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园优质教案:小猫钓鱼 |
范文 | 幼儿园优质教案:小猫钓鱼(精选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优质教案:小猫钓鱼,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优质教案:小猫钓鱼 篇1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2、培养专心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欢快的音乐。 2、磁卡:“三心二意”、“一心一意”。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8.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中的故事,通过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故事里都有谁?她妈去小河边做什么?谁能猜猜故事的内容? (2)幼儿阅读后回答。 (3)教师:小朋友的故事编的真精彩,可是我们书上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教师带领幼儿共同阅读故事《小猫钓鱼》,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1)教师随音乐讲故事。 (2)教师:故事里都有谁呢?它们在做什么?小猫开始时钓到鱼了吗?为什么没有钓着?(因为它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做事总是三心二意的。) (3)教师:后来小猫钓到鱼了吗?为什么?(钓到了,因为它听了妈妈的画,一心一意去钓鱼。) 3、帮助幼儿理解“三心二意”和“一心一意”的意义。 (1)引导幼儿理解“三心二意”的意义。 A、教师出示词卡。教师:你们知道什么是“三心二意”吗? B、幼儿分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三心二意”就是形容做事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忙那个,结果什么事也做不好,什么事也完不成。 (2)引导幼儿理解“一心一意”的意义。 A、教师出示词卡。教师:那么,你们摘掉什么事一心一意吗? B、幼儿分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一心一意“就是形容一次只做一件事,做事很专心,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注意力比较集中,事情往往完成得比较好。 4、请幼儿向小伙伴说一说自己做事的经历。 (1)教师:你有没有像小猫这样做事三心二意的经历呢?结果怎么样呢? (2)幼儿回答。 (3)教师:你有没有像小猫后来那样做事一心一意的经历呢?结果又是什么呢? (4)幼儿回答。 5、引导幼儿养成做事专心的好习惯。 (1)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是学习小猫的“三心二意”呢?还是学习小猫的“一心一意”呢? (2)幼儿回答。教师小姐:小朋友们说得很对,我们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一心一意”,只有专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完,做好。 幼儿园优质教案:小猫钓鱼 篇2【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作品中角色的特点与对话。 2、感受故事中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活动准备】 图片“小猫钓鱼”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导入, 引出话题 一起做手指游戏,然后问幼儿“三根手指变成了什么?”(小花猫) 二、认真倾听教师讲故事,讨论故事内容,理解角色的行为与对话 (1)故事《小猫钓鱼》主要讲的是谁? (2)小猫和妈妈都钓到了吗? (3)前面小猫为什么钓不到鱼? (4)最后小猫钓鱼时又发生了什么情况呢? 三、安静、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四、讨论:感受故事中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当小猫没有钓到鱼的时候,他心里怎么想?说了些什么话?说话时会是什么口气?你能表演一下吗? 【活动延伸】 1、思考我们做什么事情要一心一意。 2、采访家人,收集整理有助于一心一意的方法。 【活动反思】 中班是幼儿的注意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的重要时期,以故事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一心一意与三心二意对生活的影响,避免了空洞的说教,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活动反思】 中班是幼儿的注意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的重要时期,以故事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一心一意与三心二意对生活的影响,避免了空洞的说教,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优质教案:小猫钓鱼 篇3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10,学习了1—5的写法之后的一节有关“0”的教学。