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树之歌》教学设计 |
范文 | 《树之歌》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树之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树之歌》教学设计 篇1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背诵全文。 3.通过看图和读儿歌,初步认识树木的样子,了解这些树木的外形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识记生字字形并正确书写。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一、图片导入,引入新知 1.课件出示几种常见树木的图片,如杨树、枫树、梧桐树、桂花树等。 (1)指名学生说一说认识图片上的哪些树木。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树名。 2.看图,说说每种树的外形特点。 (1)与同桌合作,说给同桌听。 (2)几人一组,说给小组伙伴听。 (如:杨树长得直而高,树叶大而茂密。枫树的叶子是互生的,秋季的时候叶子会变红。梧桐树长得高高壮壮的,树叶像手掌。) 二、初读儿歌,合作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圈出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分组合作学习生字。 (1)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 “桐、掌、枫、松、装、疆”都是后鼻音。 “桦、化”同音,是三拼音节,拼读时不能丢掉中间的介音。 “梧、银”是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发音。 “耐”的声母是n,是鼻音。 (2)拼读音节,正字音。 (3)读词语,掌握生字。 4、进行“识字比赛”,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5.教师指导记字形。 (1)自学生字,指名说出这些生字的共同点。 (“杨、梧、桐、枫、松、柏、桦、棉、杉、桂”都是木字旁,起到表义作用。) (2)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木+风=枫木+同=桐木+白=柏 拆分法:掌=尚+手 比较法:壮-装,“壮”字下面加上“衣”,就是“装”。 6、熟读儿歌(课件出示)。 7、找找最后一个字韵母有什么规律,试着背儿歌。 三、教师指导,学习写法。 1、出示课件,指导写法(左窄右宽)。 2、我会说,读读记记。 四、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句子,想想它们的意思。 《树之歌》教学设计 篇2教学目标 1、认识掌、装、耐、疆、银、化6个生字;会写壮、化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种树木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化”的笔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摘星星游戏巩固生字(杨桐松柏棉枫杉桂梧桦),组织学生开火车读字、组词。 2、教师出示本课10个表示树名的词语,引导学生认读,并选择最喜欢的树或最熟悉的树介绍样子。 二、读中感悟,合作识字 1、教师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并说说11种树的特点,并用横线画出来。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一句。 (1)思考并回答:第一句介绍了哪些树?各自有什么特点?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第一句。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对比学习“壮”和“装”。 (1)引导学生回答:第二句介绍了什么树的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梧桐树和松柏的叶子,引导学生辨别,朗读相关句子,背诵。 (3)教师板书“装”和“壮”,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对比识字。“壮士”穿上衣服,就有了“服装”。 (4)教师引导学生扩词区别两个生字。(壮士、壮实、粗壮、壮大等;服装、军装、包装、安装等)。 4、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三句,学习生字“耐”“守”“疆”。 (1)联系课文中句子理解“喜暖、耐寒、活化石”等词语的特点。 (2)教师板书“耐”“守”“疆”,组织学生展开同桌合作,商议识记方法。 (3)引导学生对照课件中的图片背诵这句话。 5、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四句,学习生字“银”“化”。 (1)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 (2)教师板书“银”“杉”“化”“桂”4个字,组织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银杏和水杉被称为活化石?(因为银杏和水杉生存的年代久远。) (4)引导学生背诵第四句。 6、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并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 为了避免单一出示生字集中学习,要借助语境识字,把识字和读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趣味识字。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写字表的“壮”和“化”两个字,指出难写的笔画。(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一边写一边说清每一个笔画的书写方法。(“壮”右边的第一横略长,写在横中线上,“化”右部第一笔是撇,不是横,而且要出头。) 3、学生在写字表中练习书写。 4、教师巡视,予以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把课文背诵给家人,根据他们的建议再背一背。 2、把你了解的树介绍给家人。 板书设计 2.树之歌 外形颜色各不相同 爱护树木绿色家园 《树之歌》教学设计 篇3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归类识字法、换一换、加一加等方法正确认读15个生字。 2、通过“木”字旁的字,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 3、通过接读、问读、拍手读等多种形式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并能背诵儿歌。