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一语文的试题及答案 |
范文 | 初一语文的试题及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需要跟试题打交道,试题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语文的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语文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共8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的―之字应轻读的一个是( )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吾欲之南海 C、跳往助之 D、以我杓油知之 2、下面选项中―津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类的是( ) A、风烟望五津 B、后遂无问津者 C、天津 D、津津有味 3、―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 A、诗歌 B、音乐 C、小说 D、散文 4、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 A、王维 B、孟浩然 C、李商隐 D、王昌龄 5、《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 A、海明威 B、马克·吐温 C、杰克·伦敦 D、狄更斯 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 A、柯南道尔 B、笛福 C、狄更斯 D、莎士比亚 7、―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原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他的国籍是( ) A、英国 B、法国 C、丹麦 D、德国 8、为广大中学生所喜欢的《花季·雨季》的作者是 A、韩寒 B、素素 C、郁秀 D、田晓菲 9、一主持人拿起一块木板儿,将另一主持人轻打了一下。据此我们可以猜出《红楼梦》中的三个人物是( ) A、门子 贾琏 袭人 B、冯渊 板儿 袭人 C、贾珍 板儿 袭人 D、板儿 袭人 贾琏 10、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 ) A、《聊斋志异》 B、《杜工部集》 C、《稼轩长短句》 D、《临川先生文集》 11、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作者原名( ) A、金庸 B、古龙 C、曲波 D、查良镛 12、―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作家是( ) A、吴敬梓 B、蒲松龄 C、曹雪芹 D、罗贯中 13、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 14、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项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15、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村里的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小芳》) 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大中国》) C、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D、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牵手》) 16、从语音的角度看,下列行业标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存款强行,贷款富行。(银行) B、建文明城市人人参与,创优美环境个个享有。(环卫) C、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厂矿) D、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务) 17、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 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 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18、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仙女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是下面的哪句话?( ) A、我们仙女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你小心点,不就不划破了吗? B、您看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 C、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19、中国23岁以下国家足球队在雅典奥运会足球亚洲区预选赛上虽奋力拼搏,但最终失利,如果你是足球迷,要安慰、激励球员,不该说的一句是( ) A、站直了,别趴下! B、有没有下一次,心里还是没有底。 C、成也爱你,败也爱你! D、在我们心里,依然期待你真正崛起。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20-—21题。 国外某城市开设了租车自驾旅游项目。驾车人发动汽车时,车内自动放音装置就会放一段录音:―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你就可以饱览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你到法庭做客;超过80英里,欢迎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英里,请君安息吧! 20、对当地规定的驾车最高时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30英里 B、60英里 C、80英里 D、100英里 21、若用简明的语言直截了当地表达录音的内容,在说―阁下,请您后接续正确的一项是( ) A、饱览美景 B、不要超车 C、驾车慢行 D、热爱生命 22、××中学团委准备为召开团员座谈会发布通知,通知正文的最后一句应写的是( ) A、恭候莅临 B、望准时出席 C、敬请届时指导 D、欢迎大家光临 23、下列诗句后面与其代表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 C、柳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春) D、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花香。(秋) 24、公元2004年是甲申(猴)年,那么2008年是( ) A、乙酉(鸡)年 B、丙戌(狗)年 C、丁亥(猪)年 D、戊子(鼠)年 25、宋词和元曲中分别有―词牌和―曲牌,下列各项中属―曲牌的是( ) A、浪淘沙 B、水调歌头 C、天净沙 D、西江月 26、下面四句诗中,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 A、箫鼓追随春社近 B、闲来垂钓碧溪上 C、沙场秋点兵 D、零丁洋里叹零丁 27、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 花甲重逢 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 再多一度春秋 A、121岁 B、131岁 C、141岁 D、151岁 28、下列人名与出处不对应的一项是( ) A、阿里巴巴-——《一千零一夜》 B、犹大-——《伊索寓言》 C、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灰姑娘-——《格林童话》 29、朗读下边这首诗该用的感情是( ) 南国风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A、慷慨、悲壮 B、自豪、喜悦 C、悲凉、忧伤 D、愤慨、遗憾 30、―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的作者是( ) A、郭沫若 B、徐志摩 C、闻一多 D、戴望舒 31、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 ) A、三顾茅庐 B、三气周瑜 C、桃园三结义 D、三打祝家庄 3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句中包含了几种颜色( )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33、以下表示条件反射的一个成语是( ) A、朝三暮四 B、耳濡目染 C、望梅止渴 D、乐不思蜀 34、我国最早的字典是( ) A、《康熙字典》 B、《说文解字》 C、《新华字典》 D、《尔雅》 35、通常人们在信尾写上―此致敬礼,这个―此是指( ) A、信的内容 B、写信人的谦称 C、代指后面的敬礼 D、礼貌用语 36、―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中的―河最初指的是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汾河 37、世界著名通讯社与所在国家搭配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新华社-——中国 B、合众社-——英国 C、美联社-——美国 D、法新社-——法国 38、下面是有趣的成语之最,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 B、最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C、最大的被子-——幕天席地 D、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39、下列量词中,不具有形象美的一项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 B、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C、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40、仔细品味当代剧作家魏明伦回答别人提问时的一段话,选出对文中的四个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你问我成功的秘诀?