“0”的教学较其他数字教学难度稍大,因此教材中单独提出一节结合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来认识“0”,重点理解“0”所表示的不同含义。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广泛的搜集资料以及整个教学必须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为课堂上学生理解“0”的意义作好铺垫,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进行理解而不觉的枯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0”表示的几种意义。(可以表示没有、水结冰的温度、起点、占位等含义);学会正确地读写“0”;掌握“0”的含义,在生活中运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0的含义和正确书写0。 教学准备: 1、把学生每6人一组,分成8个小组,每组有6根鱼竿、5条鱼。 2、电脑课件、实物投影、温度计、直尺、小猫头饰、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谜激趣。 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有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 2、猜一猜: 胡子不多两边翘, 开口总说妙妙妙。 黑夜巡逻眼似灯, 日里白天睡大觉。(打一动物)谜底:猫 3、下面我们一起戴小猫头饰扮演玩小猫钓鱼的游戏。 (出示课题:小猫钓鱼) 二、自主探究体验,初步感知“0”的含义。 1、在动中学,理解“0”。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钓鱼比赛。 (2)、小组汇报,交流,并说说你钓了几条鱼,可以用几来表示? (3)、学生讨论:一条鱼也没钓着,究竟用几来表示?(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当一条鱼也没钓着时,可以用“0”表示。) 2、在乐中说和做,加深对“0”的理解。 (1)、老师做,学生说。 师(手里拿3支铅笔)问:老师手里有几支铅笔? 生:3支。 师(把手里的铅笔放进文具盒)问:我现在手里还有铅笔吗?用几表示? 生:没有,用“0”表示。 (2)、学生之间互相做,互相说。 (3)、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感知“0”表示“没有”的含义。 三、发散思维,丰富“0”的含义。 1、想一想:你们还在哪里见过“0”? (1)、小组内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温度计上有“0”,直尺上有“0”……) 2、认一认。 (1)、出示温度计,讨论:“0”在温度计上表示什么?(表示气温是0度) (2)、指导观察直尺。 ①、找出数字“0”的位置,知道“0”在“1”的前面,并按数学顺序开小火车读一读。 ②、了解“0”在直尺上的作用。(“0”也表示开始,是起点。“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0”比“1、2、3……”小。) 四、“0”的书写。 1、师:“0”有这么多用处,我们应该学好“0”,写好“0”。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这个“0”的形状像什么?(像一个鸡蛋、像拼音里的“0”字……) 2、师:请小朋友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0”?要注意什么? 3、听《写“0”儿歌》(电脑显示): 数学“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先听儿歌,并伴随音乐有节奏朗读一遍。)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书空。 5、写一写。 (1)、学生尝试写。 (2)、展示学生书写作品。(学生自评、互评优缺点。) (3)、再次写“0”。(学生在课本第8页上写“0”) 五、实践应用,深化新知。 1、填一填。 出示课本“小猫钓鱼”主题图,依次填写每只猫钓了几条鱼?用数字几来表示?(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第四个空里为什么写0?) 2、一笔画(从“0”出发)。 3、游戏:排一排。 (1)生拿出“0—5”的`数字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 (2)小组汇报排的结果。(上台展示) 多数组按0,1,2,3,4,5排,少数组按5,4,3,2,1,0排。 (3)说一说。 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什么数? 4、开放题。 听老师讲故事:大树上有5只小鸟,一个猎人“砰”地放了一枪,鸟儿怎样了?猜一猜现在树上还有几只鸟呢?能用数字表示出来吗? 六、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 2、你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汇报给家长听吗? 幼儿园优质教案:小猫钓鱼 篇4一、设计思路: 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音乐游戏不仅提供了情节,而且充满了趣味性,并且给了孩子们音乐的享受。《小猫钓鱼》这首歌曲旋律轻快、朗朗上口,歌词部分有唱有说,趣味性强,适合孩子们进行表演。