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 2、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识字规律并运用。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猜谜语,同学们认识了哪些树呢? 2、每一种树木各有特点,有人还给它们写了一首儿歌叫《树之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借助拼音,读通儿歌。 过渡语:儿歌中有好多树木,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文。 2、 检查读文。 (1)儿歌有几句? (2)指名读儿歌。重点指导“桦”“银”“柏”字的读音。 三、读通儿歌,认识生字。 过渡语:儿歌中的树木太多了,我们给它们点点名,看看都到齐了没有? 1、认识各种树木的名称。 (1)借助图片认识词语。老师出示树木图片,学生认读树木名称。 (2)认读树木的名称。 梧桐枫树松树柏树 桦树金桂水杉银杏 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 在游戏中认读生字。老师读出树木的名字,学生迅速从生字卡片里找到对应的生字。 (3)认识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发现汉字特点。 过渡语:有几个调皮的生字宝宝偷偷从卡片上溜了出来,你们认识他们吗? 梧、桐、枫、柏、杉、松、棉、桦 ①你能给它们找个好朋友吗?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②仔细观察这些字,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都有木字旁。 ③你们发现了字形里的秘密,再读一读,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梧、桐、枫,我发现这些字的读音就是木字旁旁边的字。 教师小结:左边木字旁表示它们都是树木,表示形旁,右边的字提示了它们的读音,表示声旁,像这样的字,我们把它们叫形声字。 ④我们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更多的生字。猜猜它们都是什么树? 椰树、石榴、橡树、樟树、棕树 2、学习掌、耐、守、银、化、装、疆 (1)借助拼音认读。 (2)去掉拼音认读。 (3)去掉拼音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4)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补充“疆”的字理演变:左边的一把弓是用来丈量右边的田地,田地与田地之间要有界限,横就表示它们的界限。) 四、指导朗读,背诵儿歌 1、去掉拼音,再读儿歌,巩固识字。 2、指导读出韵味。同学们看看每句儿歌最后一个字的音节,你有什么发现?最后一个字的音节都有ang,同学们读时要读得短而轻。 3、师生合作读。 接读小游戏。(我读杨树,同学们接读高……)同桌接读,男女生接读。打乱顺序读。 问读小游戏。刚才我们开展了接读游戏,大家在接读中能快速将树木特点接上,下面我们来玩个“问读”游戏,记住树名(什么树叶像手掌?梧桐树叶像手掌) 4、合作背诵。(打节拍试背,男女生比赛背、齐背儿歌) 五、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11种树木,还认识了很多生字,学会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形声识字法。今后同学们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记得使用这种识字方法。 六、板书设计。 《树之歌》教学设计 篇4教学目标: 1、会认“梧、桐、枫”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 2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树木,学习树名 1、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你认识身边的哪些树呢?(指名说)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识字2《树之歌》,去认识更多的树木,并了解它们的特点。(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树的图片,你认识吗?请快速说出它们的名字。贴树木图片,学生看图说树名(贴树名),学生读树名。 3、师:这些树名里,藏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8个生字呢。你们认识了吗?大声读出来。 ①(课件出示)仔细观察字形,从这些生字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木字旁”的字,且都是形声字。左边的“木字旁”表示与树木有关,右边的字提示它们的读音。) ②拓展树名,用学到的识字方法,猜树名。(课件出示树木图片)(榆树、橡树、楠树、棕树、石榴) ③生活中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字? 二、听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我们要到课文里去找找,这些树木都有什么特点? 1、听读课文,请听准你不认识的生字读音。(播放课文范读) 2、自由读课文,要读准生字的读音。 3、出示第二组生字:掌、装、耐、守、疆、银、化。 ①借助拼音读一读,想一想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②全班交流,汇报方法。如“掌”,说一说汉字的结构、部首、组成部分、组词。(提示注意平舌音、翘舌音和整体认读音节) 4、老师把我们刚刚学完的15个生字朋友,放到了词语中,你们能读准确吗?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树木特点 1、师:同学们的识字方法可真多,认识了15个生字朋友。它们现在跑到课文中了,看看你们还能快速地认出他们吗? 2、自读儿歌,数一数,儿歌中共有几句话?学生自读。 3、师:儿歌共有几句话?(4句)指名分句读,思考:每种树木都有什么特点?指名读全文。 4、指名汇报每种树木的特点(贴特点)(课件出示图片) (1)杨树高,榕树壮。结合图片理解“高”和“壮”的特点。(指名读)梧桐树叶像手掌。(贴梧桐树叶图片)借助比喻句理解梧桐树叶的形状。你还知道什么树叶的形状比较明显(贴银杏树叶图片),用一个比喻句说出它的特点。(指名读) (2)枫树秋天叶儿红。明白枫叶在秋天经霜变红的特点,借助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来理解。(指名读)松柏四季披绿装。借助拟人修辞,体会松柏四季常青的特点,赞美松柏耐寒的特点。