工活动区域,制作腊八粥或以腊八粥为主题,在表演区开腊八粥店。 腊八节幼儿园活动教案4设计意图 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一辈的家长们已很少会记得过腊八节,煮腊八粥,感受传统节日,通过听听、说说、吃吃、看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腊八节。 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所以我们生成“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课程。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 2、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 3、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腊八粥的相关图片、制作腊八粥的各种材料及腊八粥故事的视频; 2、课前对于春节的了解以及对于腊八节的了解; 3、教学课件PPT准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记得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什么节日吗?每年的腊月初八这一天,一家都要做什么呢? 师:想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我们要准备哪些事情呀? 2、和孩子们探究腊八粥的制作过程,绘制腊八粥制作顺序表 ①介绍食材 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两位熬制腊八粥的高手,瞧瞧她们是谁?(请两位厨师出场)两位厨师师傅带来了许多东西,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们围在桌子旁时,老师引导孩子说出食材、准备的用具。 ②引导孩子大胆表述制作腊八粥的方法 师:准备这些东西是要干什么呀?你们会煮吗?看来小朋友都学会煮腊八粥了!你愿意告诉老师你会怎么做吗? 师:怎样才能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呢?先放什么,再放什么…… 3、延伸活动 腊八节除了有好喝的粥,还有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 学儿歌《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八节幼儿园活动教案5活动目标 ·对腊八节感到好奇,乐于参加分享腊八粥和感恩惜物义卖会的活动。 ·简单了解腊八节的来历,知道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知道腊八节要吃腊八粥,了解腊八粥所包含的食材。 ·与家人一起为义卖活动做准备,学会布置自已的义卖摊位。 ·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义卖活动,并尝试解决义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愿意将自己在义卖活动中通过努力获得的收人贡献出去,帮助更需要的人。 活动准备 (一)活动时间 农历十二月初八下午。 (二)活动地点 1.制作并分享腊八粥 各班教室。 2.感恩惜物义卖会 幼儿园户外操场、廊道及班级. (三)参与对象 1.分享腊八粥 全体小朋友、各班的家长志愿者。 2.感恩惜物义卖会 全体幼儿,教师及家长. (四)活动准备 1.环境场地准备 在幼儿园大门口悬挂红灯笼,,在廊道里张贴幼儿平时的剪纸作品或其他美术创意作品,营造出“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节日气氛。 2.活动材料准备 (1)煮腊八粥所需食材,如红枣,花生,精米,红豆,芝麻、黑米,银耳,莲子、薏米、大米、小米、桂圆干等。 (2)义卖活动中需要桌子若干,主席台一个,捐赠箱一个. 3.知识经验准备 (1)认识人民币的常见面值,会简单的货币换算。 (2)有购物的经验,知道简单的卖场推销语言。 4.家长配合准备 (1)提前发放“邀请函”和“家长须知”,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提醒家长在安全、着装、流程及规则上的配合事宜。【详见附件】 (2)以图片的形式引导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自己的义卖摊位招牌。 招牌制作建议一:用幼儿的名字作为摊位名称,如“宝宝杂货铺”,招牌尺寸建议在100 cm x200 cm以内,制作好后粘贴在KT板上,最后用透明胶将招牌粘贴在小椅子或桌子上,以吸引他人注意。 招牌制作建议二:准备一张A3大白纸,然后用彩色马克笔在上面用POP字体书写店名和商品介绍,招牌做完后将其衬在一个衣架上,以方便展示。 (3)提醒幼儿和家长准备一些面值为1元、5元和10元的零钱,用于义卖现场的交易活动。 (4)提醒家长和幼儿整理家中的闲置物品,如书籍、衣物、玩具、装饰品等,并提前为这些物品定好售价,贴上价格标签,如1件衣服10元、1本旧书1元、1件玩具5元等。 活动流程 活动一:制作和分享腊八粥 1.认物熬粥 (1)活动材料: 电饭煲(根据班级人数来确定电饭煲的数量),分装有各种食材的透明玻璃碗,腊八粥所需食材,一个操作台。 (2)活动流程: 【1】活动导入 教师引导语:孩子们,今天是腊八节,我们要做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你们吃过腊八粥吗?你们知道做腊八粥需要哪些食材吗?你们认识哪些做腊八粥的食材呢?(师生互动) 【2】介绍腊八粥所需食材 请教师或有经验的家长介绍制作腊八粥的食材,如红枣,花生,糯米,红豆、芝麻、黑米、银耳、莲子、薏慧米、桂圆干、核桃仁、葡萄干等。 【3】食堂阿姨示范并讲解熬粥步骤 第一步,将食材放入锅里(冰糖先不放),加人适量纯净水; 第二步,盖上锅盖后按下煮粥的旋钮; 第三步,熬制40分钟左右后打开锅盖进行搅拌,以防止粘锅(可根据粥的黏稠程度适当加水); 第四步,加入适量冰糖; 第五步继续熬制20分钟左右即可。 【4】熬粥过程中的互动游戏 教师引导词:亲爱的孩子们,腊八粥已经煮上了,但还需要将近一个小时才能煮好,在这段煮粥的时间里,让我们来和腊八粥大家族的米和豆子们一起做游戏吧! 游戏一:找出指定的食材。 将食材展示在前面的桌子上,老师边拍手打节奏边问:“奶奶要煮腊八粥,红豆红豆在哪里?”请幼儿同样用拍手打节奏的方式回答:“奶奶奶奶别着急,红豆红豆在那里.”幼儿说到“那里”的时候要用手指出红豆来。 游戏二:蒙着眼睛猜豆子。 请一名幼儿走到场地中央,教师将该名幼儿的眼睛蒙上,然后选一种食材请该幼儿通过闻一闻、摸一摸等方式猜出食材的名字。待幼儿熟悉规则后,可以请幼儿两两组队玩猜豆子的游戏。 游戏三:花生花生在哪头。 请教师左手捏拳代表公鸡头,右手捏拳代表母鸡头,并偷偷将一粒熟花生米藏在某一个拳头里,然后念儿歌:“公鸡头,母鸡头,花生花生在哪头?”请幼儿猜花生藏在哪个拳头里,幼儿若猜错了就继续猜,猜中了就可以吃掉这粒花生米。 游戏四:猜谜游戏。 请教师准备与腊八食材相关的谜语,请幼儿和家长猜谜语。【详见附件】 2.腊八粥分享 (1)引导幼儿观察腊八粥的形态和颜色。 教师提问:孩子们,闻一闻,熬好的腊八粥香不香?看一看,腊八粥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教师与幼儿互动后小结:腊八粥变得黏黏的、稠稠的,颜色也交红了,这是因为糯米、薏米、黑米有粘黏的特性,而红豆、黑米会把粥的颜色变红。 (2)学会感恩。 教师和家长志愿者一起盛出腊八粥,请幼儿分享腊八粥,并提醒幼儿对熬粥的老师说“谢谢”。(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将腊八粥放凉一些再吃) (3)分享腊八粥,了解腊八的知识。 (4)餐后清理。 请家长、幼儿,教师一起清理教室,保持教室环境干净卫生。 活动二:感恩惜物义卖会 1.义卖布场 (1)义卖地点: 幼儿园户外操场、廊道及班级内。 (2)布场建议: 【1】幼儿园提前按年级组划分义卖区域,家长和幼儿一起将桌子或地垫按长条形摆放在操场或廊道等地方,并在指定位置设置自己的摊位。 【2】为了进行义卖后的捐赠活动,教师还需在场地的前方布置一个主席台,并在主席台上摆放一个捐赠箱。 【3】播放喜庆热闹的背景音乐,如民族音乐《喜洋洋》《步步高》《花好月圆》等。 2.义卖互动 (1)活动开场 主持人:亲爱的孩子们、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就到岁末了!腊八已至,祝大家吉祥如意,团圆和睦!腊八节是家人团聚、整理旧物、迎接新年的日子,是感恩怀德、分享快乐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除了和家人分享腊八粥,还会和家人一起开展爱心义卖活动,将义卖所得款项捐赠给xx 基金会,将自己的爱心献给需要帮助的人。现在我宣布,“感恩惜物义卖会”正式开始! 让我们一起奉献自己的爱心,传递人间的温情吧! (2)全场自由互动,各工作人员组织和指导活动 【1】各班班主任组织和协调各班家长和幼儿在指定位置摆好自己的摊位,架起招牌,并确保每个家庭都有摊位。 【2】班级老师提醒各位家长不要急于引导幼儿买东西,而是引导幼儿先将自己准备的物品在摊位处摆放整齐,并定好每件物品的售价。 【3】家长先帮忙守摊,让幼儿观察了解他人的义卖物品,发现并确定自己想要的物品。 【4】请家长不要随意干预幼儿的交易行为,让幼儿自己解决义卖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主持人走人现场进行采访,并对热门商品进行推荐。例如:“这里是中班组的卖场,有一家非常棒的绘本小摊,欢迎大家来选购!”或者对最高成交额进行播报,例如:“刚才有一个芭比娃娃以20元的价格卖出去了!恭喜交易成功!”主持人需要活跃卖场气氛。 【6】工作人员做好全场巡视,及时帮助家庭解决问题,提醒幼儿不随意乱扔垃圾,保管好自已的钱财,并通过采访的方式帮助幼儿巩固知识点,尤其是中、大班的幼儿,如:“你买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你卖出了多少件商品?一共挣了多少钱?”或者“有没有买不起的商品?如果想要买下来你准备怎么办?” 3.公开捐赠、清理场地 (1)义卖活动结束,盘点物品,清点现金。 准时响起结束音乐,请幼儿在工作人员的提示下,盘点义卖所得钱款并自愿捐出。 主持人:亲爱的孩子们和家长朋友们,义卖活动即将结束,相信大家都收获满满!现在请所有的家庭盘点剩余物品,清点现金,并将义卖挣得的现金自愿投放到主席台前的捐赠箱中。 捐完款后,请大家在原地稍作休息,10分钟后,我们将开始捐赠公开仪式。 (2)捐赠公开仪式。 【1】工作人员配合义卖公证员现场清点并公布捐款数额,并将捐款数额报给主持人。 