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
范文 |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通用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通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通用1教学目标: 1.培养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并学会运用。 2.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3.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4.观察字的结构,练习书写。 5.背诵经典句子。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教学准备: 积累本,ppt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导入: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是人的记性再好,也不如时常拿笔记录你认为有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学会经常从文章中摘录有用的好词佳句并积累下来。 好词和佳句是两个概念。好词就是优美的词语,佳句就是对某种事物的描写和表达生动准确的句子。 积累词语能更好地帮助以后写作文,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词语小仓库,写起文章就不愁词句贫乏,还可以扩展知识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积累了什么词语,并怎样运用的吧? 【设计意图:通过俗语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明白积累语言的重要性,并初步对好词佳句有所了解,有助于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时做好筛选。】 2.生读第一个句子,并说说“窃窃私语”的意思,同桌之间表演一下什么是窃窃私语。小组内点评运用是否恰当,再全班交流。 3.拿出积累本,在本单元的语文学习中你积累了什么好词佳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吧。 (小组内交流记录的好词佳句,并推选出积累最丰厚的同学进行全班交流。) 4.你能运用你积累的好词语写个句子吗? (学生口头造句,同桌互相点评。) 5.下边还有两个句子,是根据第一个句子仿写了第二个句子。 (1)大家看看第二个句子模仿了第一个句子的哪些方面? (修辞手法) (2)出示句子:清晨,小鸟在枝头放声歌唱,梳理自己美丽的羽毛,迎接新的一天。 你能仿写吗? 生练习仿写句子。 【设计意图:修辞手法从二年级就开始讲解,一直贯穿于小学语文学习,随时随地练习拟人等修辞手法为学生的说话写作打下基础。】 二、词句段运用: 1.过渡:交流平台中我们联系了句子的仿写,现在我们来看看句段的仿写。 出示“语句段运用”要求。 2.老师适当点拨。(要找出规律,明确仿写什么。每次模仿解决一个问题,不要贪多。或学习一种组句成段的方式,或者学习某一片段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段的运用。) 3.小组讨论交流写什么。 4.学生动笔练习。 5.讨论交流展评仿写句段。 【设计意图:仿写是写作的起始阶段,尤其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会仿写进而有所感悟并逐渐有自己的收获。让学生明确仿写的重要性,并初步了解怎样仿写。】 三、本课小结 主要学习了积累和仿写,这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许多的好处,希望大家重视。 第二课时 一、寻物启事 1.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积累和运用词句段,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一种应用文体。 大家知道,我们丢了东西都很着急,想快点找回自己丢失的物品,怎样找回自己丢失的物品,并能够让见到你丢失物品的人联系到你呢,这就需要用到“寻物启事”。即便现在有多种信息发布平台,寻物启事的基本构成要素依然是我们要掌握的根本。 2.同学们自己看课本例文,想一想寻物启事要有哪些构成要素。 3.小组交流讨论寻物启事的构成要素。 4.全班交流寻物启事的构成要素。 (标题、时间、地点、物品名称外观、失主) 5.假设你丢了自己的.书包,请写一则寻物启事。 学生练习。小组交流批改。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作为应用文体,必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日常学校广播为引领让学生思考寻物启事的构成要素,更容易让学生学会运用。】 二、书写提示 1.看看你的寻物启事,对自己的字满意吗?想不想把字写得更好一些。我们接下来就进入书写提示,再多学几个把字写漂亮的小妙招。 2.根据泡泡提示观察课本上的两组字,说说你的发现。 3.“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就把你的发现实践一下。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 4.书写展示,同学点评。 三、日积月累: 1.导语 大家对成语都很熟悉了,一般是四个字的成语,今天我们来学习几个八字成语。 2.小组讨论交流成语的意思,可借助工具书。 3.全班讨论交流,师适时点拨。 4.成语意思大概明白了,我们来看看这些句子可以用上哪个成语吧。 (1)交朋友是很重要的,你周围的人什么样子你就容易变成什么样子,这就是( )。 (2)依我看这事用不着发愁,( )到时候自有对付的办法。 (3)当卧底的警员都是抱着( )的决心,深入犯罪组织内部探查。 (4)任何事情不能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要知道( )。 类似的成语还有很多,希望大家课下可以多积累成语,了解每个成语背后的故事,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设计意图:本环节关键在理解之后的运用。成语离学生的生活越来越远,并且三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成语意思了解后未必能准确运用,把成语放在相应的语境中,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四、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积累词句学写寻物启事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通用2【教学目标】 1.