(指名读) (3)通过图片体验“南方”和“北疆”不同的气候特点,感受“喜暖”和“耐寒”的习性特点,对对子,如“喜暖”对“耐寒”,“在南方”对“守北疆”,感受句子的工整对仗。 (4)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对这些树木的印象,聊聊松树、柏树的四季常青,松树的松子,银杏树的白果,桂花的香味等。教师补充资料了解植物中的“活化石”。 5、练习朗读 (1)接读:我读树名,你们说出树的特点。如,师读:“杨树”,生接读“高”。 (2)问读:下面我们来玩个“问读”游戏,记住树名。(如:什么树高?什么树壮?什么树叶像手掌?) 6、模仿与运用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介绍介绍树木,编一句儿歌?可以说说树枝、树叶的形状,可以说说树木的习性,也可以说说花开的样子、香味。(出示图片,学生介绍)(如,泡桐粗,柳树垂,紫薇无皮) 四、写字 师:我们学习了生字,读熟了课文。接下来,我们要写2个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杨、壮”2个字。 2、观察字形结构,你发现了什么? 3、说说关键笔画,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重点讲解“木”字旁的写法,“杨”右边的横折折折钩一笔写成,“壮”指导写好左边的将字旁的笔顺,第一笔是点不是竖,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原则。提醒右边是士字,下面一横短。 5、学生练写。写完以后与前面的范例比对一下,看看哪写得好,哪要修改。提醒写字姿势,提醒学生做到:一看,看清字形;二记,记清间架结构;三默,回忆书写规则。 6、比一比,评一评。展示2、3名同学的字,指名点评,并及时修改,再练写一、两个。 五、指导背诵 师:这首儿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写出了各种树木的特征,你们想不想给它背下来,储存在自己的大脑中?你有没有背诵的好方法?(指名说)练习背,指名背,齐背。 六、布置作业 1、上网查查更多树木的图片和特点。 2、搜集与树木有关的语句,并抄写在积累本上。 《树之歌》教学设计 篇5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掌、枫、松、柏、装、桦” 8个生字。 2、会写“桐、枫”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借助图片认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四种树的名称并能熟练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树的名称及其主要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认识五种树的名称及其主要特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法、思维导图法、讲授法。 学法:观察、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谜语:像伞不是伞,整天土里站。(树)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儿歌,这首歌里就藏着许多树的名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板书课题:树之歌) 二、初学儿歌 1、播放《树之歌》音频,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你从音频中听到了哪几种树的名称? 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交流识字方法。 4.课件出示要写的字。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它们的? 三、巩固练习 1、摘星星 2、读一读 梧桐手掌枫树松柏绿装桦树 四、精讲实练 同学们真厉害,那么快就掌握了本节课的生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儿歌中出现的树木,看看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 1.课件分别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图片。 2.说说这些树有什么特点,你是根据什么来认出这是哪一种树的?师相机板书小结。 3.请同学们看着黑板尝试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课文前两句。 4.口头练习 杨树(),榕树(),梧桐树叶像()。 枫树秋天叶儿(),松柏四季披()。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及其它们的特点,希望以后同学们在生活中见了它们,能准确叫出它们的名字。 六、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桐树)(梧桐)梧桐——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枫树)(枫叶)枫叶——秋天到了,枫叶红了。 《树之歌》教学设计 篇6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的归类识字儿歌,儿歌共4句话,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等11种树木的特征。儿歌篇幅短小,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二上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并把识字和朗读指导有机结合。文中的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对应,直观展示了树木的特点,教学可以依据二年级学生图文学习的特点,用好插图,帮助学生读懂儿歌。 本课要写的10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其中木字旁的字有8个,可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写字经验基础上,重点指导木字旁的字,注意左窄右宽,左右部件相互协调。 二、教学目标 1.自主发现生字的共同特点,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梧、桐、枫、松、柏、杉、桂、桦”等8个木字旁的生字和“掌、装”2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通过据文找树、图文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了解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能背诵课文第一、二句。 3.会写“杨、枫、松、杉、桂”5个带有木字旁的生字,书写时能注意写好笔画有穿插的部分。