主持人:今天我们全体师生和家长共募集善款 xx元!感谢所有的孩子们、家长朋友们和老师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现场每一位的付出! 【2】义卖公证员向全体师生,家长说明善款去向和后期反馈事宜。 (3)整理清场。 家长和幼儿按照小班、中班、大班的离场顺序有序离场,待所有家长和幼儿离场后,全体员工共同清理现场。 主持人:美好腊八节,义卖献爱心。腊八节的甜蜜分享活动即将结束,让我们共同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也将自己的爱与温暖分享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接下来,首先请小班组的家庭离场,然后请中班和大班的家庭依次离场,离场时请大家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带走残留的垃圾。 并请各班的爸爸志愿者帮助老师把户外场地上的.桌子搬回班级教室,谢谢你们的支持!最后,祝福所有的家庭腊八节快乐、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腊八节幼儿园活动教案6一、主题节日背景: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以往,这一天人们都会煮上香糯甜美的腊八粥,当吃着香粥时也预示着新年的脚步已越来越进。而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一辈的家长们已很少会记得过腊八节,煮腊八粥,感受传统节日,通过听听、说说、吃吃、看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腊八节。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所以我们生成“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课程,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二、主题总目标: 1、知道腊八节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民俗节日的气氛。 2、了解认识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和营养价值。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主题活动的环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积极主动的参与邀请爷爷奶奶来小朋友园共度节日,给爷爷奶奶送上腊八粥。 三、主题领域目标: 健康:认识各种常见粗粮,知道人体需要吸收不同的食物营养,了解一些食物搭配的相关知识。 语言:乐意主动地欣赏诗歌体裁的作品,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讲话,态度自然,声音响亮。 科学: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孩子节约粮食的意识。 艺术: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的表达,引导小朋友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感受不同音乐形式的演唱风格,对音乐活动产生学习的兴趣。 社会:体验人与人相互交流、合作、沟通、关爱的重要和快乐,乐于与人交流。 四、主题参考课程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基本的外形特征,并用清楚、正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2、能主动地参与粗粮的观察与操作活动,合作地完成操作任务。 3、了解粗粮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懂得要爱惜粮食。 数学《数一数》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小朋友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小朋友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语言《腊日》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2、小朋友喜欢朗读古诗,并能通过声音和动作进行表演。 音乐《拾豆豆》 活动目标: 1、受和表现京剧曲调的韵味,并边唱边表演 2、初步懂得丰收不忘爱惜劳动果实的道理 科学《认识各种豆》 活动目标: 1、在感知各种豆类的基础上,引导小朋友大胆表述豆类的特征及用途。 2、了解、认识各种豆类食品,激发小朋友喜欢吃豆类食品。 美术《豆豆贴画》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豆子的特征及其作用。 2、充分发挥小朋友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利用各种豆子进行贴画。 娱乐游戏《炒豆豆》 活动目标: 1、学会念儿歌“炒黄豆”,并能边念边做动作。 