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班音乐教案 |
范文 | 小班音乐教案模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音乐教案模板1活动计划: 小班幼儿热爱自由表演,但他们的身体动作与音乐节奏还有待提高。因此,我制定了以下音乐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节奏变化,提高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能够跟着音乐唱歌,配合动作。 2.初步学习节奏型,如“ㄧX X X -ㄧX X X Xㄧ”,并能通过图谱拍节奏。 3.尝试创作歌词,提高幼儿的创造性。 4.感受表演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三副节奏型图片:“ㄧX X X -ㄧX X X -ㄧX X X Xㄧ”,两张小手和小脚的图片,一台录音机和歌曲伴唱带,每个幼儿都有一个小马鞭。 活动过程: 1.热身练习:“小喇叭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2.复习歌曲《干净的小手》。 3.出示小手和小脚的图片,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并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师说:“我们唱了《小手真能干》,今天我们请能干的小手和小脚来比赛,看看谁的本领更厉害!”接着,教师展示了小手的节奏型:“ㄧX X X -ㄧ”,孩子们进行练习并跟着音乐做出“拍拍手”的动作。 接着,教师展示了小脚的节奏型:“ㄧX X X -ㄧ”,孩子们加上“踏踏脚”的动作进行练习。 最后,教师展示了同时出现的小手和小脚图片和节奏型:“ㄧX X X Xㄧ”,孩子们跟着音乐同时表演“拍手踏脚”的动作。 4.教师放录音,播放《拍拍踏踏》的歌曲,让幼儿感受旋律和歌词。 (1)第一遍,孩子们只需要倾听音乐,感受它的美。 (2)第二遍,孩子们可以自由加入动作表演。 (3)教师在表演过程中纠正孩子们的错误,例如“拍手踏脚”的节奏要对齐。 (4)与教师一起表演这首歌曲。 (5)增加歌词创作:引导幼儿想象出不同的动作,辅助幼儿填入歌曲中唱出来。例如:拍腿、拍肩、拍头等。提醒幼儿每段歌词需要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动作,让想出动作的幼儿带领大家一起唱歌并配合动作。 5.律动活动:小骑士 将小马鞭发给幼儿,骑马奔向广阔的草原。 反思 我参与了一次名为“拍拍踏踏”的音乐教育活动,这是一首将节奏和歌唱相结合的歌曲,通过鼓掌踏脚的动作演绎体验歌曲节奏感和身体的韵律美。在活动中,我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关注幼儿的个人差异,使用游戏化、拟人化的形式和新颖丰富的可视化工具,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节奏,唱出节奏并进行对应动作,通过节奏和动作创作歌词。从中培养幼儿动手、动脚、动口、动脑和动耳的能力。我认为本次活动的亮点在于:1.适度使用教具,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在学习节奏型时,我使用了图片和节奏模式一一对应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并以比赛节奏乐的主线,引出主题,调动兴趣。在具有直观生动的教具吸引下,幼儿很快掌握了节奏型的打法和动作技巧,为下一环节的歌曲表演打下良好基础。2.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生动的教具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还不够发达,在做“拍手踏脚拍手踏脚”的动作合拍时,我发现有的幼儿手忙脚乱,协调性不足,于是我让幼儿放慢速度进行多次练习,并用小手小脚的口吻及时鼓励幼儿的进步,让幼儿保持积极情绪,树立良好的信心。几次练习后,幼儿的情绪高涨,甚至连平时不喜欢表演的孩子也能跟着音乐做动作合拍。3.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不忽视每一个环节。在最后复习律动《小骑士》时,我为幼儿准备了新颖的马鞭道具,幼儿们挥动马鞭,深刻体验表演音乐的美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本次教育活动。 当然,本次活动仍有许多不足之处:1.语言表达有时不够严谨。2.在学习节奏时,如果配上响板乐曲的敲击效果会更加出色。3.还需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贝多芬曾说过:“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心灵,让灵魂在音符间奏响。”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音乐形象的整体性,从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到教师演唱范例,足以影响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从学生的演唱到每一首歌曲的处理,都应突显音乐形象的整体性,帮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接受教育,感受音乐之美。 