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梧、桐、枫、松、柏、杉、桂、桦”等8个木字旁的生字和“掌、装”2个生字。 教学难点:通过据文找树、图文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了解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无线同屏器、树的图片、树名卡片、实物投影仪 2.学具准备:四人小组一套树的图片和树名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看图聊树,揭示课题 1.(出示照片:西湖边的柳树、校园中的树)认一认照片中的树,聊聊怎么认出来的。 2.(出示课题)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正音,圈找树名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拿好课本,做好读书姿势,听老师读儿歌;也可以轻轻地跟老师一起读。 2.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自己读儿歌,既要把句子读正确,还要一边读一边把树的'名字圈出来。 3.自读反馈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分句指导读正确。 (2)学生汇报圈出的树名,教师根据汇报,在课件中标出树名。 预设1没有找全树名。请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在课件中补圈树名。 预设2圈画的树名不同。如:有的学生圈“梧桐”,有的圈“梧桐树”。 教师在学生自读课文时,用手机拍下不同的圈法并通过同屏器显示,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的停顿来判断。圈“梧桐”更合适。 4.认读树名 (1)同桌互读、互评。注意读准树名里的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逐个认读树名。适时出示本地不常见的树的图片;通过图片辨认,知道“松柏”指松树和柏树。 5.齐读儿歌 (三)发现规律,巧记生字1.出示本课带有木字旁的生字“梧、桐、枫、松、柏、杉、桂、桦”,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这些生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1发现都是木字旁的字。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引导:“木字旁”表示字意和树木有关系。这是形旁表意。 预设2发现右半边的字和整个字的读音相近。梳理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右半边字的读音和整个字的读音完全相同,如“桐、枫、杉”,随机“彡”字源讲解;另一种情况是右半部分的读音和生字读音相近,如“梧、柏、桦、松”。 小结:这些字右半部分的读音和整个字的读音有的一样,有的相近。像这样形旁表示意思、声旁表示读音的字叫--形声字。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记生字,很方便。2.运用形声字的规律,猜猜其他树名。出示:橡树、樟树、石榴树。学生尝试认读树名。 (四)据文找树,读懂第一、二句儿歌 1.出示树名:杨树。请学生从学具大信封里找出杨树的图片,并交流找的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在“高”字下面画上波浪线,这就是杨树的特点)理解“杨树高”。 2.引导学生从课文里找到有关的信息,读懂树的特点。 (1)学生自读第一、二句儿歌,找到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用波浪线做记号。 (2)据文找树摆学具:小组合作,根据找到的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从学具小信封里取出树名,和大信封里的图片对应摆放。(同时,邀请一组学生到黑板前面板演) (3)各小组对照黑板,检查是否摆放得一样,说说这样摆的理由。随机理解:“壮”、“像手掌”、“秋天叶儿红”、“四季披绿装”。随机指导朗读:读出树的特点(可以加上动作、师生对读)。随文识字:“掌、装”(“掌”和“装”也是形声字,通过给“掌”和“装”组词找朋友,帮助识记)。 (4)尝试背诵第一、二句课文(提示:可以看着黑板上的图片来背诵)。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游戏:生字大转盘。(播放根据《课堂作业本》第4题制作的游戏转盘,学生再次认读带有“木字旁”的生字。) 2.指导书写5个生字:“杨、枫、松、杉、桂” (1)引导学生观察要写的生字,交流书写注意点;教师重点指出:5个生字都是左窄右宽,右半部分都有笔画与木字旁有穿插。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笔画穿插最多的“杨”的书写。 (3)学生练写:自主观察余下4个生字有穿插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书写5个生字。注意:笔画正确、左窄右宽、笔画有穿插。 3.展示学生的书写,引导学生评价。 4.二次书写。学生对照“笔画正确、左窄右宽、笔画有穿插”的要求自我评价、打星。 《树之歌》教学设计 篇7教学目标 : 1、学会10个生字,了解词义。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 2、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理解本课词语。 3、感受北京天安门广场节日的欢庆气氛及神州大地的欣欣向荣,体会祖国的繁荣强大。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课词语,感受北京天安门广场节日的欢庆气氛及神州大地的欣欣向荣,体会祖国的繁荣强大。 教具: ppt、录像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理解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和欢庆场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 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国庆节。 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 (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 二、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显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1)多媒体播放礼炮声和国歌及天安门升旗仪式片断。