2、掌握立滚翻的技巧,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乐意和同伴结对玩耍,体验民间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五、主题家长社会资源: 1、建议家长在日常饮食中,特别是在吃腊八粥时,有意的介绍一些粗粮给孩子认识,并了解粗粮的营养价值。 2、请家长讲一讲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以及风俗习惯,让孩子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准备。 3、情感资源:邀请爷爷奶来小朋友园吃腊八粥,感受节日的快乐,增进情感。 六、环境创设: 1、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让孩子观察认识,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2、收集腊八节饮食习俗的图片和古诗图片让孩子大胆的讲述。 3、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贴画。 4、教室外墙制作两颗祈福树,请家长和孩子在红布条上写上文字,画上图案祈福。 5、将腊八粥里的八种材料陈列在主题墙上。 七、主题总目标: 教师要利用传统的节日资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小朋友在看看、说说、唱唱、跳跳、做做的活动中,加深小朋友对腊八节习俗的理解,感受腊八节的欢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注重给小朋友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活动氛围,给予小朋友充分的表达自由和动手机会,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注意动静交替,让孩子们始终积极参与活动,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感受能力都能得到了培养。各班老师结合班级情况以及年龄特点选上相关课程,及时将教学收获轨迹呈现。 腊八节幼儿园活动教案7活动目标: 1.知道腊八节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民俗节日的气氛。 2.了解认识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和营养价值。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主题活动的环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积极主动的参与邀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共度节日,给爷爷奶奶送上腊八粥。 5.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6.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环境创设: 1.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让孩子观察认识,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2. 收集腊八节饮食习俗的图片和古诗图片让孩子大胆的讲述。 3. 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贴画。 4. 教室外墙制作两颗祈福树,请家长和孩子在红布条上写上文字,画上图案祈福。 5. 将腊八粥里的八种材料陈列在主题墙上。 活动过程: 一、回忆学做腊八粥的过程,了解制作腊八粥的流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记得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什么节日吗?每年的腊月初八这一天,一家都要做什么呢? 师:想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嫣儿(绘本中孩子的名字)、奶奶、妈妈都做了哪些事情? 2.根据孩子回答的内容,依次翻阅绘本相应的画面 (1)准备熬粥的东西 (大米、高粱、玉米、小米、栗子、核桃、红枣……) (2)洗好了 (3)准备锅 (4)煮腊八粥 小结:看来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嫣儿、奶奶、妈妈都做了不少事情呢! 二、探究制作流程,绘制腊八粥制作序列表 1.邀请助教家长,介绍食材。 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两位熬制腊八粥的高手,瞧瞧她们是谁?(请两位妈妈出场)两位妈妈带来了许多东西,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围在桌子旁,家长引导孩子说出食材、准备的用具。 2.引导孩子大胆表述制作腊八粥的方法。 师:准备这些东西是要干什么呀?你们会煮吗?看来小朋友都学会煮腊八粥了!火帽子和跳跳蛙特别打来电话吵着要学煮腊八粥,你愿意教教他们吗? 