有诀无秘,早已公开-——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忘义,无法无天。 A、―喜新厌旧指求创新,不守旧。 B、―得寸进尺指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永远向更多的目标去努力。 C、―见利忘义指只要有利可图,就发奋创作。 D、―无法无天指艺术创造不要让条条框框束缚,要大胆突破,勇于创新。 参考答案 1、 A2、 D 3、B4、A5、A6 、B7 、C8 、C9、D10、A 11、 D12、 B 13、C 14、C15、C16、 A17、 D18、 B19、 B20、 B 21 、C22、 B23、A24、D25、 C26 、A27 、C28、B29、 A30 、B 31、 D32 、C33、C34、 B35、A36、 A37 、B38 、C 39、A 40、C 初一语文的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普照寰宇( ) 潺潺( ) 嫌恶( ) 祈祷( )( ) 爵士( ) 阴霾( ) 酝酿( )( ) 皎洁( ) 枯涸( ) 绮丽( ) 颠簸( ) 发髻( ) 恬静( ) 峰峦( ) 卷帙( ) 屏息( ) 滑稽( ) 良莠不齐( )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5分) 惊皇( ) 栾生( ) 迁徒( ) 心不在眼( ) 苍萃( ) 辍泣( ) 折散( ) 个得其所( ) 急据奔流( ) 嘻戏( ) 3、古诗词积累,将下面诗文上下据补充完整。(6分) ① ,还来就菊花。 ②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③正入万山圈子里, 。 ④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 4、下面四项中不是比喻的是( )(1分) A、他长得像爸爸。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C、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 D、那一轮满月就像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 5、名著考察。(3分) 《狐狸和狗》的故事出自《 》 ,请想一想,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请按要求回到问题(6分) 人生在世,需要许多感恩:感恩父母,把世界给了我们;感恩老师,把知识给了我们;感恩自然,把鸟语花香给了我们……在品享这些的同时,我们需要表达,更需要回报。 ①设想一下,你打算在寒假如何回报养育你的父母。 ②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③仿照示例,写一条从自然景物中得到的哲理。 竹子--及凌云处也要虚心。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6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9.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2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6分) 阮裕禄在剡(地名),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借者无不皆给( ) ②意欲借而不敢言( ) ③阮后闻之( ) ④遂焚之( ) 11、根据文段意思,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12、你同意阮光禄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2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风筝》中的语段,完成13-17题。(14分) ①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②但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③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④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⑤“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⑥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⑦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⑧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3、语段①中加点的“不幸”应怎样理解?(2分) 14、语段①中“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应具体指前文的哪些事?蕴含着什么深意?(3分) 15、作者产生忏悔之意的原因是:(2分) 16、语段②中“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为什么?(2分) 17、你觉得小弟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几句话吗?(2分) 18、语段⑤中“无可把握的悲哀”应怎样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2题。(14分) 老海棠树 (1)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2)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3)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4) 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5)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6)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 。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7) …… (8) 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8、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2分) 19、②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 20、品读第⑥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3分) 21、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____(3分) 22、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3分)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5题 略 6、注重文采,发扬个性。 二、文言文阅读:7、略 8、译句子:“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份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9、陈元方是一个诚实守信,待人有礼貌,能言善辩的小孩。 10、略 11、译句子:我虽然有车,但使人不敢来借,要车又有什么用呢? 12、做人不能因吝惜自己的钱财而不肯去帮助他人。(意思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一)略 答案:(二) 18、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 19、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亡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 20、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 21、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22、观点明确,围绕中心 ,语言流畅。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