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出示:“大典”,学生齐读词语。 (2)播放录像:阅兵式片断,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海陆空”。 3.指导学习第三行 (1)播放“狂欢夜”录像。 (2)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 (3)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 4.指导学习第四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 (3)出示词语,齐读:“神州”“腾飞”“中国龙”。 三、阅读课文,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 2.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焰”,重点提示“焰”字的笔顺。 (3)教学“犭”旁。提示“礻”是示字旁。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识字2 城楼 红灯 金水桥 礼炮 焰火 狂欢夜神州 腾飞 中国龙大典 检阅 海陆空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进一步了解国庆大典的盛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2.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投影片显示) 城楼 红灯 金水桥 大典 检阅 海陆空 礼炮 焰火 狂欢夜 神州 腾飞 中国龙 2.抽读词语,齐读词语。 二、朗读课文 1.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这些词,现在你是不是已经懂得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呢? 2.训练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3.学生评价 4.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跟你们比比,行吗?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词语。 5.知道老师为什么读这么好吗?教师介绍怎样有感情地朗读: 我边读边想像天安门城楼、金水桥、接受检阅的威武雄壮的陆海空三军,夜晚广场上的狂欢情景…… 6.你们也学着老师的方法来试试。 出示投影片 7.指名读,评议,再读。 8.全班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三、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把剩余的生字一齐学完。 2.读读这些词语。 3.看看这些字,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学生互相交流。 4.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着重指导以下的生字: 狂:新偏旁“ 犭”(反犬旁)。 焰:焰字的书写笔顺。 州:三点的第一点自右向左下点,其余两点自左向右下点。 5.你觉得这些生字怎样写美观呢?好好观察一下重点指导: 州:是“川”加三点,“川”的最后一竖应比其余两笔高,中间一竖略短些。 6.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写。 7.出示写得好的生字,评议再写。 【教学总结】 在教学实践中,我以学生的实际积累和水平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着力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识字2》时,针对课文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学校生活画面的12个词语,教学时创设情境,游戏练习,引导学生在熟悉、亲切、有趣的氛围中读词、识字。 1.联系生活,导入新课。课前我利用课余时间拍了一组学生活动情境的照片,上课伊始,播放学生活动照片,让孩子们说说大家在课余做了哪些有趣的活动,从而认读词组:看图书、打篮球、跳大绳、踢毽子、玩游戏。这样联系生活导入新课,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熟悉课文词语结构打下基础。 2.创设情境、游戏,实施识字教学。过渡语1: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我们还可以走出校园,走到田野里去摘果子。想去吗?就让小蜜蜂贝贝为我们带路,好吗?一路上同学们可要帮贝贝采花蜜,让贝贝吃饱了才能为我们带路呢。(出示幻灯片)同学们看,路边有许多鲜花,只要你把花朵上的字和拼音读准了就能为贝贝采到花蜜了。咱们开火车采花蜜好不好?活泼生活的语言结合画面丰富的PPT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孩子们积极地投入生字的认读活动, “采花蜜”、“摘果子” 乐此不疲。这样的游戏设计简单易行,参与者众,省时省力,学生兴趣盎然。 3. 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在学生初步认读生字后,我让学生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过渡语2:同学们已经能把生字认读出来了,那有没有好方法把这些字记下来呢?谁来说?由于平时都有进行相关的训练,因此在本节课上,孩子们表现涌跃:熟字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编口诀:古月胡、合鸟鸽;也可以用组词找朋友……他们根据本课生字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识记生字,独立识字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4. 提炼教学重点,并通过使孩子们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弹琴”两字笔画繁多,因此我把这两字作业书写指导的重点,在教学中用“猜字谜”的方式引出学习。过渡语3:我觉得还有一种有趣的方法:猜字谜。然后出示谜面:“单弓匹马”、“王家两兄弟,今日一起到。”由于有了以前自主识字的环节练习,学生马上能猜出“弹琴”两字。接着让学生观察、分析建字结构和书写要领。整个环节学生都处在一个有趣的学习氛围中,表现主动积极。 综观本节课的识字教学部分,由于运用了有效的教学措施,教学节奏紧凑、形式生活活泼,识字教学效率高。但也存在不足,如后段的教学中,让学生感悟语言的准确运用的同时未能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拓展运用,在今后的识字教学中应加强“识、用结合”的训练。 