认识表示亲属的词语中的生字,了解家人中的一些称呼。 2.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 3.正确书写“了、才、长、山、儿、四、我、心”这八个字,掌握生字书写的笔顺规则,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理解并积累八字成语,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 1.在师生共读中,丰富语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表示亲属的词语中的生字,了解家人中的一些称呼。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 2.正确书写“了、才、长、山、儿、四、我、心”这八个字,掌握生字书写的笔顺规则,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前准备】 1.;猴子头饰等。 2.学生搜集八字成语。 【时安排】 3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接到孙悟空寄来的请柬,邀请小朋友们到他的花果山一游。你们高兴吗?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魔,可谓是困难重重。今天我们的“花果山之旅”,可爱的`美猴王也设置了重重障碍,需要连闯“三关”才能到达,你们有信心吗? 2.出示闯关图。 二、识字加油站 过渡:勇敢机智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到第一关。 2尝试认读。 ①个人认读,同桌互拼订正。 ②汇报:指名学生读词语。 ③分组开火车认读。 3教师强调这些词语中的第二个字读轻声。 4诵读积累。 ①男女生赛读。 ②齐读。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我们顺利闯过第一关。 三、我的发现 过渡:小朋友们,别高兴得太早哟!瞧!第二关是什么呢? 2揭示第二关内容。 ①小组内讨论。 ②学生试着说一说。 ③教师小结:第一组“明、晚、昨、时”这些字都是日字旁,都和太阳有关。第二组“妈、奶、姐、妹”这些字都是女字旁,都和女性有关。它们大都是形声字,左边表义右边表声。 四、作业 读会词语。 第二课时 (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 一、复习巩固 复习识字加油站。 2出示词语,认读词语。 二、字词句运用 1.比一比,写一写。 激趣促写:孙悟空的本领特别大,唯独书写规则是他的弱项。他把这个难题抛给你们了,你们有信心攻克这一关吗? 火眼金睛:出示“书写提示”。 ①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②汇报交流。 ③尝试书写。 ④展评反馈。 2.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 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这么聪明可爱,书写得这样认真,孙悟空想给大家增加点难度,大家有信心完成吗? 出示书中的图画。 ①学生小组内讨论。 ②同桌互相说一说。 ③汇报交流。 ④出示: 牛羊 牛羊在山坡上吃草。 同学 我和小明是同学。 大山 远处有一座大山。 三、日积月累 过渡: 1.小朋友们,你们轻松地闯过了三关,孙悟空可高兴了!他想送给你们几条成语。只有会读会背的同学才能拥有它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2.出示成语。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 3.指名朗读。 4.教师讲解成语的意思。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收什么。后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意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小组赛读。男女生对读。 6.带着理解齐读成语,背诵成语。 7.谈谈对这些成语的理解。 8.交流搜集的八字成语。 四、堂小结,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你们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聪明才智勇闯三关,真了不起!回家千万记住要把你今天的收获和你喜欢的人分享!瞧!孙悟空也为你们欢呼鼓掌呢!孙悟空会在花果山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呢?下节让我们一起踏上“花果山之旅”! 五、作业 背《日积月累》名言警句。 第三课时 (和大人一起读:猴子捞月亮) 一、检查背诵,复习名言 1.过渡:小朋友们,上节我们连闯三关,你们高兴吗?把你们的收获和你们最喜欢的人分享了吗? 2.指几名学生背诵成语,全班齐背。 3.小结:小朋友们背诵得可真好!这节,让我们和孙悟空一起踏上花果山之旅吧! 二、和大人一起读 (一)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1.过渡:瞧!孙悟空在津津有味地讲故事呢!我们也去听听吧! 2.学生借助拼音尝试自己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做上标记。 3.同桌一起读故事,注意读音。 4.教师指导细读。 第1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第1自然段。 ②圈画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③男女生赛读。 ④交流猴子为什么要捞月亮。 第2自然段。 ①喜欢这个自然段的学生一起读。 ②指导感情朗读。 第3、4自然段。 ①指生读第3自然段。 ②齐读第4自然段。 第自然段。 ①自己读,猴子们是怎样捞月亮的?边读边画出。 ②小组讨论。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猴子们捞月亮的过程。 第6、7自然段。 结果怎么样呢?齐读后两个自然段。 (二)说话训练,拓展思维 1.交流:猴子们捞到月亮了吗?为什么没捞到月亮。 2.思考: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事情应该怎么办? 3.讨论:小朋友们,猴子们从树上跳下来,坐在地上累得气喘吁吁,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力猜一猜。 4.汇报:续说故事。 (三)观看动画,试着表演 1.播放动画片。 2.熟读文,小组内尝试表演。 三、布置作业,分享收获 小朋友们,相信这次“花果山之旅”你一定收获多多吧!回家把这个故事读给你最喜欢的人听吧!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通用3[教学目标] 1、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好处。 