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老师的情景表演贯穿整个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通过生动的歌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歌曲;有趣的“钓鱼”游戏巩固对歌曲的掌握、体验游戏的快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发展。 二、活动目标: 1. 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小猫去钓鱼”。 2.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钓鱼竿、小鱼、池塘、PPT等。 四、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今天天气真好,朋友们我们一起去郊游吧!(播放《去郊游》音乐) 2.看看、说说小猫去干嘛(观看PPT) 师:还有一个朋友也去郊游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那是谁?(出示小猫拿鱼竿PPT)是小猫,我们一起来跟小猫打声招呼。 师:猜猜小猫要去干什么呀? 二、欣赏歌曲前半段 1.教师边唱边表演“小猫去钓鱼” 师:小猫去钓鱼了,小猫呀一边钓鱼一边唱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猫唱了什么。 2.帮助幼儿回忆理解歌词。 师:你们听到什么了? 师:小猫有没有钓到鱼啊?歌曲是怎么唱的?(唱: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 3.带领幼儿演唱前半段。 师:请大家用手臂当钓鱼竿和小猫一起来钓鱼。 三、欣赏歌曲后半段,重点学习说唱部分 师:小猫钓了许多鱼,到底钓了几条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啊?一起来数一数。(重复说唱部分) 四、完整演唱歌曲 师:小猫的本领可真大,钓了这么多的鱼,我们一起来学小猫钓鱼吧。 师:小猫们唱得真好,钓了这么多鱼,我们坐到池塘边休息一下! 五、音乐游戏 1.讲解游戏玩法。 师:老师来当小猫,谁来做小鱼呢?哦,你们都来做小鱼。等会儿我要来钓鱼的,我的钓鱼竿掉到哪条鱼,你就跑到我的后面来,拉着我的衣服,跟着我回家。 2.第一遍游戏。 师:我要出发啰!小鱼们一起唱歌哦! 3.第二遍游戏。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们也来当小猫,我们一起来钓鱼。这一次,我们把所有的小鱼都钓上来行不行? 4.师:我们每个人都钓到鱼了,真开心,我们带着自己钓到的小鱼一起回家吧。 幼儿园优质教案:小猫钓鱼 篇5运动目的: 1、乐与加入数学运动 2、能发明物体的特性并举行分类 运动预备: 有色彩标志的鱼缸3只垂纶东西人手一套 每人一个小篓 3种色彩、巨细差别彩色鱼多少(红黄绿 3种)垂纶池的场景部署猫妈妈的头饰小猫胸饰人手一份 一、幼儿闭上眼睛做睡觉状 先生:宝宝们 起床了(听音乐做一样平常生存模拟行动) 宝宝们 你们饿了吗?(饿了) 本日的气候真好啊,宝宝和妈妈一路到表面去垂纶好欠好? 幼儿边听音乐边垂纶 (领幼儿到鱼池的场景部署,让幼儿自由垂纶。钓到的鱼放在小篓里,等鱼池里没有鱼了让幼儿回到座位上坐好。) 先生: 鱼池里的鱼都钓完了,我们回家吧。领导幼儿回到座位做好。(把鱼竿收起来放在小椅子下面) 先生:宝宝们真锋利,钓了怎么多的鱼,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吗? 请个体幼儿拿着本身的小篓上前说说你钓了些什么样子的鱼,它们是不是一样的?(纷歧样)有什么纷歧样?幼儿手工制作(色彩纷歧样)它们都有些什么色彩?( 红、黄、绿、)(另有什么处所也是纷歧样的?(有的大有的小) 请幼儿把大的鱼给妈妈吃。 先生:小鱼太多了,我们先把它们养在鱼缸里好吗? (出示有色彩标志的鱼缸3只)(红、黄、绿、)提问:这个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纷歧样?(色彩纷歧样)这个是什么色彩啊? 本日妈妈要来考考宝宝。妈妈要请宝宝把小鱼依照它们身上的色彩,把它们送到一样色彩的鱼缸里。 幼儿操纵运动 那就请宝宝轻轻地把小鱼送到鱼缸里,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万万不要把他们送错了。 请你们看看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哇,宝宝可真棒啊!把红的鱼送到了赤色的鱼缸里,把黄的鱼送到了黄色的鱼缸里,把绿的鱼送到了绿色的鱼池里,真锋利! 妈妈如今给你们每个宝宝一条鱼 你们本身出去玩,可以和另外宝宝相互说说你的小鱼是什么色彩的。 幼儿园优质教案:小猫钓鱼 篇6教材分析: 数学《小猫钓鱼》是以猫哥哥和猫弟弟一起去河边钓鱼、吃鱼的故事情景贯整个活动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情景能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避免出现枯燥、乏味、理论性的生硬教学。 故事中猫兄弟去钓鱼的时候选择钓鱼竿,钓上鱼后分鱼,按照鱼的大小选择锅子煮鱼,鱼煮好了选择大小不同的盘子盛鱼等一系列的故事情节都是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来根据不同物体的大小学会配对和分类,在故事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中一次次地引导幼儿巩固对物体大小的概念,幼儿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也为突破活动重点打下良好基础。 