《树之歌》教学设计 篇8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想像能力;能仿写。 3、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了解那些虽然普通,但是默默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唱首歌)师;同学们唱的真好听!你们知道吗,大杨树也会唱歌,它唱什么歌呢?打开课本。 二、预习检测 1.有感情地流利的朗读课文。 2.大杨树怎么唱歌? 三.交流,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感情。 同学们,“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要想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只要多读书,就可以找出答案。 2.学习第一节。 (1)同学们捧起书本,认真地朗读第一小节,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把你们的感受讲给我们听听。开始吧! 生1:我知道了杨树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唱歌。 生2:我知道了杨树是哗啦啦地唱歌。 生3:我感受到了杨树唱歌时心情很欢快。 你们体会地真好,有风为大叶杨伴奏,有雨点和大叶杨合唱,有时欢快,有时响亮,有时宁静,歌声中充满了快乐,你能通过读表现出大叶杨的快乐吗? (2)生朗读、评价: 过渡:白杨树刮风时,唱得欢快;下雨时,唱得响亮;没有风雨时,他们也在唱,唱给谁听呢?我们快来读一读吧。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三节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你弄明白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1:我弄明白了原来大叶杨把歌唱给老爷爷、老奶奶、小朋友听。 生2:我想知道大叶杨唱的是什么? (2)对,叶杨成天哗啦啦地歌唱,它会对小宝宝、老奶奶、老爷爷唱些什么呢? (3)你们想想杨树还会在什么地方把歌唱给谁听呢?模仿第二节说几句。 生1:唱给可爱的小朋友,伴他读书真快乐! 生2:唱给辛苦的清洁工,伴他劳动真轻松。 生3:唱给我们的老师,祝她幸福又美丽! (4)你们想象真丰富,大叶杨给人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快乐,大叶杨也一定很快乐,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小结:在它的歌声中,小宝宝快乐地捉迷藏,在它的歌声中,老奶奶快乐地聊家常,在它的歌声中,老爷爷悠闲地度时光。 过渡:大叶杨不但会唱优美的歌儿,而且还有更大的作用呢。让我们来看第三小节 (5)谁带着自己的感受把第三节读给我们听。 生读,质疑:大叶杨怎么也会拉手?怎么也会鼓掌?为什么要鼓掌感谢金色的太阳?生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6)大叶杨越长越大,春天来了,枝繁叶茂,枝连着枝,叶连着叶,就像我们手拉着手,春风吹来,大叶杨在春风中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原来是鼓掌感谢金色的太阳,是太阳让大地有了四季的变化,使大叶杨春天发芽长叶,秋天落叶。 (7)再次朗读体会:感谢大叶杨为我们送来了一片凉爽。 (8)多美的一首诗歌呀,要是想永远把他留在记忆里,你应该怎么做?对,把他背下来,开始吧! 《树之歌》教学设计 篇9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初步感知儿歌内容。(重点) 一.情境导入 (1)听音乐 (2)过渡: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们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它们的结构和各自的特征吧!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学习我会认的字和词语。 3、自读提示: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4、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再读感悟 1、边读边想,每小节写了什么? 第一小节:描写了杨树、榕树和梧桐树的特点。第二小节:描写了枫树和松柏的特点。 第三小节:描写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喜好。第四小节:描写了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 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提示:本文是一首儿歌,让我们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初学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五.课堂检测 1、抄写生字 2、给带点的字选正确的音 3、选字组词 《树之歌》教学设计 篇10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树”为主题的识字儿歌。通过不同的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让学生们不仅能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很多与树有关的带“木字旁”的生字,了解汉字的偏旁表意的特点,加以归类识字。还能够了解树木的种类和特点等自然常识,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神奇,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并了解了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学习本课生字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本课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学生生活中常见了解的,也有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它们身上的自然常识极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树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四、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5、读一读,记一记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