2、积累描写人的心情、品质的词语。 3、使用连续的动词写一组动作;能给别人讲古人求学的成语故事。 4、积累关于自立自强的名言。 [教学重难点] 使用连续的动词写一组动作,积累自立自强的名言。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回顾本单元关于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片段,说说使用这些描写方法的好处。 (1)学生小组讨论。 (2)选小组代表回答。 2、学生自由读“交流平台”,进一步体会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1)学生交流使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方法的好处。 (2)教师归纳:语言描写可以反映出人物的一些特点,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能使文章生动、形象,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中心;动作描写可以确切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动态,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和人物品质。 3、通过感受描写方法的好处,尝试在习作中使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二、识字加油站 1、指名、分组读词语。 2、指名说说你知道哪些词语的含义,教师相机课件展示词语解释。 和蔼:性情温和,态度可亲。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啬。 贤惠:指妇女心地善良,通情达理,对人和蔼。 悲戚:悲痛哀伤。(着重于哀,多是个人情感上的) 临危不惧:面临着危险从容不迫,毫不畏惧。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焦躁不安:指焦急烦躁,心神不定。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3、你还知道哪些可以形容人的品质、心情的词语?(学生回答) 品质:持之以恒忠心耿耿大公无私专心致志不屈不挠堂堂正正 心情:闷闷不乐垂头丧气悲恸欲绝笑逐颜开喜出望外心花怒放 三、词句段运用之成语 读下面的成语 1、下面的成语都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选两三个,讲讲它们的故事和含义。 囊萤夜读、铁杵成针——见第22课《文言文二则》悬梁刺股——由“头悬梁”(孙敬)和“锥刺股”(苏秦)两个故事组成。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程门立雪——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程老先生刚好在睡觉。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老师睡醒后,看见了外面的两个雪人——杨时和游酢,对此,程老先生感动不已。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的长者的尊敬。 手不释卷——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后来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最后吕蒙做了吴国主将,屡建奇功。后用来形容勤奋好学。 2、课件展示程门立雪和悬梁刺股的故事,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与求学有关的成语呢?试着讲给同学们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之仿写 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加点的词语。 1、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动词的连续使用有什么好处? (1)句子一:“抓”“蹬”和“攀”一系列动词表现了“他”的勇敢。连续动词将人物形象立体化,使人产生画面感。 (2)“跑”“奔”“脱”“跳”“摸”“钻”“吸”“钻”等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写出了罗盛教在冰下救人的艰辛与不易,体现了罗盛教舍己为人的精神。 2、什么是连续的动作? 连续的动作是指人们在做一件事时的动作,并且这种动作是有先后顺序的。 例如:我掏出钥匙,打开房门,放下书包,开始收拾房间。(“掏出”“打开”“放下”“收拾”等连续动词的使用,使句子更生动,富有活力。) 3、仿照上面的例句,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蝴蝶飞舞小男孩打羽毛球妈妈下班回到家 蝴蝶飞舞:蝴蝶从花朵上飞起,扇动着翅膀,在花间上下飞舞。 4、小练笔:用连续的动作写一写剩下的两个句子。 5、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组连续动作下的情境。 例: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二、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清华大学是无数学子向往的学府,那么有谁知道其校训是什么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谁能说说这个校训的寓意及来历?(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做了演讲,引用了《周易》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这8个字便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演变成了清华校训。)你还知道哪些自立自强的名言警句吗? 2、(课件出示)多种形式朗读日积月累中的名言。(指名读,齐读,分组读) 3、小组讨论,理解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的,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己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 4、想一想:你从这几句名言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做人要自强,遇到问题要想办法,不怨天尤人,要发奋图强,时刻有危机意识。) 5、熟读成诵,内化积累。 (1)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创设情境,检查背诵情况。 