在活动最后,教师稍增加了难度,幼儿的操作中体现了区分物体大中小的概念,使整个活动有了递进性,对幼儿的学习有了层次性,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目标: 1. 学习根据物体大小进行配对和分类。 2. 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感受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河背景图一张,大小不同的3只猫、3根钓鱼竿、3条鱼、两个锅、两个盘子。大小不同的两条鱼人手一份,篮筐两个。大小不同的兔子和长颈鹿人手一个,自制房子操作纸一张,大展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小动物们要出去玩了(出示大猫和小猫图片),它们是谁啊?(引导幼儿向猫咪问好)二、情景导入,学习按大小不同对应摆放物体。 1. 提问:小朋友猜一猜哪个是猫哥哥?哪个是猫弟弟?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出示两根大小不同的钓鱼竿)师:猫兄弟来到了河边,它们玩累了,肚子饿了,想要钓鱼吃,这里有几根钓鱼竿?它们是什么样的?(一根大、一根小)猫哥哥用哪根?猫弟弟用哪根?(将钓鱼竿按大小分别放在猫兄弟的手中) 3.(出示两条大小不同的小鱼)河里游来了2条小鱼,谁钓大鱼?谁钓小鱼?(请幼儿对应摆放) 4.(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锅)鱼儿钓上来了,猫哥哥和猫弟弟要把鱼儿煮一煮,看看这里有两个怎么样的锅?大鱼放在哪个锅?小鱼放在哪个锅?(请幼儿对应摆放) 5.(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盘子)鱼儿煮好了,大鱼放在哪个盘子?小鱼放在哪个盘子?(请幼儿对应摆放) 三、幼儿分类摆放,喂猫兄弟吃鱼 1. 请幼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小鱼,说一说哪条是大鱼,哪条是小鱼。 2. 每个幼儿将鱼分别放入贴有大猫和小猫的相应箩筐内,为猫兄弟吃鱼。 四、幼儿操作练习,初步学习分类摆放大小物品。 指导幼儿完成“送小动物回家”的练习,学习区分大小。 五、延伸活动,初步认识并尝试区分大中小的物品。 教师出示“猫二哥”,尝试区分大中小三种的物品。 幼儿园优质教案:小猫钓鱼 篇7游戏目标: 1、喜欢听故事,并能在小朋友面前表演故事。 2、初步理解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的含义。 3、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4、知道做事情要坚持到底。 5、在观看故事表演和参与游戏的活动中,能够坚持完成任务。 6、乐意参与表演活动,并坚持到底。 游戏准备: 1、准备好场地并布置好场景。 2、背景图、录音机、磁带、小猫头饰等。 3、小猫钓鱼课件、白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游戏过程: 一、观察过程: 1、师出示背景图请幼儿观察 2、师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二、欣赏并学习故事 1、师放录音请幼儿欣赏一遍故事 2、师播放课件请幼儿用感官来熟知故事 3、师提问幼儿:谁和谁在干什么?小花猫是怎样做的?蜻蜓蝴蝶飞来后小花猫又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4、师生讨论:我们应该向谁学习?为什么? 5、教师小结:告诉幼儿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的含义。以后我们做什么事儿都应该一心一意的道理。 6、请个别幼儿在小朋友的面前表演故事。 三、活动延伸: 绘画《小猫钓鱼》 1、师生谈话:小朋友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让我们一起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这个故事好吗? 2、教师为幼儿提供绘画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 3、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发挥想象力。 4、作品展示,并投放到美术活动角供幼儿欣赏。 幼儿园优质教案:小猫钓鱼 篇8活动目标: 1、运用数数的经验比较7以内的两个集合的多少;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池塘两个(圈)、背景音乐(小猫钓鱼)、黑板架两块; 2、钓鱼竿15根、纸质餐盘人手一个; 3、三色(红、黄、蓝)小鱼若干(大小、花纹不同); 4、装有数量不等的小鱼餐盘若干; 5、小猫图片两张。 活动过程 一、游戏:钓鱼(体验钓鱼的方法) 导入语:我是猫妈妈,今天我们一起去钓鱼。 提问:小猫们,你最喜欢吃什么鱼? 小结:池塘里的小鱼颜色不同、大小不同、身上的花纹也不同。 玩法:站在岸边轻轻地用鱼竿钓自己喜欢吃的小鱼,钓到后放入自己的餐盘里。音乐停了游戏结束,把鱼竿放回池塘边。 二、比一比:谁钓的鱼多(运用数数的经验比较7以内的两个集合的多少) 导入语:找个朋友比一比,看看谁钓到的鱼多。 游戏后分享:哪盘鱼多?你是怎么比的? 小结:鱼少的时候,眼睛一看就知道有多少;鱼多的时候,需要数一数、比一比。 三、找一找:小猫爱吃的鱼(运用数数的经验比较7以内的两个集合的多少) 玩法:每人有两盘鱼,找到多的一盘鱼送给小猫。 游戏后分享:这些都是小猫喜欢吃的鱼吗?哪盘鱼多?你是怎么比出来的? 小结:眼睛看不出的时候,就可以用数数的办法来比出鱼的多少。 幼儿园优质教案:小猫钓鱼 篇9活动目标: 1. 