师:怎样才能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呢?先放什么,再放什么…… 3.幼儿分组合作,探究制作流程,尝试在序列表中画熬制腊八粥的步骤。 师:你们说得都很棒!下面我们分组再来煮一次,并且把制作腊八粥的方法按顺序画下来,好不好? (1)幼儿分两组讨论 师:要先商量好谁负责煮腊八粥,谁负责观察记录。 (2)幼儿边煮腊八粥,边观察、记录。 4.请幼儿分享熬制腊八粥的方法。 师:谁能根据记录的步骤图,说一说怎么熬制腊八粥? 小结:看来要想熬制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首先要给事情排排队,先放什么,后放什么,排好队后,再按照这个顺序来做,一定能完成得很好。 附腊八粥儿歌: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煮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八节幼儿园活动教案8设计思路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和不断传承,慢慢形成的,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在西洋节日盛行的今天,中国的传统民俗我们小朋友知道的还有多少?就如“腊八粥到底是哪八样东西?腊八节的来历?”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所不知道却又应该了解的。 本次活动的重点,就是想通过绘本故事向孩子介绍“腊八节”,知道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引发幼儿对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的好奇,从而初步感受和体会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团圆美好的意义。 活动目标 1.听故事,跟着“小燕子”一起观察胖嫂家的变化,理解故事内容。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知道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3.体验故事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绘本《屋檐下的腊八粥》、PPT课件。 2.8种腊八食材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封面,引发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对故事人物感兴趣。 提问:封面上有谁?长得什么样子?她在那里做什么? 2.出示图书名字 提问:书名中提到的东西,画面上有吗?猜猜故事里除了胖嫂,还有一个主角会是谁? 二、倾听故事,理解内容 教师依次播放绘本内容,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猜测内容并能用语言简单讲述 1.出示PPT,提问: 小燕子一家住在哪里?它们要干什么?(观察景色的变化和燕子一家的变化。) 说说燕子为什么要去南方过冬。 2.出示PPT页,提问: 小燕子看见胖嫂在做什么? 胖嫂准备了哪些好吃的东西?为什么?(观察画面,用语言简单讲述。) 3.出示PPT 匾里一共有哪几样东西?你都认识吗?猜猜胖嫂要做什么?(鼓励孩子说出食材的名称 、颜色。) 4.出示PPT 什么季节到了,小燕子用衔来的八样东西做了什么? 三、记八宝,玩游戏 1.出示实物,分辨和认识“八宝” 小燕子用食材来做项链,打扮自己,你觉得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 2.游戏:八宝蹲 游戏规则:幼儿每人选择一张食材图片,由一人开始边蹲边念食材名字,被念到食材名称的幼儿需立即回应,继续游戏。幼儿游戏1-2次。 四、自助阅读,自主讲述 1.设疑:胖嫂究竟用这八样食材做什么呢?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2.和同伴一起看画面(从“吃腊八粥咯“到最后。) 胖嫂煮的是什么粥? 看到小燕子,胖婶一家是怎么做的? 这一天小燕子过得开心吗?你知道这天是什么节日? 小结: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逢腊八节人们都要吃腊八粥、团聚在一起,共享亲情和家庭的温暖。过完腊八就要过年啦! 活动延伸 欣赏童谣: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真香甜,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美工区: 1.在活动区提供各种粮食、干果小样,帮助幼儿认识了解不同的食材名称和功效,尝试搭配“制作”——我的腊八粥。 2.创设美工活动区,提供各种中国风的绘本图片和金山农民画等图片,鼓励幼儿用剪贴、涂画等方法制作图画,布置成“民俗风”画廊。 阅读区: 1.收集各民间节日的相关图片与书籍,制作中国民俗手册。 2.提供故事图书和图片,鼓励孩子翻阅图书并讲述故事。 3.录制一些关于我国民俗的故事,让孩子倾听、了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