小班音乐教案模板2活动目的 1. 在基本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让幼儿能够唱出准确的曲调,并发音清晰明了。 2.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融入到创作中,并且能够展现出来。 3. 让幼儿以初步的方式感受到生活艺术的美好,并且享受到活动的乐趣。 4. 让幼儿了解和体验歌曲中幽默轻松的特点,能够在音乐中参与游戏。 5. 初步学习使用对唱的方式来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幼儿发挥他们的想象和创意,用创作歌词并表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所需准备的材料包括:背景图、大桥图片、鸭子图片和其他相关图片。 活动流程 一、活动导入 1. 让孩子们听到小鸭子的叫声,并引出小鸭子的形象。 2. 让幼儿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一谈自己对于鸭子的了解和认识。 3. 以小鸭子走路为引子,带出本次活动的主题。 二、学习歌曲 1. 通过一步步出示图片的方式,让幼儿能够逐渐记忆歌词,并为后续的歌曲创作做好铺垫。 2. 让“小老师”去教唱该歌曲。 三、歌词创作 1. 进行一次谈话活动,让幼儿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甚至可以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创作中。 2. 让幼儿们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加入到歌曲之中,并引导他们如何进行歌词创编。 3. 教师与幼儿们一起创编歌词,并让幼儿们进行表演。 四、活动结束 让教师和幼儿们一起到教室外探寻一些更多的有趣的事物,将其加入到歌词中。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们将自己的创作和场景画出来,并进行分享。 活动反思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扮演了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听众和观众的角色。例如,当孩子们遇到表达困难时,我与他们一起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将想法融入活动中;当孩子们唱歌、跳舞时,我关注他们的表情和情感变化,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创造和谐的氛围,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和提高感受力。这次活动对于孩子们的语言词汇积累、表达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培养作用。但是,我也认识到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加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 小知识:鸭是雁形目鸭科和鸭亚科的水禽的统称,也称为真鸭。鸭子体型较小,颈较短,嘴巴相对较大。它们的腿位于身体后方,所以它们的步态有些蹒跚。 小班音乐教案模板3教学目标: 1.运用音乐律动进行热身,使幼儿愉悦地进入音乐氛围。 2.培养幼儿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声势和乐器,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鼓励幼儿亲身参与音乐表演,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情感。 教学重点: 1.培养幼儿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声势和乐器。 教学准备: 1. 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 2. 乐器:节奏棒 3. 旧报纸切成的刷子、彩色贴纸和打印好的粉刷图片 教学内容: A. 音乐律动热身:《蛙蛙快乐颂》(5分) 1.老师让幼儿站在标示好的位置上(地板上有标记)。 2.老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跟着音乐做律动。 3.幼儿完成律动后,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幼儿跟着音乐动起来即可。 B. 听取音乐游戏(10分) 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不同的音量和语调叫出幼儿的名字,幼儿通过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 例如:老师说“贝贝贝贝在哪里?”,幼儿可以起立、举手等做出回应,还可以说“哎”、“在这儿”等话语作出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幼儿互相拍手,并以唱歌的方式问好。 