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小猫去钓鱼" 2.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小猫的胸卡、钓鱼竿、小鱼、水桶、PPT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看看、说说小猫去干嘛(观看PPT)---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谁来了?(出示小猫拿鱼竿PPT)----是小猫,我们一起来跟小猫打声招呼。 -----仔细看看,小猫手里拿着什么呀?它要去干什么呀,谁来猜一猜? 二、欣赏歌曲前半段,初步感受歌曲旋律,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边唱边表演"小猫去钓鱼"●师表演一遍。(小幅度做动作)----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啊,原来小猫去钓鱼了,小猫呀一边钓鱼一边唱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猫唱了什么。 2.帮助幼儿回忆理解歌词。 -----你们听到小猫去干什么了?(钓鱼)-----小猫去钓鱼!理解、感受不同节奏的小鸡叫声,在游戏中感应小节末拍节奏。歌里怎么唱的?试试!(唱: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小猫有没有钓到鱼啊? -----那它钓到的鱼多吗?歌曲是怎么唱的?(唱: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我们再来听一听!(师唱: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3、教师再次边唱边表演。 -----小猫钓了真么多的鱼,真开心!我们一起来唱唱,好不好? -----唱的真不错!小猫钓了许多鱼,那到底钓了多少呢……三、欣赏歌曲后半段,学习说唱部分。 ●师完整演唱歌曲。 -----小猫钓了许多鱼,到底钓了几条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啊?真的吗?我们再来数一数。(重复说唱部分)------原来小猫一共钓了5条鱼,那小猫每一次钓都只钓上来一条鱼吗? 哦,小猫有一次钓上来了两条鱼呢!我们一起来念一念!(指着课件一起念"三条四条钓上来")四、完整演唱歌曲。 -----小猫钓了这么多鱼,真开心!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唱一唱,好吗?(图谱)-----小猫的本领可真大,钓了这么多的鱼,我们一起来学小猫钓鱼好不好?聪明的小猫找一个空一点的地方站,小手拿着鱼竿,准备好了吗? (师幼一同表演唱)------小猫们唱的真好,钓了这么多鱼,我们回家吧!(请幼儿回座位)五、音乐游戏。(巩固歌曲,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1.讲解游戏玩法。 -----老师来当小猫,谁来做小鱼呢?哦,你们都来做小鱼。 -----等会儿我要来钓鱼的,我的钓鱼竿掉到哪条鱼,你就跑到我的后面来,拉着我的衣服,跟着我回家。我来钓第一条鱼,试试看!三条四条钓上来,哦,你们都喜欢我,要跟我回家。第五条鱼钓上来。 2.第一遍游戏。 ----我要出发罗!小鱼们一起唱歌哦!声音要甜甜的。 -----小鱼钓上来了,我们站站好! ----我们看看是不是钓上来了5条鱼。第一条是哪条鱼,第二条?(请幼儿按顺序排好队)一起来数数是不是5条鱼!下面的小鱼谁帮忙数得好一会也请他来做游戏。(数数)是不是5条鱼都钓上来了?(是)好,小鱼小鱼快快回家,和你们的好朋友在一起。 3.第二遍游戏。 -----小猫的肚子又饿了,我要出发钓鱼了,这一次,我要钓的唱歌好听的鱼宝宝,哪条小鱼嘴巴张得圆圆的,声音甜甜的我就去找他做朋友。准备好了啊。 4.第三遍游戏:再请名幼儿做小猫。 -----还有谁想来试试?(请一名幼儿)这一次,我们把所有的小鱼都钓上来行不行? 我们一起去钓鱼啦!(钓至五条鱼时,所有的小鱼钓上来)都钓到鱼啦!小鱼们跟着小猫回家去吧!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幼儿园优质教案:小猫钓鱼 篇10活动名称:小猫钓鱼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做事要耐心、仔细。 2、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做事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操作卡片《小猫钓鱼》、电视机、展示仪 2、室内布置一大池塘。 3、猫妈妈头饰一只。 活动过程: 1、幼儿游戏,为幼儿理解故事做铺垫。 教师带上头饰,引导幼儿进入情境。 小猫最喜欢吃鱼了,今天猫妈妈就带小猫到池塘边学习自己钓鱼。 2、让幼儿边看电视边听故事《小猫钓鱼》,并组织幼儿讨论。 (1)提问:猫妈妈钓到鱼了吗?小猫有没有钓到鱼呢? (2)小猫一开始钓到鱼了吗?为什么? (3)为什么后来钓到鱼了呢? (4)小朋友们说说怎样才能钓到鱼? (5)教师小结:只要一心一意,认真仔细、耐心地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3、组织幼儿继续玩钓鱼的游戏。 延伸活动: 在日常教育中继续教育幼儿做事要有耐心。 教学反思 活动与生活相互融会贯通,孩子不但对意思简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该如何做,不过还得有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多引导、教育,否则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