6、拓展:课下搜集关于自立自强、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中体现了品质的重要性,重在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从交流平台的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一个人的品质,到日积月累的自立自强的名言,都在告诉学生培养优秀品质的重要性,我特意在讲解交流平台的时候,让学生使用描写方法感悟人物品质,让他们可以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品质,再用日积月累中的名言告诉他们要学做事,先学做人,拥有自立自强、自强不息的意识。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通用4教学要求 1.通过介绍家人,认识更多的汉字。 2.掌握偏旁为“日”和“女”的汉字。 3.学会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亅”“乚”等笔顺。 4.学会看图写词语或句子。 5.背诵《日积月累》。 6.和大人一起读《猴子捞月亮》,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在田字格内书写时,注意竖钩、竖折和斜钩的用法。 2.背诵《日积月累》。 教学难点 认识汉字的规律,书写汉字。 教学准备 1.田字格。 2.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介绍家人,认识更多的汉字。 2.掌握偏旁为“日”和“女”的汉字。 3.学会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亅”“乚”等笔顺。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块儿进入语文园地七,看一看在这块语文园地里,我们会收获哪些精神食粮。 二、识字加油站。 1.结合课件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幸福而和谐的家庭里,家里有严厉的爸爸、温柔的妈妈、慈祥的爷爷奶奶等。下面,谁能说一说你的家人?(课件) 2.小组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在课堂上回答。 3.结合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这些表示家人的词语。 4.交流收获。 ①你认识了哪些汉字? ②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你快乐吗? ③为了让家庭更加幸福、和谐,现在的你应该怎样做呢? 三、我的发现。 1.读一读这两组词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课件) 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做归纳。 ①“日”字旁的字大都和时间有关。 ②“女”字旁的字大都和女性有关。 四、比一比,写一写。 1.导课(课件): 同学们,书写汉字这一重要环节又到了,你们准备好了吗?看一看怎样才能把这8个字书写规范、美观。 2.仔细观察,看一看每组字有怎样的特点? 在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归纳: ①“了”和“才”,书写竖钩时,不宜过长。 ②“长”和“山”,要注意竖提和竖折的写法,竖提的竖要长,竖折的竖短、折长。 ③“儿”和“四”的竖弯钩和竖弯的长短是不同的。 ④“我”和“心”,“我”的斜钩要稍长些,“心”的卧钩要有力度。 3.看老师在黑板上范写这八个字,同学们跟着书写。(课件) ①注意笔顺和写字姿势。 ②写完后同桌欣赏一下,写得好的夸夸他,写不好的帮帮他,在写得好的字上画一颗小星星。 4.小结:在书写汉字时,既要注意笔顺,又要把每一笔写好,这样写出的字才会正确、美观。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了才长出 儿四我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看图写词语或句子。 2.熟记警句。 3.阅读《猴子捞月亮》,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些汉字,认识汉字是说话、阅读的基础,本节课我们就继续运用汉字,继续在语文园地里收获知识吧! 二、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话。(课件) 1.结合课件,看一看图上都有什么? 2.学生仔细观察。 3.小组讨论,老师归纳。 ①词语:白云大山 ②句子示例: a.天上飘着朵朵白云。 b.远处有一座大山。 4.老师再试着让学生说出更多的句子。 老师提示:根据画面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说出的`句子要通顺、流利,符合画面的内容。 三、日积月累。 1.老师示范。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警句。 2.出示句子。(课件) ①教师范读。吸引学生并激发他们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发跟读。范读一到两遍,读出节奏,感染学生。 ②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句子读正确,可以自由读,可以同桌互读,也可以小组合作读,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③教师抽查。 ④学生评议,纠正字音。 3.感悟句意。 学生反复朗读,然后老师简要讲解这些警句的意思。 四、阅读《猴子捞月亮》。 1.检查学生阅读的情况。在家你和爸爸妈妈合作读了几遍?是怎么读的? 2.让学生展示读,表扬读得好的同学,让其他同学养成课下读书的习惯。 3.整体感知故事内容。(课件) ①猜猜它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②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课件) 教学反思 为让学生学得快乐,学有所成,我运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把汉字宝宝当成小天使,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并贯穿始终。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写字,积累并学会了词语的运用。一年级学生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忘得快。根据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记忆力强的特点,我将学习加入比赛中去。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