例如:老师唱“12 3 4︱5-︱54 32︱1-‖”,幼儿跟唱“12 34︱5-︱54 32︱1-‖”,并大声说“老师好,老师好”。 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 老师说:“我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幼儿们要认真听,认真看,看我的手怎么跟着音乐起舞!” C. 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25分) 1.教师播放乐曲《粉刷匠》。 2.教师使用节奏棒,教导幼儿随着歌曲的每个节奏拍打棒子。 3.老师展示制作好的刷子,并向幼儿介绍如何使用刷子,模拟刷墙的.过程,同时幼儿使用彩色贴纸在自制的刷子上贴画。 4.教师展示打印好的粉刷图片,教导幼儿观察、选择并贴画。 5.幼儿对《粉刷匠》进行歌唱、跟唱,跳舞和手势表演。 如何配合音乐跳舞?在这里,老师将会请大家跟着音乐一起起舞。 ②首先,配班老师会放出音乐,而主班老师则会带着节奏做出动作。 ③接着,老师会请小朋友们模仿老师的动作,跟着音乐一起活动小手。 ④在孩子们的表现中,老师不断地鼓励和表扬他们。 这里也附上一些跟着音乐手舞足蹈的律动: 第一段乐曲:在胸前拍手 第二段乐曲:前平伸左右摇手 第三段乐曲:前平伸双手上下刷墙 第四段乐曲:用食指交替点鼻子 C.经典曲语言游戏(10分) 1.猜谜语: ①老师说:“喜欢猜谜语吗?请你们猜一猜:‘两棵树,十个叉,不开花,不长叶,吃饭劳动全靠它’”(正确答案:手) ②老师问孩子们的小手可以做些什么? 2.小手有大作用: ①老师展示出自己手的用途,如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和粉刷等。 ②老师请孩子们模仿自己的动作,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音乐节奏创意(10分) ①老师将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个动听的儿歌。请孩子们仔细听,跟着节奏拍手唱歌。歌词如下: “我是个粉刷匠,刷的漂漂亮亮。 刷啊刷,我刷房顶,我也刷房墙。 我握着我的刷子,刷来刷去忙。 咦?我的小鼻子,变得变了样。”(节奏型为:×× ××│×× ×│×× ××│×-‖) ②老师说一句话,孩子们跟着节奏跟唱: ③老师播放音乐,孩子们跟着节奏拍手跳舞。 D.音乐节奏刺激(20分) 1.配合声音跳舞 (老师用一张旧报纸折成刷子在墙上做粉刷的动作。) ①老师请孩子们看看,自己刷墙时的动作,看看孩子们能不能给他的刷子配上声音。孩子们可以先看一看,配班老师是如何配合的(刷长时配以唰-,刷短时配以唰,总的节奏型是:×× ××│×× ×│×× ××│×-‖)。 唰唰唰唰 唰唰 唰 唰唰 唰唰唰 ②让小朋友一同为我的画笔配上更动听的声音(也可以用“咔嚓”、“沙沙”等替换) ③老师在粉刷的时候为其配上悦耳的音乐,指导学生边手作边跟唱歌词,在音乐的节奏中前后挥动刷子(双跪坐,双手按照音乐节奏前后刷涂)。 2.老师介绍乐器-节奏棒,并演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使用节奏棒为音乐伴奏,为音乐配上美妙的节奏(重复两次) E.音乐短舞曲(10分) 使用幼儿常用的音乐作为结尾 F.爱的鼓励(4分):老师表扬每个小朋友的表现,并贴上代表荣誉的彩色胶纸 G.再见歌曲(1分): 1.老师和学生一起唱再见歌曲 2.告别环节:两位老师带着微笑向每位家长和小朋友说再见 六.婴幼儿护理提示: 1.在音乐语言游戏过程中,老师要求小朋友按照节奏朗诵儿歌,并确保有节奏感 2.注意节奏棒的使用方法,避免对幼儿造成伤害 教学反思 09教育专业二班 组长:xxx,学号:09130711079 优点: 1.准备的教材和音乐非常丰富,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老师的教学态度很好,能够让幼儿集中注意力。 3.整个课程内容非常丰富,能够有效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缺点: 1.教学重点不太突出。 2.备课不充分,导致在说谜语时有些紧张,表达不够流畅。 3.与配班老师的沟通不够充分,导致在开始时音乐没有完全准备好。 建议:这种教学方式更适合亲子班。 组员:董睿,学号:09130711080 优点: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准备的教学材料非常丰富。 2.教学内容非常吸引人,能够让幼儿真正融入进来。 3.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在问题环节中引出内容,激发幼儿的思考能力,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4.能够在课前为幼儿进行预备活动。 5.在课堂上以问候的形式进行幼儿的发声练习。 6.在课后也以同样的形式向老师告别。 7.语言表达生动,语速适宜。 有待改进和建议: 1.建议多放松,让语句更流畅。 2.建议让幼儿尝试使用更多乐器进行练习,以感受更多乐器的演奏。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